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张科 《桂海论丛》2013,(3):80-84
渐进式民主是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现实选择。改革开放以来,党的三代领导人对于渐进式民主进行了深入的探索。邓小平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论述奠定了渐进式民主发展的思想基础;江泽民在民主的制度与法制建设方面对于渐进式民主做出了重大的发展;在新的历史时期,胡锦涛关于和谐社会和科学发展的理论更是开拓了渐进式民主发展的丰富内涵。  相似文献   

2.
进入新的历史时期,以邓小平、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三代领导人,在总结国内外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根据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形势、新任务和新特点,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问题作了一系列的论述,形成了完整的、科学的理论体系,不仅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民主政治思想,而且为新时期不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指明了正确的方向。  相似文献   

3.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路线,回顾90多年的历史,我们党之所以能发展壮大,正是由于以毛泽东、刘少奇、周恩米、朱德等为代表的一大批老一辈中共领导人,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关系,身体力行地做走群众路线的坚定维护者和执行者,尤其是在推进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肌商制度中,以民主的作风、平等的思想、谦虚的精神、博大的胸怀、坦诚的品格、关爱的情怀与党外人士结下了浓厚的情谊,对新时期统一战线做好特殊的群众工作提供了生动的范例。  相似文献   

4.
薛天桥 《前沿》2012,(12):44-45
在公元前6世纪至前5世纪,古雅典民主政治渐趋形成,这是一个政治改革的过程,同时也是社会中新兴的工商阶层取得政治权力的过程,古典的民主政治文明在这一过程中臻于成熟。但是,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形成?史学界对这一问题有多种解释,本文从政治领导人的作用出发,对古雅典民主政治形成的原因做一点探析,并认为梭伦、克里斯提尼和伯里克利在这一过程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并具有不同的、历史的和特殊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三代领导人对我国法制建设的发展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由于三代领导人所处的历史背景、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因素不同,致使三代领导人在我国法制建设史上的贡献也不尽相同.评价三代领导人不应脱离社会背景,只有这样,我们的评价才客观公正.三代领导人的法制思想是一脉相承的,都是马列主义在中国的具体运用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徐行  郭英昭 《重庆行政》2013,14(4):95-97
在当今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建设中,首先搞好中国共产党党内民主建设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无产阶级革命家、党和国家重要领导人陈云的党内民主思想是对中国共产党党内政治生活实践的经验总结。在今日中国民主化进程日益加快的背景下,如何以党内民主促进党外民主,推进我国民主化进程的有序化发展,是我国政治生活面临的一项迫切而艰巨的任务,因此学习和研究陈云的党内民主思想,对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和现实启示。  相似文献   

7.
晋肇超 《创造》2002,(11):10-11
民主政治是人类的共同理想。作为一种国家形态,民主政治在人类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经历了不同形态的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出现,把民主政治的进程推进到一个新的形态,即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相似文献   

8.
体制转轨时期,随着社会利益格局的重新分化、组合,利益群体逐渐成为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重要参与主体,对政治发展的影响日益深刻。一方面,利益群体的成长、成熟及其对政治过程的有效参与有力地促进了政治发展的民主化、现代化进程和实现程度;另一方面,利益群体发展过程中的某些非正常现象和行为也有可能诱发转型时期社会政治的不稳定,造成社会对国家政权合法性认同的流失,阻碍政治的一体化进程,成为政治发展的障碍性因素。因此,在政治发展中应积极谋求利益群体良性发展的制度化对策,使其成为我国政治民主化、现代化进程的新的推动力和生长点。  相似文献   

9.
浅议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现代化发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刘宏伟  韩彦君 《前沿》2004,8(9):183-185
随着社会的发展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消极因素已经严重地制约了政治文化的现代化发展 ,必须要批判地继承和发展传统政治文化 ,肃清家长制作风 ,增强民主意识 ;从人治思想向法治思想转变 ;根治权力崇拜意识 ,培养人们权利本位的观念 ;从子民意识向公民意识转变 ;从依附意识向独立自主意识转变。实现这些转变 ,把握政治文化现代化发展的正确方向 ,以开启整个政治现代化的辉煌历程  相似文献   

