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探讨青年农民工的自我效能感与领悟社会支持、总体幸福感的关系。采用自我效能感、领悟社会支持、总体幸福感对300名具有农村户籍的青年外出打工者进行问卷调查。自我效能感与领悟社会支持存在显著正相关,发现自我效能与总体幸福感呈显著正相关;不同性别的青年农民工的自我效能感、领悟社会支持和总体幸福感没有显著差异;30岁以上和30岁以下青年农民工自我效能感、领悟社会支持和总体幸福感没有显著差异。从而得出青年农民工领悟社会支持、总体幸福感与自我效能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李巧莲  陈婷婷 《学理论》2012,(29):89-90
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和应对方式量表(CSQ)随机抽取150名大学生进行测试,以探讨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与应对方式的直接关系,为大学生健康教育提供实证依据。结果发现:一是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在一般自我效能感、解决问题应对方式和幻想应对方式上存在显著差异;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在幻想、退避和合理化应对方式上存在显著差异,但一般效能感没有;一般效能感和应对方式在年级和专业上不存在显著差异。二是一般自我效能感与解决问题方式存在显著正相关,与自责应对方式存在显著负相关。三是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一般自我效能对解决问题和自责应对方式有显著的预测作用。由此可知,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和应对方式表现出差异性;并且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与应对方式存在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3.
《学理论》2013,(35)
以新疆财经大学少数民族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对366名在校不同教学班级的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民汉一体化教学班级与纯民族教学班级的少数民族大学生自我效能感水平不存在显著差异;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男生显著高于女生;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存在显著的生源差异,来自农村学生的自我效能感高于来自城镇的学生。  相似文献   

4.
李淑芳  刘慧瀛 《学理论》2014,(8):195-196
为了探讨大学生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与家庭教养方式之间的关系,采用中文版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量表和家庭教养方式评价量表对260名大学生进行测查。结果显示大学生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在是否独生及性别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独生子女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男生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显著高于女生;家庭教养方式中的情感温暖、偏爱被试对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5.
徐磊  刘成 《学理论》2014,(6):235-236
采用张建新和Schwarzer所编制的中文版一般自我效能感问卷量表(GSES)和Lieber等人所编制的考试焦虑量表,调查了115位各年级初中生,调查初中遇到挫折或困难时的效能感与考试焦虑的关系,结果发现:一般自我效能感水平在性别方面存在差异,在年级方面差异不显著;考试焦虑水平在性别方面有显著差异,在年级方面也有差异;一般自我效能感与考试焦虑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相关。  相似文献   

6.
田梅 《学理论》2012,(17):96-97
采用“大学生人际交往效能感问卷”对326名在校大学生进行测试,探讨大学生人际交往效能感在其主客观因素上的差异.结果发现:男女大学生在情绪控制效能上差异显著;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大学生在自我价值感上差异显著;城市和农村大学生在自我价值感上差异边缘显著;不同学科类别的大学生在自我价值感上差异显著;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在自我印象效能上差异显著.由此可以看出,人际交往效能感总分在主客观因素上差异不显著;人际交往效能感的各个因子在主客观因素上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7.
《学理论》2013,(5)
利用黄希庭编制的身体自我量表和自我价值感量表作为测量工具,对甘肃地区315名不同年级的高中生进行调查,分析高中生的身体自我对其自我价值感是否产生影响,以及高自我价值感和低自我价值感的高中生的身体自我满意度的差异。结果显示,高中生自我价值感与身体自我满意度有着显著的相关;其中身体的各个维度上,除了身体的负面特征外,其他的特征与自我价值感都有着极显著的正相关;高自我价值感和低自我价值感高中生的身体自我满意度有极显著差异。从而得出,高中生的身体自我满意度与自我价值感有显著的正相关,加强高中生的身体自我认知,可以让高中生的自我价值感有所提升。  相似文献   

8.
毛宇飞 《学理论》2012,(10):94-95
基于组织支持感和心理资本的相关理论,通过对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学生的研究,探讨了班级支持感、自我效能对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班级支持感、自我效能与大学生人际关系之间呈正相关;班级支持感和自我效能对大学生人际关系有积极的影响,且可以作为很好的预测变量。  相似文献   

9.
王晓明 《学理论》2011,(23):247-248
外语专业学生的学习自我效能感直接影响他们的学习效果以及未来的专业翻译水平。影响学生学习效能感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有来自社会、学校、家庭等各方面的影响,也有来自学生自身素质的影响。总体上看外语专业学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比较强。自我效能感决定着学生将付出多大的努力以及在遇到障碍时能坚持多久,自我效能感越强,其努力越具有力度,越能够坚持下去。  相似文献   

