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建华 《实事求是》2004,1(4):33-36
中国共产党在即将夺取政权时召开了七届二中全会.在这次全会上,毛泽东同志提出了以"两个务必"思想为核心的执政党的政治构建问题,告诫全党同志在胜利面前保持清醒的头脑,经受住执政的考验.这是我党首次形成执政党意识,对建国初期政治文明的构建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麻秀荣 《奋斗》2004,(8):39-40
中国共产党执政的50多年来,党的三代领导集体为实现长久执政和执好政进行了艰辛的探索,从执政前夕毛泽东同志向全党发出“两个务必”的告诫到执政半个多世纪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对提高党的执政能力问题的理论思考,是中国共产党对执政规律认识不断深化的结果,是中国共产党加强  相似文献   

3.
论坚持"两个务必"的重大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沐珍 《求实》2003,4(7):17-19
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的"两个务必",集中回答了中国共产党人如何正确对待胜利和执政的考验,如何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如何防骄戒奢,如何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的重大理论课题和实践课题.在新世纪新阶段,坚持"两个务必"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必然要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需要.  相似文献   

4.
正1949年3月上旬,毛泽东在河北西柏坡召开的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上语重心长地提出了"两个务必",即:"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同时,他要求全党在胜利面前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在夺取全国政权后要经受住执政的考验……之后,历届中央领导对上述"两个务  相似文献   

5.
林建华 《前线》2022,(11):77-81
1949年,面对中国共产党即将在全国范围执政的新形势新情况,毛泽东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两个务必”的著名论断。在2022年党的二十大上,面对确保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的新实际新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三个务必”的时代论断。“三个务必”是对“两个务必”的继承和坚持、创新和发展,“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是对“两个务必”的凝练、传承和弘扬,“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具有全新的意蕴。“三个务必”旨在确保党永远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6.
中国革命胜利前夕召开的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拟定了新中国建设的“赶考”考题,提出了“两个务必”的“赶考”要求,拉开了中国共产党执政“赶考”的序幕。六十年来,中国共产党经受执政考验,向人民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两个务必”则是“赶考”取得好成绩的奥秘所在。新世纪新阶段,我党面临着新环境、新任务、新考题,我们只有毫不动摇地继续坚持“两个务必”,才能在新的“赶考”中考出人民更加满意的好成绩。  相似文献   

7.
1949年3月23日,在革命胜利的曙光即将来临之际,毛泽东率领走过炮火硝烟的中国共产党人,从西柏坡意气风发地“进京赶考”,从而开启了我党波澜壮阔的执政生涯。临行前,毛泽东语重心长地说:今天是进京赶考的日子。我们决不当李自成,我们希望考个好成绩。以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和“进京赶考”为标志,形成的以“两个务必”为核心的西柏坡精神和“进京赶考”精神,一直激励着全党同志奋勇前进。  相似文献   

8.
"两个务必"是执政兴国的重要法宝。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全部历史表明,只有坚持"两个务必",党才能不负人民重托,铸造执政辉煌。牢记"两个务必",就要重视学习历史,善于总结历史经验;就要牢固树立"执政为民"的意识;就要牢固树立"赶考"意识;就要始终保持旺盛的精神状态。  相似文献   

9.
崔霞 《党史博采》2016,(4):16-17
1949年3月,党中央从西柏坡出发去往北平,毛泽东把新中国成立前夕的这次赴京建国比作"进京赶考",表示中国共产党在取得政权后要坚持"两个务必",要经受住考验,一定要考出好成绩。"赶考"是中国共产党从革命党向执政党转换的历史时刻,直面全面执政及如何执好政的历史使命而提出的,是中共执政及执好政忧患意识的集中体现,跳出历史周期率的科学应对。  相似文献   

10.
54年前,在中国革命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重大历史关头,中国共产党在西柏坡召开了七届二中全会.在这次会议上,毛泽东同志高瞻远瞩地向全党特别是党的高级干部敲响了警钟,提出了"两个务必"的著名论述.从西柏坡动身前往北京的时候,毛泽东同志一再提到李自成,并把执政喻为进京"赶考",衷心希望我们党考个好成绩.  相似文献   

