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未成年人犯罪类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未成年人犯罪一直是犯罪学界研究的热点,但是以犯罪类型为视角的专门研究却相当薄弱且材料分散。因此,有必要对学界的研究现状进行专门的梳理与分析。  相似文献   

3.
社区矫正是非监禁执行方式之一,它能避免未成年人受到交叉感染,达到教育挽救未成年犯罪人的目的;它符合世界行刑发展趋势,是刑罚谦抑性和人道化的要求;它体现了“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而且,试点效果明显。然而,它在立法方面.矫正机构建制方面,矫正计划和方案上及社会保障方面还存在问题,因此,完善符合我国国情的未成年人犯罪社区矫正之措施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4.
论未成年人的犯罪与刑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未成年人犯罪在当前刑事案件中占据一定的比例,但是未成年人犯罪与成年人犯罪在刑事责任的认定和刑罚的适用上有着明显的区别.根据刑法的基本原则和未成年人的特点,对未成年人犯罪的刑罚,不能适用死刑、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和没收财产.  相似文献   

5.
我国的未成年人犯罪日趋严重,犯罪绝对数呈上升趋势,犯罪性质逐步恶化,犯罪类型复杂多变,犯罪方式不断更新升级。一般认为未成年人犯罪可分为物欲型、暴力型、淫乱型、团伙型四大类型。从未成年人犯罪的成因来看,既有社会根源,又有环境影响,还有其主观因素。  相似文献   

6.
犯罪源头-未成年人犯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未成年人犯罪逐年增多,危害日益严重,且呈现出新的动向与特点.而未成年人犯罪是犯罪的源头,要遏制犯罪,必须分析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从源头抓起,预防、治理青少年犯罪中的未成年人犯罪.  相似文献   

7.
未成年人可塑性大 ,易走向犯罪深渊 ,也易改造。因此 ,在未成年人犯罪的法律适用方面 ,应根据我国法律对未成年人特殊保护的精神 ,坚持教育为主、处罚为辅的原则 ,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 ,为他们回归社会创造更好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8.
9.
刑法并没有规定对未成年人犯罪禁止适用附加刑,所以,在我国附加刑中的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驱逐出境都可适用于未成年人犯罪。未成年人犯罪与成年人犯罪相比,有许多不同的特点,人民法院在附加刑的适用上,必须对二者有所区别。即使都适用相同种类的附加刑,也要比照成年犯依法从轻、减轻、免除处罚,真正做到依法处罚,罚当其罪并努力追求取得教育、感化、挽救的良好效果,力争实现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审判法律效果、政治效果、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0.
罪刑适应是刑法三大原则之一 ,是对未成年人犯罪而言 ,对未成年人犯罪要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 ,就不能兑现这个原则 ,而要实行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刑事政策。  相似文献   

11.
网络的负面作用与青少年犯罪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网络与人们的学习、生活的关系越来与密切,它犹如一把“双刃剑”,在给我们的生活、学习提供方便的同时,也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尤其是一些青少年过分依赖网络,成为“电子海洛因”的“吸食者”,甚至在互联网的各种诱惑下,走上了犯罪道路。  相似文献   

12.
传媒有良性与恶性之分,也有传统与现代之别。充斥着暴力、淫秽、色情的电影、电视、录像、书刊、网络等恶性传媒正在不停地向社会传播着使人腐化堕落的不良信息。如果得不到正确引导,这些信息将成为分辨力尚弱的青少年从事暴力、强奸等犯罪的情境刺激,直接诱发青少年暴力犯罪和性犯罪。为了给青少年一个健康成长的环境,必须对恶性传媒进行有效的管制。  相似文献   

13.
网络文化的兴起是人类文化发展史上的又一次重大变迁,但同时我们也应看到,网络文化中存在的消极因素对青少年的心理和行为模式的影响是极其深刻的,针对网络文化带来负面的影响及其对青少年的危害,有关部门应从引导、教育和打击等方面采取一系列的防控对策。  相似文献   

14.
未成年人犯罪问题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未成年人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关心未成年人就是关心祖国的未来。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复杂多样,主要表现在自身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和社会因素等方面。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应该着力从加强学生自身教育、提高家长素质、完善学校教育和优化社会环境等方面入手,做好未成年人的教管工作。  相似文献   

15.
论青少年犯罪社会综合治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运用犯罪学的理论剖析了我国青少年犯罪的原因 ,以综合治理为目标 ,从健全法制建设 ,建立预防专门机构 ,完善教育网络 ,构筑社区预防 ,矫正体系等四个方面提出了防范青少年犯罪的具体综合措施。以期对我国青少年犯罪的综合治理工作起到一定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江西省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的调研,说明还要进一步完善青少年违法犯罪预防工作,应建立健全组织网络体系,强化“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引导机制,加强青少年中重点人群的监控和管理,务实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基层基础工作,并完善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法律法规和司法制度。  相似文献   

17.
未成年人犯罪已成为困扰世界各国的"三大社会公害"之一,而研究未成年人犯罪的心理特征是构建未成年人犯罪预防体系的重要基石。作为社会中的一个特殊群体,未成年人在认知、需求、情感、意志和动机五个主要心理要素方面都与成年人有着显著的区别。透析其心理特征并从中归结出具有普遍规律性的特质,将会促进对未成年人犯罪的专项矫治和防范。  相似文献   

18.
家庭与青少年犯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庭在青少年社会化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父母冲突、破碎家庭、家庭教育方法不当以及家庭环境影响都会导致青少年形成不良个性 ,甚至走上犯罪道路。家庭心理治疗是预防、矫治青少年犯罪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在信息全球化过程中,传媒暴力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角落,侵蚀着青少年的身心健康,诱发青少年犯罪。因此,研究传媒暴力对青少年犯罪的心理影响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文章从社会心理学角度出发,对传媒暴力影响青少年犯罪的心理进行分析,并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