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新湘评论》2014,(5):64-64
罗荣桓元帅曾经告诫一些党员干部:不要以为你很高,这种高是因为你骑的马高。 下了马,该多高还多高。诚然,当上“官”、骑上“马”,比普通老百姓确实权力大了、地位高了,但必须明白的是,党员干部的地位是人民群众给予的,权力是人民群众赋予的,只有密切联系群众、紧紧依靠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才是唯一正道。否则,就会陷入官僚主义的泥沼。  相似文献   

2.
权力即公共权力,其本源和主体是人民群众,党员领导干部及其他国家公职人员受人民之托行使权力,其权力理应受到人民群众的监督和相关制度的制约。滥用权力是党内产生腐败和决策失误的重要根源,滥用权力会使执政能力消失殆尽,民心丧失。着力关紧滥用权力的"笼子",就要以明确权力受托者的自我定位为前提,以构建运行有效、程序严密、内在互动的科学机制为重点,以推进网络建设为保障,形成全方位、立体式监督制约框架体系,从根本上防止和杜绝权力滥用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先锋队》2011,(2):5-5
中共江苏省徐州市委副书记、市纪委书记陈美行在《人民日报》上发表文章指出,加强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就是要保证基层权力健康运行。村干部是基层权力的“末梢”,是农民的“带头人”,其腐败行为不仅直接伤害群众感情和利益,而且大大降低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威信。  相似文献   

4.
易炼红 《党课》2010,(24):74-75
成为领导干部,就站在了聚光灯下。组织有要求,群众有期待,社会有评说,舆论有监督。同时,位置变了、权力变了、眼界变了.自己的观念和行为也会发生改变。在这种情况下,领导干部保持一颗“五平”之心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5.
我们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党的各级领导干部手中是有权力的。权力,是一种带有强制性的支配力量。权力,对任何一个有组织、有秩序的社会来说都是必需的。主张取消一切权力,不是无知,就是一个无政府主义者。中国共产党掌权,党的各级领导干部手中有权,是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社会所必需的,是历史的必然。但是,权力又是一把双刃剑。除了我们上述历史必然性与合理性之外,它还有另一个方面的作用,对掌权者是个诱惑。因为它的强制性和支配性特点,使掌权者可以用它来实现自己的个人意志,做有利于社会发展、有利于人民群众的好事;也可以用…  相似文献   

6.
章剑锋 《廉政瞭望》2012,(20):26-27
远离权力之后.不甘于无所作为的吕日周,于8月11日召集一批改革风云人物在太原开会,其间有早归于沉寂的老一批改革先锋,亦有新生代代表,旨在响应中央精神.为推进改革鼓呼助力。会间发布的一则书面其识说道,“现在,人民群众已蓄足了深化改革的劲头,只要各级领导不失望、不悲观、带头干,他们就会冲上来”  相似文献   

7.
党员干部的正确世界观应该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应自觉反思世界观并进行世界观改造;党员干部正确的权力观是在坚持权力授予原则与权力控制原则基础上确立的“权力来自谁就应该对谁负责、受谁监督”理念;党员干部确立正确的事业观必须坚持科学发展、实事求是、群众公认和脚踏实地。  相似文献   

8.
《党课》2012,(18):50-56
与其说是社会患上了“‘一把手’依赖症”,不如说是得了“权力依赖症”。病因在权力授受和监督体制、“一把手”民主作风、运行机制设计和队伍考核监管上,要去除此症,药方是“体制改革四钱、约权监督三钱、选拔任用二钱、考核评价一钱”,配上药引子“群众观念”,长期煎服。  相似文献   

9.
支部书记作为日常工作的主持者、召集人,是一班人的“班长”。“班长”作用的发挥,既要靠职务产生的权力影响力,也要通过自己的品德、才干、作风等因素,在党员和群众中产生凝聚力、感召力,也就是非权力影响力。  相似文献   

10.
党的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是党的事业的骨干和支柱,其言其行,不仅代表党的形象,而且对人民群众有着重要的示范和导向作用。实践告诉我们,要想清清白白做“官”,首先必须堂堂正正做人。做人是做“官”的基础,“官品”既来源于人品,领导干部只有首先做好人,才能当个好“官”。首先,当领导必须清正廉洁,慎重用权,处理好做“官”与做事的关系,做到权力与义务、权力与责任的统一。这是对干部做人的基本要求。权力意味着责任,权力意味着义务,权力与责任和义务成正比。没有不负责任的权力,也没有不承担义务的权力。权力本是人民给…  相似文献   

11.
通常人们一谈到腐败,就会联想到大案要案,殊不知大案是由小案件发展而来的。腐败有两类:发生在官场的“大腐败”和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小腐败”。有人提出“小腐败”问题,并将那些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称之为“小腐败”或“身边腐败”,认为“小腐败”也是腐败,是权力者通过对权力的操作谋取利益,是一个“与民争利”的“权势群体”。什么是“与民争利”?就是在“利”的问题上“小打小捞”。  相似文献   

