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5 毫秒
1.
内容提要     
正王公龙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的中国方案"一文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倡导国际社会树立命运共同体意识。联合国安理会、联合国人权理事会又接连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写入相关决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仅成为当代中国外交的重要主张,而且正在成为塑造21世纪国际秩序的重要理念和推动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重要思想。  相似文献   

2.
《求知》2021,(7)
正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也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思想的重要理念。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相继提出“命运共同体”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等概念,并在实践中不断深化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认识。党的十九大提出,世界各国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已经写入中国宪法,也成为联合国正式决议的内容。  相似文献   

3.
《侨园》2021,(7)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不断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新时代发出的最强音,是在后疫情时代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在西方国家逆全球化下的中国选择,它为后疫情时代的全球全面复苏提供了创新理念。与"一带一路"倡议形成了充分的互动,是"一带一路"倡议全面落地的推动与助力。  相似文献   

4.
正自党的十八大首次提出"要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和世界格局的演变下,围绕着人类命运共同体发表了许多主旨演讲和重要讲话,为解决人类问题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新形势下  相似文献   

5.
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对人类政治发展的巨大贡献,是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理想的最好践行。本文从共同发展理念在教学中的内在植入、教师和学生深入社会宣传"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意义、激励大学生参与教师的"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课题研究、"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学生的国际项目交流等方面着手助力"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相似文献   

6.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围绕世界发展和人类前途命运问题提出的中国理念和中国方案。自提出以来,已经成为中国以及许多其他国家处理国际关系、推进国际合作、畅想国际愿景的"高频词"和"关键词"。这一理念的背后内含着深厚的方法论意蕴。正是通过创造性地运用整体性方法、矛盾分析法、历史辩证法等马克思主义方法论,习近平得以精准把握人类历史发展大势,深入剖析当代世界的危机与矛盾,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顺应时代发展潮流、解决世界治理难题、引领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方向发展的伟大理念。  相似文献   

7.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共同体"的重要论述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的组成部分,有其内在的逻辑性:在实践逻辑上,以生态环境问题、全球治理问题及多民族国家发展问题等社会现实问题为根本导向。在结构逻辑上,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前提条件,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提供良好国际环境,中华民族共同体则是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坚强后盾,三者构成相互促进的"三位一体"结构。在价值逻辑上,始终以人的发展为根本关切点,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价值目标,以公平正义为基本价值原则,以共商共建共享为价值实现方式。  相似文献   

8.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类生态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论述顺应了时代诉求,为全球生态治理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展现了中国担当。习近平总书记围绕构建人类生态命运共同体的逻辑起点、实质、目标旨向进行了全方位的思考,其重要论述具有鲜明的理论特质,并从国际和国内两方面着手实质性推动人类生态命运共同体的落地生根。  相似文献   

9.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准确把握时代主题,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共同体思想的基础上而提出的新的科学理念。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推进全球有效治理的必由之路。但要打造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人类命运共同体除了需要世界各国的共同努力外,还需要有获得全世界广泛认同和支持的国际关系伦理做后盾。公平正义的国际关系伦理理念和价值观,对构建和夯实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耿凡 《求知》2021,(2):26-28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收录了《金砖国家要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发挥建设性作用》一文,文中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地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联系起来,他倡导金砖国家之间应“坚持包容普惠,造福各国人民”,要求金砖国家“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统筹经济、社会、环境发展,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习近平总书记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通起来,把为民造福理解为联系二者的媒介,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1.
《学理论》2021,(2)
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体现了世界观、价值观、方法论三个维度的内涵:一是世界观维度,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着眼于整个人类的长远发展开展扶贫工作;二是价值观维度,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从个体命运的动态发展过程出发,分阶段推进扶贫事业;三是方法论维度,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作为方法论,积极为世界减贫事业做贡献。  相似文献   

