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英美对越南战争的认识和观点差别较大,两国围绕英国是否出兵越南产生很大矛盾。虽经多次磋商,但英国自始至终拒绝美国的出兵要求。然而,由于英国在诸如西欧防务、英镑的支持等方面有求于美国,所以英国政府也竭力与美国协调以避免关系破裂,坚持为美国的越南政策提供道义上和外交上的支持,同时极力斡旋调停,帮助美国"体面地"撤离越南,但最终还是未能避免由此给英美关系带来的严重的负面冲击。  相似文献   

2.
从墨西哥湾漏油事件看“英美特殊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芳 《亚非纵横》2010,(5):12-16
墨西哥湾漏油事件发生后,美国对英国态度强硬,在英国国内激起强烈反响,“英美特殊关系”遭遇新挑战,暴露出其脆弱性的一面。但基于政治、经济、安全合作等多方面利益考虑,双方并不乐见该事件上升至影响传统盟友关系的层面,“英美特殊关系”更趋现实。  相似文献   

3.
调整与定位:英国对英美"特殊关系"的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布朗任首相时,试图加强英国外交的自主性.2010年5月英国大选后,新政府在很大程度上延续了布朗外交政策调整的基调.英国对外政策的调整,既是出于对布莱尔政府过于倾向美国的外交政策的反思,更是出于英国对世界发展趋势的新认识.英国加强外交自主性的努力无疑使英美两国分歧增多,导致英美"特殊关系"频受考验,但英美"特殊关系"的基础仍在,两国相互需求、相互借重的态势还没有发生根本性改变,英美仍会致力于维护这种特殊关系.  相似文献   

4.
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的苏越关系是苏越关系史上重要的历史时期。在这一时期中,出现了苏越的迅速接近以至于结盟的特出事件,对东南亚地区和中苏美大三角战略关系产生了很大影响,因而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关注。众所周知,正是在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越从各自的战略利益出发,缔结了带有军事同盟性质的“友好合作”条约。越南依靠苏联的支持,出兵  相似文献   

5.
一年初以来,英国在对外关系上出現了一些值得注意的动向。一方面,在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积極推动下,英国在和緩东西方关系上多少采取了某些行动,并提出了一些具有現实意义的建議和意見。另一方面,英国公开同美国閙独立,唱对台戏,一些非官方人物甚至提出要同美国爭夺“西方世界”的領导权,英美矛盾有了显著的發展。  相似文献   

6.
美国政府的对越政策是美国学术界一个热门的研究课题,有关论著论文层出不穷。但是稍一留意即不难发现,这些研究大都将注意力放在了对60年代美国开始大规模出兵越南时期的对越政策研究上,而对此之前美国政府的对越政策则所论寥寥,研究的深度和广度都远远不够。正因为有这样的一个缺陷,人们往往就很难理解:为什么1965年后美国政府突然大规模地出兵越南,为什么要花那么大的代价卷入越战?这就有意无意地给人留下这样一种印  相似文献   

7.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在美国的全球战略中,中东一直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战后初期,美国在中东排挤英国和法国的势力,取而代之。随后,中东就成为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争夺世界霸权的一个焦点。美国直接参与中东地区以色列同阿拉伯的冲突,支持以色列一再进行侵略战争,并已两度亲自出兵中东。美国在中东作出怎样的政策选择,无论对于中东的动乱、整个中东局势的演变以至世界的全局,都具有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韩国出兵越南对其国家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参加越南战争对于韩国来说是一次经济发展的有利时机.在与美国关于越南战争问题的讨价还价之中,韩国不仅获得了大量的美国战争补贴,还获得了企业开拓市场的机会,同时在政治上增强了自身的国际地位和与美国讨价还价的砝码.因此,韩国出兵越南参加越南战争成为推动国家发展的一把利剑.  相似文献   

9.
1975年越南南北方统一以后,越南地区霸权主义者认为占领整个印度支那地区、称霸东南亚时机已到,因此,它加紧了对老挝的控制,出兵入侵了柬埔寨,威胁了印支周围国家的安全.泰国是一个和老挝毗邻的国家,有较长的共同边界线,今天老挝和泰国的关系是人们观察印支形势的一个  相似文献   

10.
从80年代后期以来,越美已就柬埔寨和平问题、越美双边尤其是印支2300名美国战俘和失踪人员问题进行了积极的协商。 1991年10月,越南和美国都参加了和平解决柬埔寨问题巴黎协定的签字。由于越南在柬埔寨问题上的合作和在战俘和失踪人员以及其它人道问题上的合作,满足了布什政府开始促进改善越美关系的要求。最突出的一点是布什政府许诺改善越美关系的4个阶段的“里程”表,但一再警告这些努力的“建设与规模”将取决于越南在战俘和失踪人员问题上的合作态度。真正的里程表被视为是秘密资料,但它的要点已被美国政府的高级官员以及越南官员泄露。  相似文献   

