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面向21世纪的老挝:抓住机遇,力居中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1年,老挝开始实施第三个经济发展五年计划(1991—1995年).同年,老挝人民革命党“五大”明确提出“建设与工业、服务业相结合的农林经济结构”.充分调动国内资金,加快经济发展步伐;扩大对外经济合作关系,制定优惠的外资政策,吸引外商向电力、能源、矿业等大中型项目投资.这一时期,老挝经济发展速度明显加快.1990—1995年期间,老挝经济年均增长率达6.4%,1995年为7.1%.从1991年到1995年,老挝的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达7%,工业发展以年均14%的速度递增.1995年的工业总产值达1728亿基普.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1990年的200美元增加到1995年的300美元.国民经济结构进一步改善,农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从1990年的60%下降到1996年的56.5%,工业产值从16.1%上升到18.9%,服务业从23.7%上升到24.6%.  相似文献   

2.
王龙虎 《东南亚》2006,(1):45-47
一、2005年越南经济发展状况2005年,越南国内生产总值超过60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8·4%,是1997年以来的最高增幅。财政收入首次超过100亿美元,外贸出口达322亿美元。吸收外资取得近8年来最好成绩,合同外资金额达58亿美元。外汇储备达83亿美元。2005年,越南经济结构进一步改善,三大产业占GDP的比重分别为工业和建筑业占41%,服务业占38·5%,农林业占20·5%。服务业比重提高,农林业比重下降。2005年,越南经济发展大体有以下特点:(一)工业连续保持两位数增长全年工业产值约达263亿美元,同比增长17·2%。其中,工业区和出口加工区工业企业产值约占…  相似文献   

3.
90年代以来,老挝经济有了较大的发展,但其发展很不平衡,商业、外贸、服务业和税收增长迅速,工业和手工业增长不大,农、牧、渔业左右徘徊,交通和通讯正在不断改善。1993年老挝的生产总值为7217.796亿基普(约10.2亿美元),增长率为5.9%。其中,农业、工业、服务业和税收的产值分别为6062.335、1252.58、1756.098和147.18亿基普,增长率分别为2.7%、10.3%、7.7%和52.8%。老挝的产业结构正在发生变化,其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在逐步缩小,工业和服务业产值的比重正逐步扩大。90年代初老挝经济的特征和80年代一样,主要是依靠外援维持国家财政,依靠外资进行基本建设,依靠外国商品供应国内市场。现将老挝1990—1993年的农牧业、工业和手工业、商业和外资、交通和通讯的发展和现状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东南亚国家经济大多数外向度比较大,如泰国出口对GDP的拉动力约达50%,他们的发展容易受世界经济形势的影响.2000年美日经济增长态势较好,使亚太地区的对外贸易尤其是电子产品贸易量大幅增加,东盟一些重要国家如印尼、越南、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的外贸额增长达到两位数以上,分别为35%、24%、21.3%、19.5%、11.5%、11.4%.因而,经历了1997年爆发的金融危机洗礼之后,大多数东南亚国家逐步走出噩梦,恢复增长.同年上述国家的经济增长率分别达到4.2%、6.7%、4.3%、7.0%、3.9%、9.0%.……  相似文献   

5.
东南亚国家经济大多数外向度比较大,如泰国出口对GDP的拉动力约达50%,他们的发展容易受世界经济形势的影响.2000年美日经济增长态势较好,使亚太地区的对外贸易尤其是电子产品贸易量大幅增加,东盟一些重要国家如印尼、越南、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的外贸额增长达到两位数以上,分别为35%、24%、21.3%、19.5%、11.5%、11.4%.因而,经历了1997年爆发的金融危机洗礼之后,大多数东南亚国家逐步走出噩梦,恢复增长.同年上述国家的经济增长率分别达到4.2%、6.7%、4.3%、7.0%、3.9%、9.0%.  相似文献   

6.
方芸 《东南亚》2005,(1):39-43
老挝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国,农业生产一直在其国民经济中占据主要位置。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成立以来,经过近30年的探索和实践,老挝农业生产获得了一定的发展。本文试图通过对老挝农业发展状况和发展战略的考察,展望老挝农业发展前景。一、老挝农业资源及其优势老挝的农林资源十分丰富,土地、森林、江河湖泊、气候、土壤和物种等共同构成了老挝农林业发展的自然地理优势和生态优势。老挝具有山地、高原、丘陵、平原、低谷等多种地形,有湄公河及其支流以及南马河、南桑河、南明河上游段等多条河流,有多种类型的土壤,其中包括大面积的土质优良的腐…  相似文献   

