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求知》2021,(10)
正2020年11月召开的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确立了习近平法治思想在全面依法治国中的指导地位。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精辟概括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全面依法治国要重点抓好的"十一个坚持"。其中,牢牢把握全面依法治国政治方向,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居于统领地位,是准确理解和把握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金钥匙。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首要的任务就是确保全面依法治国工作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并切实在全面依法治国各项工作中加以贯彻落实。  相似文献   

2.
《求知》2021,(3)
正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基本任务是"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习近平总书记对上述"十六字方针"多次进行理论解读,尤其对司法问题进行了更多的关注,对其学理内涵、运行规律等进行了深入探讨,形成了有关司法问题的系统论述。这些系统论述属于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人民司法理论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3.
<正>2014年12月,习近平同志在江苏调研考察时提出"四个全面"的思想,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四个全面"的战略思想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新形势下安邦治国新的战略思考、新的战略部署。"四个全面"思想的提出是习近平在长期的领导实践中整体观的经验和智慧的结晶,体现了习近平领导方略中环环相扣整体思维的鲜明特征。  相似文献   

4.
新华社北京2月5日电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主任习近平2月5日下午主持召开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要在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从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各环节发力,全面提高依法防控、依法治理能力,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相似文献   

5.
正学懂弄通做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其中一个重要部分是坚持依法治国和依规治党有机统一。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四中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党和法治的关系是法治建设的核心问题"。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研讨班上重要讲话中,习近平强调,"党和法、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是高度统一的"。  相似文献   

6.
正邓小平法治思想为依法治国方略的确立奠定了思想和理论基础。党的十五大将"依法治国"确立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围绕依法治国方略的基本内涵,依法治国方略的贯彻实施,依法治国与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的关系,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关系,依法治国与依法行政的关系,我们党完成了对依法治国的理论创新。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法制建设,对依法治国方略的全面推进作出了部署,且提  相似文献   

7.
《学理论》2021,(6)
"以人民为中心",是马克思人民主体思想的当代诠释,是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现实目标和核心理念,"以人民为中心"贯穿中国发展的各个环节,融入全面从严治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进程之中,是我们党和国家一切行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相似文献   

8.
《学理论》2016,(7)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完成"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高度,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并就社会主义法治中国建设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这些重要讲话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中国指明了方向和道路,是习近平依法治国思想的集中体现。学习研究习近平依法治国思想,应该准确把握六个根本问题:一是依法治国的根本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二是依法治国的根本道路: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三是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四是依法治国的根本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五是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六是依法治国的根本要求: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9.
金轩岩 《求知》2015,(3):29
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1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辩证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进行第二十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强调:"辩证唯物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我们党要团结带领人民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  相似文献   

10.
正新华社北京5月29日电中共中央政治局5月29日下午就"切实实施民法典"举行第二十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民法典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是一部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基础性法律,对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巩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依法维护人民权益、推动我国人权  相似文献   

11.
《求知》2021,(7)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长治久安的战略和全局高度定位法治、布局法治、厉行法治,领导和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在这一伟大进程中形成了习近平法治思想。2020年11月,党中央召开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首次提出了习近平法治思想,明确了习近平法治思想在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中的指导地位,在党和国家法治建设史上具有划时代的里程碑意义。  相似文献   

12.
潘卫东 《理论探索》2015,(1):99-103,119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法治建设,多次就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表重要论述,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又专题研究依法治国重大问题,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习近平总书记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以及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决定》开拓了依法治国的新境界,这主要体现在:把党和法治的关系明确为法治建设的核心问题;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的重要论断强化了宪法至高无上的法律地位;"总抓手"的重要论断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提供了谋划思路;新"十六字"方针为实施依法治国方略提供了新的基本要求;"两个坚持"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提供了基本路径;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充分彰显了治国理政的新理念和新方式。  相似文献   

13.
孙永兴 《求知》2020,(3):32-35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2月5日主持召开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时强调,全面提高依法防控依法治理能力,为疫情防控、提供有力法治保障。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表明了党中央对依法治国的基本国策的坚守,对依法战胜疫情、用法治保障人民群众最根本利益的决心和信心,为全国人民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4.
刘书祥 《求知》2014,(4):8-11
<正>当前,全国上下都在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的《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和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而在2013年1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如何做好新形势下政法工作的一个重要指示中,首次提出了建设法治中国的新目标。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专门对推进法治中国建设作出部署,并提出了具体的目标和任务。从"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确立,到"建设法治中国"新目标的提出,是我们党对法治建设认识的进一步深化,它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正思想政治工作是国有企业的传家宝。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中作出了"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重要指示。国家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投)作为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国家投资控股公司、中央直接管理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和首批国有资本投资公司改革试点,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不断探索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的特点和规  相似文献   

16.
正改革开放后,我们党提出和确立了"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法者,国仰以安也。"党的十八大以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开拓进取、奋发有为,带领人民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在新的历史时期根据新的时代变化提出了"全面依法治国"这一重要战略部署。习近平总书记指  相似文献   

17.
研究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校办学治校系列重要指示,对深化研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做好新时代的党校工作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从十个方面概括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校办学治校系列重要指示的主要内容,在此基础上,从三个方面归纳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校办学治校系列重要指示的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18.
《求知》2021,(10)
正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刻回答了新时代为什么实行全面依法治国、怎样实行全面依法治国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法治思想,既是落实第二批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有关精神,坚持从政治上建设政法队伍、确保忠诚纯洁可靠的必然要求,更是在深学细研基础上以学促用,在全面依法治国进程中,不断推动政法工作、法院工作发展的根本要求。为此,天津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从四个方面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确保法院工作始终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奋勇前进,以高水平司法为全市及辖区高质量发展服务,以建设现代化法院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建设。  相似文献   

19.
《学理论》2017,(2)
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进入全面小康,实现中国梦的长远考虑、大谋划。从1997年9月中共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以来,中国的依法治国实践已近二十年,成绩不可忽视,问题依然存在。习近平总书记对未来中国的法治之路如何走提出了一系列思想,为我们指明了方向、部署了重点。  相似文献   

20.
雍自元 《学理论》2023,(4):52-54
习近平总书记从受害人和侵害人双方权利与义务分配的角度对司法公正内涵做出新界定。该思想紧扣公正的本质,契合了司法公正作为矫正公正的基本属性,融入司法为民的宗旨。习近平总书记在既有司法公正外延的基础上,提出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个案中感受公平正义,该思想是对司法公正外延理论的新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司法公正内涵和外延的论述是具有中国元素、具有中国风格、符合中国实际的司法公正思想,是对司法公正核心要义的原创性贡献,对司法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