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指出:"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  相似文献   

2.
正"四个自信"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体系,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辅相成的有机统一体。"四个自信"源自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在本质上体现了对中国共产党历史的自信,既是我们党带领人民实践探索的宝贵经验,也是未来创造更大成就的光辉指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源自中国共产党厚重的伟大实践习近平同志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是  相似文献   

3.
执政党的自信源于人民的信任和支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中元 《前进》2014,(8):8-10
<正>"只要我们胸怀理想、坚定信念,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顽强奋斗、艰苦奋斗、不懈奋斗,就一定能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一定能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党要坚持这样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党的十八大"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确立、"三个自信"的提出,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强烈而鲜明的的执政自信。执政党的自信来源于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是任何政党都必须关注、思考和争取的。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既是"耐用品",也是"易碎品",是执政党  相似文献   

4.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走自己的路,必须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我们说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来源于实践、来源于人民、来源于真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道路来之不易。它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不断奋斗、艰辛探索出来的,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  相似文献   

5.
历史实践、国际比较和责任担当使得中国共产党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这"三大自信"各有其内涵和地位,并融为一体。中国共产党要全面认识自身,积极消除误解,做好示范表率,将自信转换为带领人民群众实现民族复兴的力量。  相似文献   

6.
从历史逻辑上看,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的形成和巩固有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其间包括党的革命史、建设史、改革史以及在这三大历史进程中所取得的成就史。党执政地位的确立是由中国近现代史,尤其是党的革命史得出的一个基本结论。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自信"在本质上都体现了党史自信,即对中国共产党历史的自信。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先进的政党,无论是革命、建设抑或是改革,中国共产党都是最有理由自信的。这种自信,源于革命实践,源于建设成就,源于改革成果,是世界上其他任何政党都无可比拟的,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新时期,党史自不自信,事关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事关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和执政基础,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7.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强调指出:"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四个自信"源于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长期实践所取得的根本成就,构成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坚实深厚的信念基石,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道路选择、理论建构、制度设  相似文献   

8.
《群众》2016,(12)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提出:"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在提出"三个自信"之后,习近平总书记再次突出强调了"文化自信"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9.
<正>中共十八大报告首次确认"协商民主"概念,并提出了"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我国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的重要论断,进而对"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进行规划和部署,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以及中国共产党人在中国民主制度选择上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尽管协商民主的理论产生于西方,协商民主在国家政治层面上进行实践却存在于中国———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已经有了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寻找到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模式与民族复兴道路。这种模式和道路的称谓经历了从"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称谓流变,折射出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从探索阶段如履薄冰的谨慎到成熟阶段豪迈挺进的自信的心路历程。这是近代以来中国共产党人构建民族自信的历史和逻辑延续。  相似文献   

11.
声音     
《上海支部生活》2012,(12):19-19
十八大报告向全世界宣示了中国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向全国人民发出了总动员;大会展示出了中国共产党一代又一代继往开来、欣欣向荣的生机活力,展示出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熟、自信、民主、坚强。——上海市国资党委副书记吕永杰  相似文献   

12.
高建生 《前进》2016,(8):25-28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把党的十八大关于"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要求,进一步阐述为"全党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把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定信念赋予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意义,不仅强化了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文化内蕴,也为以坚定的文化自信促进高度的文化自觉,推动民族复兴"中国梦"的实现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2013年3月2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发表重要演讲时说,鞋子合不合脚,自已穿着才知道。一个国家的发展道路合不合适,只有这个国家的人民才最有发言权。这为我们学习领会中共十八大精神提供了一个有益的视角。穿合脚的鞋走自己的路我们有理由自信—学习胡锦涛同志在中共十八大所作报告,我的第一印象是自信。报告充分展现了中国共产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这份自信有其坚实的实践基础,它来源于改革  相似文献   

14.
沈望舒 《北京观察》2021,(10):72-73
自信,反映一人一族一党一国向上的精神状态.依习近平总书记所言:"当今世界……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这自信,指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自古学人有"读万卷书"配"行万里路"的知史悟道传统——史实历来是增信的生动教材.所以自觉感悟亲历之发展成就史、眼前之改革进步史,是"学史增信"的重要路径和实现方式.  相似文献   

15.
中国式现代化的探索历程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自觉、历史自信、历史自强。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自觉,在于历经无数次思想交锋后,将马克思主义写在旗帜上,带领中国人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探索区别于西方式的现代化模式。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自信,在于遭遇时代变革与现实挑战后,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走自己的路,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自强,在于进行一系列历史性变革、取得一系列历史性成就后,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16.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四个自信"是立足当代中国现实、回应实践发展需要的政治宣言,  相似文献   

17.
面对风云突变的国际形势和各种外部势力的压力,保持战略定力是中国共产党制胜的基础,坚持不忘初心是中国共产党制胜的前提,全面从严治党是中国共产党制胜的保证。新时代,我们应通过持续的思想建党、理论创新、制度建设、文化建设,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从而从容应对各种新的矛盾和挑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18.
中国共产党是最有理由自信的政党,其自信的底气来源于中国共产党百年艰辛探索和伟大实践,积累治党治国的宝贵经验;来源于中国共产党自身具有无可比拟的、独特的鲜明优势;来源于中国共产党在与其他政党的比较中彰显的自信;来源于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取得举世瞩目的卓越成就。  相似文献   

19.
中国共产党在总结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四个伟大"战略举措,对中国共产党形象构建具有重要作用。伟大斗争切实回答了党应有的精神状态与奋斗姿态的问题,有利于展现党积极进取、敢于担当的形象;伟大工程正面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有利于展现党勇于自我革命、清正廉洁的形象;伟大事业系统回答了党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问题,有利于展现党笃定信念、坚定自信的形象;伟大梦想客观回答了党肩负历史使命的问题,有利于展现党民族脊梁、人民公仆的形象。  相似文献   

20.
理论自信是中国共产党加强自身建设的一个永恒话题,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自觉增强理论自信也面临不同的问题。中国共产党的理论自信必须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才能永葆党的生命力和战斗力,带领中国人民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以坚定的理论自信展开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成功实践,在实践演进中彰显并不断地自觉增强理论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