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不平则鸣     
司徒伽 《前进论坛》2009,(11):58-58
闲读宋代洪迈《容斋随笔》,见其有质疑唐代韩愈之条,不禁莞尔。韩公日:“大凡物不得其平则呜。”(《送孟东野序》)洪迈生疑:“韩文公《送孟东野序》云:‘物不得其平则鸣。’然则其文云:‘在唐、虞时,咎陶、禹其善鸣者,而假之以鸣,夔假于《韶》以呜,伊尹鸣殷,周公呜周。’又云:‘天将和其声,而使鸣国家之盛。’然则非所谓‘不得其乎’也。”他认为,为不公平事而愤慨是常理,然而皋陶、大禹、伊尹、周公等“善鸣者”皆为声名卓著的成功者,  相似文献   

2.
说起《红河谷》、《黄河绝恋》和《紫日》,你一定会想到大导演冯小宁。也许,一直以来,你都是从这些震撼人心的影片里了解他的,而今天,我将带你走近一个电影之外的冯导……“我,是个‘假’台属” “你去过台湾吗?” “我是台属。” “真的吗?” “‘假’的。”  相似文献   

3.
郑振铎在一九五四年版的《水浒全传》序中,说施耐庵原本中“宋江等受‘招安’以后,只有‘征方腊’一件事”,“他们并不曾去‘征辽’,更不曾去‘平田虎、王庆’。原本这样的情节,是和《宣和遗事》里面水浒故事的节要相符合的。”这一分析是很有道理的。现在我想补充一点,一百二十回本《水浒全传》中,加进征辽故事的作者与加进平田虎、王庆故事的作者,显然是两个人。前一作者对《水  相似文献   

4.
一 “实事求是”的哲学概括与提升 “实事求是”,语出班固《汉书·河间献王传》,誉河间献王刘德“修学好古,实事求是”。唐人颜师古注“实事求是”云:“务得事实,每求其真”。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沿用了“实事求是”一语,并作出了新的界说:“‘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我们要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5.
养牛与吹牛     
山东肥城市委对各乡镇上报的养牛数不大相信,怀疑本市‘牛口增长’速度的真实性,于是派下几百名干部到各乡镇一头一头亲自去数。由此,‘肥城数牛’,一时传为佳话。 殊不知,为了应付县里‘数牛’,有些乡镇干部紧急‘动员’,向各家各户下达‘养牛’指标,数量不够的到别处、甚至外县‘拆借’。如此一来,养牛就成吹牛了! 应该肯定,肥城市委反浮夸的精神是值得赞许的。但问题在于:一是没料到一些基层干部继虚报之后,又来个‘拉牛充数’,二是数牛的人工作不细,分不清‘真牛’、‘假牛’,因而数不清。可见,坚持实事求是、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是须臾疏忽不得的,而且要讲究方法。  相似文献   

6.
1998年出版的那本名叫《交锋》的书,对1996年由宋强等五位青年合著的《中国可以说‘不’》一书,作了无情的批判、征讨和贬损。《交锋》的作者断言,《中国可以说“不”》一书规定:“只要是爱国者,就一定要向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说‘不’,倘若你说了‘是’,那就有‘洋奴’之嫌。”于是得出了《中国可以说“不”》一书的“字里行间,全是对美国人的不信任”的论断。《交锋》的作者马立诚、凌志军是缺乏逻辑常识呢,还是不愿遵守逻辑规则呢?  相似文献   

7.
“土气”辨     
日前,在《北京日报》杂文专栏上读到资深杂文大家高扬同志《喜读三篇短文章》(三篇短文均登于1997年4月28日《人民日报》副刊《大地》专栏),其中一篇与“土气”有关,读来心生联想,也想就“土气”问题说上几句。该文题为《地毯与地坝》,写的是“某乡农民有事去找乡长,都习惯地站在办公室门外与乡长谈话。何故?脚上有泥的农民自爱、知趣,怕进去会弄脏了地毯。乡长大人的办公室不姓‘乡’,不姓‘土’,而姓‘香’,姓‘洋’;桌是老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批评费尔巴哈不懂得实践,认为他“仅仅把理论的活动看作是真正人的活动,而对于实践则只是从它的卑污的犹太人活动的表现形式去理解和确定。所以,他不了解‘革命的’、‘实践批判的’活动的意义”。(《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16页)然而,列宁在《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中却称赞“费尔巴哈把人类实践的总和当作认识论的基础”,认为他和“马克思、恩格斯一样,在认识论的基本问题上也向实践作了在舒尔茨、费希特和马赫看来是不能容许的‘跳跃’。”(《列宁选集》第2卷,第142、141页)  相似文献   

