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最近发生的蒙牛“诽谤门”再次搅动了国人的“奶”神经.奶业圈又起新的波澜。然而,说实在的,作为一名消费者.我现在产生了“审丑疲劳”。从2005年开始,中国乳业的“糊涂帐”就一本接一本。先是光明身陷还原奶危机,再是三鹿天津查出早产奶。这些事件在公关圈和奶业圈均被认为是企业间由于竞争而互揭行业潜规则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王微 《法人》2006,(2):104-105
在危机中.牵涉到质量问题的危机公关是最难做的.也是最具风险的。江铃陆风的危机公关就是一个鲜活的例证  相似文献   

3.
在市场经济日益发达的今天,食品宣传无孔不入,由名人代言的食品广告也越来越多,而由名人代言食品广告所产生的风波也不断发生.尤其是"三鹿问题奶粉"事件发生后,代言三鹿奶粉的明星遭到各方舆论质疑,于是,有人提出明星代言广告应当承担连带责任.  相似文献   

4.
穆珂 《法制与社会》2012,(21):134-135
危机公关对于政府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政府如何在危机公关中变危机为转机,利用好危机事件塑造良好政府形象还存在许多问题,本文试分析危机公关对于塑造政府形象的影响提出几点建议,以期在危机公关中为政府形象加分。  相似文献   

5.
政府危机公关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它已成为当今政府行使职能的一个重要环节。从哈尔滨市停水事件出发,探讨了该事件中危机公关的经验与教训,着重讨论了媒体的作用.并提出政府危机公关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食品安全法"三鹿事件"激发六大修改 2008年10月23日,<食品安全法>草案提交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进行三审.历史的巧合在于,<食品安全法>草案于2008年8月二审后不久,三鹿"问题奶粉"被曝光,成为食品安全危机的悲剧性样本,舆情沸腾之际,正在制订"进行时"的<食品安全法>,被坊间寄予了无限期望.  相似文献   

7.
本文首先从"三鹿奶粉事件"出发,阐述了食品安全标准的重要性,然后以"三鹿奶粉事件"为例分析了目前我国食品安全标准存在的一些问题,最后结合新颁布的食品安全法,提出了健全我国食品安全标准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吴应快 《法人》2007,(10):76-77
危机公关在国外已经作为一门专门的学科,它建立在企业负责任的态度之上,一个不负责任的企业无所谓什么危机公关;相反,一个负责任的企业,不管发生任何危机都会以负责任的形象出现在公众面前  相似文献   

9.
去年三聚氰胺"推倒"三鹿奶粉的时候,邓婕、倪萍等代言三鹿奶粉的明星们受到的是道德的谴责,照旧可以在家中安坐,网上骂声一片,眼一闭不看倒也罢了,毕竟没有法律约束力.日前,国家工商总局<流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出台,明确规定代言食品的明星对食品质量出现的问题承担连带责任.今后再出现类似事件,恐怕就由不得明星安坐家中了,明星代言食品从此恐怕就要加倍谨慎了.  相似文献   

10.
袁念琪 《检察风云》2012,(17):10-11
在“公关”问世有段日子后,中国人才知道这个舶来品;时间是上世纪80年代。那时,有人见公关协会一活动的横幅还热心纠正:“公关”写错了,应该是“关公”。又过了段日子,我们才知道危机公关。而国外其他国家早就已经建立起了一套正规的危机公关体系新兴的行业。  相似文献   

