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余万里 《美国研究》2005,19(3):154-156
为了在媒体与学术界之间创造一个互动机制,为国际问题研究青年学者提供一个交流平台,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与《环球时报》共同发起主办了“国际问题青年论坛”。该论坛计划每月举办一次主题研讨会,就当前国际形势的热点与中国外交面临的主要问题展开研讨。2005年8月12日,论坛的第一次研讨会在京召开,来自北京各研究单位、大学、政府部门、新闻媒体的20多位学者就“正确认识当前的中美关系”展开了研讨。在近期的中美关系中,一方面,中美在全球、区域和双边层面合作增多,战略对话提升到新的层次;另一方面,美国国内围绕《中国军力报告》掀…  相似文献   

2.
20 0 3年 3月 2 1日至 2 3日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与日本国际交流中心 (JCIE)联合主办的“中国的崛起与变化中的亚太秩序”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昆明举行。来自中、美、日、东南亚 ,以及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的近 4 0位国际问题学者参加了会议 ,其中包括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和美国所的有关领导、日本国际交流中心理事长山本正、美国东西方中心主任查尔斯·莫里森 ,以及各国一些著名中国问题和国际问题专家。与会者就近年来中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政策变化及包括美、加、澳等国在内的亚太地区各国对此的看法和政策调整等问题进…  相似文献   

3.
20 0 3年 2月 2 7日 ,应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的邀请 ,弗朗西斯·施奈德(FrancisSnyder)教授在欧洲研究所的欧罗巴学苑做了题为“欧洲法院与世界贸易组织法律”(TheEuropeanCourtsandWTOLaw)的学术报告。施奈德教授首先介绍了当今国际学术界关于WTO法律的不同观点。他认为 ,国际学术界对此主要有两种观点 ,即扩大WTO法律体系的管辖范围并建立WTO宪法 ,或者通过加强WTO和其他国际组织之间的协调来促进世界经济体系的发展。他提出 ,WTO在世界经济体系中的作用涉及到全球治理问题 ,并使用了“治理场”(Gover nanceSites)这个新…  相似文献   

4.
由香港岭南学院亚太研究中心主办、香港亚太二十一学会赞助的《中国、香港和新加坡对东亚及东南亚研究概况国际讨论会》,于1987年3月2日至5日在香港举行。来自中国内地、香港和新加坡的青年学者共8人与会进行学术交流。会上宣读的论文有:香港岭南学院冯国良的《略论香港近年来对东亚及东南亚国家国际直接投资的研究情况》,广州暨南大学东南亚研究所刘永焯的《从载文分折看中国近年的东南亚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和政治研究所韩  相似文献   

5.
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军备控制与不扩散研究中心于 2 0 0 4年 9月 1 5日在京主办了“布什执政期间美国军控政策的发展与演变”研讨会。会议由美国研究所副所长、军控中心主任顾国良主持 ,来自商务部、宇航学会、中国国防科技信息中心、中国人民争取和平与裁军协会、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中国军控协会、清华大学、中国社科院世界历史研究所等单位的 2 0多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会议主要就以下问题进行了研讨 :(一 )新国际安全环境下的美国军控与防扩散政策顾国良首先分析了新国际安全环境下美国军控与防…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极地治理成为显学,北极治理的重要性愈发突显,一方面是因为北极冰盖加速融化,北极地区的能源开发、航道开通和环境保护等问题成为国际关注的焦点,另一方面是北极地区涉及国际行为体众多,合作与竞争共存。作为域外行为体,欧盟参与北极治理的合法性既需要考虑内部政策制定的合法性层面,又需要考虑国际合法性层面。从内部来看,根据欧盟条约与规则规范,欧盟拥有的权能使其能够制定北极政策,参与北极治理。从外部来看,北极理事会成员国对欧盟的态度较为分化,但普遍承认欧盟在北极治理中的积极角色。同时,欧盟在气候变化、航道、渔业和能源领域推动北极治理合作的深化也为其参与北极事务奠定了国际合法性。  相似文献   

7.
2008年3月27~28日,"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走廊:合作与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昆明举行,会议由云南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主办.来自柬埔寨、老挝、缅甸、泰国、越南、印度、日本、韩国和中国的70余名专家学者,围绕着如何进一步促进大湄公河次区域(GMS)经济走廊建设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进行了研讨,并就基础设施建设与经济发展、社会与环境、地区合作、国际关系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8.
程永林 《战略决策研究》2020,(1):F0003-F0003
2019年11月9日,第四届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际智库论坛(2019)在广州召开。本届论坛由广东国际战略研究院、中联部当代世界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联合主办,“一带一路”智库合作联盟、广东省人民政府作为指导单位。协办单位为《光明日报》智库版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协同创新中心,支持单位为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际合作中心、中共广东省委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和《中国社会科学报》。  相似文献   

9.
东南亚是世界上人口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青年人口的大量增加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增长和社会的全面发展。但是,青年失业、贫困、健康危机、犯罪以及极端主义等现象的凸显,使得该群体越来越成为各国的安全隐忧。本文以菲律宾为例,在借鉴现有青年潮相关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从青年人口结构、菲律宾的社会文化特点、国家治理能力以及全球化转型的国际环境四个层面着手,分析菲律宾在快速发展的情况下,青年危机的产生以及青年参与暴力冲突尤其是极端主义活动的原因,探讨菲律宾发展与安全框架中青年的角色。从中可以看出,各国政府在充分利用青年人口优势促进发展的同时,应高度重视青年危机带来的安全威胁,注重疏通和引导,通过制定积极的青年政策,给青年赋权,将其纳入国家发展政策的主流,促进社会的包容性和持续性发展。  相似文献   

10.
20 0 4年 5月 1日 ,欧盟实现了其历史上第五次、也是规模最大的一次扩大。这一重大国际事件引起了世界的瞩目。为此 ,中国欧盟研究会与江苏省行政学院近期在南京共同主办学术研讨会 ,来自上海、北京、江苏、江西等高校和科研院所的 40多名专家学者以“扩大后欧盟的内部发展动力与外部环境”为主要议题展开了热烈而深入的研讨。   欧盟东扩的时代意义中国欧盟研究会会长伍贻康研究员对以区域共治为特性的欧洲模式进行了解读。他认为欧洲一体化最突出的成就是探索跨国家联合的制度创新 ,创造一种区域经济—政治共同治理的崭新的社会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