12.
在马克思的视野中,世界历史是生产关系、交往方式、基本历史、文明交流、生态环境五个方面下世界历史理论的理论逻辑与人类社会实践的发展逻辑的辩证统一。在习近平视野中,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集经济、安全、社会、文明与生态五位一体统筹发展下构建超阶级、超国家和超民族人类价值的总布局总路径。因此全面把握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并以此为角度加以切入,我们才能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具备系统整体的考量,才能在国际国内实践中自觉贯彻习近平所倡导的价值理念,才能真正理解习近平所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下"想要中国建设成何种世界"的时代命题。  相似文献   

13.
<正>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习近平总书记顺应国际格局和国内形势对构建国际新秩序所作出的理论创新,"一带一路"建设是我国引领经济全球化、促进全球经济持续均衡发展的实践创新,它们分别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的理论成果和实践成果。"一带一路"建设的价值归宿是人类命运共同体,同时它也是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有效路径,二者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践中得到统一。  相似文献   

14.
正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屡屡提及并不断丰富的一个国际关系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一个关键原则和方向。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并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之一。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不是从来就有的,更不是凭空产生的,在很大程度上源于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5.
习近平国际战略思想是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时代主题观、国际格局观、中国自身的定位和国际地位、外交目标、外交政策和策略等几方面的内容。习近平国际战略思想的崇高目标是实现中国与世界各国和平发展、合作共赢。围绕这一目标,习近平提出了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战略构想、坚持"亲、诚、惠、容"周边外交理念、构建新型大国关系、树立新型安全观、坚持正确义利观和发展观等倡议,就世界发展蓝图、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培育共同价值观进行战略擘划。  相似文献   

16.
<正>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党的十九大报告又进一步提出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并强调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政党,也是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政党"。这标志着习近平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想已经渐趋成熟定型,开始落地落位。这一伟大构想的  相似文献   

17.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外交思想的核心和精髓,是中国贡献给国际社会的新理念、新话语、新方案、新智慧、新范式。更为重要的是把它升华和转化为思维方式,塑造"人类命运共同体思维"(简称"共同体思维")。既然在冷战中能够形成冷战思维,那么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国际交往实践中也必会生成"共同体思维"。"共同体思维"是"如何看待世界和建设什么样的世界"的国际新思维,其实质就是践行相互尊重、协商合作,实现共赢共享价值目标的实践理性思维;是对冷战思维与零和博弈思维的批判与超越;是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摒弃的健全合理的实践理性思维。"共同体思维"的普遍性生成逻辑与内生机制决定于它在认识上的科学性、利益分配上的合理性、道德上的正义性、认同上的广泛性。"共同体思维"的塑造形成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践是辩证统一、互相强化的过程,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持续而又广泛深入的实践中必然被内在化为国际社会普遍认同的国际新思维。  相似文献   

18.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向国际社会阐释"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引起了国际社会强烈反响。"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之所以引起外部世界的高度重视不是偶然的,这一思想在继承和发扬毛泽东"三个世界划分"理论与邓小平"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理论的基础上,顺应21世纪世界发展的潮流和趋势,对中国外交战略做出了重大理论创新。这一思想不仅从全人类的整体利益出发,深刻回应了当今世界所面临的严峻挑战,而且也立足中国国家利益,承载着中  相似文献   

19.
《求知》2017,(12)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政党,也是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政党。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作为自己的使命。""我们呼吁,各国人民同心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习近平总书记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明确中国要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对人类前途命运的思  相似文献   

20.
正世界大局纷繁复杂、国际局势风云激荡,总有一个声音振聋发聩、响彻五洲。2013年3月,俄罗斯,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命运共同体理念,他深刻指出:"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生活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这是为世界谋大同的伟大思想,这是为人类谋幸福的深刻洞察,这是大国领袖、卓越政治家的如炬目光和高瞻远瞩。7年后的今天,新冠肺炎疫情给全球带来严峻挑战,"共同构建人类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