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罗哲 《人民论坛》2021,(9):24-27
“主动加码”是下级部门应对政策张力的一种常见策略,体现了地方自主性与积极性。符合实际的“主动加码”有助于政策目标的实现和优化,而盲目“加码”则会导致基层陷入形式主义困境。上级部门应正确看待下级的“主动加码”行为,认识和理解其动机与作用逻辑,通过科学合理的政策设计与干部管理对“加码”行为进行有序引导,提高基层治理能力。  相似文献   

2.
在国家治理现代化整体架构中具有基础性地位的基层治理现代化涉及诸多层面与命题,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既要有具体层面的切实做功,更要有宏观层面的理论提炼与把握。其宏观路向的既有学理探讨大多基于西方的国家—社会关系理论分析框架展开,有着“二元对立”思维的深刻烙印和固有缺陷。明确我国基层治理现代化的路向,须锚定中国情境与人民立场,深切体认我国基层治理的独特性,立意为民,超越西方“二元对立”思维与国家—社会关系理论的桎梏,坚持以党的领导为内核、“粘合剂”和驱动力,协同正式与非正式制度、互嵌本地与外来资源、融合内生与外生情感,走向“和合共生”。  相似文献   

3.
李永康  薛博  夏鸿博 《前沿》2024,(1):104-112
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方针对我国基层官员干部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基层官员避责行为仍屡见不鲜,为我国基层治理工作带来严峻挑战。借助压力模型可以发现,基层官员避责行为的生成原因包括个人政治晋升形成内部压力,以及组织内部的权责失衡、府际避责催生责任压力、“乌卡时代”的风险加码和公众舆论的收紧触发外部压力,通过官员“理性经济人”的价值选择最终引发避责行为。为了防止基层官员避责行为引发更大的社会问题,需要优化组织权责结构、完善内部评价体系、建立基层官员的压力疏导与缓解机制,以减少基层官员避责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随着治理资源向基层大量涌入,出现基层微权力运行失范现象,这既打破了基层政治的生态平衡,也影响了基层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基层微权力运行失范产生于基层治理场景中权变性的策略行为,是"基层干部逐利动机"以及"对微权力制约和监督不力"共同作用的产物,其本质是基层治理制度的异化。实现微权力在阳光下规范运行,需要压实权责一体化,推进信息公开,加强科技支撑,同时,强化基层干部的自我约束机制,从而加快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5.
基层处于国家治理的前沿阵地,工作千头万绪,事务纷繁复杂。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基层忙闲不均、人员闲置的现象却较为突出。基层闲人现象的根源在于少数基层干部理想信念缺失和基层制度激励不足。推进基层闲人治理,首先要突出党的基层干部教育制度实效化,坚定理想信念;其次要遵循公务员制度科学化,厘清基层职责边界;再次要注重容错纠错制度理性化,增加试错容错空间;最后要落实基层干部考核评价制度合理化,实现激励实效。  相似文献   

6.
基层群众自治与乡村社会管理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不懈追求的社会理想,加强和改进社会管理特别是中国乡村的社会管理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当前,在中国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传统的压力型社会管理体制已经无法有效化解乡村社会出现的诸多社会矛盾,亟需创新乡村社会管理模式。而通过培育和发展乡村基层民主,进一步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扩大农民的民主监督力度,对于提高乡村社会管理的效能与水平,促进中国乡村和谐社会建设不失为一条可行的路径。  相似文献   

7.
随着农村村民自治的兴起,社区自治也获得蓬勃发展。通过比较湖北省百里州镇与杨林桥镇两地在村民自治与社区自治建设的具体实践,可以看出城市社区自治与农村村民自治在在制度安排上具有可借鉴性。在传统型村治向现代民主型村治的转型过程中,比较社区自治与村民自治的异同,加强两者间的良性互动,有利于我们架构更加适合现实国情的治理体系。  相似文献   

8.
9.
《同舟共进》2015,(2):3
社会的发展,落脚点在个人;国家的治理,立足点在基层。从古至今,治国理政都离不开一个关键词:基层治理。"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基层是矛盾问题的交汇地。"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一方面,基层干部在工作中承担相当的责任和压力,存在干群矛盾隐患;另一方面,压力型体制的限制让基层治理难度重重,政府维稳与民众维权的矛盾使基层治理常常陷入"双维困境"……  相似文献   

10.
杨海锐 《中国保安》2014,(12):75-75
谈到保安队伍基层的管理方式和方法,保安队伍各班组各岗位的实际情况各不相同,管理方法上也差异非常大,在此谈谈我从事保安工作七、八年间,在基层管理工作上所遇到过的难题和解决方法。从严抓队伍纪律管理首先作为一名保安队伍的基层管理者,必须工作积极、踏实、认真,有独立工作的能力,善于解决基层班队出现的各种问题,能带领班组圆满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任务指标,确保岗点正常有序的运转,并能达到客户单位的满意。  相似文献   

