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加强党的建设的几个重大问题的决定,就加强党的建设,特别是加强和健全党内监督问题进行了专题论述,是指导我们今后一个时期加强党的建设的纲领性文件。当前,我们党要领导好反腐败这场斗争,打好反腐败这个硬仗,必须切实加强和健全党内监督,把这一问题提到重要议事日程。  相似文献   

2.
党内监督是新时期党的建设的一个重大课题。我们党一直重视党内监督,十四届四中全会的《决定》再次提出要加强和健全党内监督,表明解决这个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落实全会这一精神,首先要加深对党内监督实质的理解。全会《决定》指出,“党内监督的实质是党从人民利益出发,按照从严治党的要求进行自我约束和自我完善。”这里,我认为要把握三点。第一,党内监督是党自  相似文献   

3.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共中央和中央纪委着眼于党的建设和国家发展全局,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党的巡视制度,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了重大成效。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巡视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巡视是党章赋予的重要职责,是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举措,是从严治党、维护党纪的重要手段,是加强党内监督的重要形式。习总书记的指示精神为新时期的巡视工作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4.
《共产党人》2005,(16):15-17
一、建立和完善巡视制度,是强化党内监督、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客观需求。建立巡视制度,开展巡视工作,既是党中央对加强党内监督采取的一项重大举措,又是加强党的建设的制度创新。《党内监督条例》把巡视制度作为党内监督的一项基本制度明确规定下来,是新时期加强党的建设、完善党内监督机制、进一步加强党内监督的一项重大举措。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强调指出,  相似文献   

5.
牛安生 《学习论坛》2005,21(6):24-26
发展党内民主是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从内因上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基本手段。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关于党的建设部署的鲜明特点之一是发展党内民主。发展党内民主要重视解决民主分权和加强监督中的利益与权力的考验问题,提高党内民主的质量问题,民主制度的健全和落实问题。  相似文献   

6.
党内监督是党的建设的重要手段。当前,党内监督中存在的问题是监督意识薄弱、监督视野狭窄、监督渠道不畅、监督制度不健全。根据党内监督的内容和形式要求,我们应从四个方面强化党内监督。  相似文献   

7.
孟凡强  吴君 《理论学刊》2002,17(2):26-28
党内监督是新时期党的建设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政治课题。本文在对马克思恩格斯党内制度监督思想进行历史考察的基础上 ,探讨了革命导师关于党内监督的基本思想及其意义 ,对于新形势下如何遵循党内监督的一般规律 ,加强和改善党内监督工作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8.
<正>党内政治生活是党组织教育管理监督党员的重要形式,是党员进行党性锻炼的重要平台。开展严肃认真的党内政治生活,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当前,党内政治生活庸俗化、随意化、平淡化的问题依然存在,要夺取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的胜利,谱写"伟大工程""伟大斗争"和"伟大事业"新篇章,"必须继续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的建设,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相似文献   

9.
加强党内民主建设是党内民主建设适应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客观需要,是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的内在需求。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将发展党内民主作为党的建设改革创新的重要课题,提出了发展党内民主的新设想,对积极推进党内民主、加强党的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党内监督亟待加强晏计生党内监督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从总体上讲,党内监督还很不健全,是党的建设中一个薄弱环节,亟待进一步加强。(一)1、党内监督的领导体制不顺。迄今为止,党内监督实行的是横向与纵向领导相结合的双重领导体制。但日常工作中,党内监督实际...  相似文献   

11.
王锐生 《新视野》2003,(4):42-44
本文将企业经营活动和企业文化中追求真、善、美相统一的境界称为“企业美”,并具体分析了企业实现“企业美”的不同层次和难题。  相似文献   

12.
艺术想象和科学想象既有共同性也各有特殊性。就它们作为一种反映客观世界的形式——想象而言,无疑在本质上是相同的。探索两者之间的共性与个性,对人们从事艺术创造和科学研究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3.
行政与法的关系问题,是行政法的核心问题.本文对行政与法关系的演变进行了分析,对行政与法关系的定位进行了探讨.提出行政与法不应是消极对抗的关系,而应是积极合作、良性互动的关系.法与行政不应该成为敌人,而应该成为朋友,法律能够和应该做的贡献应是创造而不是破坏;行政在运作过程中,应该守法与自律,在"法律空白"地带和法律有漏洞之处,行政要兼顾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要以实现公益和私益的最大化为宗旨发挥其能动作用,并推动法律向健全和完善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4.
加强党性修养,自觉提升人品政德,自觉以高尚的人格力量影响身边的党员群众,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新形势、新任务对我们各级领导干部提出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15.
如何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变化?如何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如何认识两种社会制度发展的历史趋势?本文对目前学界有关观点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6.
论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视角中的公平与效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平和效率作为人类社会所追求的两种基本价值目标,它们分别表征人本身的发展和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从人类历史发展的长过程来看,表征人本身的发展的公平是表征社会经济发展的效率所追求的目的。确立公平作为目的与人类社会发展的目标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7.
根据中央有关文件精神,建立领导干部选拔择优机制要探索以下问题:一是建立党政机关、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分类管理的干部人事制度;二是建立党政机关领导干部选拔择优机制;三是建立完备的党政领导干部择优机制的监督制度。  相似文献   

18.
《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条例》对如何进一步办好党校提出了新的要求,对如何办好党校期刊提供了新的机遇。党校期刊的基本任务是反映党校教学与科学研究的成果,党校教学科研工作是党校期刊发展的基础,二者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相互作用、不可分割的。要加强和重视党校期刊的建设,使期刊融入党校教学科研工作发展的良好环境中,充分发挥学报功能,为教学、科研和学术研究做好服务,促进党校更快、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吴宓为中国现代文化守成主义思潮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20世纪以来,以进化论为特征的激进文化典范,几乎牢笼了中国思想界急欲图强的知识精英,而吴宓处此天下趋新之际,痛感于传统精魂的失落与西学的片面张扬,遂引美国白壁德新人文主义理论相抗衡。但时势难拂,吴宓文化观主张中西融汇贯通,另图重建文化典范,实为新文化之异响,且对五四新文化运动激进片面之处,有矫正之功。如欲对近代以来思想文化有通盘认识,此皆不可不察。  相似文献   

20.
利益是推动人们进行历史运动的决定性力量,是历史变更的杠杆.利益分为物质利益和精神利益.同时,任何权利本身即是一种物质利益,也是一种精神利益.它是人们生存必需的两大利益.由于经济利益是产生政治利益的根源,任何权力主体和社会集团之间的矛盾和斗争,无不是围绕经济利益而进行的,而且把政治权力用来作为实现经济利益的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