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56年上半年,我国绝大部分地区基本上实现了资本主义工商业全行业公私合营.在经济基础发生根本变化的条件下,如何进一步做好经济工作,是当时主持全国财经工作的陈云所思考的头等重大的问题. 1956年7月2日,陈云在召集国务院第四办公室、第五办公室、第八办公室及其所属各部、局、专业公司负责人和与私营工商业改造有关的同志座谈时,说了这样一番话:  相似文献   

2.
正陈云是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之一。新中国成立初期,陈云成功指挥三次金融保卫战,取得经济战线上"淮海战役"的胜利;探索新中国工业化道路,推进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推动国民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带领中国经济摆脱危局。这些历史功绩使其成为公认的党内稀缺的能够胜任财经工作的能手。当然,陈云领导财经  相似文献   

3.
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认同目标.今天,当我们为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而有序运行之目的孜孜努力之时,重新审视五、六十年代,特别是党的八大前后陈云同志对计划与市场关系的探索,无疑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新中国成立后,陈云同志作为党和国家的主要领导人之一,长期主持和负责经济工作,为新中国的经济建设,为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在长期领导经济工作的实践中,他始终十分注重对计划与市场关系的探索,特别是在党的八大前后,曾系统地提出了一整套极富有建设性的改革方案.在“一五”计划实行过程中,陈云同志结合实践,着重从理论上对计划和市场关系进行探索.陈云同志指出,随着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顺利进行,过去那种对资本主义商业采取利用、限制、改造的办法的消极因素开始反映出来.陈云同志设想,在巩固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上,实行一定程度的自由推销和自由选购.他主张在放宽市场管理的同时,重要物资如粮食、布  相似文献   

4.
新中国成立后,陈云对如何利用国家资本主义处理公私关系进行了探索,引导各级领导干部正确认识并积极稳妥地运用国家资本主义所有制形式,协调了各种复杂的经济关系。到1956年底,我国基本上完成了对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国家资本主义完成了其所承担的历史任务,伴随着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在中国的消灭而消亡。回顾这段历史,对于今天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推动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健康有序推进,处理好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关系,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5.
梁营  郭健军 《世纪桥》2003,(4):18-20
《关于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高潮以后的新问题》是陈云1956年9月20日在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发言。这篇发言首次提出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比较完整、富有创见的构想,即著名的“三个主体,三个补充”论,是陈云长期思考、探索的成果,是他经济思想的核心和精华,也被看作是他支持改革和市场的强有力的说明,甚至于有人称这篇发言“也许是他最著名的文稿,是他一生中两篇最重要的著作之一”。  相似文献   

6.
1944年12月,陈云在西北局高干会议上作《关于财经问题的报告》,提出如何做好贸易工作和金融工作的具体措施,并提出一切从实际出发、统一财经工作、重视财经业务等思想。这份报告集中反映了陈云主持西北财经工作的经验,标志着陈云经济思想的初步形成,在陈云经济思想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7.
两份珍贵的研究提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6 9年 10月 17日 ,陈云因备战被疏散到江西 ,在那里逗留两年零七个月之久。其间 ,陈云除在江西石油机械厂蹲点调查外 ,大部分时间用来读书。他不仅通读了两遍《毛泽东选集》 ,还重读了《资本论》等马列著作。在读书过程中 ,他深入思考了国际国内重大的政治与经济问题。 1972年 4月 ,陈云返回北京 ,受周恩来委托 ,考虑经济特别是外贸方面的重大方针、政策问题。接受这项任务后 ,陈云更加重视对国际政治与经济的研究。本期《党的文献》杂志刊登的关于 70年代世界经济危机的两份提纲 ,正是陈云在这一时期读书及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问题深入思…  相似文献   

8.
早在1973年,陈云就根据当时的国内国际形势提出"要很好地研究资本主义","不研究资本主义,我们就要吃亏",敏锐地认识到与资本主义打交道的大势已定,并在以后的工作中形成了自己完整的对外开放和利用外资的经济思想,这一思想对我们今天的对外开放仍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1973年至1974年,陈云在受周恩来委托研究外贸问题期间,提出了一系列对外经济工作思想。对陈云这一时期对外经济工作思想的研究,史学界、党史界已有论述,但还需要进一步地分析。比如:陈云为什么能在70年代初提出一系列对外经济工作思想?如何认识陈云70年代初对外经济工作思想与他在新时期对外开放思想之间的关系等等。本文欲在这些方面作些探讨。1972年4月,因战备被疏散到江西两年半之久的陈云返回北京。他渴望在有生之年为国家和人民做些事情,为此给毛泽东和中央写信,提出希望能给他安排些力所能及的工作。陈云的要求得到了毛泽东…  相似文献   

