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类比推理在法庭辩论中的运用宋健类比推理是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某些属性相同从而推出它们在另一些属性方面也可能相同的推理。在法庭辩论中,正确运用好类比推理可以极大地增强说服力,有力驳倒对方,使其无言自辩,从而取得辩论的优势权。笔者仅就类比推理在法庭辩论中使...  相似文献   

2.
所谓的刑事比附类推,是指在刑法无明文规定或规定明显有漏洞或偏颇的情况下,以类比推理的方法和法律规定的程序,比照依附最相类似的刑法条文、判例甚至经义,对一些刑事疑难案件进行出罪或入罪的一种法律机制。刑事比附类推起源于周秦,发展于汉唐,延续于明清,承袭于现代,可谓源远流长。刑事比附类推之所以能在中国历史上绵亘数千年,与它所具有的独特的法律功能有关。经过分析可知,刑事比附类推有弥补刑法条文漏洞、纠正刑法条文偏颇和延长刑法条文生命的功能。虽然我国现行《刑法》中没有规定比附类推条款,但从学术上进行满足实践需求和学术创新的探索仍是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3.
长期以来,对于我国刑法中的类推制度.理论界历来观点不一,争议的焦点不外乎是类推制度的存废问题.《对我国刑法类推制度的再思考》一文认为,我国刑法中的类推制度是一定历史条件下法制不健全的产物,成熟的市场经济必然是排斥类推的.目前,我国刑法废除类推制度的时机已经成熟,从方法和途径上,应该立足于刑事司法解释的完善和大力加强刑事立法.  相似文献   

4.
关于司法类推与立法类推的界定侯国云,刘道义我国刑法第七十九条明确规定了刑事类推制度。刊法理论上把这种刑事类推分为司法类推与立法类推丙种。但司法类推与立法类推究竟应当如何界定,目前在理论界尚无定论。刑事类推,简单说就是对刑法中没有明文规定的旧罪追究刑事...  相似文献   

5.
我国的刑事类推制度,充分体现了我国刑事立法打击犯罪、保护人民的社会主义性质。它的特点是与保证准确有效地向一切犯罪作斗争,同时又要防止类推扩大滥用的双重任务紧密相联的,是,种有严格限制的类推制度,这种类推制度不仅在刑事立法和司法中排除了“法的类推”(即以国家立法总原则或政策为依据的类推)、“判例类推”(即以判例作为裁量依据的类推)、和“有罪事实类推”(即依据,一定的客观事实和法  相似文献   

6.
我国现行的刑事类推制度是一种严格限制的类推制度,其特点是既要保证准确有效地同一切犯罪作斗争,又要防止类推的扩大滥用。这种类推制度,对刑法的类推条款在适用条件、适用范围和适用程序上都有限制性规定。 (一)刑法对类推适用条件的限制规定。定罪判刑适用类推的明文规定,见于我国刑法第79条。这就是说,首先适用类推的行为必须是一种犯罪行为。对于这种犯罪行为的确认,应以刑法笫10条的规定为根据。这是刑事类推适用的一个基本准则和先决条件。  相似文献   

7.
刑法解释的实质化,使得目的解释成为刑法解释的“桂冠”,目的解释为类推解释开了一个口子,而类推解释又为目的解释提供了足以伸展的舞台.类推解释作为一种法律解释方法,具有独立的品格,学界对类推解释的禁止并不合理.类推适用、类推解释、类比推理三个概念相互缠绕,使得对类推解释的曲解和误读不断.通过对司法实例的检讨,可以发现当前对扩张解释与类推解释模糊地带的处理表现欠佳.类推解释独立品格的确立,需要依赖于两条至为重要的线索:形式逻辑和实质立场.前者在于解决类推解释在形式逻辑上的障碍,基于此,传统“禁止类推解释”命题被重新表述为类推解释内部“允许的类推解释”与“禁止的类推解释”命题;后者在于为类推解释提供实质的理论支撑,并回答类推解释与罪刑法定原则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刑法修改不宜再保留司法类推刘瑞华广义上的类推包括立法类推和司法类推。法律规范中对某种具体行为规定“以……罪论处”、“依照……处罚”、“比照……论处”,属于立法类推。我们通常所说的类推专指司法类推,即现行刑法第七十九条规定司法工作人员在刑事诉讼中适用法...  相似文献   

9.
几乎在每个国家中都有一些刑法学者对禁止刑法中的类推持保留态度,他们的主要理由包括:1.类推解释是对刑法条文可能含义的解释,其解释结果是以类比推理而得出的被解释的刑法条文应有的含义。这种方法和其他方法一样,同样是法官理解刑法规范含义的方法。法官根据这种理解来适用法律,也是适用立法者制定的法,而不是自己造的法。  相似文献   

10.
类推制度的存废,是世界各国刑事立法史上争论已久的问题,也是当今世界刑法理论研究中关注的热点之一。我国在起草制定刑法的过程中,在应否设立类推制度问题上也存在不同意见,但并未进行深入讨论。刑法颁布实施以后,针对类推制度存在的根据和类推制度在实践中的优劣利弊,不少人提出了废除类推制度的主张。随着最高立法机关近年来酝酿修改刑法活动的展开,关于类推制度的存废之争更趋激烈。主张保留类推制度的学者,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论证了实行类推制度的必要性:(1)实行类推制度符合我国的基本国情。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多民族共存的大  相似文献   

