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蒋如铭 《中国人大》2009,(19):27-27
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地方立法工作,一要把科学立法贯穿于地方立法工作的全过程。科学立法的本质,是要求法律制度能够准确反映和体现所调整社会关系的客观规律,同时要遵循法律体系的内在规律。坚持科学立法,要切实把握好以下几点:第一,要科学确定立法项目。要加强立法项目的可行性论证工作,对法规调整的对象、  相似文献   

2.
正确处理地方立法工作中的几个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正确处理地方立法工作中的“滞后立法”“超前立法”“同步立法”三者的关系。“滞后立法”者主张,立法应当是成功经验的确定,以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目标的许多改革政策和措施,具有很强的试验性和探索性,而法律应当保持相对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将这些缺乏成功经验为客观依据的措施上升为法律不可能实现真正的稳定性和连续性,无法树立法律的权威,不利于市场经济目标实现;“超前立法”者主张立法要有预见性、超前性的思维,只要立法工作经过科学的预测和论证,法律的可行性是有保障的,法律不仅仅是对成功经验的确定,而且也应…  相似文献   

3.
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必须大力加快经济立法的步伐,努力构筑市场经济法律体系框架。笔者认为,目前亟待解决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一是突破法律是政策的定型化、经验的规范化的传统立法模式的束缚,树立与改革开放相适应的立法新思维和新思路。二是破除把法律作用单纯归结为约束和惩罚的传统观念,全面认识法律的引导、规范和约束作用,树立立法导向性观念。三是破除传统的法律所体现的义务本位,树立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权利本位的新观念。四是树立立法前瞻性的观念,使立法在科学预测和客…  相似文献   

4.
周禹鹏 《中国人大》2010,(22):18-1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开放的、发展的、不断完善的科学体系。这一本质属性,对地方立法的理念、内容、机制、方法等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因此,认真总结经验,分析发展趋势,明确地方立法需要摒弃调整什么、继承发展什么,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5.
王先胜 《广东民政》2011,(5):23-24,43
殡葬事务的立法应当改革 殡葬事务需要立法,毫无疑问;法怎么立却是个大问题。目前,各界对通过行政法规调整和规范殡葬事务已有许多批评,说过火的还有指责部门立法的。其实,在我国,许多法律就是在行政法规的基础上立起来的。先通过行政法规调整和规范殡葬事务本身并没有什么可指责的。问题是这部行政法规立法是否科学、民主、适当。  相似文献   

6.
立法是一种动态的、有序的活动。整个立法过程,由进行立法预测、形成立法创议、编制立法规划、确定立法项目、起草法律议案、提出法律议案、审议法律草案、表决法律草案、公布法律等一系列环节构成。  相似文献   

7.
民政立法预测,是对未来的民政立法发展状况的预见;民政立法规划,则是探求达到民政立法目标的具体途径和应采取的具体措施。在国家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加强社会领域的立法背景下,民政事业领域逐渐成为国家立法的中心和重点。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要“坚持科学立法”,这是对新时期立法工作的新的更高的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制定了数量众多的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和规章,到2010年,还要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坚持科学立法,将使我国的立法制度、立法技术更趋完善和成熟。  相似文献   

9.
明确性是立法语言的基本特征,立法语言体现出准确、简约、庄重的特性是立法者在立法活动中追求的目标,但是在明确性的背后却隐藏着法律模糊修辞的必然性。绝对的明确导致法律规范的滞后与僵化,模糊修辞的灵活性、协调性决定了它是消除立法语言过于明确带来弊病的必然选择。刑法在罪行法定原则的思想指导下明确性成为其语言的最重要特征,其也因此被成为最精确的法律科学,但是在以明确性作为立法目标的同时也要注意刑法规范模糊性的功能。作为立法语言的一种修辞方法,模糊修辞是服务于立法语言的,同时又作用于立法语言,一方面说服制定法的接受者服从法律,另一方面协调法律规范与其所调整的事实之间的矛盾,甚至还协调法律权威与共识之间的冲突。  相似文献   

