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朱健 《求知》2022,(1):15-17
<正>"十四五"时期,是天津在全面建成高质量小康社会基础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是推动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时期。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宁河区如何在推动高质量发展进程中找准自身发展优势,并将优势转化为胜势,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宁河?本刊记者专访了中共天津市宁河区委书记白凤祥。  相似文献   

2.
许爱萍 《求知》2021,(4):36-38
“十四五”时期是天津在全面建成高质量小康社会基础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新征程的第-个五年,是推动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时期。天津市十七届人大五次会议通过的《天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O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以下简称天津市“十四五”规划纲要),将“十四五”规划与二0三五年远景目标统筹考虑,擘画了“十四五”时期的发展目标、发展重点、发展任务和政策取向,是未来天津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全市人民共同奋斗的行动纲领。  相似文献   

3.
《求知》2021,(9)
正天津"十四五"规划确立"制造业立市"的发展目标,契合国家战略,符合城市产业基础和特色,是新时代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为更好强化政策指引,天津市跟进出台了《天津市制造强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和《天津市产业链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1—2023年)》,进一步明确了未来三年制造业的发展目标、重点领域和具体举措,为制造业发展提供了顶层设计和施工图。"十四五"开局年已经过半,建设制造业强市的政策效应初步显现,制造业发展势头持续稳定向好,经济增长的引领作用效果明显,"制造业立市"战略正在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朱健 《求知》2023,(8):7-10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深刻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明确提出实现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面向未来,天津市河西区将牢牢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和重大原则,坚定高质量发展的方向和路径,围绕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十项行动”,从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加快建设经济强区、打造品质之城,为探索天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的实践路径作出应有贡献。  相似文献   

5.
朱健 《求知》2023,(11):7-10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并提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这一经济工作总思路。天津市河东区以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为契机,主动适应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场景、新要求,围绕落实推动高质量发展“十项行动”,扎实推进“河东实践”,真正把主题教育成效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优异答卷”,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天津实践贡献河东力量。  相似文献   

6.
王宝雨 《求知》2023,(8):42-44
<正>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任务。天津市津南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推动高质量发展“十项行动”,打好用好生态、科教、会展“三张好牌”,坚持“打点、聚线、成面”。所谓“点”,就是具体项目、实体企业、市场主体、空间载体;所谓“线”,就是产业链条、产业集群、主题园区;所谓“面”,就是镇街、工业园区、经济战区。通过“多点共同发力、  相似文献   

7.
制造业是建设工业强国的重要依托,是提升科技与产业创新能力的主战场,也是建设现代化强国的产业基石。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我国顺应世界大势的战略遵循,是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加快建设制造强国的关键环节。当前,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面临着传统制造业受内外部环境约束明显、制造业传统发展模式难以为继、制造业供给侧结构性矛盾突出、制造业企业对人力资源重视不够等主要问题。新时代创新驱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要推动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转换制造业人才培养和使用机制,完善质量为先崇尚实业的市场环境,加快建设协同发展的产业创新体系。  相似文献   

8.
刘新民 《求知》2022,(5):47-48
<正>2021年8月,天津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深入实施人才引领战略加快天津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将天津打造成全国自主创新重要源头和原始创新主要策源地、全球创新人才汇聚发展高峰高地,为实现天津高质量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提供坚实人才保障的总要求。高校作为人才重要聚集地,应主动融入天津产业发展,进而为推动天津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9.
《求知》2017,(8)
<正>天津市第十一次党代会描绘了天津未来五年发展的宏伟蓝图,提出了"全面建成高质量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的奋斗目标和新的明确要求。西青区作为天津的环城四区之一,如何贯彻落实市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加速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大格局,同心合力营造天津改革开放发展的强大气场,加快推进西青城市化进程,以西青之为助力天津之进?对于  相似文献   

