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在人口老龄化过程中,男女两性寿命差距不断扩大,老年人口中女性老人所占比例不断提高。由于女性在社会发展中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在晚年阶段形成的女性老年人问题将更加严重。本文利用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0.95%的原始数据对北京市老年女性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描述,结果表明,北京市女性老年人的教育程度、在业率低于男性老人,而丧偶率、经济依赖性则较男性老人高。最后对北京市女性老年人口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提出在就学、就业、社会保障等方面保护老年女性实现晚年的平等权益。  相似文献   

2.
江西省吉安市现有60岁以上的老年人62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12.9%。其中,身边无子女的独居、空巢、留守老人有30万人,占48%;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有10万人,占16%。全市城乡60%以上、中心城区85%以上的老年人有居家养老服务的需求。为此,吉安市积极探索社会化养老服务的新路子,有力、有序、有效地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工作,让那些住不起老年公寓的困难老人和不愿意离家的老人,依托社区居家养老,以满足广大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能够更好地安度晚年。  相似文献   

3.
婚姻推迟是第二次人口转变进程的核心特征之一。过去20年间,我国年轻人口的婚姻行为中表现出明显的结婚推迟趋势,以上海为典型代表的特大城市中,年轻人口结婚更晚、婚姻推迟趋势更为明显。女性结婚总体上仍早于男性,但推迟结婚的程度大于男性。在沪外来常住人口结婚总体上仍早于本地户籍人口,但推迟结婚的程度大于户籍人口。就已经渡过婚龄的出生队列而言,尽管上海居民的终身不婚水平与日本、韩国、新加坡、香港地区等东亚国家和地区相比还是偏低的,但也呈现出越晚出生的人群终身不婚率越高的趋势。综合当前年轻队列推迟结婚的趋势、结婚意愿更低的现实,参照相邻国家和地区推迟结婚和终身不婚的变化趋势,可以预判未来上海的年轻人群推迟结婚的趋势仍将持续,终身不婚水平还会提高,也将成为抑制生育的一个重要因素,甚至有可能动摇“普婚普育”的婚育范式。  相似文献   

4.
樊文 《中国民政》2024,(5):54-55
<正>“对我们老年人的服务真是太贴心了!”近日,社区志愿者免费上门为湖南省武冈市湾头桥镇龙泉村77岁的独居老人龙奶奶开展打扫卫生、做饭、陪老人聊天等服务活动,暖心的服务赢得了老人的称赞。龙泉村的关爱老人服务机制,是邵阳市完善基层养老服务体系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邵阳市以纳入全国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项目地区为契机,围绕老年人个性化、多元化、精细化的养老需求,不断优化服务供给、补齐设施短板、提高服务效能,倾心为老年人打造“家门口”的幸福。  相似文献   

5.
舒红兵 《世纪行》2015,(3):7+10
<正>西部山区农村老年人的生活状况大体上可以描述成:1.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老年人独居比例明显增加。据推算,"十二五"期间我国老年人口总量从1.74亿增加到2.15亿;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水平高于城镇3个百分点,农村老龄化问题更加突出;农村老人的独居比例由2000年的8.3%上升到2011年的22.7%。2.老年人收入来源多数主要靠自己劳动,有老年人温饱尚不能保障。3.老年人身体状况普遍糟糕而且医疗条件堪忧,生病了不去就医,就医了得不到照顾的现象普遍存在。农村老年人中,两周患病未就诊比例为  相似文献   

6.
二○○七年十一月七日宁政办发[2007]152号各区县人民政府,市府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为适应人口老龄化趋势的需要,满足城乡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居家养老需求,改善老年人特别是独居老人的生存状况,提高他们的生活、生命质量,结合我市实际,  相似文献   

7.
卫生部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全国内地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不包括西藏)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职业病例是2000年报告病例的1.3倍;其中尘肺病例与2009年相比增加了64.3%,是2000年报告病例的1.6倍。  相似文献   

8.
兰溪是一个老龄人口基数大、老龄化增长速度快、高龄和空巢独居老人比例高的县级市。2008年底,全市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10.76万人,占人口总数的16.36%,其中,97%的老年人实行居家养老,其余  相似文献   

9.
《政策瞭望》2013,(7):54-54
江苏省近期出台了新规定,2013年省财政计划列支"以奖代补"资金1.2亿元,力推五大养老服务项目建设,将惠及全省1424万老年人。今年重点推进的五大养老服务项目是:新建2000个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满足健康老人居家养老的共性化需求;创建250个省级示范性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推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提档升级:  相似文献   

10.
《天津政协公报》2012,(1):48-49
<正>市政协委员、农工党市委会常委张宝义,代表农工民主党天津市委员会发言据市人力社保局统计,目前我市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达171万人,老龄化率为17.46%,在全国排第三。据市民政局统计,2009年空巢老人已达到全市老人家庭数的54%,其中独居老人约占三分之一。由于我市基本养老制度建立时间短,个人账户积累  相似文献   

