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利益相关者逻辑下城市社区的治理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社区治理是社区利益相关者之间合作治理社区公共事务的过程.社区治理主体在应然层面的"理念主体"概念,为我们解释治理主体的角色和判断社区治理结构的合理性提供了标准;实然层面的"行动主体"概念及其制约因素,为我们分析实践中社区治理过程提供了一种方法.构建社区利益相关者的治理网络,有助于推动社区治理与社区和谐.  相似文献   

2.
《学理论》2015,(26)
以利益相关者理论为视角,分析大学生参与学校内部治理的作用,让学生参与到高校的内部治理,有利于推进高校的民主化进程。通过剖析我国大学生参与大学内部治理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提出大学生参与高校内部治理的路径如下:增强大学生参与管理的知能因素;建设完善的校园管理信息公开平台;建立学生参与治理的机制;激发学生参与高校内部治理的主体意识及参与意识。  相似文献   

3.
农民是乡村治理有效的内生性主体,但并不是所有农民都是推进乡村善治的有效主体。基于赣南村庄的考察发现,村庄存在着一大批中坚农民群体,构成村庄治理场域下的中坚力量,但只有少量的治理型中坚农民群体可以极大地推进乡村治理。治理型中坚农民是植根于乡村社会内部,并在村庄治理场域中具有较高的参与意愿性、较强的参与能力性的积极可为型中坚农民。在包容性的村治环境下,治理型中坚农民群体以个体性参与引领和激活其他在村农民群体的整体性公共参与,以其高质量的参与能力增进村庄治理的系统性能力,在促进农民自组织化中重塑和凝聚村庄公共性,通过形成正向的、积极的公共行动来改善和提升乡村治理绩效。在实践中,治理型中坚农民在村庄中普遍存在,要注意以团结、协作的方式将其吸纳到乡村治理内核场域,充分发挥其独特的治理优势和治理能力,从乡村社会内部探索出一条具有持久活力的乡村善治之路。  相似文献   

4.
农民利益表达机制是维护农民权益的基础。为了探讨村庄公共事件中的农民利益表达真实状况,本文选取湘北邵村作为个案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处于农民利益表达机制初始创建阶段的湘北邵村,存在着农民利益表达能力匮乏、利益表达客体行为不合理、利益表达的渠道不畅和方式不规范等问题。为此,应从农民需求出发,以问题为导向来探寻优化农民利益表达机制的路径,以达到维护农民权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从利益相关者的视角看政府绩效内涵与评估主体选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政府的价值选择是多元的,因而在政府绩效评估的实践中,评估主体也应该多元化,对于评估主体多元化的结论已经得到了国内外公共管理学者的一致认可,但是,如何规范化、科学化的进行多元化评估主体的选择还没有达成共识,仍缺乏科学的理论依据和鉴别方法。利益相关者对于企业社会绩效的评估在西方已经形成了一套科学和相对完善的理论,本文从当前政府绩效评估实践的两个基础性问题入手,引入利益相关者的理论对政府绩效进行了全面的界定,同时构设出完整的绩效评估主体范围,为绩效评估的理论化探讨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6.
《学理论》2014,(33)
以利益相关者理论为基础,分析了城市景观河道污染治理的利益相关者及各利益相关者应有的权利和义务。结合目前城市景观河道污染治理模式存在的治理部门多、漏洞大、社会参与度低等问题,提出了城市景观河道污染共同治理模式,由政府部门、社会机构、公民代表组成共同的治理及监督机构,旨在促进河道治理从一元到多元的转变,赋予各利益相关者相应的权利同时也界定了其必须承担的责任,使各方形成有效的合作机制及制约关系,充分调动利益相关者参与的积极性,提高治理绩效。  相似文献   

