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述职评议中的政绩评价应处理好四个关系□赵世选杨怀卿近年来,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对被任命的干部进行述职评议,收到了较好的社会效果。述职评议免不了对干部的政绩进行全面客观地评价。如何正确地考核和评价被评议干部的政绩,笔者认为,除了认真考核被评议干部政绩的真...  相似文献   

2.
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的“四维度”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在分析现存各种政绩考核存在问题的基础上 ,提出干部政绩考核的“四维度” ,分别是 :自身的努力程度、群众的满意程度、目标的可行程度、政绩的可信程度。希望通过这四个考核的维度 ,使干部政绩考核能够准确、科学、可比较、可操作。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变,国内新冠肺炎疫情不时在局部蔓延,给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产生活带来不利影响。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有少数地方表现“拉垮”,要么决策犹豫、行动迟缓,要么简单粗暴、顾此失彼,受到群众批评。在发展经济、加强社会治理过程中,也有少数地方和部门对发展质量和群众感受的关注不够。究其原因,在于政绩考核评价不准及干部使用不当。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指出,要科学评价干部政绩,促进干部更好担当作为。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这一要求,就要正视干部政绩评价中存在的不足,不断提高干部政绩评价的质量和水平。  相似文献   

4.
莫锋 《现代领导》2014,(7):40-40
椒江区立足群众需求导向.深入开展“干部联群众、群众评干部”活动,通过让群众直接评议党员干部,不断激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联系服务群众的内生动力,推进干部作风建设长效化、制度化。  相似文献   

5.
江苏省万余群众近日开始对82个省级机关厅局级单位和部分中央部门管理单位进行作风评议。由于群众评议排名靠后的单位及其主要责任人将会受到责罚,所以受评议单位对这次活动都相当重视,并由此发生了一种奇怪现象:一些机关单位开始大量在媒体刊登“政绩广告”,宣传本单位和领导的政绩,刊登“政绩广告”的厅局级单位竟然“排起了队”。政府部门在媒体上刊登“政绩广告”,难免有自卖自夸、涂脂抹粉之嫌,而笔者更为关注的是,由“政绩广告”,能否引起我们对政府工作透明化问题的反思?万余名群众要对82个政府部门做出评议,首先就需要群众对各个政…  相似文献   

6.
国以贤兴,政以才治。选什么人,用什么人,事关党的事业的兴衰成败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历史经验证明,能不能选准人、用好人,关键在于能否正确地考核干部的政绩,以实实在在、群众公认的政绩选人用人。为政之道,首在用人;立政之道,察吏为先。以正确的干部政绩来选准人、用好人,才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如何考核干部政绩,对领导干部树立什么样的政绩观,追求什么样的政绩,客观上起着一个引导的作用。因此,必须建立科学的干部政绩考核体系,改进和完善考核方法。在实践中,笔者认为,应坚持做到“五看、五结合、五区分”来考核干部的政绩。“五看”:一是既看经济增长这个核心指标,又要看反映经济发展质量和结构的其他指标;二是既看经济综合指标,又要看全面反映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情况;三是既看反映经  相似文献   

7.
一年一度的政绩考核能否真正发挥"指挥棒"作用,并转化为各级干部推动本地区、本部门科学发展的外在压力和内在动力,关键在于创新考核理念、扩大群众参与。具体而言,就是在干部考核中,要多听群众对干部的评价。  相似文献   

8.
☆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胡锦涛同志曾强调:“要把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作为新时期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内容,通过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和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予以切实保证。”组织部门如何为树立和落实正确的政绩观提供切实保证呢?笔者认为:一、改进政绩评价和考核方法,建立和完善科学的干部政绩考核体系考核干部是选拔任用和管理监督工作的基础,也是干部工作的重要环节。要做到对干部的考核公正、公开、公平,并科学准确,就必须科学的衡量政绩,就刻不容缓的要完善干部政绩考核体系问题。  相似文献   

9.
政绩本来是干部德才素质的综合反映。但是,也有少数领导干部陷入了“政绩误区”,如有的脱离实际,违背经济规律,乱铺摊子,搞“泡沫政绩”;有的信奉“不怕群众不满意,就怕领导不注意”那一套,玩数字游戏、文字游戏;有的投机取巧,什么工作容易出“政绩”,就干什么。要走出这些误区就必须创新干部政绩考核方法。  相似文献   

10.
许多基层干部向笔者反映了目前干部考核中存在的“五多五少”现象: 一是对显性“政绩”考核多,对隐性“政绩”考核少。比如财税任务、计生工作等显性指标是衡量基层干部业绩好坏的“硬杠杠”,而干部人品的好与坏,为民办实事的多与少等往往成为干部看不见的“政绩”,难以在考核体系中发挥应有的作用。由于基层干部提拔、调动的周期较短,干部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内干出更多看得见的“政绩”,一些立竿见影的“政绩工程”往往成了干部从政的首选。  相似文献   

