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互联网已成为意识形态斗争的最前沿、主阵地与主战场,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国家总体安全的维护、党执政合法性的巩固以及民族复兴伟业之实现,加强网络意识形态治理至关重要。我国网络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形势严峻复杂,维护网络意识形态安全任务艰巨繁重。我们需要借助于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分析框架,精准把握当前我国网络意识形态安全面临的主要挑战,从国家意识形态安全战略的高度,探讨新时代推进网络意识形态治理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2.
意识形态关乎旗帜、关乎道路、关乎国家政治安全,高校已成为意识形态斗争的前沿阵地。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作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时代面临境外敌对势力的恶意网络攻击、宗教的非法网络渗透、非主流意识形态的网络传播、部分师生发表不当网络言论等挑战。其原因主要是由外部社会环境发生的变化、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工作存在的不足、高校师生筑牢正确意识形态的能力参差不齐等因素造成。新时代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工作应对的关键在教师,基础在教育,抓手是现代信息技术,核心是牢牢掌握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和话语权。有关部门要齐抓共管、形成合力,才能切实有效做好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工作。  相似文献   

3.
网络空间是意识形态工作的新阵地,同时亦是关涉国家意识形态安全与政权安全的"最大变量"。着力建构深蕴现代特质的网络意识形态治理体系,是防范与化解当前网络舆论风险、切实维护网络意识形态安全的必然要求。新时代,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论述作为根本遵循,把握内蕴其中的精髓要义,从治理主体协同、治理话语建构、治理技术驱动、治理方法创新与治理制度保障等五个向度精准发力、同向推动,以此来不断推进新时代网络意识形态治理体系现代化。  相似文献   

4.
当前,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尚不完善,这为西方意识形态的网络渗透提供了可乘之机。对此,我国应完善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教育工作,坚持马克思主义在高校网络中的主导地位,完善高校网络安全监察体系,抵制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避免其对我国当代大学生的误导。  相似文献   

5.
《小康》2021,(1)
正思想政治与意识形态是人才成长政治方向的集中体现。积极开展思想政治与意识形态工作评价,是全面贯彻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一步提升教育质量的重要诉求。教育评价事关教育方向,有什么样的评价指挥棒,就有什么样的办学导向。2020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将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和意识形态工作作为评价学校及其领导人员、管理人员的重要内容之一,凸显了新时代进一步加强大中小学思想政治与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性。此举,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与长远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6.
新时代提升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是顺应我国互联网快速发展的现实需要,是维护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的必然选择,也是增强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控制力的内在要求。应从网络意识形态的话语主体、话语内容、话语表达方式和话语环境等方面全方位提升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  相似文献   

7.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新时代,作为意识形态工作的主阵地、最前沿,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至关重要。国铁企业历来深受社会公众和广大网民关注,且拥有200多万人的职工队伍,加强网络意识形态建设,既是政治责任,也是政治任务。一、加强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意义1.网络意识形态建设是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内容。意识形态作为上层建筑的核心和灵魂,集中体现政党、国家、民族的政治目标导向和社  相似文献   

8.
新时代网络意识形态的风险防范与实践逻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岚 《湖湘论坛》2021,34(1):54-64
网络空间作为思想激荡的前沿阵地,是马克思主义与各种社会思潮的必争之地。网络意识形态风险防范不是要隔绝网络空间,而是要从网络意识形态的议题设置切入,因为网络意识形态的议题设置既关乎网络意识形态的走势,也影响着网络主体的价值选择。网络的开放性、交互性和无边界性等特质,使得网络空间各种社会思潮肆虐;我国网络意识形态既面临着各种势力的渗透,也面临着资本扩张和数字空间的挤压风险。维护新时代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既要坚持人民至上的议题设置红线、衔接“在场空间”与“缺场空间”身份,从而夯实主流意识形态阵地;又要把意识形态话语表达拉回日常生活、贯通官方与民间两个舆论场的“话语空间”,从多维度构建新时代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  相似文献   

9.
互联网是意识形态工作的主战场、最前沿,在这个舆论斗争的主战场能否顶得住、打得赢,直接关涉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和政权安全。牢牢掌握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是确保网络舆论可管可控,推动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释放"最大正能量"的必然要求。新时代,构建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论述,把握蕴含其中的思想精髓,从话语主题创新、话语载体整合、话语主体构建、话语评价优化四个方面同向发力,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推动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10.
应对新时代的新机遇和新挑战,需要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作用。网络化生存是当代人的生存现实与生存常态,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诸多方面产生双重影响。需要通过加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新意识、发挥先进网络文化的作用、提高师资队伍的网络化生存能力、推动网络平台建设等,不断提升新时代网络化生存背景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际效果。  相似文献   

