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自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所从事的最伟大的事业之一,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也是千百年来尤其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为推动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锲而不舍的重要历史使命。正是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历程中,中华民族精神得到了极大的弘扬与培育。本文结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过程分析和探讨了它同弘扬与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与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进程紧密、有机地结合。  相似文献   

2.
罗炳忠 《湖湘论坛》2006,19(1):13-14
南泥湾精神的核心是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和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这种精神随着时间的推移更显珍贵.在新的历史时期发扬南泥湾精神,就是一要不忘党的性质,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二要不忘党的宗旨,树立良好的人民公仆形象;三要不忘党的传统,大力弘扬艰苦奋斗精神.只有如此,才能永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  相似文献   

3.
李明 《传承》2011,(29):8-9,47
建构和培育当代中华民族精神是21世纪中华民族紧迫的时代课题。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长期实践中,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都甚为重视有关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问题,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民族精神的传承和丰富,为指导当前在新形势下进一步将中华民族精神发扬光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为国争光、为民族争气的爱国主义精神;独自立主、自立更生的艰苦创业精神:讲究科学、‘三老四严’的求实精神;胸怀全局、为国分忧的奉献精神。”大庆精神产生于上世纪60年代石油会战。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工人阶级的优良传统与优秀品质,是中华民族精神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5.
论中华民族精神的思想内涵及其现代意义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这是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紧密结合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要求,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不断推动民族精神的与时俱进,是我们党的宝贵经验和优良传统。面对时代发展的新要求和国际竞争的新挑战,我们必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繁荣和发展先进的社会主义文化,保持和发扬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为中华民族的全面复兴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6.
杨芳 《群众》2013,(6):35-35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大力弘扬以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为内涵的中国精神。“团结拼搏、负重奋进、白加压力、敢于争先”的张家港精神,是几代张家港人只争朝夕、敢拼敢抢、勇创大业的精神写照,被誉为“中华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的历史时期,张家港人在“两个率先”征程中与时俱进弘扬张家港精神,正凝聚着一股实现壮丽中国梦的重要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7.
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所铸就和形成的民族精神及其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是中华民族的根基和血脉,是中华民族生命力、凝聚力、创造力的重要源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中华民族精神和传统文化中获得思想资源和价值支持。通过研究中华民族精神的内容,加深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助于党员干部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有助于当前经济社会建设和中国梦的实现。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理论作为当代中华民族精神的科学概括和理性体现,是当代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支柱,是增强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新的精神源泉。当前,只有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大力发展经济,全面推进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才能为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提供强大的物质基础;同时,加强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是增强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的重要保证;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和全社会文明水平,是促进中华民族凝聚力不断增强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9.
汶川抗震救灾极大地释放和升华了伟大的民族精神,我们更加真切地感受到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是多么的不可或缺。探讨中华民族精神的历史发展,即对中华民族精神的深厚历史基础进行分析,特别是从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化代国家的战略高度,探讨中华民族精神的时代意义,对于当代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对于中国文化的创新,对于教育青少年,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张博 《传承》2013,(10):98-99
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延安精神。延安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延安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的结晶,是我们党永立于不败之地的传家宝。延安精神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11.
张博 《传承》2013,(8):98-99
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延安精神。延安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延安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的结晶,是我们党永立于不败之地的传家宝。延安精神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12.
田成平 《前进》2005,(7):4-6
太行精神孕育、形成于艰苦卓绝的抗战时期,是在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我们党以民族独立和解放为己任,领导全国人民不屈不挠、奋勇抗争的伟大壮举的生动体现,是八路军与太行根据地人民同甘共苦、浴血奋战的英雄史实的真实写照,是我们党、人民军队和中华民族在抗战时期全部革命精神的集中反映,它与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一样,是中华民族精神在革命斗争岁月中的锤炼和升华,是我们党革命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我们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强大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13.
周玲 《前沿》2006,(9):32-34
中华民族精神是爱国主义精神的源泉,爱国主义精神、革命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革命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爱国主义精神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4.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伟大的民族精神就是创造、奋斗、团结和梦想精神,这种伟大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世界东方生生不息的强大生命力之源;中华民族伟大的民族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天大力弘扬这一精神,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铸牢精神支柱,为人民群众干事创业增添精神动力,为巩固和谐稳定局面提供精神纽带;弘扬这一精神,必须将其升华为共同的理想信念、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实际行动并与伟大的时代精神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5.
刘壮杰 《理论月刊》2004,(6):133-136
民族精神是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理性升华,是推动民族延续发展、不断前进的内在动力和精神支柱。中华民族的繁荣和富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都有赖于中华民族精神的培育。  相似文献   

16.
阮云志 《传承》2012,(14):44-45
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形成的基本条件之一,是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中华民族精神之所以具有如此重要作用,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其具有激励功能、凝聚功能、意识形态功能、团结统一功能和政治变革功能等多方面的政治服务功能。  相似文献   

17.
南泥湾精神产生于中国革命极端困难时期,在中国共产党的精神谱系中占有重要地位,是我们党战胜各种艰难困苦的强大精神武器和力量源泉.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形势、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我们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弘扬南泥湾精神正当其时.  相似文献   

18.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坚持"三个代表"的内在要求。要站在时代的高度,围绕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系统的反思和整合,积极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19.
中华文化是由多民族、多区域文化汇聚而成的一体多元的大文化。黄河流域的周文化与长江流域的楚文化是构成华夏文化的两大源头。楚文化曾为中国古代文明作出过重大贡献 ,其精神内核是构成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因素。湘楚文化是楚文化的延续与发展 ,曾经深刻影响 2 0世纪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要培育和构建新时代民族精神 ,就必须挖掘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 ,提倡符合民情、富有特色的人文精神 ,汲取世界各民族优秀的精神成果 ,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20.
周玲 《前沿》2015,(3):3-5
中华民族精神是一个万古常新的观念,它同中华民族开拓创新、奋发自强的发展历程同步前进,在不同的社会历史发展阶段,中华民族精神被赋予了不同的内涵,有其具体的表现形式。在近代中国,社会基本国情的变化、不断发生的"革命"和"改革"以及中国人民的"三个历史选择"促进了中华民族精神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