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道德和金钱,任何人都需要,缺一不可。离开了道德无以立身,离开了金钱无以生存。有的人把“道德”视为立身之本。认为德为本,财为末,把道德修养作为人生的第一追求,所谓“朝闻道,夕死足矣”;有的人把“金钱”视为命根子。认为钱是根本,钱可通神,只要有了钱便可以横行于天下,所以把聚敛钱财作为人生的第一追求,所谓“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人格高尚的人,世人称之为“君子”。君子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他们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  相似文献   

2.
孟红 《党史纵览》2009,(7):8-12
一个国家,腐败不除,无以立国;一个政党,腐败不除,无以立本。中国共产党从建立以来就始终十分重视党性的纯洁化,严防腐败现象的滋生、严惩腐败分子的作乱。  相似文献   

3.
格言·警句     
《先锋队》2013,(11):7-7
【原典】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人而如此,则祸败乱亡亦无所不至。——《五代史·冯道论》  相似文献   

4.
这个题目,过去不知已有多少人写过,现在也不知道还有多少人写着,未来也还会有不知多少人要写。从过去,到现在,向未来,历史的长河奔流不息。人们总是要思考:现在的世界,现在  相似文献   

5.
李岚清副总理指出,诚信是公民道德的基本要求,是民法的基本原则,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支柱。江泽民同志指出:“没有信用,就没有秩序,市场经济就不能健康发展。”所以说,不讲信用的人就没有资格搞市场经济。然而,现在有的地方是赖账有理,欠债有理,不执行合同有理,欺诈和假冒伪劣横行。 建立诚信,一方面要加强道德教育,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另一方面,还必须加强法制。提倡诚信,光讲道德是不够的,还需要法律作保障。要使不讲信用的人无以在社会上立足,使有不良行为者付出相应代价,名誉扫地,直至绳之以法。要树立诚实守信的社会风气,有一个重要措施,就是建立个人  相似文献   

6.
正不坚持就无以深化,不深化也无以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我们要坚持问题导向,保持战略定力,以‘越是艰险越向前’的英雄气概和‘狭路相逢勇者胜’的斗争精神,坚定不移抓下去。"在十九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坚持问题导向,深入分析党面临的风险和挑战,明确要求持之以恒保持全面从严治党战略定力。这一重要讲话,充分表明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的鲜明态度和坚定决心,为全  相似文献   

7.
卓伊 《先锋队》2011,(7):18-21
一个国家,腐败不除,无以立国;一个政党,腐败不除,无以立本。中国共产党从建党以来就十分重视纯洁党的组织,严防腐败现象的滋生,严惩腐败分子作乱。新中国成立后,在党的领导下,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反腐倡廉也走过了光辉的历程,逐步开创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腐败的成功道路。  相似文献   

8.
孟子说:“心之宫则思”。毛泽东同志曾引用和肯定了这句话。据此,也可说:“口之官则言”,即人的口这个器官是用来说话的。当然,人的口还有其它用途,如吃饭、喝水等,但如果不说话,只是吃饭、喝水,那同其它动物又有多大区别呢?因此,人长了嘴巴,只要不是哑巴,就应该说话,特別是对那些错误的言论和损害党与人民利益的行为,就应该批评,就应该“说”。但现在常常听到这样一句话:“不说白不说,说了也白说。”显然,这是群众  相似文献   

9.
一个国家,腐败不除,无以立国;一个政党,腐败不除,无以立本。中国共产党从建党以来就十分重视纯洁党的组织,严防腐败现象的滋生,严惩腐败分子作乱。新中国成立后,在党的领导下,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反腐倡廉也走过了光辉的历程,逐步开创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腐败的成功道路。为纪念建  相似文献   

10.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全党同志,特别是领导干部都要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三者辩证统一,相辅相成。讲党性是核心,失去了党性就失去了根本;重品行是基础,品行不好就无以  相似文献   

11.
琢磨,顾名思义就是精心思索。提倡多琢磨事,少琢磨人,也就是希望我们的同志多琢磨工作,实实在在干事,少琢磨人,不拨弄事非,把精力和智慧投入到党的事业上去,投入到本职工作中去。 然而,在我们的干部队伍中却存在这么两种人:一种是专门琢磨事,实实在在干事的人,另一种是专门琢磨人,混事、不干事的人。前者要好好干事,后者却偏偏想方设法不让他好好干事,这就有了矛盾。矛盾既然存在,斗争也就难免。有斗争,当然也就有胜负之分,按照“邪不压正”的常理,干事的人应当是胜者,但让人不无遗憾的是,那些干事的人却经常败在专门琢磨干事的人手里,这种现象常常见诸报端。就拿发生在去年的两例来说吧,一  相似文献   

