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正>“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企业无信,则难求发展;社会无信,则人人自危;政府无信,则权威不立。”信用建设是我省“八八战略”重要组成部分。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对于促进国民经济循环高效畅通、构建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意义。循着“八八战略”指引的正确方向,宁波在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上又出新招。经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批准,《宁波市社会信用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将于今年7月1日起正式施行,  相似文献   

2.
《山西政报》2012,(11):31-38
晋政办发[2012]31号各市、县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委、办、厅、局:《山西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十二五"规划》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二○一二年四月二十七日山西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十二五"规划"十二五"时期,是我省深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我省以转型发展为主线、以跨越发展为目标,"先行先试",全面实施赶超战略的攻坚时期。新形势、新任务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建立健全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是我省完善社会主义市场  相似文献   

3.
《群众》2020,(18):F0002-F0002
我省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各项部署要求,扎实推进我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各项工作。在信用监管、信息共享、试点示范和信用立法等方面积极探索创新、协同配合、扎实推进,为江苏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营造了良好信用环境。2019年,在全国城市信用状况监测、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双公示”评估和信用修复等专项工作考核中,我省取得了较好成绩,位列全国前茅。  相似文献   

4.
各市、县(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若干意见》(国办发[2007]17号)精神,加快我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经省政府同意,现结合我省实际提出如下实施意见:一、提高认识,进一步加强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的领导社会信用体系是现代市场经济的一项基本制度。建立社会信用体系,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需要,是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治本之策。加快建设社会信用体系,对于  相似文献   

5.
<正>吉政发〔2014〕40号各市(州)人民政府,长白山管委会,各县(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厅委办、各直属机构:现将《吉林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吉林省人民政府2014年11月5日吉林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的通知》(国发[2014]21号,以下简称《规划纲要》)精神,按照《中共吉林省委办公厅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入推进"五权"工作加强对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的指导意见〉及  相似文献   

6.
佘元九 《世纪行》2012,(5):30-30
一、我省中小企业诚信体系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社会诚信体系建设,早在2002年,围绕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要求,开展了企业征信系统建设试点,做了大量工作。2004年以来,我省成立了全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领导小组、省企业信用建设协调小组.出台了《湖北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湖北省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实施方案》,提出了企业信用体系建设的目标任务。  相似文献   

7.
正城市供热是重要的民生事业,事关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社会稳定。近年来,随着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供热面积逐年增加,出现了行业监管不到位、供热质量差、侵犯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等诸多问题。修改《吉林省城市供热条例》,以立法形式解决我省供热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十分必要。经过审议,7月30日,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表决通过《吉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吉林省城市供热条例〉的决定》。据了解,我省对目前正在施行的《吉林省城市供热条例》的修改将采取"两步走"的方式,围绕当前面临的突出问题,先对部分条款进行修正,再对《条例》全面修订。本次修正重点解决"监管部门职责不清、供热企业退出难、处罚标准低"3个最关键、最急迫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正川府发[2017]11号各市(州)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有关单位:为进一步落实国家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部署,加快推进我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现提出以下意见。一、提高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重要性的认识(一)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抓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普及失信惩戒、  相似文献   

9.
<正>陕政发[2017]10号各设区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门、各直属机构:现将《陕西省"十三五"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2017年2月28日陕西省"十三五"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为科学指导"十三五"时期全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根据党中央、国务院有关精神和总体部署,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规划。一、指导思想与总体目标(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  相似文献   

10.
《协商论坛》2023,(1):26-27
<正>立法协商是人民政协直接参与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要形式。省政协先后围绕制定《河南省绿色建筑条例》《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条例》开展立法协商,围绕我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社会信用条例等贯彻实施进行民主监督,促进更高水平法治河南建设。  相似文献   

11.
<正>苏广电规〔2023〕1号各设区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昆山市、泰兴市、沭阳县文化广电和旅游局,省广电总台、省广电网络公司,省局机关各处室、各直属单位:为进一步加强我省广电行业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提高全省广电行业从业主体的诚信意识,营造诚实守信的行业氛围,根据中央和省有关文件精神和《江苏省社会信用条例》等规定,结合我省广播电视工作实际,省局制定了《江苏省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行业信用承诺工作实施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实施。  相似文献   

12.
<正>苏粮法规〔2023〕2号各市、县(市、区)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为加快推进粮食流通领域信用体系建设,规范粮食企业信用监管活动,营造良好有序的粮食流通市场环境,根据《粮食流通管理条例》《江苏省粮食流通条例》《江苏省社会信用条例》《粮食企业信用监管办法(试行)》等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结合我省实际,制定了《江苏省粮食企业信用监管实施细则》,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相似文献   

13.
《江西政报》2007,(12):29-34
为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07]17号)精神,加快推进我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创造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经省政府同意,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相似文献   

14.
正贵州省环境保护厅文件黔环通[2018]116号各市(州)环境保护局、贵阳市生态文明建设委员会、贵安新区环境保护局,仁怀市、威宁县环境保护局,厅机关各处(室)、直属各单位: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健全环保信用评价"及国务院、省政府《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大力推进我省环境信用体系建设,根据《企业环境信用评价办法(试行)》(环发  相似文献   

15.
正5月15日,省政协召开十二届三十五次主席会议,围绕"制定江苏省社会信用条例"首次开展立法协商。省政协主席黄莉新主持会议并讲话,副省长马秋林到会通报情况、听取意见。黄莉新指出,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把诚信江苏建设作为营造一流营商环境、提升社会文明程度、推进省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取得了显著成效,为信用立法奠定了坚实基础。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把握党中央、国务院最新要求,紧扣疫  相似文献   

16.
正每年的3月15日是国际消费者权益日,今年的3.15格外多了一层意义,《吉林省消费者权益保护条例》在这一天生效实施。我省的这部条例是对新兴消费方式、多元消费环境、复杂消费维权的积极回应,是对国家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落实和细化,也是推进我省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7.
《世纪行》2014,(7):14-14
<正>自2004年武汉成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国家级试点地区以来,我省征信系统建设已初见雏形。但就现状而言,问题依然存在,主要表现在:征信系统信用信息欠完善;征信系统未完全实现信息共享;法律法规建设滞后;社会公众对征信系统的认识不足;异议处理不及时等等。为加快推进湖北社会征信体系建设,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建议:一、加大非银行信用信息采集工作力度,完善征信系统信用信息。建议  相似文献   

18.
《小康》2021,(22)
正据不完全统计,截至7月12日,已有10多个省市相继发布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十四五"规划,对进一步健全社会信用体系作出明确部署,清晰地勾画出未来5年的行动蓝图。相关专家分析认为,"我国信用体系建设,政府搭台已经基本完成,下一步主要是市场如何唱戏的问题。"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是时代所需,民心所向。2021年6月至7月,《小康》杂志社联合国家信息中心,并会同有关专家及机构,进行了"2021中国现代信用发展指数"调查。经过对调查结果进行加权处理,  相似文献   

19.
正日前,国务院印发《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这是我国首部国家级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专项规划。"人无信不立,国无信则衰"。然而,随着"熟人社会"向"陌生人社会"转变,人们的诚信意识受到强烈冲击,制假售假、商业欺诈、逃债骗贷、学术不端等屡见不鲜,可以说,信用缺失已成为制约我国发展的"软肋"。  相似文献   

20.
<正>青政办[2015]151号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委、办、厅、局:为加快推进我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经省政府同意,现将《青海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任务分工》和《青海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两年重点工作任务(2015—2016年)》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工作职责,认真抓好贯彻实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