12.
梁涛 《先锋队》2014,(2):24-25
公章集中管理使用,不仅促进了"三会治村"权力设计的落实,而且形成了更加稳定的权力制衡机制,避免了换届前后的权力失控,方便了群众办事。近年来,吕梁市离石区围绕落实村级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制度,狠抓"四议两公开"工作法、村务监督委员建设等制度的落实,使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有了长足进步。但通过信访和案件调查,发现仍有一些村干部在利益面前贪欲膨胀,故意绕开民主决策程序,规避监  相似文献   

13.
今年9月,本刊派记者参加了全国党刊“深化改革创新发展”宁波行,浙江象山县的“和村惠民四步法”在当地颇有反响,深得群众好评,现刊发记者专题文章,以资借鉴。浙江省象山县针对农村基层民主管理决策不到位、组织运行机制不规范、服务群众体系不完善等问题,从2009年起全面推行“村民说事”制度,通过逐步总结深化、重点突破,陆续推出了“村务会商”“民事村办”“村事民评”等一系列行之有效、务实管用的制度,提炼形成了以“说、商、办、评”为关键环节的“和村惠民四步法”,同时全面梳理农村小微权力,梳理出村务工作3大类、75项“权力清单”,完善规范运行保障机制,真正让村干部能够清清白白为百姓办实事。  相似文献   

14.
《北京日报》日前刊登包心鉴的文章说,在社会主义制度中,公民已经成为国家的主人,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这是“权利本位”。与“权利本位”相对的是“权力本位”。回望以往,某些改革不够彻底不够到位、人民群众不够满意的根本原因,是游离了确保人民当家作主和调动全体人民积极}生这一根本前提和根本目标,改革仅仅局限在机构内部,成为部分人的权力再分配。  相似文献   

15.
罗荣桓元帅曾经告诫一些党员干部:不要以为你很高,这种高是因为你骑的马高。下了马,该多高还多高。诚然,当上"官"、骑上"马",比普通老百姓确实权力大了、地位高了,但必须明白的是,党员干部的地位是人民群众给予的,权力是人民群众赋予的,只有密切联系群众、紧紧依靠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才是唯一正道。否则,就会陷入官僚主义的泥沼。罗荣桓元帅自己就做了很好的表率。他不管是做基层工作还是担任高级领导,从来都把自己看做是革命队伍中的普通一员,即使后来担任重要职务,也从不对自己搞特殊化。他很乐意接近群众,也很容易联系群众。为此,有同志专门写了一首诗来赞扬他:革命友谊重山河,首长关怀暖心窝。帅府门前客不断,单车倒比汽车多。  相似文献   

16.
舆论监督不是“第四种权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建》2001,(1)
舆论监督不是“第四种权力”舆论监督,同组织监督、社会监督和群众监督一起,为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人民群众的民主和法制意识,强化党和政府勤政廉政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健康有效的舆论监督不仅得到了党和政府的高度肯定,也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但是,前不久某报刊登一篇文章,认为“在现代社会,新闻舆论被当作除了立法、行政、司法三大权力之外的‘第四种权力’”。这种观点是错误的。这种观点是基于西方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的基础上提出的。而我国的新闻媒体,是党和人民的喉舌,舆论监督是处在党的领导下,它…  相似文献   

17.
《先锋队》2013,(12):34-36
【案件回放】 经查,王志煜有下列违法违纪问题: 一是以权谋私,索贿受贿。王志煜身为民政助理员,从事的是把党和国家的温暖送到基层贫困百姓手中的职业。但他全然没有把群众的疾苦放在心上,反而视手中的权力为敛财谋利的工具,  相似文献   

18.
郭庆晨 《奋斗》2005,(12):54-54
习近平在谈到做群众工作时一针见血地指出了一些领导干部的“失语”状态——“与新社会群体说话,说不上去;与困难群众说话,说不下去;与青年学生说话,说不进去;与老同志说话,给顶了回去。”同时指出,领导干部要得到群众信任,不能光靠权力,更要靠人格魅力。  相似文献   

19.
这是全国县市“三讲”教育的一个典型,事迹生动感人,引人深思,催人奋进,值得一读。“三讲”教育归根结底在整改,整改的关键是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为群众排忧解难,给群众以负责的交代。甘肃省庆阳县委正是从这方面入手,坚持开门、出门搞“三讲”教育,主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真心实意地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从而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使“三讲”教育收到了促进领导干部作风转变和凝聚民心的良好效果。实践证明,根据“三讲”教育的精神,切实转变思想和工作作风,克服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把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落到实处,并不是一件难事,关键是要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只要真正落实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上提出的要求,想群众之所虑,急群众之所难,谋群众之所求,扎扎实实地解决好关系改革发展稳定全局和影响群众生产生活的各种紧迫问题,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精神面貌就会有一个大的改变,群众的日子就会上一个大的台阶,当地的经济就会有一个大的发展,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就一定会发扬光大。我们说总结“三讲”教育的经验,运用到经常性的党的建设中去,重点应该在这些方面下功夫。庆阳县“三讲”教育所展示的规律性的东西,无疑会在党的  相似文献   

20.
把“群众会”还给群众一个时期以来,属于群众的会开得不多了,有的地方甚至几年都没开过一次群众会。一些基层干部参加会议后,往往把文件、材料往家里一放,很少向群众宣传,使群众不能及时知道国家有什么新政策,上面有什么新要求,地方有什么新规定,有些事情往往事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