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为官杂谈     
为官杂谈周健行官者、领导也,公仆也。现在社会上有一种偏激心理,认为清高者不屑于为官从政,不屑于与官为伍,认为官场多龌龊,为官多不廉。但也有另一种偏向,伸手要官脸不红,跑官闹官。C不跳。现实官场中“清官”、“好官”不少,但也确实存在“贪官”、“庸官”。...  相似文献   

2.
孙凌宇 《群众》2023,(22):62-63
<正>欧阳修,号醉翁,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欧阳修毕生坚守自己“但民称便,即是良吏”的为官箴言,就是说从政者不管你的才能如何,也不管你如何施政,只要能让百姓感到便利,就是好官。他坚持尽行宽简、重农兴农、知民喜恶的便民之政,被世人称颂为“功名事业三朝相,道德文章百世师”,宋史评价其“天下翕然师尊之”。  相似文献   

3.
三国时郁林太守陆绩,为官一生,两袖清风,离任时什么也没有,行李太轻压不住船,只好搬块石头放到船上。后人称压船的石头为“廉石”。提到“廉石”,自然联想到一些廉诗。明代宣德年间的苏州知府况钟,为官廉洁,生活俭朴,离任时向百姓赠诗曰:“清风两袖去朝天,不带江南一寸棉。”比况钟小十几岁的于谦,为官的口碑很好。于谦写过一首《入京诗》:“绢帕蘑菇又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于谦还写过一首《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只等闲。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称得上是清清…  相似文献   

4.
文史 《今日广西》2012,(12):31-32
“我憎恨战争和暴力,但如果它们来了,我想不通为什么女人只能挥手送别男人上战场。”这几乎是贯穿南希·韦克一生的信条。“她是我见过最有女人味的女人,不过,一旦战斗打响,她能顶5个男人。”“没人能击败你,南希,没人!”这些,是南希的战友对她的评价。  相似文献   

5.
看好“后院”曹宪阁披览古史,笔者注意到了这样一种现象;有不少权臣显宦对自身这个“前院”节律颇严,一生为官谨慎,不失勤政廉政之大节。可叹的是,他们往往对妻室儿女这个“后院”看管不严,结果导致“后院起火”,不仅自身的清名遭到站污,甚而祸及家族。历史上赫赫...  相似文献   

6.
从政之四要     
共产党的政府是人民的政府,人民政府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践行宗旨是政府领导从政为官的天职,通过开展“三讲”活动,必须达到从政为官“四要”。一要明为官之本。共产党的干部的为官之本,在于“为官一任,造福一方”。造福一方就是为当地人民造福,给当地人民带来福祉,这与党的宗旨是一致的。我们的一些领导干部常说“屁股指挥脑袋”,你在哪里做官就要为哪里的群众说话、办事。乍一听起来好像有点本位主义,其实不然,正如古人所说“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为大基于细”。如果连自己管的那个地方、部门的工作都搞不好,…  相似文献   

7.
忠惠蔡襄     
蔡襄是北宋名臣,官居三品。他为官37年,以刚正不阿、清正廉洁著称。直至逝后100多年,宋孝宗乾道二年,还予谥号。按规矩,三品是不能得谥号的,但他一生所作所为备受赞扬和怀念,因而朝廷议论:“公之贤谥宜可得也,然端明三品在法不与为谥”、“有司辞焉,是以复请于上(皇帝)维天子锐治,思盛世之名臣,尚德报功,令特谥而褒大之”。  相似文献   

8.
没有什么能伴你一生。 健康的父母陪伴你的前半生,孝顺的子女陪伴你的后半生;夫君呢?且不说婚姻的选择是一次忐忐忑忑的冒险,且不说现代婚姻多么易变和脆弱,且不说那么多的“情儿”、“蜜儿”、“妓儿”插足干扰,即便是恩爱夫妻又有多少同年同月同日来又同年同月同日去?“生不同衾死同穴”是诗,事实上,满大街扭秧歌的老太太多于老头。  相似文献   

