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公务员精神培育的理论解释及其路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双良 《桂海论丛》2006,22(5):47-49
服务政府理念下公务员精神的内核的理论解释为:法治政府是公务员精神提出的原动力;责任政府是公务员精神提出的催化剂;民本政府是公务员精神提出的触发器。公务员精神培育的路径是:严格录用制度,提高准入门槛;革新培训机制,强化终身学习;紧扣时代脉搏,深化理解认识;培育优秀典范,加大模范宣传;改善心智模式,营造服务氛围。  相似文献   

2.
公务员精神是公务员行政能力的集中体现,是较高层级的公务员能力素质。首先,公务员精神是为人民服务精神在公务员能力素质中的体现。公务员作为国家和政府的代表,代表国家和政府行使权力,而这种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公共权力,行使权力的目的是保护公共利益。其次,公务员精神是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在公务员能力素质中的体现。公务员工作是具体而实际的,因而必须从客观实际情况出发,认真履行工作职责。  相似文献   

3.
公务员精神作为多种品质的精神共同体和价值体,在传承民族精神与升华时代精神中构建着自己的特质,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深刻理解和把握公务员精神具体内涵,积极探索培育和弘扬公务员精神的有效途径,是建设服务型政府,提高公共治理水平的需要,也是实现其职业意识觉醒、升华其人文精神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吴琳 《理论月刊》2007,(2):86-88
在形而上学传统中,技术被认为是人类思想的物化,它以自然科学原理为基础,把人们从各种限制中解放出来,实现一种自由的个人生活的新理想。但是,技术化过程并不会达到复制自然的完全自律,在技术系统与过程为实现目的提供手段的过程中,具体环境要求根据既定目标进行改变,发生的变化并不总是与当初的意向保持一致,因而,有可能产生其他一些条件和侵害:技术的高速发展远远超出人类所能控制的程度。因此,依靠伦理规则的力量来维持和保留技术进步是必要也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5.
我国正处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发展时期,大力培育和弘扬具有时代特征、中国特色的"公务员精神",对于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过硬、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队伍具有重要的意义.这就要求我们坚持与时俱进,以改革和创新的精神,结合新的实践和时代要求,积极探索科学发展时期弘扬和培育公务员精神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在社会主义行政伦理建设的系统工程中,行政主体的道德自律作为最根本、最深刻的内在根据而居于核心地位.公正精神与公仆精神构成了社会主义行政自律精神系统的两大基本要素,前者是社会主义行政伦理的一般要求和基础性要求,后者则是其个性要求的高层次的先进性要求.  相似文献   

7.
"考公务员热"中"挑肥拣瘦"、注重权力等现象反映了人们对公务员还存在着一些模糊认识。公务员精神的塑造不是一蹴而就的,在公务员精神的塑造中应当厘清民本与官本、廉洁与贪欲、务实与浮躁三方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道德作为调整人们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原则和规范,主要有两种实现方式或途径:内省式的自我约束和外在的社会约束。新时期树立和践行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也应当把上述两种方式切实纳入到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全部实践中。  相似文献   

9.
时下,申城众说城市精神,谈到塑造城市精神,人们关心最多的是如何提高市民素质,笔者认为,塑造城市精神,还要非常重视公务员素质的提高,培育和城市精神相一致的公务员精神。  相似文献   

10.
王中军  曾长秋 《求索》2010,(9):85-86,137
抵制网络低俗,建设网络文明,突出自律功效是全社会共同关注的话题。培育网络文明的自律机制,必须从理论引导、心理辅导、思想教育、道德熏陶等方面入手,并充分发挥网民自觉性。  相似文献   

11.
组织价值观是软制度因素和硬制度因素的粘合剂,它对于一个组织来说能够使得组织成员通过自我监督与调节,最大限度地与组织保持一致,从而保持组织活动的有效性。在公共行政中为使价值观内化为成员的行为指南,价值观的培育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调研分析并结合相关借鉴,探索新时期我国公务员公共服务价值观的培育路径,以期为我国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建设提供软制度支撑。  相似文献   

12.
如果按人们自觉的程度来划分 ,道德与法律可以分为道德自律———道德他律———法律他律由高到低三个层次。从人们遵守规范的价值取向和行为选择来看 ,道德自律是最高境界 ,道德他律和法律他律都必须转换为人们内心的道德自律才能发挥最大功能 ,三个层次是社会精神文明的三种实现形式。道德自律、道德他律、法律他律三种形式整合的实现是衡量精神文明的重要尺度。  相似文献   

13.
21世纪应该把道德教育放在全部教育的首位。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人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德”与“礼”在古代是被视为治国之根本目的、根本手段,而“刑”、“法”则被视为使用的工具手段。现代意义上的道德自律是道德主体在社会实践中内化道德他律而来,是主体的一种自我立法、自我约束。从非理性的他律走向理性的自律,这是我国社会在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时期道德规范重建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4.
黄琳庆  曹晓彩 《传承》2014,(8):47-49
腐败现象的出现有其复杂的社会根源,要从根本上遏制腐败,消除腐败带来的严重的不良影响和后果,我们必须实现廉政建设从"他律"到"自律"的转变。  相似文献   

15.
自律与他律相统一的现实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市场经济的日益深入,自律和他律的辩证统一越来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由于自律和他律是以道德和法律的形式表现出来,这就要求,必须德治和法治并重,德法兼施,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系统规范人的行为,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相似文献   

16.
在去年召开的全国实施公务员法工作会议上,中央领导同志提出,要努力在实践中培育具有时代特征、中国特色的“热爱祖国、忠于人民,恪尽职守、廉洁奉公,求真务实、开拓创新,顾全大局、团结协作”的公务员精神。今年3月4日,胡锦涛总书记在看望出席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的委员时,发表了重要讲话,提出了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涵盖了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思想,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的本质要求,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当今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体现了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有机统一。社会主义荣辱观对于培育和弘扬公务员精神,  相似文献   

17.
论青少年养成教育中的“他律”和“自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联合 《青年探索》2009,(1):40-42,47
青少年养成教育,可以分为少年儿童的养成教育与青年的养成教育两个彼此相互联系又相互独立的发展阶段。文化视角下,少年儿童的养成教育重在“他律”,青年的养成教育重在“自律”。探讨两个阶段关系,以期实现“他律”与“自律”相互作用,双向运动,养成青少年良好道德习惯,进而构建青少年完美人格。  相似文献   

18.
当代审美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是美学自身发展逻辑的必然结果,即审美活动成为人的重要生存方式,成为人的生产活动和日常生活的重要评价尺度和追寻目标。美学的这种发展逻辑又是由人的解放和社会进步的客观要求决定的。美学的发展历史从审美层面映现了人的解放的步伐和程度。在影响当代审美文化的各种社会因素中,科学技术和市场经济规律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力量。  相似文献   

19.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 ,它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以及大学生在网络社会中的种种不良表现 ,使传统的高校道德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反思现行的高校德育 ,无论在教育理念、教育内容 ,还是教育方式上都存在着与网络社会道德不相适应的种种弊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高校道德教育的他律性与网络社会道德自律性存在着矛盾。因此笔者认为 ,要解决这一矛盾 ,就要加强大学生自律精神的培养  相似文献   

20.
刘壮杰 《理论月刊》2004,(6):133-136
民族精神是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理性升华,是推动民族延续发展、不断前进的内在动力和精神支柱。中华民族的繁荣和富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都有赖于中华民族精神的培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