11.
类推与解释的缠绕:一个类推的刑法史考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刑法解释学的兴起,在刑事理论研究和司法实践中逐渐建立了以扩大解释和类推解释为中心的知识构造,试图以解释取代类推。这一做法反而为类推在刑事法中的运用预留了空间。基于文内和文外的标准依然无法清晰界定扩大解释和类推解释,加上这两种解释都需要类推思维,因此,理论上的刻意区分只是一个立场问题。  相似文献   

12.
我国刑法在确立罪刑法定原则的同时废除了类推制度,填补刑法漏洞意义上的类推适用被严格禁止。然而,作为一种司法判断的方法,类推思维依然在刑事裁判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是法官解明刑法规范含义、进行犯罪构成要件符合性判断、践行"相同案件相同处理"法治理念的有效方法。当然,在罪刑法定原则之下,刑事裁判中的类推思维应当受制于刑法规范目的和可能文义范围,确保类推结论没有超越刑法规定而违背罪刑法定。  相似文献   

13.
法人犯罪不宜适用类推韩轶类推是我国特有的刑法制度,但司法机关在处理法人犯罪的过程中,是否也可以采取类推的方式进行定罪处罚,则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对法人犯罪能否适用类推,目前主要有二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法人犯罪可以适用类推。理由是:现行刑事立法对法...  相似文献   

14.
在刑法理论上,类推解释与类比推理不同,前者是一种法律漏洞补充方法,后者是一种法律适用方法。对考夫曼的类推理论应有清醒的认识,其实质是一种法律适用方法,与我国理论上的类推解释有本质区别。区分解释与类推的传统学说显得模糊且宏观,不能承担界分解释限度之职责。随着诠释学上读者中心主义的盛行,司法主体解读刑法文本的能动性得以彰显,客观上推动了类推解释的发展。抑制类推解释应从程序上入手,强化法律商谈主义,并从规范目的与语词逻辑上为刑法规范解释限度提供考量标准。  相似文献   

15.
在刑事犯罪个案侦查中,为了最终发现、查明和确认犯罪事实,确定犯罪嫌疑人,必须进行刑事个案犯罪信息研判。混合假言三段论是刑事个案犯罪信息研判中最常用的一种假言推理。假言推理是前提中包含至少一个假言判断的推理,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假言判断是在某对象具有或者不具有某一属性的假设之下,断言该对象也具有或者不具有另一属性的判断。混合假言三段论是以一个假言判断和另一肯定或者否定其前件或后件的判断为前提进行的推理。根据是否遵守推理规则以及结论的性质,刑事个案犯罪信息研判中的混合假言三段论可以分为混合假言三段论必然式、混合假言三段论或然式和混合假言三段论无效式。刑事个案犯罪信息研判中的混合假言三段论具有自身的优点和缺点,因此,在刑事个案犯罪信息研判中运用它时还要遵守一些合理性原则,同时要避免非形式谬误。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在讨论刑法修改问题时,不少同志对我国现行刑法中规定的类推制度提出了责难,建议予以废除。笔者认为,废除类推制度的理由都是不成立的。下面分析之。主张废除类推的理由,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曰:类推是封建罪刑擅断主义的表现形式,容易导致滥罚无辜,破坏社会主义法制。说类推在封建社会是罪刑擅断的表现形式,是完全正确的,但如果说类推在我国社会主义条件下也是罪刑擅断的表现形式,则是不正确的。这些同志忽视了我国现行刑法中的类推与封建社会刑法中的类推的一个重大区别,这就是,是否规定了限制适用的条件。在封建社会的刑法中,都是只规定类  相似文献   

17.
张明楷 《法学》2021,(2):3-18
在我国,对于新型法益侵害行为,常常先由司法解释进行司法上的犯罪化,后由刑事立法对司法解释予以确认或者否认,部分司法解释成为试行性质的法律。不管刑事立法确认还是否认司法解释,都意味着司法解释存在类推解释现象。在司法为民的我国,要求面临社会舆论与社会需求巨大压力的司法机关杜绝类推解释,可能并不现实;与其期待司法机关不作类推解释,不如期待立法机关积极修改刑法、迅速增设新罪。立法机关应当从几年通过一个修正案转变为一年通过几个修正案,从5年增加、修改50个左右刑法条文转变到1年增加、修改10个左右刑法条文。对《刑法修正案(十一)》施行前发生的法无明文规定的行为,即使司法解释将其规定为犯罪,也必须严格遵循从旧兼从轻原则,确保罪刑法定原则的贯彻。与《刑法修正案(十一)》相抵触的司法解释,应当在《刑法修正案(十一)》颁布后(而非施行后)自然失效。  相似文献   

18.
类比法是根据两类或两个事物在某些属性上相同或相似,进而推之它们另一属性也相同或相似r思维形式。它有自身的逻辑特征,在司法实务中运用它是非常必要,有类推适用和判例运用两种形式。  相似文献   

19.
一、目的类比推理是一种从特殊到一般再到特殊的推理思维。这种推理要求从本质上抓住两事物之间的一般关系,根据这个一般关系进行正确的类推。它是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的有机的统  相似文献   

20.
屈茂辉  张彪 《河北法学》2007,25(11):31-37
由于在类推适用的定位、适用前提、援引对象等方面的认识存在差异,学者们对类推适用的概念界定不一.其原因在于未能认识到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在类推适用的地位、适用范围、援引对象上的差异.对类推适用的认识及其概念的准确界定必须建立在对两大法系类推适用的比较分析之上,并区分对两大法系共同适用之类推适用的一般概念与仅适用于具体法律背景之特殊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