10.
城市社区民主自治是一项基层民主政治制度,也是社区建设的核心和方向。它的建设与发展关乎我国城市治理模式的改革,也影响到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建设的进程。如何改革社区行政化的倾向,提高社区公民民主意识,加强社区社会组织力量,提升社区民主自治水平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1.
中国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实行了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马克思主义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我们要遵循现阶段我国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内在规律行事,推动农村政治和经济的协调发展,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必将有力地推进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发展,促进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一、加强农村基层干部民主政治教育,增强其民主政治意识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  相似文献   

12.
本世纪初,中国共产党全面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新命题,确立了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方向。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既是执政党顺应历史潮流和时代要求对未来中国政治发展的定位,也是对中国政治国情认知的一次重大飞跃。政治文明建设的核心任务是社会民主政治的前行和发展。作为观察中国社会民主进程的一个基点,基层民主的重要意义不言自明。  相似文献   

13.
谢郁 《北京观察》2009,(12):11-12
在今年的国庆群众游行队伍“民主政治”方阵里,当看到一辆载有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彩车首次驶过天安门广场,接受国家领导人和各方代表的检阅.并向全国人民亮相,我的内心感到无比激动和自豪。它标志着我国的民主政治进程大步向前迈进.标志着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家庭里,人民当家作主。  相似文献   

14.
从"制度反腐"的角度解读"政治文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十六大报告是中国共产党面向新世纪的政治宣言。从这个意义上讲,十六大将加速我国的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报告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其重大意义有三:一是有利于实现党内民主的理论资源、制度资源和政策资源在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上的合理配置;二是有利于在发展党内民主的基础上,科学分解、合理配置党内权力,建立健全党内决策、执行、监督体制;三是有利于在继承过去“思想、组织、作风”三大建设的同时,又与时俱进,突出地把制度建设作为党的根本建设。一、关于反腐败的动力源由于我国民主政治实践的时间还不够长,党和国…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我国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的重要论断,作出了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的战略部署,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提供了明确的方向指引。协商民主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社会主义民主形式方面的伟大创造,其思想和实践经历一个不断深化的历史发展进程,贯穿于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伴随于多党合作制度的探索、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多党合作中的政治协商就是协商民主  相似文献   

16.
李妲 《求索》2012,(4):188-189,195
马克思主义民主观是马克思主义政治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科学地揭示了人类社会政治发展的基本规律,指明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发展方向。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的今天,重新审视马克思主义的民主观,对于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无论是传统国家还是现代国家,国体都是政治权力和国家制度的顶层设计。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将人民民主专政发展成为我国的国家制度,并且以宪法这一最高权威形式确定下来,这对中国政治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政治发展是现代化的重要领域,政治民主乃是政治现代化的内容和目标,这一内容的展开和目标的实现依托于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政权在推动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进程中承担着重要功能。  相似文献   

18.
党内民主:改革开放以来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对于中国共产党的建设和发展来说,党内民主,不仅是一种制度形态,而且也是一种基本的政治生活,是科学的制度和健康的政治生活的有机统一。因而,它不仅涉及党的组织建设,制度建设,而且涉及党的作风建设和思想建设,换句话说,党内民主建设关系到党的建设和发展的全局。在中国共产党的建设和发展中,党内民主建设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历史过程,每一个发展的历史环节都为新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基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在推进经济、政治和社会的变革和发展过程中,也在积极探索和实践党内民主。这二十多年的努力,为新时期党内民主建设和…  相似文献   

19.
唐元松 《求索》2008,(2):71-73
在推进改革、发展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的进程中,对于我国民主政治的发展方式,固然可以探索新途径、研究新方法、获得新路径。然而,从我国国情出发,更可以在现行政治体制下,充分利用现行体制赋予的空间,挖掘发展民主政治的体制内资源,落实法律法规规定的民主政治建设的内容,从而使我国民主政治获得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20.
传统法律文化:中国走向法治社会的主要障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统法律文化:中国走向法治社会的主要障碍张爱华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是按照民主化和法制化紧密结合的要求,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民主政治的另一种表述便是法治。邓小平同志说:“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