11.
孙中山在越南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中山即孙逸仙(1866-1925年)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一位伟大的民主革命家和首屈一指的人物。1905年孙中山提出著名的三民主义,即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同时成立中国革命同盟会组织,以推行三民主义和宣传、动员群众。孙中山是辛亥革命的组织者,并成为中国第一个民主共和国领导人。  相似文献   

12.
奠边府战役是越南军民在抗法战争中取得历史性转折的伟大战役,也是中国人民支持越南抗击法国殖民者,打败美国干涉者的决定性战役。奠边府战役的胜利首先是越南人民的胜利,同时也是中越团结抗敌的胜利。在奠边府战役中,中越两国军民并肩战斗,共同对敌,结下深厚的战斗情谊,将中越友好关系推上了一个高峰,树立了一块光辉灿烂的历史丰碑。回顾奠边府战役的战斗历程,我们要永远牢记和珍惜两国人民这种十分宝贵的团结战斗的国际友情。  相似文献   

13.
南明与安南关系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明初期,安南仍与南明政权保持了较好关系。随着清军逐步南进,安南开始改变对南明的态度。清军进入广西、云南后,虽然南明仍有永历政权,安南各政权已开始建立了与清朝的宗藩关系。这段历史反映了古代中越关系史中,不是正统观念,而是政治实力才是双方建立朝贡关系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论1990年以来越南与日本的经济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越南与日本的经济关系快速发展,其主要体现在两国的贸易、日本对越南的投资以及日对越ODA为主的经济援助等方面。两国经济关系的快速发展,反映了两国在追求各自国家利益上的一致。一方面,越南为发展国内经济,争取更大的国际市场、国外投资以及外国经济援助,积极同日本发展经济关系;另一方面,日本为逐步扩大对越的影响力,通过贸易、投资以及经济援助等方式推进对越经济外交政策。  相似文献   

15.
Although not unexpected, the Soviet invasion of Afghanistan was still largely a shock to the West. It was the first time since the Second World War that the Soviets had directly intervened in a country outside the Warsaw Pact. Despite the intervention eventually being seen as Moscow's ‘Vietnam’ the West was initially unsure about what the invasion meant for stability in the region or the future conduct of East–West relations. In response to the crisis the UK Foreign & Commonwealth Office (FCO) proposed that Afghanistan revert to a neutral and non-aligned status in an attempt to create the basis for a viable political settlement, one that would allow the Soviet Union to withdraw troops without losing face. It launched the proposal in early 1980, lobbying other countries to support and champion the idea, culminating in a visit to Moscow by the Foreign Secretary, Lord Carrington, in July 1981. In this early phase of Soviet intervention the British proposals were premature but not without merit. They anticipated the strategy the Soviets would eventually adopt in their attempt to achieve an orderly withdrawal.  相似文献   

16.
皮军 《南洋问题研究》2005,23(4):20-25,19
冷战后,经过艰难的谈判,越南与美国实现了关系正常化,之后两国关系快速发展。本文着重分析了在两国关系快速发展背后各自的战略意图及其对东亚格局的影响,并对越美关系发展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西沙海战爆发后,美国采取不介入的立场,军事上不介入中越海战,外交上不支持任何国家对西沙和南沙群岛的领土要求。其主要原因是:其一,美国认为这两个群岛的主权归属难以确定;其二,西沙海战的交战双方是南越和中国,美国难以取舍;其三,美国已经自越南撤军,出于国内政治的考虑,不愿意也难以介入西沙海战;其四,从根本上讲,美国的国家战略决定其必然采取不介入的政策。美国关注海战后军事和外交局势的发展,同时采取措施,尽量避免其盟国与中国之间发生战事,以推行其反苏遏苏的国家大战略。  相似文献   

18.
冷战时期,东盟与北越相互敌视。1975年越南统一后,越南与东盟关系出现短暂缓和。1978年越南入侵柬埔寨后,双方关系再次呈现对抗状态。冷战结束后,越南与东盟之间关系走向和解。1995年越南加入东盟,双方关系实现历史性突破,长期动荡和分裂的东南亚开始走向区域联合自强和一体化方向的新道路。越南与东盟关系的演变,有着复杂的背景因素和各自的利益考虑,表现出一些明显的特征。  相似文献   

19.
革新开放以来老挝与越南特殊关系的新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和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在反帝反殖的共同斗争中形成和建立了特殊的团结和友好关系,老越特殊关系一度成为老挝对外关系的核心。随着20世纪80年代中期老挝全方位外交方针和政策的确定和实施,老挝在发展对越关系时表现更为主动积极,老挝与越南的特殊关系不仅没有因为全方位外交方针的实施而发生变动,而是更为紧密,特别是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等新形势下,双边合作还在不断深化和扩大,老越特殊关系正朝着更为巩固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