11.
邓蔚霞 《浙江人大》2015,(Z1):34-37
2015年1月25日,省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高票通过《浙江省社会养老服务促进条例》。这是我省十四年来首部提请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的地方性法规。随着人口流动的加速以及第一代计划生育子女的成人成家,空巢老人、独居老人不断增加,养老问题日益成为关系社会稳定和国计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2014年,《浙江省社会养老服务促进条例》列入省人大常委会一类立法计划,我省社会养老服务开始  相似文献   

12.
<正>海曙区作为宁波市经济政治文化中心城区,老年人口基数较大,截至目前,全区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数约6.4万人,80周岁以上老年人1.05万人,分别占全区总人口的21.5%和老年人口的1 6.4%。老龄群体以平均每年0.3万人数增长,与之成正比的还有日益庞大的独居空巢老人家庭,呈现出"人口老龄化、老人高龄化、群体多样化"的特征。从2004年起,该区率先试点启动居家养老服务,经10年的摸索实践,目前该区社会化居家养老探索工作已走在  相似文献   

13.
<正>根据七普数据,全国2.64亿老年人中接近一半在农村。农村老年人的养老问题日益成为党和政府乃至全社会的重大关切。农村老年人养老难题中的一个根本性问题,也是基础性的难题,就是怎样让农村老年人特别是高龄、独居、困难老人“吃好饭”问题。近年来,国家层面围绕农村老年助餐方面推出了不少政策,如,《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养老托育服务健康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20]52号)提出:“完善老年人助餐服务体系,加强农村老年餐桌建设”;  相似文献   

14.
数字     
《中国民政》2014,(2):6-6
<正>99.6% 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的《2013年中国老年消费者权益保护调查报告》显示,目前中国老年人养老形式仍较为传统,99.6%的受访老人选择居家养老,只有0.4%的受访者选择专业养老机构养老。另外,老人对养老机构的"资质可靠、值得信任、口碑"方面的关注度不是很高。  相似文献   

15.
张静 《中国民政》2014,(8):34-35
<正>一、上海市社区养老服务的主要举措和成效上海市是全国最早进入人口老龄化的城市,也是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城市。截至2013年底,上海市户籍人口中60岁以上老年人比例为27.1%,远远高于15%的全国平均水平,已经进入深度老龄化阶段。尤其近5年来,各年龄阶段老年人口快速增长(详见图1)。总体上来讲,上海市人口老龄化程度高、速度快、高龄化突出,且纯老家庭及独居老人较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利用2011年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数据,在预设生活能够自理和生活不能够自理两种情形下,对老年人的养老意愿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实证研究表明,当预期生活可以自理时,老年人期望独居的比例最高;当预期生活不能够自理时,希望到机构养老和与子女同住的比例均提高。此外,年龄,性别,婚姻状况、儿女数量、养老保险、受教育程度、居住地类型等均对老年人口的养老居住意愿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7.
<正>目前,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国家,老年人口已超过1.32亿。有关报告显示,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中,丧偶者近4000万人,占老年人口比例的30.6%。从一而终不足以终天年.老年男女再婚已为社会广泛接受。然而,许多不愿孤独、渴望幸福的老人却选择了不婚而伴、不婚而居的所谓“走婚”方式。老年人不婚的背后隐藏着的是无奈和苦涩。一位“走婚”老人说:“我们是喜则聚怨则散,内心对前景充满恐惧。”  相似文献   

18.
现将1990年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10%抽样汇总的大陆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不包括福建省的金门、马祖等岛屿,下同)迁移人口数据公布如下: 一、省际迁移状况。1985年7月1日至1990年6月30日五年间,大陆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常住地发生跨省、自治区、直辖市变化的迁移人口有下列四种状况。 1、迁入人口占本省、自治区、直辖市总人口的比重按由高到低的顺序排列,高于1%  相似文献   

19.
<正>济南市历下区甸柳街道在区民政局的指导下,积极探索“养老外卖”模式,即重点聚焦70岁以上失能、部分失能、孤寡、独居老人等群体,将送餐送物、医疗康复等服务精准送至老年人家中,补齐养老服务短板。该模式以公益化为基础、市场化为补充、数字化为支撑、医养结合为特色,实现养老服务资源靶向输送,让养老服务变得更有温度、保障更有力度。  相似文献   

20.
基于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2011年基线调查的数据,文章分析了城市丧偶老年人的抑郁状况和多项社会活动参与情况的性别差异,探讨了活动参与和抑郁情绪的关系。研究发现,丧偶老人较有偶老人抑郁程度更高。不同性别丧偶老人的社会活动参与程度没有明显差异。多元分层逐步回归的结果显示,对丧偶男性而言,参加社会活动和抑郁状况无显著关系;而经常参加跳舞健身的女性抑郁程度较低。研究结果意味着老人对丧偶事件的应对可能存在性别差异。社会服务在关注老年丧偶群体的心理和社会需求时,应根据性别差异提供适应的活动,更有效地帮助他们对抗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