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外资并购国有企业已经全面展开,在外资并购国有企业过程中,如何保障被并购国有企业职工的利益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现阶段,由于我国对被并购国有企业职工利益保护的法律存在一定的缺陷,出现了大量侵害职工利益的事实,原因主要有外资企业追逐最大利益,地方政府官员追求短期利益,国有企业机制转变不到位和职工利益保障的法律法规不健全。因此,应加强外资企业的社会责任,建立政府业绩新的评价机制,加强社会保障,健全外资并购国有企业的立法,从而将侵害被并购国有企业职工的利益减少到最小。  相似文献   

2.
企业利益相关者包括股东、经营者、债权人、消费者、供应商、雇员、政府及其他有关利益主体。公司治理需要全体利益相关者参与,形成一种共同治理的机制。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中,应保护中小股东的利益,构建债权人参与治理机制,重视员工的合法利益,规范国家所有者对国有企业的监管行为。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是为了验证20世纪90年代的一项研究成果(参见张静:《利益组织化单位——企业职代会案例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北京)。那项研究是对北京一家国有企业职工参与的调查和分析。我们希望此项研究,能够描述国有企业职工参与在那之后发生了什么新的变化,并作出相应的分析。本文只涉及其中的职工利益  相似文献   

4.
一 "通钢"、"林钢"事件都发生在国有企业改制过程中,是企业领导与劳动者利益矛盾极端化的结果,或者更准确地说是在国有企业改制中劳动者与政府利益矛盾冲突极端化酝酿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方步青  韩璐 《学理论》2013,(18):326-328
高校绩效工资改革是高校管理研究的重点之一。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角度,在高校绩效工资改革利益相关者分类的基础上,采用完全信息静态博弈模型,对高校决策主体与专任教师、行政人员等决策参与者间的博弈关系进行了分析,得到最优策略就是从有利于对方的角度出发,通过实现对方的利益最大化,来实现自身的利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6.
利益协调问题一直是理论界长期关注的一个重点。在我国利益关系急剧变化的时代背景下,理论界对此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本文对这些讨论的观点进行了较全面的总结,包括利益的概念、利益关系的主体、利益协调的相关理论。  相似文献   

7.
不同的社会阶层有着不同的利益诉求。精准扶贫战略的推进使得这种阶层之间的竞争与博弈关系更加复杂化和多元化。本文从扶贫资源精准配置的视角,分析了现阶段农村社会阶层分化的现状及各自的利益诉求,以及这些利益博弈引发的诸如扶贫资源被精英俘获、瞄准偏离、参与不足、利益表达沉默等扶贫困境,并根据精英阶层、中间阶层及贫弱阶层的特性与需求探寻三者之间的平衡点,以此实现资源分配的最优配置。  相似文献   

8.
当前,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化,使得国有企业中国家、企业与职工的利益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由此,对企业工会组织来说,其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任务也必须随之变化,并充实新的内容。  相似文献   

9.
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的利益分化和利益协调问题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王刚 《理论探讨》2005,4(3):27-29
随着我国人均GDP突破1000美元,人们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与此同时,人们之间的利益分化却日益明显,利益矛盾和利益冲突也日渐突出。如何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尽一切努力用合法的手段和途径协调利益关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成为当前执政党面临的挑战性课题,这对于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保持社会稳定和社会和谐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而找准利益分化产生的原因则是进行利益协调的关键。在此基础上通过市场机制、政府、利益集团等方式进行利益协调,同时畅通人们的利益表达渠道,从而构建一个稳定、和谐发展的社会。  相似文献   

10.
转型时期利益协调机赦的问题及改革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利益协调机制经历了重大调整,但依然存在利益格局失衡、利益表达渠道单一、利益整合机制滞后以及利益矛盾调处方式简单等问题。通过建立制度化的多元利益表达渠道,完善社会利益整合机制,扩大公民参与以及建立多元化的矛盾调处机制,将有利于建立政府负责、社会协同的利益关系协调机制,促进我国经济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1.
《行政论坛》2016,(6):98-102
利益主体意识到单个利益获得和维护具有脆弱性,因而必然将利益延展到特定的集团或集团联盟,而道德危机泛滥使利益主体在摆脱利益获得和维护的伦理约束时,便开始追逐利益维护的工具,加上现有制度并不能成为外在的刚性约束,于是利益固化的隐性过程完成。而利益固化的显性要素如权力的异化、行业垄断、政府职能扭曲等更是与隐性过程交互作用,使得利益最终得以固化。因此,突破利益固化藩篱的途径需要在提升道德意识、防止权力异化、打破行业垄断、转变政府职能等方面进行多管齐下的综合配套改革,方能消解这一顽疾。  相似文献   