7.
1999年底,老挝共有各类工厂16540家,其中,95%为加工工业。在这些加工工业中,71%为农产品加工业和食品加工工业,其中碾米工业占一半以上。建材工业占整个工业的比重约4%,修配厂(制造小型工具,修配车辆,修配电机电器等)占3%,其他加工业占4%。 到1999年底,在上述加工工业劳动的工人人数约有11000人,1996~2000年产值年均增长率为9.26%。仅以1999年为例,增长率比1998年上升8.6%,占GDP(国民生产总值)21.8%,超过原计划产值的有:食品加工工业增长9.4%,印刷及造纸工业增长12.7%,橡胶、塑料工业增长17.3%,建材、机械工业增长8.1%,家具工业增长49.9%。  相似文献   

8.
老挝位于东南亚中南半岛北部,国土面积23.68万平方公里,人口561万.中老两国既是世代友好的邻邦,又是亲密合作的伙伴.拓展双边经济互利合作已成为两国关系发展的主旋律.老挝2006年开始实施的第六个五年经济社会发展计划中,计划未来五年在农林业、工业、服务业及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投资73亿美元,建设111个重点项目.力争2010年人均GDP达到800美元,2020年超过1000美元,摘掉最不发达国家的帽子.项目之多,资金需求之大,老挝政府难堪重负,因而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吸引国外企业来老挝进行投资.  相似文献   

9.
一、经济发展概览老挝是位于中南半岛北部的内陆国家。长期以来,老挝一直处于印度支那的动荡局势中,加上国内的过“左”的经济政策,导致经济发展落后,人民生活贫困,粮食长期不能自给。1993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只有280美元,在东南亚国家当中居末位严与尼泊尔、孟加拉国、越南一起被列为亚洲地区为数不多的最贫困国家之一。1975年12月老挝废除了封建君王制度,建立了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由老挝人民革命党执政。之后,老挝政府实行了了农业合作化、工业企业国有化、商业统购统销,限制商品流通,关闭自由市场等过激的经济政策,导致了经…  相似文献   

10.
二战结束50多年来,泰国经济在泰国政府的引导下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经济不仅以每年平均7—8%的高速度增长,国民生产总值已进入世界前30位行列,而且产业结构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1983年制造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例首次超过农业.1985年工业制成品的出口又首次超过农业产品的出口.1992年制造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已上升到26.1%.在第八个五年经济社会发展计划中,泰国政府又出台了许多鼓励措施推动制造业的发展,并计划制造业的增长率为11.6%左右.也就是说泰国的制造业在今后的时期内将得到进一步发展.在制造业中占有相当地位的钟表业,自1968年在泰国兴起以来,得到了迅速的发展.钟表成品及部件的出口值迅速增加,从1988年的13.63亿铁增加到1994年的98.27亿铢,平均年增长率是40%;同时,相关产品的进口则日趋下降,形成这种产品的国际贸易顺差.尽管1995年出口速度有所下降,但是由于可观的出口值,在可以预见的将来,钟表业在泰国的国民经济中将扮演很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11.
老挝近期经济发展趋势及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尽管水灾对农业生产有了不利的影响,但1995年老挝的经济增长势头由于1业部门产值与服务业部门产值的持续增大而保持强劲。但财政金融与货币紧缩政策的放宽导致了物价加速上涨和币值的下跌。这些发展趋势突出地说明了老挝政府需要进一步加强宏观经济管理,特别是需要采取审慎的财政政策和控制通货膨胀的政策;这些宏观经济管理措施还必需结合实施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有效的货币管制手续、全面的税收制度改革等措施和采取能够扩大出口基础与出口多样化的措施。近期的经济发展趋势与展望经济增长、投资与就业1995年老挝的国内生产总值实际增长…  相似文献   

12.
东南亚国家经济大多数外向度比较大 ,如泰国出口对GDP的拉动力约达50% ,他们的发展容易受世界经济形势的影响。2000年美日经济增长态势较好 ,使亚太地区的对外贸易尤其是电子产品贸易量大幅增加 ,东盟一些重要国家如印尼、越南、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的外贸额增长达到两位数以上 ,分别为35%、24 %、21.3%、19.5 %、11.5 %、11.4%。因而 ,经历了1997年爆发的金融危机洗礼之后 ,大多数东南亚国家逐步走出噩梦 ,恢复增长。同年上述国家的经济增长率分别达到4.2%、6.7 %、4.3%、7.0%、…  相似文献   

