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审判独立原则的最低标准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一、引言审判独立又称为“司法独立”(judicialindepen-dence),是一项为现代法治国家普遍承认和确立的基本法律准则。作为一项宪法原则,它调整着国家司法审判机关与立法、行政等其他职能部门的法律关系,确认司法权的专属性和独立性,是现代“法治的基石”和法院组织制度的基础;作为一项司法审判原则,它确保法院审判权的公正行使,防止法官官的审判过程受到来自外界的不当干涉、控制和影响,使法院的司法审判真正成为公民抵制专横权力、维护自身人权的最重要、也是最后的一道屏障。可以说,没有审判独立原则,就没有现代意义上的审判…  相似文献   

2.
苏团  王云奖 《河北法学》2002,20(Z1):15-17
在中国,司法独立已被作为一项宪法原则提出,但很难说现实社会中有真正的司法独立存在。司法之所以要独立,是市场经济规律在法律上的反映,是法治的逻辑必然。司法只有独立才能防止来自外界的不当干扰,确保公正裁判。20年改革开放的进行,为我国司法独立奠定了经济、政治和思想条件。  相似文献   

3.
应当改善和强化刑事司法的原则赵秉志(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法学博士)刑事法治乃市场经济条件下现代法治中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刑事法治的整体进步取决于刑事立法、司法、守法和刑法学研究诸方面的和谐发展、相互促进。相比较而言,近年来中国刑事司法的薄弱,已成为影...  相似文献   

4.
试论刑事诉讼程序参与原则及其异化初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刑事诉讼参与原则是理性司法理论、程序主体性理论、程序正义理论的必然要求,具有有利于司法权威的树立,维护诉讼民主与程序法治,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人权的重要功能。应当以对程序参与原则的重新认识为契机,将其贯彻到《刑事诉讼法》的修改之中,调整侦查、检察机关和法院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之间的主体地位结构,以促进法治和保障人权。  相似文献   

5.
司法具有权威性,是现代法治社会的重要特征,是一个国家法治化的重要标志。在我国即将加入WTO的新形势下,在实施依法治国方略、推进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过程中,如何树立和维护司法权威,既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更是当前法制建设中亟待解决的一个重大实践问题。 维护司法权威是实施依法治国方略的客观要求 党的十五大确定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方略,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将依法治国确定为一条重要的宪法原则,这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实施依法治国,必须在全社会牢固树立起法律权威,维护法…  相似文献   

6.
亲亲得相首匿原则在古代尤其是汉代司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是汉律儒家化的表现形式之一,然而,时至今日该原则无疑有悖于市场经济中要求的法治原则,现行刑法中也规定了与该原则背道而驰的条款。因此,对该原则我们应取其精华的同时也应认识到其带来的消极作用并予以规避,以完善司法原则与刑法精神,促进法治建设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陈永华 《特区法坛》2007,(6):1-1,4,5
“二五改革”期间,中央从我国国情和人类法治文明发展方向出发。立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发展的时代要求,因地制宜地提出在全社会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作为指导和调整社会主义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和法律监督的方针和原则。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树立将带动我国司法理念、伦理、体制等方面的革新,那么,法官作为重要的司法主体,其应具备哪些素质以适应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要求呢?  相似文献   

8.
走出立法的几个误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立法上有误区。确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民社会呼唤法治;依法治国,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政治国家推进法治。国家和社会的法治化进程越来越引人注目。中国的法治化需要一个前提、一个关键和一个保障。立法是前提,行政是关键,司法是保障。世界各国普遍将司法视为法治实现的最终屏障。但中国司法的独立、自主和中立还要经过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这个过程的艰难以及越来越受人关注的司法腐败,甚至让一部分人对司法能否担当保障法治的重任在相当程度上失去信心;十几年来,政府贯彻依法行政原则,行政管理和执法的状况有所…  相似文献   

9.
一、确立基本原则,指导行刑实践修订后的刑法最显著的一个变化就是明确规定了刑法的三大基本原则,即罪刑法定原则、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和罪刑相适应原则。刑法基本原则是刑法的灵魂,它不仅是规范和指导刑事立法活动的准则,而且也是规范和指导刑事司法活动的准则。刑践基本原则对于监狱行刑工作的意义在于:第一,刑法基本原则是法治精神在刑事司法领域的体现,它在立法上的确立,有助于强化包括监狱干警在内的广大司法工作者的执法意识,促使他们严肃执法,防止司法权的滥用,从而全面提高监狱机关的执法水平。第二,刑法基本原则蕴含…  相似文献   

10.
高峰  尚爱国 《特区法坛》2003,(78):20-22
“告”与“理”是司法审判的核心内容,正确处理二者关系对于公正司法、保障人权、实现法治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对于当下的司法改革也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不告不理是现代社会诉讼的一项基本原则,不告而理是对不告不理原则的背离。有告必理既是现代诉讼的一项基本原则,也是现代法治社会的一项基本准则,它体现了“有权利必有救济”和司法最终解决原则,而告而不理则是对有告必理原则的反动与背离。本文拟结合法学理论和司法实  相似文献   

