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介绍到大陆的台湾作家群中,白先勇的小说颇受欢迎。这除了他的作品具有较高的认识价值以外,还在于表现出一种强烈的艺术感染力。面抒情性正是这种独有魅力的具体表现。白先勇小说的抒情虽是挽歌式的,带有浓重的悲剧色彩.但是,由于作者遵从了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客观地写出了他所同情的旧中国以及今日台湾的权贵们走向衰亡的必然命  相似文献   

2.
漂泊,指的是一种行踪不定的状态,这种状态是和20世纪中叶的台湾社会相契合的。而台湾文学的漂泊主题,是在包括白先勇、王文兴、余光中、於梨华、聂华苓等在内的一批带着“外省人”标签的作家笔下呈现出来的。作为这批作家中的代表人物,白先勇的小说也打上了很强的时代烙印。综观其小说的漂泊主题,可以观察到相互联系的三个方面:情感上的无依感、空间上的无家感、时间上的无力感。这三种看似负面的漂泊情绪,却通过白先勇的文字,向读者传递了共同的孤独美、悲剧美和诗境美。  相似文献   

3.
白先勇是个《红楼梦》迷。他曾说:“(我)小学五年级便开始看《红楼梦》,以至于今,床头摆的仍是这部小说。”又说:“这本书对我文字的影响很大。”情况的确如此。白先勇是台湾作家中学《红楼梦》最有成就的一位。他不仅很好继承了《红楼梦》的艺术传统,而且融传统于现代,做出了独创性的发扬光大。他虽然不是专门的“红学家”,但  相似文献   

4.
短篇小说《遊园惊梦》是台湾作家白先勇的一部重要作品。后来,白先勇又和杨世彭把它改成话剧本,在原作的基础上,根据不同文学体裁的特点,进行了新的开拓,增添了别一种艺术魅力。台湾戏剧理论家陈怡真、欧阳子称赞这次探索是“融汇古今,贯通中西,综合各种艺术于一剧,第一次成功的将意识流搬上我们的戏剧舞台,成为沟通各种不同艺术形式的多媒体”。我们考察一下《遊园惊梦》就会发觉,几个有着不同艺术形式甚至相隔时间很长的同名作品,形成了一个圆环,即从梅兰芳、俞振飞主演的昆曲《遊园惊梦》到白先勇创作的小说《遊园惊梦》,再到白先勇、杨世彭改编的话剧《遊园惊梦》,从立体的戏曲舞  相似文献   

5.
在台港及海外华文文坛上,白先勇被誉为短篇小说的“奇才”。“奇“从何来?大概基于这样一些因素: 他的处女作《金大奶奶》发表时(1958年),他才21岁,读台大外文系二年级,而小说却写得“圆熟老辣”(黎烈文教授语),使人怀疑“必非青年人所为”。事实上,正是站在他面前的青年学生白先勇所作,这便使一些文坛前辈大感惊奇。 距《金大奶奶》发表一年有半,白先勇和他的一些同学成立了一个文学社,创办了《现代文学》杂志,自筹资金,自跑印刷,自办发  相似文献   

6.
当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的时候,许多人还兴高采烈地以为,这是一次纯洁的文化盛典。但是,“革命吃掉了他自己的儿女”,大革命最终成为摧残一切文化的闹剧和悲剧,留下来的是心灵上的一片废墟。作为劫难过后舔舐自己伤口的自然反应,伤痕文学应运而生。 伤痕文学的宣言是作家刘心武的小说《班主任》,故事本身平淡无奇,但却深刻地叙述了“文革”对于一代年轻人的影响。刘庆邦的《大墙下的红玉兰》等一批小说和电影《天云山传奇》、《牧马人》等也都属于这一系列。随着写作范围和反映对象的不断扩大,伤痕文学很快就发展为暴露文学,蒋子…  相似文献   