13.
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和泰国五个东盟国家,战后陆续走上了发展民族独立经济的道路,六十年代中期以后,它们的国民经济获得比较迅速的发展。1966—1978年五国的国民生产总值从225亿美元增加到1070亿美元,经济规模扩大了3.7倍。在此期间国民生产总值的年平均增长率达到7—8%,制造业的年平  相似文献   

14.
战后发展中国家进行经济建设,是按照西方发展经济学家提出的方案进行的.强调走工业化的道路,强调工业的增长、强调经济的增长,即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和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并且以制造业增长率、制成品出口增长率、制造业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比  相似文献   

15.
经济学家们一般认为,如果一个国家的年平均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达到3%,其经济就称得上是繁荣。而越南自1986年实行经济改革以来到去年为止,国民生产总值平均每年增长4.8%;从1991年到1995年越南国民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达到7.8%,1994年增长率达到8.5%。在外交和对外经贸合作方面,截至今年上半年,已有包括中国在内的近50个国家和地区在越南投资,总额达150亿美元。据世界银行预测,这个全世界最贫困的国家之一,其经济有可能依靠其大量的低工资劳动力而步入东亚新兴工业国家和地区的行列。是什么力量促成了越南  相似文献   

16.
1996年以来,菲律宾国内政治、经济形势进一步向好的方向发展。第二二季度国民生产总值比1995年同期增长77%以及9月2日拉莫斯政府与摩洛民族解放阵线签订和平协议是国内政治趋向稳定和经济转入荣景的最新标志。菲律宾长期以来给人以政局不稳,治安不靖,经济发展滞后的印象,人称“东亚病夫”。当前政、经形势的转环并非偶然,也非暂时性现象,而是拉莫斯政府自1992年6月执政以后,努力化解反政府势力,推行经济改革政策的结果。预计今后几年这种好的势头还会继续,并很有可能出现国民生产总值年增长7—8%的持续增长形势。一、化解反政府…  相似文献   

17.
试析老挝经济发展落后的历史根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老挝曾被联合国列入世界上最贫穷落后的国家之一,虽然自1986年实行革新政策以来经济发展取得了不少进步,但发展仍是比较缓慢。目前仍没有重工业,只有一些加工业。全国人口80%以上从事农业,农业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50.3%。农业生产技术还很落后,山区基本上是刀耕火种,平原地区水利设施很差,很多地方一年只能在雨季时种一季水稻,产量也很低。资金、人才的严重缺乏妨碍了老挝的经济发展。依靠外国援助和贷款维持财政,依靠外国资金和技术从事基本建设,依靠外国商品满足人民生活所需仍是现代老挝经济的基本特点。老挝经济发展为什么如此缓慢?本…  相似文献   

18.
马来西亚的种植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是马来西亚传统的经济部门.随着马来西亚政府推行工业化政策,虽然农业一直保持着一定的发展速度,但随着制造业和服务业的高速增长,农业的增长速度已低于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断下降,在1986年,农业与制造业的产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率还大致相当.但之后,农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率逐年下降,到1994年,农业(包括林业、渔业)仅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4.5%,1995年又下降至13.6%,1996年则进一步下降到12.8%,而制造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率已是农业的近3倍.虽然近年来,马来西亚农业产值的发展速度有所提高,但总体来说,马来西亚农业发展缓慢,呈现出不断萎缩的态势.1997年,农业(包括林业)产值增长速度为3.5%.农业产  相似文献   

19.
越南经济正在走出金融危机的阴影,2000年经济的发展是喜大于忧。 一、2000年主要经济目标全面超额完成,已遏制住增速下滑趋势。 全年GDP增长速度约达6.7%(指标为5.5%~6%),这是自1997年7月东南亚金融危机以后的最高增长额,说明越南经济已重新恢复增长。 工业生产总值达 195.225万亿盾,增长 15.5%(指标为10.500%),其中,国有工业增长 12.43%,占42.16%;非国有工业增长18.8%,占工业生产总值比重约22.44%;外国投资企业增长18.12%,占35.4%。 农业全面…  相似文献   

20.
1992年6月拉莫斯就任菲律宾总统以来,在政治上实行民族和解政策,促进了国家的稳定与团结,为经济建设创造了稳定的环境,在经济上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使菲律宾经济摆脱了多年的困境,自1994年起经济取得可观的增长,成为近年来亚洲经济发展较快的国家之一、经济迅速增长的表现1.国民生产总值连年增长。1994年菲律宾终于摆脱了长达4年之久的经济呆滞,实现希翼已久的经济复苏。根据菲律宾国家统计局的统计,1994年菲律宾的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为5.l%,比1993年的2.6%增长约一倍,使菲律宾的经济增长自1990年以来首次超过了该国的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