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正义理念的前提、根源、形成上,罗尔斯用正义环境、公平、自为,分别颠覆了休谟的社会环境、效用、自在,在扬弃休谟效用的正义的同时,构建了公平的正义理论体系。系统、全面地揭示这一理路,对于理论上推进罗尔斯正义思想研究的深入、实践上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等都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直觉主义具有不可解释性与无优先的多原则性,罗尔斯的正义理论试图超越直觉主义,但末成功。失败的直接启示是:罗尔斯的正义理论是直觉非理性与契约理性的整合;伦理学和哲学在原点上大都具有直觉主义倾向。  相似文献   

3.
人类对于正义及其标准的探讨由来已久,不过,在当代社会中最具影响的正义理论莫过于罗尔斯的正义理论。从《正义论》到《政治自由主义》,罗尔斯在对古典功利主义正义观批判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两大正义原则的正义理论。文章高度评价了罗尔斯正义理论的突破意义,同时也指出了它受到新自由主义和社群主义的挑战,为克服自身理论的局限性,罗尔斯对《正义论》作了反思与修正,在《政治自由主义》中进一步发展、完善自身的正义理论。  相似文献   

4.
张秀 《探索》2011,(4):170-173
罗尔斯在论证其正义理论体系时,批判了功利主义理论的不足,主张用两个正义原则来取代功利原则。而当代功利主义的代表人物金里卡却通过区分功利主义的两种形态,提倡一种平等的功利主义,反驳罗尔斯对功利主义的批判。不管是反对还是赞成功利主义,两人在论争中都较好地阐释了关于平等的理论。  相似文献   

5.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中国的社会体制和社会面貌都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社会经济的快速增长使中国在国际竞争中的能力和地位有了重大的提升,与此同时,国家也面临着更多挑战,如如何公平分配国民利益以及公民的道德培养等都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罗尔斯的《正义论》,对我国完善社会制度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章兴鸣 《唯实》2008,(3):67-70
法律的正义性是人们对法律的价值的终极诉求,法律的正义观念的发展演变体现了人类文明前进的步伐。不同时代不同社会的人们对法律的正义认识一方面说明了正义观的多相性,另一方面则反映了人们对社会建构的选择偏好。法律的正义尽管具有主观性的一面,但自由、平等、安全等价值始终是法律正义性的衡量标准。  相似文献   

7.
唐静 《学习月刊》2014,(10):29-30
正义范畴是一个具有多重意义的复杂范畴。不仅不同社会发展阶段以及不同社会制度下正义的涵义与性质不尽相同,即使在同一社会,人们从社会学、政治学、伦理学、法学等不同的角度对正义的理解也不一样。西方正义理论的发展呈现出三个发展阶段,即以伦理学、价值观为主题的古代正义论、以自由平等权利为主题的近代正义论和以社会政策社会体制为主题的现代正义论。  相似文献   

8.
凯·尼尔森对罗尔斯公平正义论的正义原则进行了比较与指头,着重指出“差别原则”与“平等自由原则”和“公平的机会平等原则”之间存在内在矛盾,资源和利益的不平等分配并不能实现人们平等的自尊,同时也因为差别原则所导致的实质性不平等,而使自由成为“无用的自由”,尼尔森在指头中构建,提出了平等正义论的两原则,力图将平等贯彻始终,实现两个正义原则在平等维度上的一致。  相似文献   

9.
凯·尼尔森对罗尔斯公平正义论的正义原则进行了比较与批判,着重指出"差别原则"与"平等自由原则"和"公平的机会平等原则"之间存在内在矛盾,资源和利益的不平等分配并不能实现人们平等的自尊,同时也因为差别原则所导致的实质性不平等,而使自由成为"无用的自由".尼尔森在批判中构建,提出了平等正义论的两原则,力图将平等贯彻始终,实现两个正义原则在平等维度上的一致.  相似文献   

