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抗战纪念活动是传播社会主流价值观的独特渠道和重要载体,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系统工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功能。抗战纪念通过诠释抗战精神,有利于强化公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倡导"的理论认知;通过纪念活动的具象化、时间节点作用,有利于塑造公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认同;通过激发抗战纪念的国际化价值,可以有效拓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国际认同;实现中国抗战纪念向更加日常生活化、包容化和国际化转变,可以更好地发挥其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功能。  相似文献   

2.
"互联网+"时代,各种意识形态之间的交锋更为激烈和持久,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意义重大,不仅需要全面评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环境,而且要注重传播样式的多样化、保证传播行为的个性化、传播活动的大众化以及传播语言的通俗化。  相似文献   

3.
构建和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国现阶段意识形态领域工作的重中之重。互联网作为新兴媒介,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政治社会化过程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当前应充分重视互联网的政治社会化功能,加快建设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网络阵地,以观念转变为先导,以网络建设为平台,以制度创新为抓手,以人才培养为重点,使互联网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传播的新载体、新工具、新力量。  相似文献   

4.
微媒体时代的到来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为新形势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因此,要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传播方式,以党刊党媒为主渠道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加快完善微媒体平台的相关道德法规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5.
推进大学生群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是中共十八大以来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传播学中的劝服理论认为劝服效果主要与传者、传播对象、传播方式三个要素相关,要增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有效性就必须做到: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尊重大学生群体的主体地位、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方式。  相似文献   

6.
互联网已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的新常态,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的价值观呈现新特征。互联网的开放性、快捷性、丰富性等特点为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供机遇,同时互联网的碎片化、隐匿性、去中心化也带来了挑战。高校应通过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大学生校园日常生活,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形式符合青年特点,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内容符合大学生需求,打造高效运行的互联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管理体系等方式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效果,引导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7.
利用网络媒体有效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坚持正确的原则。它主要有一元与多样结合、建设与管理并重、使用与发展兼顾、引导与过滤并举等。只有把握好这些原则,才能确保网络媒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传播,从而规范和引导人们的价值观念,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8.
新旧媒体的融合转换中存在的矛盾性,新媒体技术传播与互联网技术联袂导致的传播环境日渐复杂等,很有可能威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主导地位及其所培育的文化生态。如何面对新媒体时代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渠道、效果、衍生文化等所带来的挑战等,将是现阶段提升大众媒体素养时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正>主持人语:少年兴则中国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少年是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体,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贯穿于青少年成长发展全过程。青年核心价值观的构建有赖于执政党、国家、社会和青年之间的持续、有效的互动。作为价值观教育的载体,青年精神文化产品的变迁体现了四者之间互动关系的变化。网络社会下,新媒体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应该充分地应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是指通过大众化的理论内容、大众化的传播手段、大众化的参与主体、大众化的运行机制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人民群众的社会生活之中。其中,创造大众化的理论内容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理论前提和重要基础;运用大众化的传播手段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重要载体和技术支撑;培育大众化的参与主体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核心要素和推动力量;构建大众化的运作机制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制度保障和有力规范。  相似文献   

11.
法治价值属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角审视现阶段普法转型具有重要意义。普法需要在普法理念、普法内容和普法方式等方面进行转型改进,这既涉及到现有普法内容的深刻变革,也涉及到现有普法形式的科学化制度化问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思想文化底蕴能够为普法转型发展提供有益启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法治理念普及提供了必要契机,为党内法规普及观念更新提供了必要切入点,并从宏观、微观、中观角度丰富普法方式整合发展的思路,从而为普法转型发展提供了必要助力。归根结底,致力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传播的普法,属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传播的重要形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主导价值观念,必然能够为科学的普法转型提供丰富理论和实践给养。  相似文献   

12.
我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为了保障我国继续平稳繁荣的发展,就需要做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传播的重要工作。高校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阵地,只有利用校园的文化、制度建设的各个方面,再借助思想政治理论课这个平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论和实践完美地结合起来,才能够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落到实处,发挥出最大的社会教育意义。  相似文献   

13.
自媒体在为核心价值观传播提供平台的同时,也容易受到传播者随意性和无拘束性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从而使得核心价值观的传播有可能与负能量和谣言同步传递。基于此,如何在自媒体时代引领民众更为合理地运用自媒体传播先进的文化和科学文化知识,进而凝聚公众的共识;如何以自媒体时代的特性为辅助,宣传和推进核心价值观的践行;如何应对自媒体传播在核心价值观培养中所存在的负面影响,引导民众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问题,应该被谨慎对待并有效研究。  相似文献   

14.
网络环境下的舆论滥觞,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提供了特定的历史背景和相应的挑战与机遇。只有不断在网络舆论中吸取其精华,强化网络思维,更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方式和传播理念,才能更好地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传播。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从媒介形式与符号功能两个方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效果进行考量,择取报刊媒介、户外媒介、广播电视以及网络媒介中的典型案例,分析其中的文字、图片、视听等不同符号及其整合形式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建构中所发挥的不同功能,评述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取得的成果和面临的问题,以期进一步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16.
在当前网络日益成为社会思潮传播新路径和新载体的情况下,开展社会思潮网络空间传播及其对我国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影响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我国学界对此虽有所涉及,但还存在许多不足。我们需要综合运用多学科的研究方法,从对"社会思潮网络传播与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相关理论的梳理、"社会思潮网络传播与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内在关系的把握、社会思潮网络传播对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影响现状及原因分析、社会思潮网络传播背景下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战略策略构建等方面系统开展研究。  相似文献   

17.
“学校的使命是传承文化、传播文明,学校的功能是教书育人。在学校文化的建设过程中,积极探寻和思索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契合点,不断开辟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源头活水,我们把学校核心价值观确立为三个维度.即办学观、课程观、教师观,走出了一条具有广灵特色的办学之路。”采访虹口区广灵路小学校长孙爱军,她对学校坚持了十余年的核心价值观理念颇为自豪。  相似文献   

18.
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呈现出传播主体模糊、传播内容相对乏味单一、信息传播缺少互动等新的问题。为了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实效性,就要进行精准传播,明确传播对象,整合传播资源,增强受众分析,把握好传播过程,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相似文献   

19.
人类社会有序发展的前提是社会成员心灵有序,有序的心灵是自律和谐的,自律和谐的心灵是由正确的价值观决定的。心灵秩序的形成要经过被动遵从、自愿遵从、自然遵从三个阶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传统文化为根,遵循着心灵秩序形成的规律凝练而成,它导引着社会主义公民心灵走向有序。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公民的心灵秩序需从以下几方面努力: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并引导社会思潮,在社会道德实践中涵养公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虚拟社区中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公民行动的自然规范。  相似文献   

20.
高校新闻传播是师生获取校园信息的重要渠道,发挥着引导舆论、传播知识、交流信息的重要作用.其传播要素主要包括高校新闻传播者、传播内容、校园媒介、师生受众等四大要素.要让高校新闻传播积极服务于大学功能的实现,应该在其传播实践中强化传播要素的价值取向及选择标准,这样才能为其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营造良好育人环境,传递社会正能量,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