9.
营私为羞     
人乃万物之灵,最具羞愧之心。营私为差,是为官致仕者的美德,古往今来,倍受推崇。宋朝清官晏殊,一生官位显赫,做过各部尚书,拜过枢密史,官至宰辅,由他提拔的各级官员不计其数,但他8个儿子,无一人经他提携而做官。唐朝诗人元镇在任同州刺史期间,有一年天大旱,赤地干里,民不聊生,他昼夜不安,作诗自。倪自责,“上羞朝廷寄,下愧阎里民。”韦应物面对治下饥荒,虽努力缓解,仍觉“邑有流亡愧俸钱。”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老一辈革命家陈毅元帅,一生光明磊落,刚正不阿,以诗明志:“应知理想重,更为世界谋。我要为众人,营…  相似文献   

10.
史书上读到一则北朝人吕思礼“昼理政事夜攻书”的典故。说的是此君在其一生的为官生涯中,始终不忘发愤读书学习,“虽务兼军国,而手不释卷”。他白日里忙  相似文献   

11.
刘建林 《台声》2013,(9):58-59
在台湾历史上为官的大陆汉人不少,留名青史的也不少,但是能赢得“台湾公”敬称,又能得到台湾百姓联名签字赠送“万民黄龙盖伞”的官员,怕是凤毛麟角。然而,在道光年间,  相似文献   

12.
为官行不行,群众说了算 本事大不大,指标来检验。湖北省襄阳县对领导干部年度考核实行“群众公认”量化评论体系,优秀者给予重奖,不称职者“下岗”,开辟了一条干部“能下”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3.
我是今年1月份才到连江任县委书记的,在这个位置上,只想实实在在为地方百姓做点事。做人要有道德,作官要有官德,为官只是一两任,但共产党员作为人民的公仆却是一生的事。  相似文献   

14.
唐若水 《今日广西》2012,(12):55-55
一、你会更精明“要是你一生都在不停地读书、思考和创造,那么你在获得知识的同时,智力还可能有所上升。”《女人如何衰老》一书的作者罗宾·赫尼格如是说。这就是说,年岁尽管可能使推理、记忆的速度放慢,但并不一定会降低思维的质量。  相似文献   

15.
亦杰 《公民导刊》2005,(1):54-54
一位官至“六品”的老同学来访,我问他为官多年有何感受?他信口出格言:“要么不到官场去,要么无毒不丈夫。”他看出我这非官人士对此话的疑惑,便加以解释:“人在官场,有些事情身不由己。比如,人家给班子成员每人送一份礼,你收还是不收?收,你就没有守住良心;不收,你就变成‘无鱼’的‘清水’,成了‘腐败异己分子’,处处受排挤,离退出官场不远了。”  相似文献   

16.
卡耐基说:“每个人生命中有两个最重要的决定,它们可能造就你,也可能毁灭你,并将深深地改变你的一生。这两个重大决定是什么?第一,你将如何谋生;第二,你将选择谁做你孩子的父亲或母亲。”罗素说:“选择职业是人生大事,因为职业决定了一个人的未来。选择职业,就是选择将来的自己。”职业生涯是贯穿于个人整个生命周期的、与工作有关的经历的组合。一个人可以选择一个职业终生从事,也可能一生不断转换职业。所以这个长达一生的过程就需要规划与管理。  相似文献   

17.
刘福享 《创造》2009,(1):45-45
“为民之德,为民之情,为民之能。”三者相互关联,互为作用,它们共同铺就了为民之“道”。“德”为官之魂,只有为民之德打牢了,对老百姓的感情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情”,  相似文献   

18.
三国时郁林太守陆绩,为官一生,两袖清风,离任时什么也没有,行李太轻压不住船,只好搬块石头放到船上。政声人去后,民意闲谈间,后人称压船的石头为“廉石”。  相似文献   

19.
《山东人大工作》2007,(8):59-60
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龙永图近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坦言,为官之道在讲真话。龙永图说,不管为官为商,主要是讲真话,讲诚信。我当了那么多年的官,虽然官当得不是很大,但有一点,我感到很自豪,就是我从来没讲过假话。这就是我认为的“道”。  相似文献   

20.
《传承》1996,(5)
1931年10月李明瑞含冤于都1931年秋,以王明、博古为首的党中央大搞“肃反”运动,红七军的不少同志遭到残酷打击和迫害,军长李明瑞也被诬为“改组派头子”。但他不顾个人安危,仗义执言,对刚到职的军政委葛耀山说:红七军是经过枪林弹雨考验的军队,你这样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