10.
张践 《理论学刊》2007,(1):39-42
在社会上树立一种正义观念,是政治文化建设中的头等大事。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正义观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是大道至公,二是祸福由人,人间的善恶必有报应的观念。由于中国古代的宗教产生于文化尚不发达的前轴心时代,所以对于建立在天命神学基础上的政治正义观缺少系统的论证。儒家继承了古代宗教的一些观念和仪式,但是在孔子“敬而远之”观念的指引下,却没有对“天道”、“天命”进行形而上的建设。结果,就使得中国政治文化的正义观出现了比较明显的缺环。原始道教著作《太平经》创立了一种“承负”说。儒道两家在中国传统文化资源中找不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从印度传来的佛教因果说,解决了儒家现世报应说不能兑现的问题。第一,佛教的三世报应说解决了儒家现世报应说不能兑现的问题。第二,佛教特别强调,轮回报应的主体一定是作业者本人。经过相当一段时间的辩论,中国人逐渐接受了佛教的因果报应说,并将其纳入自己的政治文化体系,很好地弥补了儒家传统政治文化中的社会正义问题。对于政治统治而言,这种“因果报应论”具有极大的社会稳定意义。因果报应论在政治管理的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主要表现在道德引导和心理平衡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梁玉立 《河北党风》2003,(10):36-36
从世界各国的司法实践来看,立法者均对程序公正和实体公正的关系作出判断和取合。一种极端的做法是片面追求实体的公正,忽视程序公正,即无论中间过程怎样,不管采用什么样的手段,只要结果公正,这就是司法公正,这曾经是大陆法系国家诉讼制度的传统之一。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诉讼制度深受这种思想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入WTO引起了我国劳动关系的深刻变化,劳动争议诉讼必须引进和推广程序正义理论,以利尽快完善我国的劳动法制,在劳动争议诉讼程序设计及劳动争议诉讼中更好地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3.
杨庆春 《唯实》2000,(10):72-72
两个人面对一个苹果 ,一人要得到一份 ,还不能分出你多我少的扯皮后果 ,这一个苹果如何分出两份呢 ?公正的程序是由你分我先拿或者我分你先拿。假如现在是一些人要分一个蛋糕 ,公平的划分是人人得到平等的一份 ,什么样的程序将给出这一结果呢 ?明显的办法就是让一人来划分蛋糕并得到最后的一份 ,其他人都被允许在他之前拿。他将想方设法平等地划分这蛋糕 ,因为只有这样 ,他才能确保自己得到可能有的最大一份。哲学家罗尔斯在《正义论》中指出 ,这个例子说明了完善的程序公正的两个特征 :一是对什么是公平的分配即实质正义有一个独立标准 ,二…  相似文献   

14.
杨秀环 《求贤》2010,(8):15-16
法制现代化直接指向的是现代社会法律发展方向的价值判断,由于事物的发展必然是历史与现实的统一,法制现代化也必然会存在法律文化的传统性与现代性的交融。“必须记住法律是特定民族的历史、文化、  相似文献   

15.
申永华 《学习论坛》2009,25(11):57-58
现阶段,我们应把焦裕禄精神从单纯的红色典型延伸,界定为中国传统文化进一步发展过程中的阶段性成果之一,并升华为民族文化的结晶。我们应把焦裕禄精神融入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去,从民族文化再发展、再创造的视角,重新审视焦裕禄精神的伟大文化意蕴和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16.
论传统文化教育与当代大学生的道德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宝丽 《世纪桥》2007,(1):130-130,133
当代大学生的道德修养水平高低影响着大学生群体的综合素质,进而影响着中国向前发展的进程。倡导各高校把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与时代特色相结合,以推广中国历史文化学习的方式,使当代大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修养。  相似文献   

17.
传统艺术,尤其是传统民间艺术作为中国传统意识形态和文化现象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题材来源的生活化和表现形式的通俗性,数千年来深深植根于广大人民群众的艺术观念、价值理念和生活方式之中,发生着重要的影响。中国共产党在发动土地革命,开展苏维埃运动的过程中,必然要触及包括传统艺术在内的当时社会既定意识形态和文化问题。这一问题的实质是中国传统文化与新生政治力量——中国共产党的互动问题,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18.
在法制现代化的进程中,法律文化的现代化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改革开放后的法治建设实 践告诉我们:在中国法律文化现代化的过程中,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是指导原则;市场经济的发展是根 本动力;政治文明建设是直接力量;对外开放是外部动力。  相似文献   

19.
任何法治都需要一定的文化基础,每一个民族都在自己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自身既有的文化,中国在两千多年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在法律文化上,以父权家长制为中心的宗法社会结构,以皇帝独尊为特征的专制皇权主义和以儒家为正宗的意识形态体系,构成了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结构的固有格局.  相似文献   

20.
先进文化,就是符合社会历史发展,体现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反映时代发展潮流的文化。落后文化,就是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对生产力的发展已不能起促进作用的文化。文化属于意识形态领域,判断先进文化和落后文化的标准是其是否对生产力的发展起促进作用或阻碍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