11.
一、司法改革的目标:司法独立与司法公正1、司法独立是法治的普遍原则,司法的独立有助于法律权威和民众法律信仰的成长,也有利于法治统一、防止行政权力滥用、惩治腐败和加强中央权威。司法独立作为现代法治的一项基本原则,是由资产阶级三权分立学说派生出来。西方法律家把司法活动的独立性视为法院存在的先决条件。有一位法学家对司法独立作了精辟的表述:“在法官作出判决的一瞬间,被别的观点,或者被任何形式的势力或压力所控制或影响,法官就不复存在了。宣布决定的法官,其作出的决定哪怕是受到其他意志的微小影响,他也不是法官…  相似文献   

12.
容隐制度是中国传统法律思想中“儒法结合”、“礼法合治”人伦精神的体现,对维护家庭和睦、协调社会矛盾以及节约司法资源都有着积极的作用。虽然当前我国法律并未确定这一原则,但是作为一种优秀的传统法律文化,在司法实践中也多有体现。随着社会法治、人权意识的不断发展,公权力与私权力的冲突进一步加大,其中刑法中法制与人伦的冲突尤为明显。故而,在和谐社会的法治环境下,对古代容隐原则作一必要的扬弃,赋予公民一定的容隐权,有助于体现法律对人基本权利的认可和尊重,体现法律的人性关怀。  相似文献   

13.
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法治经济,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行“两个根本性转变”的进程中.法治必须贯穿始终。只有不断健全完善法制,严格依法行政,才能实现经济持续发展、社会长期稳定、人民文明进步。可以说,依法行政是社会主义民主与法治建设的一大进步.也是行政管理方法的一大变革。因此,为维护市场经济正常、有序地发展,必须要严格执法.而严格执法则必须在公正、文明、廉洁、高效的原则基础上进行。  相似文献   

14.
现代侦查的法治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侦查是法治侦查,应遵循刑事法治、程序法治和警察法治的一些基本原则。其中,适用于宪法和基本法律的一般性原则包括:罪刑法定原则、无罪推定原则、程序法定原则、司法审查原则、比例原则等;适用于侦查程序和侦查活动的具体性原则包括:任意侦查原则、强制侦查法定原则、适度公开原则、侦查有效原则等。  相似文献   

15.
定分止争是原始社会司法功能之核心。但进入阶级社会后,国家的出现使得司法功能逐渐朝着维护特权阶层之政权的角度发展。到了近现代社会,随着身份特权被打破,法治成为国家治理的主要方式,宪政原则被确定为司法功能的逻辑原点,司法功能在逻辑自主性支配下呈现出了多元化的趋势。宪政时代司法的多元化功能具体体现为服务功能、统治功能、保障功能、法治功能和治理功能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白山云 《法学家》2000,(2):86-91
独立审判原则,是现代法治国家普遍承认和确立的一项基本法律准则.联合国有关文件不仅对这一原则作了充分肯定,而且规定了这一原则的要求及保障.在我国,独立审判原则既是一项宪法原则,也是一项司法审判原则.独立审判原则是维护国家法制统一,保障国家实现法治的一个重要手段.党的十五大报告正式确立了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以后,特别提出了"推进司法改革,从制度上保证司法机关独立公正地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的任务,因此,如何完善我国的独立审判原则并保障其实现,就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值得认真探讨.  相似文献   

17.
维护我国金融安全需要健全的金融法制来保障 ,而健全的金融法制是金融法治的必要前提。金融法治就是要用法治原则来指导我国金融业的发展。在市场经济和开放条件下实行金融法治是维护我国金融安全的必要条件和长远战略。然而 ,我国的金融法治还处在起步阶段 ,最终走向金融法治 ,将经历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本文从制度层面对当前国内、国际影响我国金融安全的重大问题进行具体分析 ,并依据金融法治原则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指导刑事立案监督工作》一文: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体现社会主义法治内在要求的一系列观念、信念、理想和价值的集合体,是指导和调整社会主义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和法律监督的方针和原则。侦查监督是宪法和法律赋予检察机关的基本职能,它在国家刑事诉讼中处于中心环节和承上启下的枢纽地位,在刑事诉讼监督中起着维护司法公正、惩治司法腐败的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9.
1997年7月1日,中国政府将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以下简称《基本法》第八十一条的规定,原在香港实行的司法体制予以保留,唯一的变化是香港特别行政区终审法院的设立和随之而引起的各级法院名称的相应变化。香港作为一个自由、开放、多元文化兼容并蓄的社会,奉行法治。而维护法治的重要因素是由一个相对独立的司法机构进行公正、高效率的工作。依照中国政府在香港回归后奉行的“一国两制”方针和“港人治港”原则,未来香港特别行政区司法体系中将增加设立终审法院,以维持司法独立和公正。香…  相似文献   

20.
创新与突破:社会转型期中国行政法治原则嬗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法治原则乃是行政法之基本原则,其贯穿行政立法、行政执法及司法审判始终,并揭示行政法的根本价值属性和基本价值目标,是现代宪政法治精神的集中体现。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社会转型期,该原则不仅充分发挥了理论指导实践之功效,且其自身内涵与价值也有了与时俱进的深刻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