7.
正1960年3月5日,白先勇与王文兴、欧阳子、陈若曦等人在台北创刊《现代文学》(双月刊、季刊),白先勇任发行人兼社长。1973年9月,发刊至第51期,因经费困难而暂时停刊。1977年8月,获远景出版社的支持,《现代文学》复刊,发行了22期,至1984年3月停刊。该刊由现代文学杂志社发行,总计出刊73期,被誉为"台湾现代派小说风潮的里程碑"。1960年代的台湾文坛深受西方文化影响,现代主义思潮蓬勃发展。白先勇先在《文学杂志》上崭露头角,  相似文献   

8.
陈岑 《今日广西》2013,(6):26-27
台北曾经没有8路公共汽车.法国作家左拉的作品因为作者姓“左”而不可在台湾出版,连金庸的小说《射雕英雄传》.也因为暗合毛泽东的词句(毛泽东诗词中有“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之句),而被迫在台湾改成了《大漠英雄传》……  相似文献   

9.
白先勇的文学活动可以追溯到他的少年时代。文学人类学意义上的文学治疗,既对白先勇挣脱成长困境、完成人格的发展和整合意义非凡,又对他踏上创作之路、建立自我认同具有重要作用。白先勇小说的价值构建和文化意义,在文学人类学的视野下也可以得到独特的阐释。从特定角度看,他的代表作《台北人》不妨视为化解两岸历史恩怨,弥合民族心理创伤的一帖良药。由此,文学治疗的功效由个人而延及社会大众与民族国家。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的台湾小说创作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与90年代初的低落状况相比,近年来的台湾小说创作颇见起色.这并非体现于“量”,而是一批具有新的思想内涵和审美表现的作品的涌现.一、情欲写作:女性主义的自我反思近年来长篇小说的兴盛,得助于《中国时报》“百万小说奖”(1994.6)、《皇冠》大众小说奖(1996.3)等的举办和《联合报》长篇小说奖的恢复.时报的两部得奖作品——朱天文的  相似文献   

11.
台湾尔雅出版社一九七六年出版的《王谢堂前的燕子——<台北人>的研析与索隐》一书.是台湾女作家欧阳子的一部颇有特色的批评论著,它毫无愧色地为欧阳子跻身于台湾文学评论界举行了奠基礼。老作家肖乾认为,“她这本书虽然是对白先勇的《台北人》十四个短篇的分析却涉及小说写作的许多基本方面。在一个  相似文献   

12.
没有明天的故事--论白先勇小说的"时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东 《台湾研究集刊》2002,(1):82-86,112
白先勇是一个时间感非常强的作家。对时间的深切感受缘于少年时代孤独、寂寞的心理体验。白先勇以充满人道主义的情怀关注最普通、最痛苦的人群 ,真诚地表现他们在时间里的挣扎。无疑 ,在他看来 ,这些人都是没有明天的。白先勇小说里的时间是不统一的 ,可以简单归纳为三类 :流动的时间、凝滞的时间和超越时间。在此基础上 ,本文继而探讨了造成白先勇时间观分裂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13.
王葳  陈静 《前沿》2013,(20):146-147
《家庭教师》是茨威格的一篇描写儿童心理变化的悲剧小说.他在这篇小说中,用独特的视角描绘了主人公丰富,复杂具有层次性的心理变化.本文通过对主人公情绪过程的心理分析展示了茨威格表现真实人性的心理流程.  相似文献   

14.
李琳  ;谢家顺 《求索》2007,(7):181-182
李敖的成名作《传统下的独白》影响了台湾整整一代人,他对传统文化的藐视与反叛在高举传统文化旗帜的今天,仍有其积极意义。而他在深层心理上却很难摆脱传统文化对自己的影响,也因此构成了这部作品特有的对传统文化的眷恋情结。正是在这种批判和承传中李敖完成了他对传统文化的创新,成为台湾文化界的风云人物。  相似文献   