9.
刘锦春 《求索》2005,(3):189-191
一 文献中的旺火地方志、民俗志中有民国至清朝旺火习俗的记载: 《清源县志》“‘元旦’,先期换桃符,五鼓,各家烧柴于门,俗名‘旺火’。”① 《大同府志》“‘元旦’,垒炽炭于门,如浮屠状,名曰‘旺火’。”又“元夕前日起城市张灯结彩,垒旺火,郡城四大街尤盛。”② 《平阳府志》“‘元旦’,夙兴燔柏叶,或焚束薪,名曰‘兴旺火’。陈牲醴、果馐,祀神、祀先。”③ 《土默特旗志》“‘上元’,前后三日,各家聚石炭于门首,累(垒)作幢塔状燃之,通明竟夜,名曰‘旺火’。‘除夕’至‘元旦’,庭院亦各 炭,取其明也。”④ 《归绥县志》“‘除夕’,结灯…  相似文献   

10.
语曰“天高皇帝远“,这当然是事实。元末台州、温州、处州谣曰:“天高皇帝远,民少相公多。一日三遍打,不反待如何!”(明·黄溥:《闭中今古录》)官多如毛,吏治腐败,法纪荡然,民不聊生,最后只能是惟有一个反字了得。这是中国不知上演过多少次的历史悲剧!而细察古今,则又不难发现:天高皇帝近,更遭殃的还是老百姓。清中叶学者陈其言《庸闲斋笔记》卷八载谓:“黔中苗人称天子为‘京里老皇帝’,称大小官府皆曰‘皇帝’,其私称官府则曰‘朦’。粤西瑶人称官府曰‘瞎’。噫!‘朦’、‘瞎’之称,殆《春秋》一字之褒与?”这条史料颇为典型。“称大小官  相似文献   

11.
朱东润在《〈离骚〉以外的“屈赋”》(《光明日报》1951年5月12日)中说:“‘屈原传’的作者以‘招魂’为屈原所自作。王逸‘楚辞章句’目录不标作者姓名。按章句目录,对于诸篇作者除屈原外,一概标名,独屈原不标名,准此似王逸在标目时认为屈原所作’。至卷九‘招魂”章句则又叙称:‘招魂者宋玉之所作也……’,王逸此叙,以‘招魂’为宋玉所作,与标目时自相牴牾。”刘心予《关于〈招魂〉的作者和乱辞》(《华南  相似文献   

12.
《仁学》的三大层次 《仁学》是谭嗣同一生最重要、最著名的一部政治哲学著作。 《仁学》的命名意味着谭氏是以“仁”这一范畴为中心和起点来构架思辨系统的。 谭嗣同对“仁”做过多种诠解,但他在《仁学》自叙中,开宗明义的那段话,从总体上把握了《仁学》体系的三层涵义。 “‘仁’从二从人,相偶之义也。‘元’从二从儿,‘儿’古人字,是亦‘仁’也。 ‘无’,许说通‘元’为‘无’,是‘无’亦从二从人,亦‘仁’也。故言仁者不可不知元, 而其功用极于无。”(《谭嗣同全集》第289页,下引此书,只注页码。) 他将“仁”、“元”、“无”三个范畴联系起来看,是有其深意的。  相似文献   

13.
正潍河发源于莒县箕、屋二山,主要流经潍坊市。全长246公里,是山东省内河道最长、流域最广的河流,又是一条天然屏障。商王朝几次东扩战争,始终没有越过潍河。潍坊之名即滥觞于潍河。这么一条重要的河流,它的名字是怎么来的?又有什么意义呢?顾炎武《日知录》曰:"潍水出琅邪郡箕屋山。《书·禹贡》‘潍淄其道’,《左传·襄公十八年》:‘晋师东侵及潍’是也。其子或省‘水’作‘维’,或省‘系’作‘淮’,又或从‘心’作‘惟’,总是一字。《汉书·地  相似文献   