7.
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在带来公共资源交易领域项目的不断增加的同时,也呈现出多元主体间的利益诉求日益分化和复杂化,引发公共资源交易领域内关键个人、群体或组织基于各自不同利益偏好的利益矛盾和争夺,公共资源交易市场成为私人利益与公共利益冲突的重点场域。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将研究重点从政府这一单一主体扩展到公共资源交易领域中地方政府、企业和专家学者等多元利益相关者,通过分析它们相互间竞争与合作的博弈关系,探析公共资源交易领域利益冲突的表现形式。针对公共资源交易领域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博弈和冲突表现,需要从厘清利益相关者在公共资源交易领域利益冲突中的角色定位、加强公共资源交易领域利益冲突防范的制度约束、整合公共资源交易领域利益相关者冲突发生的内外监管机制和搭建公共资源交易领域利益合作的"互联网+"信息共享平台等四个方面推进满足各利益相关者利益共赢的路径诉求,以期避免各利益主体间的"零和博弈"和"冲突内耗",有序推进我国腐败治理范围内公共资源交易领域利益冲突治理水平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8.
9.
《瞭望》2008,(40)
在选举期间,乘车数百公里赶回村里"行权"的打工村民屡见不鲜。村民自治越来越不是个"摆设",成为中国新的乡村治理结构的重要推手  相似文献   

10.
农村公共事务治理:寻求政府主导与农民主体的平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汪锦军 《行政论坛》2009,16(1):22-24
中国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行以后,完全由政府主导的乡村社会,开始向政府放松管制的农村自治体转变.农村公共事务的治理需要农民的参与.目前农村建设的制度设计没能给农民参与提供足够的保证.问题集中体现在:在公共物品的提供中未能让农民有效参与,政府的过多干预阻碍了村民自治能力的形成.农村公共事务有必要在政府主导与农民主体中找到平衡的制度设计,即推动公共设施建设的村民参与,基于促进农村治理能力的政策创新,走向更为公平的资金配置.  相似文献   

11.
方步青  韩璐 《学理论》2013,(18):326-328
高校绩效工资改革是高校管理研究的重点之一。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角度,在高校绩效工资改革利益相关者分类的基础上,采用完全信息静态博弈模型,对高校决策主体与专任教师、行政人员等决策参与者间的博弈关系进行了分析,得到最优策略就是从有利于对方的角度出发,通过实现对方的利益最大化,来实现自身的利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12.
能够有效地维护农民权益是现代乡村治理最为基础、最为现实的目标。话语权作为农民的首要权利,在现实生活中得不到有效行使,其缺失的原因在于农民利益表达与政治参与渠道不畅通、农民组织的体制性缺失、农民自身能力素质有限等方面,应从培养农民进行话语权表达的主体性意识与能力、完善和创新平等的保障农民话语权的制度机制、提高农民话语权表达的诉求能力和整体效能、增强农民话语权对政府决策输入的影响力方面保障农民话语权,从而实现乡村有效治理并走向乡村善治。  相似文献   

13.
农民是乡村建设的主体,实施乡村建设行动,首先应提升农民主体性。本文基于过程角色理论,以角色互动为分析工具,提出了“乡村精英-农民”互动视角下的农民角色转型模型,通过对Y村的单案例探索式分析,本文认为,在乡村精英与农民互动的角色实践中:精英的综合刺激激发了农民初期的自主性;随着精英对产业化、合作化的推动,农民角色参与的程度深化、范围广化,角色认同增加,农民的主动性得到提升;精英对村庄的经营管理提出要求,规范着农民的角色转型行为,强化了农民的受动性。农民角色转型既是主体性问题的分析工具,也是农民主体性得以提升的关键。国家在实施乡村建设行动中,应着力推动农民角色转型,以提升农民主体性。  相似文献   

14.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利益机制与治理结构分析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面对自然与市场双重风险,农村家庭经营的小生产与社会化大市场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迫切需要创新农村合作经济的组织形式。利益联结机制和治理结构是决定一种组织的性质和效率高低的关键因素。要促进农民合作组织健康发展,必须建立科学规范的利益联结机制和治理结构。要创新产权制度,完善内部治理结构,创新利益分配机制,建立利益目标整合、风险保障以及宏观指导机制。  相似文献   

