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政府法制》2009,(1):9-9
据《华商报》报道,陕西韩城龙门村选“村官”,最终某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王文选当选。王文选当选后第二天就兑现竞选承诺,个人垫资1300万元提前将承诺其3年任期内分给村民的“人头钱”分给各户,全村不论老幼,每人分得2万元。  相似文献   

2.
吴明 《中国监察》2009,(14):44-44
在不断深入的反腐败实践中,人们往往会把眼睛盯住“位高权重”者,容易忽视农村基层“村官”的腐败。别以为村干部“位小权轻”,有的只是“吃吃喝喝、多拿多占”,其实不然,小小“村官”腐败造成的危害同样很大,切不可小觑。  相似文献   

3.
杨明  刘长 《江淮法治》2009,(12):42-43
2006年上任的北京首批大学生“村官”3年合同期将满。3年来,大学生的“村官”路走得如何?3年后,他们将何去何从?3年里,大学生“村官”制度存在哪些需要改进之处?  相似文献   

4.
一段时期以来,一些地方不断曝出“村官”贪腐案件。近日,有媒体指出,新型城镇化建设,绕不过的就是征用土地。一些地方“村官”俨然成了“土地财神”,借机坐地生财。一些地方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大量土地被征用,巨额补偿款让村级组织一夜暴富。  相似文献   

5.
在重庆市石柱县六塘乡山坪村前不久村委会换届选举中,经乡村帮教组织的有力帮教,改过自新、奋发向上的本村村民谭安泽。被村民选举为村官。  相似文献   

6.
侯文杰 《法制与社会》2012,(32):262-263
"村官"是掌管一方权力的基层组织人员,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针对"村官"职务犯罪现状,笔者总结了当前农村干部可能触及的罪名有:贪污、受贿、挪用公款、职务侵占、挪用资金等。职务犯罪特点有:呈上升趋势、犯罪数额小危害大、作案手段简单直接却肆无忌惮以及利益关系之间上下连动,相互榨取,钻空子各取所需。而发案原因有:文化素质低,思想教育跟不上,法律知识严重匮乏;特权思想严重,作风不民主;村、社务不够公开,权力不透明;宗族派性争斗,引发矛盾冲突,导致农村干部职务犯罪。此外,本文还提出了相应的预防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7.
艾哑 《法人》2007,(5):50-51
我们曾经以极大的勇气认识和创造了一种自由选举的村民自治组织,对它的管理和监督却仍然停留在地方政府“一言堂”的模式,这种有缺陷的制度设计对一些地方而言正在成为村治腐败的温床。义乌小商品经济早已名满天下,老板治村在义乌也已成为一种主流,然而,危机已经显现  相似文献   

8.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先富群体"争当"村官"的现象十分普遍,已成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显著特点;标志着村委会干部类型正在由道德权威型向经济能人型转变,是农村政治社会发展的一个方向。但其中也存在诸如贿选、选举纠纷的解决等一些问题。因此,必须健全法律制度,以期达到规范农村选举,加快农村法治化建设进程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推行大学生"村官"计划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新举措。南京市浦口区涌现出的大量大学生"村官"典型事例,为推行大学生"村官"计划积累了丰富经验。然而,通过调查分析后发现,浦口区大学生"村官"计划在推进工作中却面临着思想扎根难、工作深入难、能力提高难、推动发展难等诸多难题,针对这些难题,本文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肖蕾 《法制与社会》2011,(36):215-216
大学生“村官”实施以来,理论和实践逐步的走向成熟,印证了这一政策的必要性.合理性和可行性,但是在成熟的过程中也暴露出了一系列影响大学生“村官”计划持续发展的问题,如培训制度尚未完善、福利待遇有待提高,监督体制和考核体制不够科学,大学生“村官”的出路仍需进一步拓宽。加强制度建设,弥补制度疏漏,才有希望看到大学生“村官”计划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刘洁 《政府法制》2014,(31):46-47
冼村是个有着800年历史的村庄。家族,曾是这个村庄最牢固的纽带。经历“文革”冲击后,冼村还是保留了5个祠堂,冼姓2个,卢姓2个,梁姓1个。冼是大姓,在这个有着1400多户、6000多人的村庄里,冼姓人口占到了大约七成,卢姓占两成多一点。在地理位置上也有区隔,冼姓一般住在村庄北面,卢姓则分布在南侧。  相似文献   

12.
《公民与法治》2010,(4):30-30
裴起维,现任武安市第六届人大代表、金桥商务有限公司董事长、南丛井村名誉党支部书记。  相似文献   

13.
杨涛 《法治与社会》2005,(12):17-17
在安徽颍上县闫邢村,与以往“海选”方式不同的是,新上任的村主任陈孝军是在一种叫做“组合竞选”的基层选举中获胜,最终带着自己挑选的村委班子成员走马上任。(《新京报》9月15日)  相似文献   

14.
於刚  樊离 《检察风云》2014,(22):24-25
“判了20年呐,可惜了。”2014年3月11日,涟水县黄锅甑村原党总支书记朱中华贪贿一案宣判后,检察官们带着判决书来到村里进行案后走访时,村民们纷纷发出了惋惜的感叹。“我的就是集体的”1969年出生的朱中华是涟水当地响当当的创业达人,很多了解他熟悉他的人都不敢相信,“不差钱”的朱中华会自毁前程,贪污近200万元。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农村基层组织承担着协助政府管理本村公务和公益事业的重要职能,其权力涉及村务管理的方方面面。比如办企业、修路、土地和宅基地管理、选举、计划生育、征兵、扶贫救灾等,从“村官”手中掌握权力看,与一般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相比,往往有过之而无不及。既然其手中握有一定职权,在行使职权过程中就有可能会发生玩忽职守、滥用职权等渎职犯罪行为,给集体经济和村民利益造成重大损失,但由于渎职罪主体限制,导致该部分渎职犯罪得不到有力查处,使刑罚留有空档。  相似文献   

16.
今年26岁的王海燕2001年毕业于黑龙江专科学校.最黑龙江省双鸭山市公并召考的乡镇公务员.也是当地选派的首批大学生“村官”。  相似文献   

17.
李妍 《天津检察》2009,(5):54-56
所谓“村官”,主要是指我国行政村级的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副主任、会计、出纳以及其他被选举的人员。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的加快,农村基层组织工作人员涉足经济领域的犯罪正在日益增多,一些“村官”在金钱的诱惑下逐步丧失党性、腐化堕落,最终走上了犯罪的道路。笔者通过对近年来宝坻区检察机关立案查处的“村官”职务犯罪情况的调查.分析其特点、原因,进而探讨有效预防措施,提出预防对策,以期更有效地惩防犯罪。  相似文献   

18.
广大农村基层党员干部是我国农村社会的一笔巨大政治财富,这支队伍的健康与否直接关系到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农村社会的稳定,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和谐社会的构建。然而,在快速发展的市场经济和城市化过程中,一些作为“村官”的农村基层党员干部未能抵抗住各种诱惑而走向违纪违法,甚至跌进了犯罪的深渊。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我们东丽区由农村基层干部职务犯罪引发的农民群访、进京访逐年增多,检察机关查办的此类案件也有所增长。此类犯罪给国家集体造成了重大损失,严重败坏了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激化了干群矛盾,业已成为影响本地区稳定的重要因素,严重阻碍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20.
刘文俊 《法制与社会》2010,(10):221-221
农村基层干部职务犯罪是影响农村社会稳定的热点问题和顽症。如何富有成效的治理和预防“村官”案件成为检察机关的重要课题和任务。本文结合基层检察院办案和预防工作实践进行探究,与同仁共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