12.
西双版纳地区的利益分化与利益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益分化是我国近年以来许多学者关注的一个重大社会问题。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体制的转型,社会利益分化的程度已经日益加深。这样的问题,在边疆多民族地区同样也是不可回避的。而处于我国西南国境交汇之处的云南省西双版纳地区的利益分化更是由历史、民族、地缘和现实等多种因素共同推动的。综合这些利益群体的利益诉求和利益表达的特点,不同利益群体在利益分化格局中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同时也带来了多元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学理论》2013,(1)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社会利益分化打破了原有社会利益群体之间的分界,使社会各阶层对利益资源的占有发生了重大变化,新的利益分配机制主导下的利益格局渐次形成。一方面,利益分化在一定程度上对促进社会阶层的合理整合,推动社会民主进程的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和谐方面有着积极的影响。另一方面,由于不合理的分配格局依然控制着社会资源的分配,又带来了社会分裂,阻碍政治制度建设,动摇政治合法性等的弊端。  相似文献   

14.
郑毅 《行政论坛》2012,(2):16-20
地方利益、地方政府利益、地方人民利益三个概念既相互关联又彼此区别,这在一定程度上就造成了地方政府利益表达与地方人民利益表达之间张力的形成与扩大。这种制度的失范进而导致或加剧了上访、强制拆迁、部分群体性事件以及驻京办现象等一系列不利于社会和谐与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情况和问题。因此,有必要采取相应的改革措施,促使地方利益均衡的维系,从而从根本上解决因地方各种利益表达机制不完善所带来的一系列社会性问题。  相似文献   

15.
"党的利益"问题再探讨——与李玉兰同志商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晓根 《理论探索》2006,26(5):56-58
党的利益是以党为主体,基于一定生产力基础上获得了一定社会内容和特性的利益。它包括三个层面:党的政治利益、党的组织利益和党员个人利益。党的利益与人民利益的区别在于党的利益的暂时性与人民利益的长期性、党的利益的工具性与人民利益的终极性以及党的利益的有限性与人民利益的广泛性。二者的联系在于理论上的一致性与实践上的潜在矛盾性。为此,应坚持民主执政,维护党的政治利益;坚持科学执政,控制党的组织利益;坚持依法执政,规范党员个人利益。  相似文献   

16.
"党的利益"问题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李玉兰 《理论探索》2006,2(3):51-53
中国共产党究竟有没有自己的利益?从政治学角度、政党的内涵和党的历史三个方面看,党是有自己的利益的。党的利益与人民群众的利益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党的政治利益就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党的经济利益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党的文化利益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党的社会利益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社会文明。在当前执政条件下,党的利益归纳起来就是不断增强执政的合法性和有效性,长期保持执政地位。实现这样的利益要求,基本路径是:强化和落实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按照“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原则改革、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不断巩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  相似文献   

17.
中国改革开放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根据利益关系分化的方式、速度和利益格局变动的特点,我国利益格局变迁呈现出三个阶段性特征。1978—1992年,利益分化成为利益格局变迁的主要方式,不同利益群体从共享改革初期成果到利益格局的合理分化;1992—2002年,1992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确立之后,我国利益格局呈现出失衡状态:传统的基础性群体在利益格局中被边缘化,以权力、资本为代表的强势利益群体在利益格局中处于主导地位。2002年以后,我国从侧重利益分化到侧重利益整合的利益格局再调整,以共享改革发展理念构建新的利益格局。  相似文献   

18.
论党的利益     
涂大杭 《理论探讨》2001,4(3):76-78
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政治组织 ,有没有自己的利益 ?这些利益是什么 ?它与人民利益的关系是什么 ?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 ,指出党有自己公开的利益 ,没有自己的特殊的利益。作者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党的利益与人民利益之间的关系 ,并认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党要从四个方面代表好人民利益 ,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相似文献   

19.
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强化党的利益整合功能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益整合是执政党的重要功能。在中国社会利益关系日益分化的今天,必须要强化党的利益整合功能。在利益整合过程中,要确立和坚持公平、公正、统筹兼顾、民主法治的价值理念。要从建立利益表达机制、利益分配机制、利益均衡机制、利益冲突调解机制和利益观念导向机制等五个方面着手,来构建适应和谐社会要求的利益整合机制,从而实现制度化整合的目标。  相似文献   

20.
政府在利益格局变动中的主导作用及其困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78年以来的体制变革本质上是一个传统利益格局逐渐分化、新的利益格局逐渐形成的过程,又是一个权力与利益资源的转移再分配过程.作为行为主体的政府在社会利益格局变动中发挥着主导作用,然而政府特殊利益的存在使其陷入既是社会利益整合者又是既得利益维护者的矛盾困境,不可避免地加剧了政府进行利益整合的难度.政府必须克服自身的特殊利益,自觉承担起社会利益整合的使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