11.
政绩考核主要指上级组织对下级组织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执政情况的考核和评价。科学地考核和评价领导干部的政绩,是选拔、任用、监督、管理干部的基础和前提,对干部政绩的考核和评价是一根“指挥棒”,直接影响着干部的政绩观和创造政绩的行为方式。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政绩考核的重要改革举措首推中共中央组织部2006年下发的《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试行办法》。这个“评官”的办法改变了以往单纯强调经济增长的考核方式。在整个中国,“考核官员政绩、评价政府绩效”,这两个政治生活中的关键环节正在悄然变化。政绩考核开始走出“惟GDP”窠臼,民意调查开始成为考核评价的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13.
刘彬 《现代领导》2008,(9):22-22
四川南充市顺庆区按照“体现科学发展、注重工作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工作思路,在区卫生局、北城街道办事处、同仁乡率先启动了“实绩公示、群众评议、组织评估”科级干部考核新模式,让干部工作实绩直面群众监督和多层系统评价,切实提高了干部实绩评价的真实度和准确性,以具体量化形式构建了一个领导干部干事创业的竞争大舞台,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相似文献   

14.
改进和完善干部实绩考核评价机制是新形势下党建理论创新、实践创新的现实课题。去年以来,中共襄阳县委对干部考核评价机制进行了大胆创新,构筑起“以群众公认为核心、以‘三大板块’、‘五项指标’为标准、以激活干部队伍为目的”的干部考核评价新机制。今年初,县委运用2000年度干部实绩考核结果,对30名政绩突出、群众拥护的干部给予表彰和重奖,  相似文献   

15.
信息窗     
新和县规范干部政绩考核。考核既看重多出、快出政绩,又看重对长远发展的统筹谋划,克服“重近轻远”;既看表面上的工作,又看对问题的重视和解决程度,克服“重表轻里”;既看“显绩”,又看“潜绩”,尽量把潜性成效转化为显性指标,重视不能用数据反映的政绩,克服“重显轻潜”;既重视经济增长速度,又重视群众生活环境的改善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克  相似文献   

16.
干部怎么考核?通常我们会看到:快到年底的时候,干部们都忙着写总结,然后向考核小组口头汇报一年的工作,再走走群众评议的“程序”。这样一年到头“秋后算账”的考核方式,易于操作却往往也使考核流于形式、表面,于是客观上导致了评定优秀等次“轮流坐庄”、考核结果“千人一面”、考用脱节等问题的出现。  相似文献   

17.
解决不胜任干部“下”的问题一直是人事制度改革的一个难点。我认为,只有建立一套完整科学的淘汰机制,才能解决“居高不下”的问题。 从尊重民意入手,健全评议淘汰制度 充分走群众路线,真正把群众意见引入决策机制,实现党委意图同群众意愿的统一,这是解决不胜任现职干部“下”的问题最关键的一环。 从确立导向入手, 强化政绩淘汰制度 必须坚持政绩标准,树立“无功便是过,无为便是错,有为才有位”的用人导向,以功过定取舍,实行年度目标考核与任免相结合,真正做到职有所任,责有所负,对工作平庸、长期打不开局面的后进单位领导…  相似文献   

18.
说政绩     
政绩是我们党考核评价干部的重要标准之一。评价一个干部不能不看政绩,但现实生活中,有的人热衷于政绩上造假以骗取荣誉或谋求升迁。最常见的有“假政绩”和“黑政绩”。  相似文献   

19.
刘小艳 《当代广西》2014,(10):46-46
正工作干得好不好,群众评议见分晓,驻村干部行不行,得由群众评一评。最近,横县启动"干部行不行·群众来考评"活动,将判定干部实绩的评价权和决定干部使用的话语权交到群众手中,让干部晒一晒全年的工作成绩,看能否通过群众关。群众评议对象包括村(社区)"两委"干部、贫困村党组织第一书记、新农村建设指导员、"美丽横县·清洁乡村"活动区、市、县、乡(镇)工作队员及后盾单位、参与"美丽横县·万名干部回乡行"活动的横县籍在职在编干部职工等。根据评  相似文献   

20.
避免对机关干部政绩“误判”田开林在干部考核中,如何全面准确地判断机关干部的实绩,是一项需要用气力的工作。由于机关干部相对党政负责人的实绩而言,有其自身的特点。因此,一定要防止简单化的做法,避免误评误判。要避免以开会、发文多少评判实绩。作为联接基层的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