10.
《学理论》2017,(1)
为探索正常家庭结构下高中生自我分化的表现特征,选取14名出自正常家庭的高中生进行半结构化访谈,采用主题分析法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发现,高中生自我分化发展特点体现在个人表现、家庭互动、同伴关系三个方面。个人表现:自我积极评价较高,情绪调节各异;独立意识明显,但自我仍摇摆不定。家庭互动:情感联结较紧密,对父母的依赖程度较深;期待父母认同,冲突解决方式被动消极。同伴关系:高中关系变化较大,情感支持依然重要;主动解决同伴冲突,独立性增强。最终得出正常家庭结构下的高中生自我分化发展表现出特殊性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
《学理论》2014,(36)
采用自编的《大学生社交效能感问卷》调查了南京、重庆、盐城等地大学生的社交效能感现状,主要从性别、年级、专业三个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发现:女生在应对陌生人效能上要显著高于男生,但在社交效能感的其他维度上,男生和女生不存在显著差异;大学生社交效能感在年级上存在显著差异,随着年级递增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其中大二为最低点,大四为最高点;在专业上,除主动交往效能因素之外,文科学生的社交效能感总分及其各个维度的得分都显著高于工科学生。  相似文献   

12.
城乡居民政治效能感问题是城乡居民政治参与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以浙江省为样本,考察长期以来中国城乡二元结构下的城乡居民政治效能感的差异。研究发现,城乡二元结构和户籍差异使城乡居民政治效能感产生差异,居住在城市的居民的政治效能感高于居住在农村的居民,城市户口居民的政治效能感高于农村户口居民;户籍制度和城乡二元结构的存在,亦使政治效能感在社会、经济等个体特征在不同户籍类型或不同居住地的人群中表现可能完全不同。为提高农业户口居民、农村居民的政治效能感和政治参与有效性的自我评价,应以城乡发展一体化为契机,继续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扩大农民参与渠道,提高农民参与能力,积极回应农民诉求。  相似文献   

13.
《学理论》2013,(5)
自恋是一种综合性的人格构造,是个体对于自身、自身想象以及自身在他人眼中形象的过分专注和沉迷。隐性自恋是个体内隐的自我欣赏和自我夸大。研究使用隐性自恋问卷和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300名中国高中生进行了调查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高中生隐性自恋与心理异常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隐性自恋水平越高,心理越不健康。高中生隐性自恋总体并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学科、年级上的差异,仅在自我欣赏这个维度上文理科之间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4.
王利娥 《学理论》2013,(30):366-367
自我效能感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个体完成某项行为的自信心。以班杜拉的自我效能感基本理论为基础,抓住党员大学生思想活跃、热情开放、自我意识强、追求新鲜感、接受新事物能力强、心理承受力不强、人际交往存在欠缺等特点,运用团体辅导,让党员大学生在模拟情境中体验成功,在观察、学习和模仿中增强自信,学会积极归因,培养积极情绪,从而提升党员大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相似文献   

15.
《学理论》2014,(34)
目的:研究家庭环境对大学生的自我效能感的影响,让父母意识到家庭环境对子女个体发展的重要性。方法:采用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量表中文版(FACESII--CV)量表中的家庭目前实际情况部分和一般自我效能感问卷(General Self-Efficacy Scale,GSES),对师范院校随机抽取的142名大学生进行调查,采用SPSS11.5for windows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结论:家庭环境与自我效能感成正相关,家庭环境能够预测自我效能感。  相似文献   

16.
受十八大以来基层工作环境、工作方式和人际关系改善的影响,基层公务员自我效能感有所提升;同时,虽然新时代基层公务员的工作压力更大、任务更重、加班更多,但他们的职业倦怠并没有明显增加。分析发现,基层公务员自我效能感与职业倦怠是负相关关系,且人际效能感与职业倦怠的关联性更大;虽然基层公务员职业倦怠受个体背景因素的影响较大,但根据科层制定律,职位才是影响基层公务员职业倦怠程度的根本因素。为此,应健全基层公务员激励机制、提高报酬待遇;应重视基层公务员心理健康、强化学习培训;应完善基层公务员评价机制、拓宽职位晋升渠道;应强化组织支持、营造良好工作环境。  相似文献   

17.
袁菲 《学理论》2013,(23):297-298
为探讨衔接期初高中学生学业倦怠与人际交往的关系,采用问卷法对西安市366名学生进行调查,以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中学生学业倦怠问卷为测量工具。结果发现处于衔接期的学生存在一定程度的学业倦怠,其领悟社会支持水平有下降趋势,领悟社会支持与学业倦怠及其各因子均存在显著负相关,相关度各有不同。对该阶段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出建议如下:家长、学校和社会应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要更加关注男孩子的心理健康,制定更恰当的教学计划,开展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课外活动。  相似文献   

18.
文章对五年制高职生这一群体进行了核心自我评价与学习倦怠关系的研究,通过对江苏省高职院校490名五年制高职学生核心自我评价和学习倦怠的调查,考察了两者的关联关系。采用结构方程技术实证,得出的五年制高职生的核心自我评价可以负向预测学习倦怠;在核心自我评价四个子成分(自尊、一般自我效能感、神经质和心理控制源)的预测作用上,不同成分的预测效用和效价并不相同。  相似文献   

19.
《学理论》2013,(2)
通过对大学生自我效能感、职业兴趣的问卷调查和结果分析,得出当今大学生自我效能感的整体水平有所提高,职业兴趣偏好发生变化;通过对两者的相关和回归分析得出,大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对职业兴趣的各个类型都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下岗职工再就业是当前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本文采用自编问卷对近千名下岗职工再就业的应对方式、自我效能和动机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 ,下岗职工再就业应对方式以积极的问题解决和求助为主 ,一般自我效能感强于再就业效能感 ,就业动机主要来源于家庭和个人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