15.
1980年代以来中国农村建立的以村民自治制度为基础的乡村治理秩序,由于制度缺陷和制度无效的双重制约导致了村民自治的制度失灵和乡村治理的失序,从而造成了目前农村地区的严重的治理危机。破解乡村治理难题,需要大胆解放思想,创新乡村民主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6.
乡村振兴战略推进需要重新审视村社集体的内涵与外延,并注重村社集体系统功能的塑造与发挥。本文以“资源密集-社会团结度”为依据划分出四类发展典型村,通过典型案例分析和类型比较揭示村社集体功能发挥的实践境遇及其塑造机制。研究发现:村社集体发挥着重要经济、政治和社会功能,并分别以利益连带机制、权利义务连带机制与情感连带机制为功能实现机制;村社集体面临着“被架空”、“被消解”、“被利用”和“被动员”等现实境遇,制约了其功能发挥;单向度强调集体经济实力的提升并不足以改变村社集体境遇,反而给精英俘获等现象存续提供空间,难以实现对“内卷化”困局的突破。在强调集体经济壮大的同时,在农民组织化、公共规则培植和村落共同体涵育等方面的整体性理论关照和制度设置应成为村社集体再造的重点。研究结论为在顶层设计层面审视乡村振兴战略、推进村社集体再造提供了方向性参考。  相似文献   

17.
电子参与是政府实现多元治理的重要渠道,其中提升电子参与的有效性是一个重要问题。为提升电子有效性需要对参与主体进行深入分析,并结合过程、结果的维度进行评估。公众、专家与非政府组织不仅是重要的参与主体,也是电子参与的三大利益相关者,充分了解并发挥他们在电子参与中的作用有助于提升电子参与的有效性。基于利益相关者所具有的合法性、权力性、紧急性三大属性,结合参与的公平性、参与者的易进入性、参与过程沟通的充分性、参与对政策的影响程度等四个维度构建兼顾多主体的电子参与有效性的模型,以期更全面地评估并提升电子参与的有效性。之后,以上海市规章草案案例作为背景,从中选取有代表性的案例运用模型进行评估分析,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视角对我国电子参与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并提出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行政论坛》2020,(1):17-23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的实践证明,乡村治理始终是贯穿于三农工作的根本性问题,关系党的治理能力和执政水平以及中国乡土社会的安定和秩序。自治、法治与德治作为乡村治理探索的成功经验,是亿万乡村农民首创精神的集中体现,展现了乡村共同体提升精神、谋求善治、追求发展的诉求和愿望。三者之间的关系是自治为基,法治为本,德治为先。而三者的最优融合发展体现的是乡村治理进程中所坚持的传统与现实、坚守与创新、差异与选择,这既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践路径,又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价值取向。新时代中国乡村治理体现的内在逻辑与实践指向是,坚持党对乡村治理工作的领导,坚持农民在乡村治理中的主体地位,繁荣发展乡村文化,强化乡村治理现代化的法治保障,引导社会协同性力量的广泛参与。  相似文献   

19.
孙召鹏 《团结》2012,(5):47-49,69
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社会转型将乡村治理推向了一个崭新的时代。同时,由于社会环境的历史性变迁,现在宗族已不同于传统的宗族,表现出了新的特征,但其活动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仍有不容忽视的影响。乡村中,村民选举、村级民主管理等有利于农村民主化、乡村治理的活动往往受到宗族(家族)的影响,部分村民的权益容易被忽视或受到侵  相似文献   

20.
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变迁与发展深刻影响着国家和社会的治理体制与治理结构,新中国成立迄今我国农村国家与社会的关系经历了"一体同构"、"有限分离"到"有机互动"的嬗变历程。转型期,我国农村国家与社会关系呈现出复杂的博弈、互构多种形态,要求我们立足于当前社会发展现实对国家-社会关系发展做出新的解释。梳理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发展脉络和逻辑演变路径,将国家与社会关系的考察放置在具体的"过程-事件"场域中,引入象山县的"村民说事"乡村治理创新机制,分析我国地方治理中"国家-社会"框架下良性互动相互增权模式,是未来我国农村国家与社会互动的方式形态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