10.
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一环。虽然我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制造业大国,但我国制造业发展仍然存在着产业层次较低、品牌国际影响力不强、盈利能力较弱等问题,亟须从技术创新、金融支持、人才培养、品牌建设等领域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1.
现代化产业体系是转变经济发展动力、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产业载体,具有创新驱动、环境友好、融合发展等特征。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三次产业结构逐步优化,已进入工业化后期向后工业化过渡阶段,优势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存在“结构性陷阱”突出、创新能力不足、同质化竞争明显等问题,应从加强科技创新、强化人才队伍建设、显著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推动全域开放合作、促进成渝差异化发展等方面加快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2.
王宝雨 《求知》2024,(3):34-36
<正>2024年,天津市津南区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重要讲话精神,聚焦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锚定“打造科创会展城和天津重要增长极”目标愿景和“打好用好‘三张好牌’、精心建设‘四区四谷’”功能定位,全力推进科技创新、产业焕新、城市更新,加大“盘活存量、培育增量、提升质量”工作力度,加快实施“十项行动·津南行动”,进一步开创津南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相似文献   

13.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在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中进一步强调,“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我们要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1]。历史和现实证明,要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就必须坚持走高质量发展之路。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只有深入理解和把握高质量发展的历史由来,明确中国式现代化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遵循以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原则,把握好以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方法论,才能全面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14.
《求知》2017,(7)
<正>5月22日,中共天津市第十一次代表大会隆重开幕,李鸿忠同志代表中共天津市第十届委员会向大会作了《高举旗帜、维护核心、忠诚担当、创新竞进,为全面建成高质量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而奋斗》的报告。会议系统总结了天津过去五年的成绩和经验,明确提出了今后五年的主要任务和奋斗目标,特别强调要坚定不移推进新一轮改革开放,指明了理念先行、改革攻坚、开放先导的清晰路径,求真务实、催人  相似文献   

15.
《求知》2021,(5)
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这对于天津加快现代都市型农业建设,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五个现代化天津"的奋斗目标,具有重大意义。"十三五"时期,天津市积极贯彻落实《天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天津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十三五"规划》,全面推进各项重点任务、  相似文献   

16.
冀国强 《求知》2022,(5):10-14
<正>2022年将召开党的二十大,这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保持平稳健康的经济环境、国泰民安的社会环境、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至为关键。2022年也是天津市实施“十四五”规划的重要一年,是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奋力开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的深化之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民营经济始终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经济基础,民营经济人士作为我们“自己人”,始终是我们党长期执政必须团结和依靠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17.
杨戏戏  王辉 《求知》2024,(3):59-61
<正>党的十九大作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重大判断,明确提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要求。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再次着重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可见,高质量发展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地位。《论十大关系》作为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篇之作,其中蕴含的丰富的经济建设思想对我们当前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现代化强国目标有着深刻的理论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朱健 《求知》2023,(5):17-20
<正>人民健康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基础,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天津市静海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密结合自身产业基础、区位条件和资源禀赋,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精准定位坐标,着力打好高质量发展的健康特色牌,努力打造健康生活示范区。对此,本刊记者专访了中共天津市静海区委书记刘春雷同志。  相似文献   

19.
朱健  陈勇 《求知》2021,(4):16-19
2021年是起步“十四五”、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开局之年,科学编制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对于加快实现“一基地三区”定位、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新征程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天津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正抓紧完成《天津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19-2035)》编制工作,对此,本刊记者专访了天津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党委书记、局长陈勇。  相似文献   

20.
赵风俊 《求知》2014,(11):56-57
<正>以党的十六大为重要标志,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在这样一个重要的历史时刻,天津市"三五八十"奋斗目标提前一年基本实现,步入全国发展较快地区的行列,现代化建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2002年4月召开的市第八次党代会,确定了新世纪前十年的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要在全面完成"十五"规划的基础上,再经过几年的努力,把天津建设成为现代化国际港口大都市和我国北方重要的经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