11.
国家形象公关危机变成转机 33名矿工遇险,原本会在人道主义的光芒下折射出国家矿业安全体制的漏洞,成为皮涅拉政府和智利国家形象的一场公关危机。  相似文献   

12.
浅析食品分全中的政府责任——以"三鹿奶粉事件"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三鹿奶粉事件"为例,对食品安全中的政府责任问题做了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13.
公关危机涉及公众利益,经过媒体报道,能够广泛传播,具有很强的破坏力,危机传播管理能够极大地减少危机的成本与损失,是组织主动出击战胜危机的有效手段,本文分别从危机预防、处理及善后三个层面,结合国内企业与跨国企业处理危机案例,深入剖析并阐述了不同时期的公关危机传播沟通管理策略,以期对国内企业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4.
《法律与生活》2014,(2):37-37
正新闻影像2013年11月22日~26日,在浙江省举办的农博会上,一家销售有机粗粮摊位上的巨大"三鹿"标志煞是夺人眼球。该"三鹿"全称是浙江三鹿实业有限公司(简称浙江三鹿)。从其公开资料来看,其生产的是有机米面系列产品,创建时间为4年。跟原来的"三鹿"相比,除了保留有"三鹿"的名字和Logo外,浙江三鹿几乎脱胎换骨。浙江三鹿重出江湖,不仅引起参加农博会的消费者的好奇心,更引来众多媒体的关注。部分报道摘录如下:  相似文献   

15.
游昌乔 《法人》2007,(1):82-93
由于历史问题至今没有解决,中日关系处于政冷经热的局面,在华日企背负着一种微秒的政治包袱,稍有风吹草劝,就会激起敏感的民族情感,进而演变成大风大浪,成为众矢之的。在这种背景下,在华日企应该如何进行危机公关呢?被称为“危机管理第一人”的游昌乔先生整理了自2000年开始至2006年,在华日企所经历的7起有代表性的危机公关案例,并用关键点公关公司所创导的危机公关5S原则进行点评,征得游昌乔先生同意,《法人》杂志本期独家推出,冀望读者以史为鉴,辨是非明得失。  相似文献   

16.
宁益 《法人》2005,(4):58-61
"突然有一天,当我们看到曾经仰视和敬畏的跨国公司在中国的表现相继超出了我们的心理预期,甚至不可理解和难以接受的时候,跨国公司的公关危机爆发了."  相似文献   

17.
"三鹿奶粉事件"是我国近期发生的大规模、恶性侵权案件。根据大陆法系相当因果关系说"无此行为,虽必不生此种损害,有此行为,通常即足生此种损害者,行为和损害之间存在相当因果关系"进行研究发现,本事件中,判断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具有相当因果关系,完全可以采用杨立新教授"大前提——小前提——结论"公式来进行认定。  相似文献   

18.
顾骏 《检察风云》2008,(20):26-27
透过奶粉危机,人们担心的是事故频发所表明的监管制度本身的缺失,不是个别官员或部门的失职,而是"体制性无力"。三鹿事件或者更确切地说,中国乳品危机进入了善后阶段,饮用过三鹿奶粉的婴儿得到检查和治疗,对有关当事人的责任追究也已逐一落实。监管部门在有条不紊地工作,特别是质检总局先是对全国乳品企业的婴儿配方奶粉进行全面检测,并及时公布了检测结果,对占被检测企业总数20%的22家企业的含三聚氰胺产品公开曝光,然后进一步对液态奶进行大面积检测,对全国知名的几家大企业的含三聚氰胺的批次产品,同样给以曝光,国务院随之废除了国家对食品企业的免检制度。  相似文献   

19.
从"对社会动员"到"由社会动员"--危机管理中的动员问题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危机管理需要高效动员机制的支撑.相当长时期内政治动员成为我国危机管理的主要动员模式,这时的动员是一种"对社会动员"."由社会动员"在危机管理中不仅必要,而且能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当代条件下,把政治动员作为危机管理动员的主要模式,可能产生一些消极后果.随着共产党执政方略向依法治国的转变、社会的逐步成熟以及有限政府模式的确立,使得危机管理动员从政治动员为主的"对社会动员"模式走向以社会自主动员为主的"由社会动员"模式具有了必要性与可能性.  相似文献   

20.
论公共危机管理中政府形象的媒介公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韦付萍 《法制与社会》2010,(34):195-196
危机传播管理作为危机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实现“转危为安”和“化危为机”目标的功效已得到了充分的实证检验。本文以政府传播和政府管理基本理论为基础和指导,基于危机管理的范畴分析,以危机管理与政府媒介公关的相互关系为切入点,重点分析危机管理中政府形象媒介公关的基本原则,即以信息公开为基础,围绕政府与媒体性关系的法制构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