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谁是青年?--关于青年年龄界定的研究报告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谁是青年?似乎是个不难明白的问题,不就是人生处于青年时期的人群嘛!然而稍作深究,人生的青年期始于哪个年龄又终于哪个年龄?青年的年龄下限和上限在哪里?如今可谓是理解各异,其说不一。莫衷一是的青年年龄界定中央电视台2002年8月16日,朱军主持的“艺术人生”节目中,当被采访人徐帆谈到自己已到35岁生日时,现场有观众问:“你有没有中年危机?”徐帆答:“我没有中年危机。”朱军插话:“按联合国的规定,你还有10年才进入中年。”2002年10月15日《中国青年报》的一篇文章称:“国际卫生组织已经把青年的年龄上限划到了60这个数字,只要60岁以下都…  相似文献   

2.
备课卡片     
青年是祖国未来的希望。他们敢想敢做,思想开放,渴望着为祖国为世界作出贡献,而且,有不少人已经作出了贡献。例如,从1901年颁发诺贝尔奖金以来,获得物理、化学、生理和医学奖的有三百三十多人,其中三分之一以上是三十五岁以下的年轻人。大家熟悉的居里夫人,三十一岁发现天然放射性元素镭和钋,三十五岁提炼出镭盐。爱因斯坦在二十六岁就提出光量子说,同年建立狭义相对论。杨振宁和李政道共同提出弱相互作用下宇称不守恒,当时杨振宁三十四岁,李政道三十岁。兰德斯坦纳,三十二岁发现人的血型有A、B、O、AB  相似文献   

3.
从我国目前大学生入学年龄来看,一般在十八岁左右。经过四至五年的大学学习生活以后,毕业时大约二十三岁。结合心理学的研究表明:这一阶段正处于青春后期。并已开始向成人阶段转化。因而无论在心理上还是在生理上,都是处于一个迅速变化的重要时期。各方面的巨大变化带来了对许多问题的重新思考。他们一方面生理上日渐成熟,另一方面自我意识不断加强,但由  相似文献   

4.
每一个人都要经历青年时代,任何一种形态的社会都有青年。青年总是社会中生机最旺盛、最活跃的部份,在社会生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对社会的稳定或变迁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哪一个国家、民族和阶级都在关注着青年,把自己的希望寄托在他们身上。那么,该如何去掌握和引导青年呢? 我国是世界上最年轻的国家之一。目前全国平均年龄只有二十六岁。十五岁到三十岁年  相似文献   

5.
今天的世界正在向国际社会迈进。鉴于日本正在和将要在国际社会中扮演的角色,加深同其它国家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事务方面的互相理解,促进同他们的合作关系,对日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把亲身参加活动,特别是青年交流活动,作为重要的纽带来加深同不同国家的友谊和亲善关系,加深同他们的互相理解与合作,这是建立世界持久和平的根本措施。在最近这些年里,日本在国外旅游的人越来越多了。青年人也不例外。年龄在15岁到24岁的青年,每年去国外旅游的人数已达到了50多万人。这对于促进青年的国际头脑、加强青年对国际的理解与合作,已被证明是一个十分有效的方法。这使有着极大求知欲望和灵活思想的青年,能有机会访问外国,并学习和了解他们的气候、文  相似文献   

6.
●年龄层次 高三的学生(17-18岁),这一 时期相当于青年初期,生理和心理 的发展都达到相当成熟的水平。精 力充沛,具有强烈的进取精神,无论 体力还是智力,都处于朝气蓬勃的 发展时期,也是独立地走向社会的 准备时期。 随着生理的日渐成熟,智力的 各种成分基本趋于定型,感知和观 察事物的能力更全面、更深刻,更有 目的性和系统性。注意的集中性加 强,思想具有更大的敏捷性、灵活 性、深刻性、独创性和批判性,开始 形成辩证逻辑思维(但有片面性和 主观性)。 随着认识能力的发展,对世界、 人生意义、价值观等有了较系统的 …  相似文献   

7.
一九八四年九月二十四日,日本二百一十个代表圑三千多名青年,分四路前来我国北京、上海、南京、杭州、西安、武漢等地参观访问,并参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三十五周年的盛大庆典。这三千名日本青年是应中国共产党总书记胡耀邦的邀请来中国与几十万中国青年联欢的。目的是促成中日两国青年到二十一世纪以至世世代代友好下去。这种大规模的友好活动,无论在中日两国的历史上,还是在世界上,也是互古未有的。  相似文献   

8.
青年在芬兰人口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小.1950年,年龄在15岁以下的青少年还占人口的30%,到1980年仅占20%.今天,芬兰青年在物质方面的需要完全可以得到满足.从他们出入于视听游戏拱廊、爱穿名牌服装上,可以看出他们同样喜欢赶时髦.但是,芬兰青年也有许多爱好.在7-24岁的青少年中,约有64%的人至少参加了一个志  相似文献   

9.
到目前为止,在世界范围内还未有较成熟,并得到公认的青年研究科学体系。这并不是说青年不具备作为一个独立科学研究对象的条件,也不是说人们在青年研究方面不够努力。众所周知的事实是:自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不少学者就在青年研究方面付诸了极大的心血。特别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青年研究的成果进入了令人瞩目的阶  相似文献   

10.
30岁的丽抱怨说:自己的情感年龄远不及生理年龄大。 我告诉她:情感年龄与生理年龄从来都没有相对应的规则。一般人认为,年龄越大情感上越成熟老练,其实是没有现实的科学依据的。有些人年至古稀,涉足情爱时还很单纯稚嫩,有些二十岁出头的女孩子,却已然是情场老手了。因此,关键在于经历了多少,以及从经历中悟出了多少。  相似文献   