10.
谈谈陈云对计划与市场关系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问题是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的一个重大问题 ,也是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中的核心问题。对于这个问题 ,陈云同志从 50年代中期到 90年代初 ,有过比较长期和比较深入的思考。我 1981年至 1985年担任陈云同志的秘书 ,由于那几年正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由酝酿到实行、由农村到城市、由局部到全面逐步展开的时期 ,因此使我有机会就近观察和了解陈云同志对于这一问题的思考。下面 ,仅就我记忆所及和个人理解 ,谈一点有关情况和学习体会 ,以纪念这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杰出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  相似文献   

11.
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确定什么样的目标模式的关键问题。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党走过了曲折的道路。建国头7年,陈云作为我国经济工作的实际负责人,从当时中国的具体历史条件出发,实事求是地对计划与市场的关系作了有益的探索。这种探索,对新时期的经济体制改革仍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罗艳 《党史博采》2009,(11):10-11
陈云是是党内较早正面论及学习和利用资本主义的一位国家领导同志,不仅仅对当时认为是资本主义代表产物的资本、市场、贸易、资本家等都有具体论述,也有一套如何与资本主义打交道的总体思路。第一,反对资本主义,但不是和资本主义隔绝,要学习、研究、利用资本主义;第二,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绝对不能走资本主义道路。这种思想几乎贯穿了陈云同志的一生,只是由于时代条件的不同,所强调的侧重点不同而已。  相似文献   

13.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陈云对整饬经济环境、治理通货膨胀、发展城乡交流、统一财经体制付出巨大努力,推动了国民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同时也奠定了新中国经济的基本格局。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陈云作为经济工作的主要决策者之一,在实践中探索形成一系列指导经济建设的规律性认识,推动了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在改革开放新时期,陈云的经济思想和工作方法进一步得到升华和发展,为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4.
1973—1974年,陈云同志受周总理的委托,就外贸工作中的一些问题进行调查研究,从而在对外开放方面作出不少指示。 陈云同志一生注重调查研究。1973年的《要研究当代资本主义》一文记载:他在听取中国人民银行工作汇报时,指示对当代资本  相似文献   

15.
陈云的全部经济工作围绕两大主题:一是建设和巩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二是确保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即建立一个有利于人民的社会主义经济。这是陈云的经济价值观。它是陈云经济理论的核心,是陈云全部经济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建设和巩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确保人民群众根本利益,是陈云经济工作追求的最终价值目标。深入学习和领会陈云的经济价值观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世纪桥》2021,(7)
如何把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好是中国共产党执政以来一直在不断探索的问题。陈云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杰出的马克思主义者,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领导者之一,党和国家久经考验的卓越领导人。陈云被誉为"共和国的经济大掌柜",他在实践中一直探索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一直坚持实事求是、立足中国国情、不断调整国民经济关系、提出用"三分政治、七分经济"处理好社会主义经济与政治的关系,从哲学维度、政治维度、经济维度来探索中国社会主义经济。  相似文献   

17.
陈云的全部经济工作围绕两大主题一是建设和巩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二是确保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即建立一个有利于人民的社会主义经济.这是陈云的经济价值观.它是陈云经济理论的核心,是陈云全部经济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建设和巩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确保人民群众根本利益,是陈云经济工作追求的最终价值目标.深入学习和领会陈云的经济价值观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科学地认识资本主义问题,是中国共产党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然要求。20世纪70年代初,陈云在协助周恩来抓外贸工作的过程中,在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基础上,科学地分析当时的国际国内形势,提出了要研究和利用资本主义的观点,深化了党对资本主义的认识,促进了“文化大革命”后期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为外贸领域拨乱反正作了准备,是对外开放的先声。  相似文献   

19.
《党的文献》2015,(2):3
<正>编者按:本期刊发的是1956年陈云就经济建设和对外贸易问题的两次涉外谈话。在4月初陈云访问越南期间,越方就如何做好经济工作提出九个问题请他解答,陈云介绍了中国方面的经验,并主要谈了三个问题:关于工业化道路,陈云建议走一条"从实际出发"的路子,"先轻后重";关于农业增产主要措施和合作化问题,陈云认为要在摸索中"找到一条走得通的路","合作化是中国在短时期内国家花钱最少而又可能实现最大增产计划的一条路";  相似文献   

20.
新中国成立初期至党的八大前后,中国社会经历了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陈云作为中国经济工作的主要领导人,在这一时期领导了稳定物价、统购统销、对工商业的调整、对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等重大实践活动。他在作出决策、实施领导的过程中,不断地思考和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