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朱仲丽是我国已故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王稼祥的夫人。她原来是一位大夫,在延安时就担任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同志的保健医生。解放战争时期曾任哈尔滨第一医院院长。建国后曾到苏联莫斯科医科大学进修班深造,回国后担任北京中苏友谊院院长和中华医学会副秘书长等职,是我国医疗战线上一个活跃人物。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这位人们熟知的“朱大夫”、“朱院长”,忽然意气风发,放下常用的听诊器,走出了医学院室:拿起笔,爬格子,写起文学作品来,成为一位著作颇丰的纪实文学作家。  相似文献   

2.
朱仲丽,1915年2月出生于湖南省长沙市,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后裔,是周南中学创始人、著名民主革命先驱、革命教育家朱剑凡的爱女,是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党和人民军队的卓越领导人王稼祥的夫人。她担任过毛泽东的保健医生,为白求恩大夫做过助手,建国后,曾担任中苏友谊医院第一副院长、中华医学会常务理事、医学光学委员会副主任等职务。2014年2月8日朱仲丽在北京逝世。今年2月是朱仲丽诞辰100周年,也是她逝  相似文献   

3.
正朱仲丽是我党早期领导人王稼祥的夫人,她曾担任过毛泽东的保健医生,在医疗战线工作了50余年,她为白求恩大夫做过助手。在旧上海的白色恐怖中,在延安的窑洞里,无不挥洒有她的青春岁月……2014年2月8日朱仲丽在北京逝世,使我们失去了一位德高望重的先辈,使我失去了一位和蔼可亲、身手不凡的师长。她的离去勾起了我无限的追思……  相似文献   

4.
1938年春,王稼祥从莫斯科回到延安。征尘未洗,毛泽东就找他促膝谈心,关切地了解他的治病和身体状况,在苏联以及回国路上的情况和经过。 当时,朱仲丽刚来延安,是一个20出头在延安少有的医科大学毕业生。她到延安先是担任边区医院外科大夫,后来又调到中央机关所在地杨家岭、枣园以及中央军委总部  相似文献   

5.
江丽波 《奋斗》2014,(3):60-61
正2014年春节过后,惊悉我们尊敬的老院长朱仲丽以100岁高龄逝世,心情无比沉重,久久难以平复。虽然跟老院长朱仲丽只有一面之缘,但是她那超凡的人格魅力和在哈尔滨市第一医院历史上留下的坚实步履,促使笔者写下了这篇纪念文字。北京西城区的三座桥胡同24号,是一个独门小院,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新中国对外工作的开拓者王稼祥同志曾经在这里生活过。为迎接2013年9月28日哈尔滨市第一医院百年华诞的到来,2012年月的一个冬日在中共中央办公厅老干部局的  相似文献   

6.
正朱仲丽,湖南宁乡人,萧劲光的妻妹。其父朱剑凡在五四运动前后和大革命期间,和毛泽东以及蔡和森、何叔衡、徐特立、谢觉哉、李富春、李维汉、王震等许多党的领导人,共同从事过革命工作,因而朱仲丽很小的时候就认识了毛泽东。1938年,朱仲丽从上海同德医学院毕业来到延安,被安排在红军最大的医院边区医院工作,先后在边区医院当外科大夫、门诊部主任、王家坪和杨家岭医务所所长。中共中央六届六中全会期间,一  相似文献   

7.
正1954年,首任驻苏大使王稼祥的夫人朱仲丽,跟随周恩来去参加日内瓦会议。到了日内瓦,中国代表团下榻在一座大花园。一天饭后,周恩来拿起一只两头尖尖的意大利橘子,递给朱仲丽:"这橘子很好吃!"朱仲丽伸手接过,又放回盘子。周恩来奇怪地问:"为什么不吃?""我的胃口和他一样,饭后不能吃凉。"朱仲丽指了指王稼祥。"啊,你们配成一对了。"周恩来说道。  相似文献   

8.
肖三是国内外负有盛名的诗人、作家。他曾在张家口工作和战斗过,1925年担任第一任中共张家口地委书记。 1925年国民党爱国将领冯玉祥将军在张家口任西北军边防督办时,这里的革命力量在得到迅速发展的情况下,党组织把肖三同志由湖南调回北京。肖三回到  相似文献   

9.
正4月2日,第十四次全国民政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表彰了全国民政系统先进集体、先进工作者和劳动模范、"孺子牛奖"获得者代表。六师五家渠市养老院院长、吾家乐宝养老总院院长王俊荣获国家民政部最高荣誉奖——"孺子牛奖"。2014年,王俊担任了六师五家渠市养老院院长,她推动成立了以经营养老服务业务为主的集"学、养、康、医、大健康"为一体的养老服务组织。2015年,王俊又担任了六师五家渠市吾家乐宝养老总院院长,推出了兵团首家自主养老品牌"吾家乐宝",整合师域内所有团场养老院,由吾家乐宝养老总院进行品牌化、连锁化经营。到2018年,"吾家乐宝"已成为立足兵团、面向全疆、走向全国的养老服务品牌。  相似文献   