15.
自祖国大陆改革开放以来,海峡两岸的文学交流即已悄然兴起,台湾作家及台湾旅外作家林语堂、梁实秋、张爱玲、柏杨、白先勇、於梨华、聂华苓、陈若曦等人的作品在大陆一印再印,对这些作家作品乃至整个台港文学的研究评价也逐渐成为一个引人注目的新兴学科。特别是1987年台湾“解除戒严”后,两岸文学交流更取得了合法地位和长足进展,主要表现在:  相似文献   

16.
李昂是台湾一位有争议的女青年作家,已有两个“爆炸性”作品震动台湾文坛。一个是她70年代初在台湾大学读书时写的短篇小说《莫春》,一个是她80年代初留美归来后写的中篇小说《杀夫》。《杀夫》曾获台湾《联合报》1983年度中篇小说奖,作者自认为它“不仅对系列鹿城故事,以及往后的整个创作,……都是一个重要的转接站。”对于这部小说,台湾评论界歧见很大,有人拍掌叫好,说它是“突破的作品”,有人却反感,憎恶,因而大  相似文献   

17.
在当代台湾文学史上,王鼎钧是一位重要的作家.他众体兼擅且独具风格,在小说、散文、评论、话剧几方面都有突出的成就,被称为台湾文学界的五项全能.长久以来,他的散文艺术成就掩盖了他在其它方面的贡献,特别是小说艺术.为了更完整地认识他的艺术发展道路,本文拟对王鼎钧的短篇小说创作做一番探究.(一)严格地说起来,王鼎钧的短篇小说共有十二篇,即收集在《单身温度》这部短篇集中的作品(有人将王鼎钧的《一方阳光》、《红头绳儿》也视作小说,我以为那只是有着较多叙事成份的散文作品,原因容当另叙).《单身温度》原名为《单身汉的体温》,也曾被人改为《白如玉》出版,最后由作者定名为《单身温度》由台湾尔雅出版社再版.此书创作于60年代中后期,初版于1970年.这部小说在作者的创作道路上具有承先启后的意义,这是因为在它之前,作者的创作以说理性议论性的文章为主;而从它开始,作者的创作风格转向抒情性象征性,逐步形成了自己“幻中见真”的创作艺术.  相似文献   

18.
在白先勇的《台北人》与《纽约客》中普遍存在的乡愁,实际上包括小乡愁、大乡愁与文化乡愁三种类型。这三类乡愁在境界上是有层次之别的,即小乡愁大抵指向“家”,大乡愁多半指向“国”,而文化乡愁更加侧重涵盖广远的“文化传统”,三者之间不仅在景、物、情上存在着由小到大、由具体到概括这一逐步递进的序列,而且在境界上也存在着由微观到宏观、由具象到抽象这一逐步上升的层级,从而使他的小说创作意蕴丰富、色彩斑斓。  相似文献   

19.
赵辉 《台声》2014,(9):91-93
继2012年出版《父亲与民国:白崇禧将军身影集》,今年年中,作家白先勇与台籍历史学者廖彦博合作出版了关于其父的新作《止痛疗伤:白崇禧将军与二二八》,书中重寻“二·二八”事件发生后,白崇禧受蒋介石委派赴台宣慰、处理善后事务前后16天的历史片段。书籍封面是浓云密布中缝隙的天空,其寓意似乎也显而易见“拨开云雾见天日”。白先勇直言写作这本书是为了还原历史、填补空白。在他看来,虽然史观与史实是两回事,但真相只有一个。他认为没有什么比真相更能愈合历史悲剧带来的悲情。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作为昆曲"义工",白先勇不断游走于台湾和大陆之间,他率众打造的昆曲青春版《牡丹亭》,深受年轻人青睐。而他最重要的一项写作计划——为父亲白崇禧写传却迟迟没有完成。在为父亲写传的过程中,白先勇搜集了几百张照片,从北伐战争到台湾的最后岁月,白先勇说,"这些照片很有历史价值,把它们串起来,就是我父亲的一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