12.
腐败问题是目前人民群众反映最为强烈的热点问题之一。腐败不反,民心难安。腐败不除,作为一个国家,无以立国;作为一个政府,无以立本;作为一个政党,无以立信。所以,坚定不移地  相似文献   

13.
三同时期,诸葛亮在《诫子书》中写道:“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这是诸葛亮一生的体会,今天读来,还是那么发人深省,让人备受启迪,它充分说明了一个人平心静气对于修身治学的重要意义。修身治学需要平心静气,对广大党员领导干部而言,干事创业也同样需要平心静气。不平心静气,不仅不能成就事业,甚至还会贻误事业。  相似文献   

14.
流血的经济     
战争是流血的政治,这是政治家的语言。但是,我们不应该忘记,战争也是流血的经济。尽管政治家们不这么说,但比较日本两次发动侵华战争,即100年前的甲午战争和50年前的侵华战争,就不难明白这一点。甲午战争,日本打胜了,中国打败了。八年抗战,中国打胜了,日本打败了。用经济眼光看这两次战争,中国的败是彻底地败,中国的胜实际还是败;日本的胜是彻底地胜,日本的败实际还是胜。甲午战争,八年抗战,一败一胜,只是结束的形式不同,就中国人民遭受的巨大经济损失讲,就日本对中国财富的掠夺讲,却没有什么不同。  相似文献   

15.
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邓小平同志代表党中央,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总的指导方针。依据小平同志的论述,道路问题是这一指导方针的基本内容之一。没有适合中国国情的具体道路,就不可能建成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那末,什么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呢?最近,读了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辑出版的邓小平同志的新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以后,深切地感到,小平同志对这条道路的总体构想,作了深刻的论述。一九八四年六月三十日,他在同日本朋友的一次谈话中,就全面、深刻地阐述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问题。从他的论述中可以看到,这条道路的主要内容有四个方面:一,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坚持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6.
周京 《学习月刊》2012,(2):72-72
学习有益。重视学习、勤于学习、善于学习,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鲜明特色。当前,面对新形势新任务,作为一名党员干部,不仅要把读书学习当作自己的终身课题,更要把读书学习当作一种政治责任。把学习当作一种责任,要求我们有好学之心。古人云:"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胡锦涛同志指出:"不学习、不坚持学习、不刻苦学习,势必会落伍,势必难以胜任我们所肩负的重大职责"。  相似文献   

17.
“欲败度,纵败礼”古人很早就注意到欲望问题,这从《尚书》中可以找到。商朝初期,汤的孙子太甲被立为王,但是太甲“不明,暴虐,不遵汤法,乱德”,执政老臣伊尹就把他流放到汤的墓地桐宫。“太甲居桐宫三年,悔过自责,反善”,于是伊尹又把太甲迎接回朝,并写下《太甲》三篇总结这次教训:“欲败度,纵败礼,以速戾于厥躬。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逭”。贪欲会损害法度,放纵会败坏礼仪,不知收敛就会很快惹祸上身。上天降下的灾祸尚可以躲开,而自己干下的罪孽却无法逃脱。应该说,这番话是很有见地的。《尚书》中《泰誓》篇则…  相似文献   

18.
好"儿子" 省肿瘤医院住院处三楼病房.那些日子,夜深人静的走廊里,静得让人胆怯.赵霁强坐在靠墙的凳子上,瞌睡使他的身子一次次失去平衡.值班护士身穿白大褂,轻轻走到他跟前:"你是那个老郑头的儿子吧?就你一个人一天到晚连轴转,也不找个人替替.这么熬着可不行."赵霁强努力睁开眼睛:"不,他是我们单位的老同志."护士瞪大了眼睛:"啥?同志?前半夜我们还说,三床那老郑头儿多有福,儿子一天到晚照顾不离身."赵霁强揉揉眼睛:"他儿女在林区,跟前儿没人,老伴身体也不好,就权当他是我父亲了.  相似文献   

19.
一个人若没有志气,就不会有所作为;一个队伍若没有士气,就不会有凝聚力;一个单位若没有名气,就不会有感召力;若“三气”皆无,实乃不知其可也. 一个人、一个单位总是要有一点精神才好,而这“精  相似文献   

20.
干部问题解决不好,就经济抓经济,经济就不可能步入快车道。因此,各级党委必须讲育人之道、用人之道和管人之道,着力提高干部的整体素质,用正确的组织路线保证政治路线的贯彻执行。一、育人之道,关系事业根基。江泽民同志指出:“大力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提高广大干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