11.
政务直播是新媒体时代政府治理模式的创新,属于行政效能提升的手段,但其也面临易审美疲劳、形式主义、舆情风险等可能困境。因此,需培育政府、民众、媒体对于政务直播的理性认知、科学设计与规划直播内容、加强地方干部与时俱进的能动创新,使其焕发持久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2.
周琼 《人民论坛》2010,(8):74-75
在当今社会,新闻的合理运用是一个政府成功的关键。基层领导必须了解媒体、了解新闻、了解记者,并且遵循新闻发布的基本原理,处理好与媒体的关系。基层领导要学会转变观念,做好各方面准备,引导舆论,建立好新闻发言人制度,从各个方面入手积极应对媒体。  相似文献   

13.
基层形式主义有何表现、何以存在?沿着政策“制定—执行—评估”的演进来考察,当前基层形式主义主要表现为政策制定中存在的“走秀式”的调查研究、“重复式”的文件传达、“一刀切”的政策安排,政策执行过程中“甩锅式”的责任转嫁、“盆景式”的样板工程、“摆拍式”的政策落实以及政策评估环节存在的“指尖上”的任务要求、“泛滥化”的督查考核和“留痕式”的文牍主义。基层形式主义的生成演化是多种因素、多方力量作用的共同结果,既有基层干部自身因素的影响,更有基层治理体制机制不完善的掣肘,还有政策环境方面的制约。有效治理基层形式主义,需要系统谋划、科学安排、精准发力,不仅要紧盯基层形式主义的主体,积极建设高素质的基层干部队伍,更要不断完善基层治理体制机制,着力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还要关注政策运行环境的保障功能,不断优化基层治理的政策环境。  相似文献   

14.
治国安邦,基层是坚实根基;管党治党,基层党组织是有力保证。在我国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中,基层党组织是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党建引领着基层社会治理的方向。在“十四五”期间要努力提高基层社会治理水平,党领导基层社会治理是历史的选择,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和战略意义。如何不断激活基层党建的活力,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发展,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是基层党建必须直面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15.
16.
肖滨: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院长、教授、博导,长期致力于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研究。国家治理现代化是立体的现代化《同舟共进》:2013年11月,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在您看来,在国家治理的现代化过程中,基层治理将扮演什么样的角色?肖滨:我的一个基本观点是,国家治理的现代化落实到地方,就是要实现地方治理的现代化,或者说基层治理的现代化。人们常说"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反映的就是这样一  相似文献   

17.
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内容和广泛实践。基层民主与社会和谐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一方面,没有基层民主的制度和实践,真正的和谐社会就无法成为现实;没有和谐社会的目标指引,基层民主也可能走向歧途。另一方面,通过发展基层民主,能有效疏解社会矛盾、培养民众的民主素养、监督制约基层政府和自治组织的行政作为,从而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通过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不仅对基层民主建设提出了新任务、新要求,而且可以为探索基层民主发展路径、实现基层民主价值目标拓展新的空间。  相似文献   

18.
顾秀宇  李金见 《岭南学刊》2015,(3):23-26,59
基层治理制度创新与协商民主互为依托、形成合力,基层协商治理才能实现善治。逻辑上,推进基层协商民主在形式上要依靠基层治理制度创新,合理的基层治理制度创新则应以协商民主为前提。而现实中,某些基层治理制度创新缺失协商民主的前提环节,也经不起协商民主考验,甚至协商民主被不合理的"创新制度"裹挟,反而使协商民主流于形式和平庸。  相似文献   

19.
数字技术和党组织双向嵌入既有治理体系形成的统合型数字治理已成为我国基层治理效能提升的重要模式,但既有研究尚未系统回应统合型数字治理提升基层治理效能的理论逻辑与实践机制。基于策略关系国家理论构建了“知识+能力+行动”框架,结合深圳市龙华区“党建+科技+治理”的个案,对统合型数字治理推动有效治理的理论逻辑和实践机制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统合型数字治理兼容了统合型治理和数字政府的优势,实现了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的协调与平衡,通过理念思维再造、责任利益再造、激励约束再造三大机制,塑造了基层治理共同体的统一价值基础,并从结构力和能动力两方面重塑了治理行动者的知识、能力和行动关系,促成了治理行动者间的知识融通、能力集成和行动协同,有效解决了多元碎片化和集体行动困境的问题,提升了基层治理效能。  相似文献   

20.
步入新时代,压力型体制这一分析概念在乡镇治理场域出现解释乏力的现象,这是由于其作用的时空要求、治理结构、功能定位和技术路径发生了转变。在新时代、新发展阶段、新发展格局背景下,以党政治理结构为运作核心,以政治任务为主要目标、以党规党纪为约束、以技术治理为助力驱动的一种泛科层化的“新”压力型体制逐渐成形。通过对J省S市F县G镇“农村人居环境检查督导”案例的观察与分析,可以清晰地看到这种“新压力型体制”的生成机理和运作逻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