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新刑法对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的修改与适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刑法对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的修改与适用●武汉大学法学院博士生孙昌军陈炜新刑法中“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的第一节“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是在《关于惩治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的决定》(以下简称为《决定》)的基础上加以修订、统合而成。“生产、销售...  相似文献   

2.
浅论生产、销售不合格产品罪魏涛为了惩治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的犯罪,保障人们的身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维护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全国人大常委会于1993年7月2日通过了《关于惩治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对...  相似文献   

3.
试析生产、销售伪劣危险工业品罪刘方生产、销售伪劣危险工业品罪是全国人大常委会1993年7月2日通过的《关于惩治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中所规定的一个新罪名。本文试图通过对该罪名构成要件的分析,为司法工作人员在办案过程中准确定...  相似文献   

4.
论生产、销售伪劣食品罪王名湖1993年7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关于惩治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增设了生产、销售伪劣食品罪,为依法打击生产销售伪劣食品犯罪活动提供了刑事司法依据,对保证市场主体公平公正竟争,保护消费者的合法...  相似文献   

5.
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的若干问题探析刘先惠,石森林,曾芳文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惩治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第一条规定的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是一新罪名,这一罪名的规定为加大“打假”力度,净化市场环境,维护市场秩序,保护和促进社会...  相似文献   

6.
目前,生产、销售伪劣商品已成为社会的一大公害,数量之大,品种之多,范围之广,危害之烈,为建国以来罕见。为了严厉打击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的犯罪,保障人民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保护用户、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于1993年7月2日通过了《关于惩治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的决定》,并自1993年9月1日起施行。这个《决定》,是对我国刑法的补充,是惩治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的强大武器。结合《决定》的内容,本文就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的认定与处罚作些肤浅的分析。一、生产、销售伪劣…  相似文献   

7.
一、生产、销售伪劣食品罪的罪名问题研究 对于生产、销售不符合卫生标准的食品犯罪行为取何罪名?目前,有四种说法:一曰生产、销售伪劣食品罪;二曰产销劣质食品罪;三曰生产、销售不符合卫生标准的食品罪;四曰生产、经营禁售食品罪。 笔者认为,此种犯罪行为定名生产、销售伪劣食品罪较为合适。其理由:一是符合立法原意。1993年7月2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关于惩治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的决定》中,一共增设了九个罪名。这个《决定》总的宗旨是惩治生产、销售伪劣商品这一同类客体的犯  相似文献   

8.
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于1993年7月2日通过了《关于惩治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该《决定》第7条规定了“制售伪劣化妆品罪”这一新罪名,现就本罪的有关问题作一探讨。一、制售伪劣化妆品罪的概念及其犯罪构成制售伪劣化妆品罪,是指生产不符合卫生标准的化妆品,或者销售明知是不符合卫  相似文献   

9.
《关于惩治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的决定》的适用问题山西省人民检察院研究室1993年7月2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颁布了《关于惩治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的决定》,这是继同年2月22日颁布的《关于惩治假冒注册商标犯罪的补充规定》之后的又一打假治劣的法律武器。目...  相似文献   

10.
试论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的几个问题曹子丹,刘远全国人大常委会于1993年7月2日通过了《惩治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已于1993年9月1日开始施行。本文就这类犯罪的有关问题,谈一点粗浅的看法。一、制定《决定》的背景随着社...  相似文献   

11.
谈《关于惩治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的决定》在立法上存在的几个问题雷继平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关于惩治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的决定》(下文简称《决定》),为我们及时开展“打假治劣”提供了有力的法律武器。但是,《决定》在立法上也存在着一些不尽完善之处,容...  相似文献   

12.
新刑法将《关于惩治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的决定》纳入其中,在第三章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中作专节规定,并对有关条款进行了完善。在执行中,对销售行为定罪量刑易于操作,但对生产行为如何适用法律,如何定罪量刑,则出现了一些分歧及困惑。笔者对此略加论述,以期抛砖引玉。一、对生产伪劣商品行为定性之争议这里所谈的生产伪劣商品行为,是一个类概念,它不仅仅局限于新刑法第140条规定的内容,也包括第141条至148条规定的生产各种特殊产品的行为。对生产伪劣商品的行为如何定性,有三种不同意见。第一种意见认为生产伪劣商品…  相似文献   

13.
《关于惩治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的决定》之立法技术缺陷雷继平假冒伪劣商品的泛滥,严重破坏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侵害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1993年7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关于惩治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的决定》(下简称《决定》),为我们及时开...  相似文献   

14.
1993年9月1日起施行的《关于惩治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对刑法做了补充规定,新增加了一类犯罪,即产销伪劣商品犯罪.《决定》中的“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由于没有独立的法定刑,因而不是一个具体的罪名,只是代表一类犯罪.这类犯罪与其他某些犯罪以及这类犯罪之间联系密切,但犯罪对象又各不相同,具体适用法律时又各有其特点.因此,研究这类犯罪对搞清楚其本质特征,正确确定罪名及适用法律有着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5.
生产销售不卫生化妆品罪是新《刑法》规定的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之一,是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类犯罪。研究和执行本罪对深入宣传和贯彻执行化妆品卫生法规,促进卫生监督部门依法行政,打击卫生违法犯罪行为,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一、生产、销售假药罪的定罪与量刑定罪与量刑是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工作的两个基本环节,两者是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的.当一个案件的事实查清以后,法院首先要判定案件的性质,并确认被告的行为是否构成了犯罪.依照我国刑法规定,定罪的根据是犯罪构成,而犯罪构成的基础又是犯罪的概念.所以,要正确适用生产、销售假药罪必须弄清本罪的概念和犯罪构成.生产、销售假药罪是指生产者、销售者以获取非法利润为目的,明知生产、销售的药品违反药品管理法第33条规定,而进行生产、销售,且生产、销售的假药足以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后果的行为.它的构成要件是:(一)犯罪侵害的客体生产、销售假药罪作为《关于惩治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中所列罪名之一,  相似文献   

17.
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的刑事立法应进一步完善刘远我国刑法是按照犯罪的同类客体进行犯罪分类的。依据犯罪侵犯的客体的不同,可以把制售伪劣商品的犯罪按照具体情况分别归入不同的类罪。刑法分则涉及伪劣商品犯罪的主要有危害公共安全罪中的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相似文献   

18.
法条竞合从重选择原则的立法确认─—对适用惩治伪劣商品犯罪《决定》第八条第二款的探讨曾芳文1993年7月2日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通过并公布的《关于惩治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第八条第二款规定:“生产、销售本决定第二条...  相似文献   

19.
1993年7月2日,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关于惩治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的决定》,对刑法的有关法律做了必要的修改和补充,增加了新的罪名,并规定了相应了法定刑,为依法严惩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的犯罪,提供了有力的法律武器.为正确理解和适用本《决定》,本文结合审判工作实际,对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的有关法律适用问题,作些粗浅探讨,以求同仁指教.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假冒伪劣商品已经成为一种公害,严重地损害着消费者利益,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危害到深化改革和对外开放的顺利进行.严厉打击假冒伪劣商品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一个突出问题.1993年7月2日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关于惩治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的犯罪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对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的犯罪追究刑事责任作了具体规定,为打击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的犯罪提供了有力的法律武器.本文结合人大的《决定》从生产和经销假冒伪劣商品行为的性质及其刑事责任作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