10.
外商投资法是调整在国家协调经济贸易运行过程中发生的关于外商投资企业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我国外资立法模式选择需注意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同时与WTO相应法律规则相一致。在WTO体制下我国外资立法的重构以及立法的体系化过程中必须建立统一的外资基本法典,明确的外资基本法不仅是外资立法体系构建的基础,也是修改和完善外资立法的相关法律规范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1.
建立市场经济立法综合机制1.建立经济立法预测机制。这是适度超前立法,使经济立法更加贴近转型期的社会现实,取得实效的重要条件。经济立法预测是用专门的科学方法和手段,寻求有关经济立法的未来状况和发展趋势,为经济立法的可行性提供科学依据。建立该机制需要成立经济立法预测的专门组织,对经济立法进行近期和中、长期预测,科学地提出立法项目及规划,为立法决策机关服务。2.建立民主立法与专家立法相结合的社会机制。人大和人大常委会是我国的立法机关。但由于人大代表来自各个部门、各个行业,  相似文献   

12.
目前我国法学界已有两部“个人信息保护法的专家意见稿”,这两部意见稿均主张采取统一立法模式,即将公共部门和私营机构收集、储存和处理个人信息的行为放在一部法律文件内进行调整。基于国外的立法经验、目前我国已有的立法基础以及现实对于私权利保护的诉求,应该针对个人信息保护的立法应当采取分散的立法模式,即将公共部门和私营机构收集、储存和处理个人信息的行为分别置于不同法律部门中的不同法律文件内进行规范调整。  相似文献   

13.
在法治国家,妇女权益的保障首先是法制的保障。而完善的立法则是实现妇女权益法制保障的先决条件。完善的立法是立法数量与质量的统一。法律规范必须达到一定的量的指标,否则就无法与所需调整的社会关系的广度与深度相适应;法律规范又必须有质的要求,否则,就不能有效地调整社会关系,同样不能达到预期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我国妇女权益保障立法的完善也正是需要落实在“质”和“量”两个方面。 我国妇女权益保障立法的现状及问题 从新中国第一部具有基本法性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的诞生到现在,尤其是改革开放二十年的立法实…  相似文献   

14.
立法创制与复决具有巩固权利自由;权利牵制权力;以及臻于客观立法的法律品格。探究立法创制与复决的法律品格,有利于发现主体间型立法的科学品质,进而对于提升立法的质量,完善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5.
现代社会是经济与法律全面渗透、有机联系的统一体。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我们应将合理的经济分析方法融入到立法工作中,从实证和规范双方面预测与评价法律,形成科学完整的法律体系,为我国法治建设开辟道路,并为社会创造最大效益。  相似文献   

16.
“加强社会主义法制,是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保证”,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必须完善道德立法,完善道德立法最主要的是要完善社会家庭生活领域中的道德立法;完善职业道德立法;完善社会公德立法。完善道德立法,并不是混淆道德和法律的界限,更不是用法律代替道德,只是在社会转型期,通过法律的强制性去调整道德无法调整的范围,以提高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准。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进入后法律体系时代,立法工作的重心也相应地作出战略性调整,其中一个重要的变化就是从注重创制法律规范,逐步转向更加注重提高立法质量,更加注重保障和促进法律规范的有效实施。适应这一变化,全国人大常委会也开始把如何提高立法质量作为立法工作的重中之重。而立法后评估就是在这方面所采取的一项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8.
五、要处理好科学立法与民主立法的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过程,是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不断深化的过程,是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集中体现。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必须继续深入推进科学立  相似文献   

19.
立良善之法,根本途径在于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着力抓住"提高立法质量"这个关键,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增强法律的及时性、系统性、针对性、有效性,做到能具体尽量具体,能明确尽量明确,努力使法律立得住、行得通、真管用。一是,切实加强和改进立法调研工作积极探索建立基层立法联系点,努力创新调研方式和方法,通过实地考察、暗访、蹲点等方  相似文献   

20.
当代科学进步和新技术革命,急剧改变、拓展着人类生活新领域,也使得各种社会关系发生巨大变化。这就强烈呼唤着法律对科技社会关系适时加以调控,以适应发展和解放科技第一生产力的需要。法律对科技活动中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进行调整的首要和关键环节是科技立法与科技执法,这是一个在科技发展大潮中亟待加强的法制建设新领域。 (一) 科技立法,是指科技法律规范的起草、制定、颁布、修改补充或废止的活动。科技立法是科技法制建设的首要环节,是实现有法可依的前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