11.
郑岩 《政策瞭望》2011,(7):47-50
芬兰、瑞典和日本等国是进入老龄社会较早的地区,也是世界上的长寿之国。他们在发展养老服务事业方面有许多成熟的经验和做法,值得我们借鉴和吸收。芬兰为居家养老提供周到服务芬兰是世界上的长寿国家之一,男女平均寿命分别达到74岁和80岁。近年来,芬兰人口老龄化情况越来越严重,预计到2030年,芬  相似文献   

12.
宇秀 《中国减灾》2010,(1):38-38
三十五岁的单身朋友英丽不幸生了场大病,弄得牙齿掉光、头发脱落。她很清楚自己这样的年纪,又得过要命的大病,在中国八成是要把单身进行到底了。不过,幸好西方的男人在婚姻上不像中国男人那么在意年龄、容貌等外部条件。  相似文献   

13.
人到一定的年龄就要衰老,这是自然规律。但衰老究竟从多大年龄开始,在生命科学包括医学上至今尚无绝对标准。人类生命的历程,是以时间单位计算个体的生存时间,一般称时序(自然年龄),按时序年龄将人的一生划分为发育期(20岁以前)、成熟期(20—40岁)、衰老期(40-60岁)和老年期。1982年联合国老年问题世界大会提出以60岁为老年期的开始年龄,我国习惯上也把60岁以后称为老年期,把达到和超过这个年龄的人统称为“老人”。现实生活中,各个国家对老年人的年龄界限也无统一标准,多数是根据国情及所在地区的情况来规定。世界卫生组…  相似文献   

14.
伴随着青春的脚步,爱情会悄悄地降临到青年人身边.随着性心理的成熟,对爱情的欲望与追求,自然会在高校青年学生的内心萌发.高校青年学生年龄一般在17岁-23岁、24岁之间,正处于"异性接近期"向"恋爱期"的过渡时期,恋爱问题已成为青年学生谈论的热点.  相似文献   

15.
放大的“可能”:读《中外青年比较研究》谢维和人们看重去年,社会所以关注青年,不仅在于他抓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性,而更多地寄望于其潜在的可能性。在“青年”这一主语之后,永远伴随着一种无限的规定性:他们可能是……,他们也可能是……正是这一连串有待填充的省略号,使青年成为时代的宠儿、社会的娇子。而且,人们不难看出,青年的地位也往往与这种可能性的大小成正比。无疑,在闭关自守的传统社会,青年的可能性受到极大的限制。所谓“三岁知大、七岁知老”正是反映了和概括了在狭隘存在中人们对青年的期望与评价。而在世界政治经济文化广泛交流、渗透和影响的今天,青年的可能性也相应地得到巨大的扩张。由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黄志坚教授主编、中国青年出版社近日出版的《中外青年比较研究》一书,正是从理论与现实的结合上,把世界青年带到了中国青年面前,又把中国青年推向了世界。它使我们在青年这一有待规定的主词后面,看到了一种更为放大的“可能”,也同时从这种放大的“可能”中,产生了更多的思虑。如果说,我们过去更多地只是从建设一个现代化的中国去看待中国青年的可能性,那么,把整个世界格局作为判断和分析的参照系,则必须是今天中国青年对未来的考虑思路。《中外青年比较研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我国许多城市的汽车驾驶学校里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银发族”,“车本”已不再是年轻人的专利,低龄老年人学车渐成潮流。随着公安部即将把学习驾驶的年龄限制放宽到70岁,我国老年人也正在带入到汽车社会……  相似文献   

17.
青年的消逝并不是指特定生理年龄生命群体的消逝而是就社会文化意义而言的.从权利义务视角看青年逐渐失去之所以为青年的资格;从心理行为视角看青年的形象变得模糊;从价值意义视角看青年出现信仰理想的危机.这消解了青年概念在社会文化意义上的内涵.要通过发展青年的公民能力,由内激发青年自身的能量来改变现状.  相似文献   

18.
新语     
《小康》2013,(6):22
44岁现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在一份报告中指出:从世界各国大量的统计资料看,43岁到45岁之间男人在心理、思维和工作等方面都会发生显著变化,出现了信念危机、生理危机、事业危机、职业危机、人性危机、心理危机、情感危机和亲子危机等8种危机,为此把44岁定为青年和壮年的分界点。"我的心已老"是44岁男人常发出的感慨。大多数中年人都会有内在的、精神上的双重孤独和压抑。44岁中年男人要想摆脱心理危机,就应该调整心态,培养快乐的  相似文献   

19.
《山东人大工作》2006,(7):61-61
据《法制日报》报道,近年来,不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危害社会的行为逐渐增多。其中,严重的刑事案件明显增加,作案手段呈现凶残化和智能化特点。由于发育年龄提前和频繁接受暴力文化的影响,现在青年违法犯罪的初始年龄比上个世纪70年代提前了两三岁。对此现象,有法律专家提出,要根据儿童的心智成熟程度,将刑事责任年龄的最低起点从14岁降至12岁或13岁。日前,这一观点在厦门市引起了广泛的争议。  相似文献   

20.
人的年龄有新划分最近,联合国卫生组织根据现代人生理及心理结构上的变化,将人的年龄作了新的划分:44岁以下为青年;45岁──59岁为中年;60岁-74岁为年轻的老年人;75岁-89岁为老年人;90岁以上为长寿老人。人的年龄有新划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