11.
正1949年3月,中国共产党在西柏坡召开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毛泽东在会议上告诫全党,"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处在革命胜利前夜的毛泽东提出的"两个务必",包含着对共产党长期执政的深刻忧思,体现出高超的政治智慧和领导艺术。一、永远应当谦虚毛泽东说过,只有先当学生,才能当好先生。只有甘当小学生,才能够当好先生。我们党能够  相似文献   

12.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1)。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之后,在全面决胜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下,务必牢记"两个务必",加强作风建设。"两个务必"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总结的历史经验,是中国共产党长期坚持的优良传统,也是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要保证,因此,务必牢记"两个务必",才能持续保持党的纯洁性和战斗力(2)。  相似文献   

13.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将毛泽东同志的“两个务必”思想升华为“三个务必”,在迈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历史时刻,对全党同志提出新要求。在“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基础上,提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和“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其内涵与“两个务必”是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三个务必”新要求从四个维度对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理论创新、价值旨归、现实诉求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总结。历史维度:明晰历史使命,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形势。理论维度: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高度的政治自觉和理论自觉。价值维度: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执政的价值理念,强调了人民群众的价值主体地位,提供了执政的价值遵循。现实维度: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中准确认识并正确应对世情、国情、党情、民情的变化“。三个务必”各成体系又相互统一,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重要的理论支撑和内在动力。  相似文献   

14.
红色西柏坡时期,是中国共产党从战争到和平的历史转折时期,也是中国共产党即将取得革命胜利和执政地位的辉煌时期。这一时期形成的以"两个务必"为核心的西柏坡精神,凝结着深刻的历史经验,包含着丰富的思想内涵,拥有继续执政赶考的宝贵当代价值:坚持"两个敢于"、"两个务必"是不断推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根本保障,坚持广泛团结、民主建国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政治优势,依靠群众、关注民生是党立于不败之地的力量源泉,服从大局,甘于奉献是建设经济强省和谐河北的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15.
胡锦涛同志在西柏坡学习考察时,号召全党同志要铭记毛泽东同志提出的"两个务必",大力发扬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和艰苦奋斗的作风.这对我党在新的形势下改善党的作风,做好各项工作都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具体到每个学校,更应该按照这一要求,坚持"两个务必",做好新时期学生的政治思想工作,这我党的千秋大业培养合格的接班人.  相似文献   

16.
<正>孟子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兴衰历史,中国共产党几十年的风雨历程,以及新时期反腐败斗争活生生的现实,无不彰显着治国理政的基本规律。源自西柏坡的赶考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宝贵精神财富,传承了"两个务必"的优秀传统,彰显了我党从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走向全面从严治党的光辉轨迹。一、赶考精神的核心是基于历史和现实的忧患意识1949年3月23日,毛泽东同志乘车离开西柏坡前  相似文献   

17.
第三是长期性。执政能力有两个问题,第一是能不能执好政,第二是能不能长期执政。不能执政没几年,就让别人给选下去了。我们中国共产党不仅要善于执政,还要长期执政,要掌好权、执好政、长期执政,这就是我们为人民执政的基本要求。善于执政、长期执政,这是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所决  相似文献   

18.
试论邓小平对党的执政规律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小平对我党执政规律的探索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的探索具有承前启后的地住与作用,它既源于毛泽东对我党执政规律的探索,又根据新时期的执政实践有重大突破与发展,更为江泽民对我党执政规律的探索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实践无止境,党的理论创新亦无止境.  相似文献   

19.
记者:中国共产党一直把提高自身的执政能力,作为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法宝,在领导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中,不断认识自己、加强自己和完善自己.毛泽东同志把执政比作"进京赶考",提出了"两个务必";邓小平同志强调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必须改善党的领导;江泽民同志提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必须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胡锦涛同志提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党的十六大把增强党的执政能力写进党章总纲,这在建党以来和建国以来都是前所未有的.王副市长,请您谈谈对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本质涵义的理解,好吗?  相似文献   

20.
谦虚谨慎、戒骄戒躁,是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始终要求中国共产党的党员干部保持和发扬的一种优良传统和作风.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取得胜利前夕,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向全党提出"两个务必"的要求,其中之一就是"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