11.
提升高校管理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根本前提。加强新时代高校管理干部思政教育工作是保障党的领导、规范权力运行、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引领时代发展推动社会进步、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需要。加强新时代高校管理干部思政教育工作,要把握好思政教育的意识形态导向,以先进理论武装干部头脑,构建高校思政工作联合体,从而保障高校正确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信息技术发展和网络安全的重视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通过系列讲话阐述了关于网络信息和经济社会发展、国家安全、意识形态、网络生态等方面的国家战略和观点,回答了关于网络信息安全的一系列问题,形成了网络意识形态安全观,其科学内涵强调以人民为中心的网络发展观、发展网络安全第一和强调技术建设和人才培养。我们要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网络意识形态安全观,做好新时代网络意识形态工作。  相似文献   

13.
新时代的意识形态是一种"人民主体性的意识形态",围绕人民、依靠人民、为了人民构成新时代意识形态建设的基本遵循,使人向"自己的人"即社会的存在复归是新时代意识形态建设的根本旨趣。"人民主体性的意识形态"进一步提出"意识形态的治理转向"的重要命题,这既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也是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融入一切工作中去之后的必然趋势。这一转向要求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从人民生存场域的延展、人民交往形式的拓展、人民精神需要的发展中揭示意识形态领域正在发生和可能发生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创新新时代意识形态治理空间控制路径、实践引领机制和话语解释体系。  相似文献   

14.
高校是意识形态交流交锋的重要阵地,是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防范化解高校意识形态风险,是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保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抓手,也是改革发展与经济安全的强力保障。进入新时代,面对西方意识形态的围堵、社会思潮多元化冲击以及网络信息化的侵扰,高校意识形态遭受到严重的安全威胁。高校意识形态应从"明确定位、阵地建设、理论武装"三个维度发力,寻求高校意识形态风险防范化解之道。  相似文献   

15.
蒙慧  谢一丁 《新东方》2022,(2):76-82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对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形势作出正确判断,认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党中央作出新时代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双重性”转变的判断,其主要依据是意识形态核心领域理论阵地、舆论阵地、文艺阵地、网络阵地、前沿阵地的发展变化情况。因此,从意识形态核心领域“五个阵地”入手,系统归纳和科学阐释新时代意识形态领域取得的成就与经验,对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的意识形态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意识形态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青年大学生群体是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的生力军,是确保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政治力量。随着现代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已成为意识形态斗争的主战场。在新的网络环境下,加强大学生群体意识形态安全建设,对于维护国家长治久安、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义重大。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夯实大学生群体共同思想基础,增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感,用科学制度和先进技术管控意识形态传播权,大力创新校园网络文化,主动占领网络阵地,是确保大学生意识形态安全的基本方略。  相似文献   

17.
刘忠厚 《湖湘论坛》2008,(6):115-117
信息网络时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面临信息殖民主义、敌对势力的网络渗透和意识形态多元化等因素的威胁和冲击,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构建方式和控制能力受到严峻挑战。对此,我们应当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加强网上思想舆论阵地建设,加强网上马克思主义理论阵地建设,建立规范有序的网络信息传播秩序,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切实维护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安全。  相似文献   

18.
陈卓  尹建军 《群众》2022,(12):51-52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文化自信明显增强,全社会凝聚力和向心力极大提升,为新时代开创党和国家事业新局面提供了坚强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力量。同时也要看到,当前意识形态领域仍然面临复杂而艰巨的挑战,维护网络意识形态安全不能掉以轻心。我们必须不断提高网络综合治理能力,牢牢掌握网络意识形态斗争主导权,推进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相似文献   

19.
《传承》2016,(6)
当前高校构建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遭遇诸多困境,如西方意识形态渗透、网络信息多元化、思政课吸引力不足、评价体系利益化、高校宣传未形成"合力"等。破解这一困境须从五个方面着手:加强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推进教学模式转型,抓好网络阵地建设,整合高校资源做好体系化宣传。  相似文献   

20.
微时代给执政党意识形态安全带来了巨大的风险和挑战,主要表现为:信息的碎片化解构了执政党意识形态的整体性;文化的世俗化消解了执政党意识形态的崇高性;谣言的裂变化降低了执政党意识形态的公信力;价值的多元化弱化了执政党意识形态的导向性。当前要采取积极措施,科学应对这些风险和挑战:一是树立网络微观执政理念,打造服务型政党新形象;二是利用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挖掘微民的个性化需求进行精准传播;三是关注教育对象的差异性,开展分众化的网络意识形态教育;四是推动执政党意识形态进入各类微媒体,加强执政党意识形态微理论阵地建设;五是培育不同平台型网络意见领袖,正确引导网络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