10.
王凡 《党史博采》2007,(10):9-15
现任中国外交学院院长吴建民,曾是外交部第十位发言人,前中国常驻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特命全权大使,前中国驻法国大使。他在任驻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大使期间,在反击西方反华势力对中国发起的"人权战"中赢得非常漂亮,在担任驻法国大使期间,他促成了江泽民主席的第二次访法,胡锦涛主席代表中国首次出席西方七国集团会议……显示出他卓越的外交才华。他在回顾自己的外交生涯时说:"我的外交人生铺垫,是在联合国的十年完成的。"我们有幸在著名传记纪实作家王凡的《吴建民传》一书出版前,得以先在本刊连裁书中有关吴建民在联合国的部分章节,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1.
黄水宁  成波文 《湘潮》2014,(10):31-32
朱仲丽大姐1915年2月出生,是我们周南中学创始人、著名民主革命先驱、革命教育家朱剑凡老校长的爱女,是无产阶级革命家、党和人民军队的卓越领导人王稼祥的夫人,也是我们周南中学最杰出的资深校友。朱仲丽大姐深爱周南,周南人深爱朱仲丽大姐。  相似文献   

12.
读了《党风与廉政》杂志1998年第9期,刊登的介绍我院内分泌科朱本章大夫事迹的通讯《无瑕的追求》一文我感受甚多,感谢编辑同志向读者推荐这样一位好大夫。在我们医院,朱本章的确是一位好大夫,是一位医德高尚的好医生,因此我不由得也想写几句。“医无价、药无价...  相似文献   

13.
据报道,受贿千万的广东省茂名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朱育英在看守所接受采访时,谈起自己从一名廉洁自律的好干部到阶下囚的心路历程,其间几度哽咽。这说明朱育英"也曾廉洁过"。其实,"也曾廉洁过",岂止是朱育英特有的人生轨迹!许多落马的贪官,都曾有过如此的自豪和感慨。但遗憾的是,世事变迁,诱惑多多,他们终因"廉洁思想的中途夭折"  相似文献   

14.
<正>2017年5月7日7时21分,数学界巨擘、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吴文俊,驾鹤西行,享年98岁。中国科学院院士郭雷曾先后担任过中国科学院系统科学所所长和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院长,他说:"吴老是一位真正的大学者。"他的学术  相似文献   

15.
<正>如今官员落马不稀奇了,但"朱泽君被查"还是引发各界关注,有人惊愕,有人扼腕,有人喟叹。一位早年提携过朱的领导说,穷苦出身的朱泽君特别能吃苦,苦活累活都自己揽下闷声干,不抱怨也不骄傲。事实上,朱算得上是有才华的官员,他是作家、业余词人,他所作词的歌曲曾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播放。他的政绩也颇突出,主政增城10年,增城在全国百强县的排名上升49位,挤进前10强,县级市的经济总量超过了地级市。他主政梅州期间,也被认为是当地发展最快的时期……然而,这样一个有才华、能干事、政绩突出的官员,却因"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落马了,这是为什么?莫非真如一位熟知他的领导所言"可能是官做大了,人也变了"?伴随官位升迁,朱究竟有着怎样的蜕变历程暂不得而知,但从某些细节或可窥一二。据称,其  相似文献   

16.
"王院长对待老百姓跟对待自己的亲人是一样的."提起王松柏,汶川县雁门乡过街楼村村主任尚忠福露出一脸朴实的笑容,"王院长带领县医院医务人员给全村老百姓做义诊,已经是今年以来的第二次了,这些大夫们好尽职尽责哟".  相似文献   

17.
山东省烟台毓璜顶医院莱山分院原党支部书记、院长郭军在医疗卫生系统工作35年,曾兢兢业业奋战于医疗第一线,多次受到省、市政府嘉奖。但是,面对利益诱惑,曾经的"最美医生"逐渐迷失了自己,忘记了初心,不惜以身试法,最终走上一条不归路。  相似文献   

18.
<正>都说"官儿不打送礼的",而开国上将刘亚楼则是一个例外。新中国成立之初,毛泽东点将:"东野"参谋长刘亚楼出任空军司令员。在担任空军司令员期间,曾发生这样一件事儿,让人们认识到刘亚楼上将的铁面无私和为人处世。有一年,刘亚楼去青岛空军疗养院疗养。当天晚上,疗养院院长按照惯例带着人参酒、水果罐头等土特产品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有一位医术高超的外国医生参加了中国的人民军队和中国共产党。他十年如一日,先后转战华中、山东和东北解放区,在新四军、八路军和东北人民解放军中担任高级卫生工作职务,并历任大军区医学顾问、纵队卫生部部长,是唯一获得我军正规军高级军衔的外国医生。他像加拿大的白求恩大夫一样,在其工作岗位上呕心沥血,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这位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就是犹太裔奥地利人罗生特。  相似文献   

20.
1938年周恩来、邓颖超和美国进步作家埃德加.斯诺在一起 美联社记者汉森(中)、加拿大医生布朗(右)和白求恩大夫在冀中平原为伤员检查身体 自求恩和木工一起制作医疗器械餐。白求恩过着八路军的艰苦生活。这是他在进 白求恩在离火线不到5公里的小庙里.在隆隆炮声中,沉着地为伤员进行手术,1939年3月15日,毛泽东在延安会见印度援华医疗队时合影。巴苏华(左一)、柯棣华(左二)、木克华(左四)、毛泽东(左五)、八路军卫生部长姜其贤(左六)、爱德华(左七)、卓克华(左八)。治病奥地利医生傅来大夫在晋察冀军区为八路军伤员 、 奥地利医生罗生尔德来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