14.
八、生死之交邵飘萍与张季鸾两位先生,是我早年就崇拜的杰出前辈。在中学读书时,我曾如饥似渴地细读他们写的每一篇通讯和评论。一九二六年秋我入京求学,飘萍先生已于是年四月下旬被奉系军阀所害,真是‘缘悭一面’。张季鸾先生则是我从一九二九年调到天津《大公报》任编辑后,受他的指引和熏陶达十二年之久,直到他一九四一年病逝。‘同行相妒’、‘文人相轻’,报社的其他前辈对飘萍的生活细节每有微词。而季鸾先生于同业人物,从不轻于评议;谈到飘萍,总极口赞叹其采访之高明、写作之精闢和对恶势力斗争之英勇。但他从未跟我谈起他和飘萍的交情。去春(一九八四年),讀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的《新闻学论集》第七辑,刊有方汉奇先生的《发现与探索》,详记飘萍的另一夫人祝文秀所提供的有关飘萍的一些史料,使我大为恍然。文中有一节专门谈‘有关邵飘萍和张季鸾交往的情况’,说‘祝(文秀)文有两处提到张季鸾对邵的帮助,一处是在邵遭到皖系军阀迫害时,张建议他到日本去工作一段期间,以避其锋;一处是幫助邵把譔男闼屯毡?说明两人关系密切。’文中还转引了祝提供的细节:‘一、大阪《朝日新闻》原来聘请的是张季鸾,张把这个机会让给了邵飘萍,并向《韩日新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同志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指出:“‘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还说:“应当从客观存在着的实际事物出发,从其中引出规律,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毛泽东选集》合订本第759、757页)毛泽东同志的精辟解释,为“实事求是”赋予了无产阶级世界观的崭新内容,确立了  相似文献   

16.
‘文革’十年,‘知識無用’,改行者甚多。学化学的去裁衣服,学物理的去站櫃台,學考古的去開機床……全都亂了套。事业圮廢不去锐了,就是‘文革’后,人們為了‘归队’、‘復職’,就不知耗损了多少好時光,磨白了多少‘少年頭’,個中辛酸,諸般滋味,過来人說來都是声声有泪的啊。不过中国人天生的‘豁量大度’,有些事,  相似文献   

17.
<正> 《领导工作研究》1992年第3期卷首语发表《戒除‘官’气》一文。文章说:‘官’气是旧社会遗留下来的一种腐朽的特权意识,是剥削阶级官吏的职业病。‘历览古今多少事,成由谦逊败由奢’。在新的历史时期,戒除‘官’气,加强思想改造,应当成为  相似文献   

18.
歷史的回顧新中國建立以來,文壇上爭鳴與論戰,幾乎連綿不斷:批判孫瑜編導的電影《武訓傳》,批判俞平伯先生的‘資產階級學術觀點’,批判‘胡風反革命集團’,批判邵荃麟的‘中間人物論’,批判《新編歷史劇〈海瑞罷官〉》以及《‘三家村’反黨集團》。此外,還有早期批判過蕭也牧的小說與同名電影《我們夫婦之間》;六十年代初又批判過一批‘毒草’電影——從香港拍攝的《清宮秘史》,到國産的《北國江南》、《早春二月》、《不夜城》、《舞台姐妹》和《逆風千裏》,等等。所有這些爭鳴與論戰,總是以批判開始,以政治運動告終。  相似文献   

19.
正"地方贫困,观念不能‘贫困’。‘安贫乐道’,‘穷自在’,‘等、靠、要’,怨天尤人,等等,这些观念全应在扫荡之列。弱鸟可望先飞,至贫可能先富,但能否实现‘先飞’、‘先富’,首先要看我们头脑里有无这种意识。所以我认为,当务之急,是我们的党员、我们的干部、我们的群众都要来一个思想解放,观念更新,四面八方去讲一讲‘弱鸟可望先飞,至贫可能先富’的辩证法。这样,既可跳出老框框看问题,也可以振奋我们的精神。"——习近平《摆脱贫困》  相似文献   

20.
《清代民间婚书研究》,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研究丛刊,郭松义、定宜庄编撰,2005年人民出版社出版。两位作者在传统婚姻家庭的研究上均卓有建树,在海内外颇具影响。目前学界对于"婚书"一词尚无确切定义。《现代汉语辞典》解释为"旧时结婚证书"。[1](P569《)法学大辞典》释为"亦称‘许婚契约’、‘定贴’、‘定亲帖子’、‘嫁娶礼书’、‘龙凤贴’‘、龙凤礼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