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陆平一 《党政论坛》2008,(23):15-16
回顾改革开放30年的历程,最使我难以忘怀的是1978年开展的这场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这是一场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反映党心民心的大讨论,也是一场要不要解放思想的大讨论。正是这场大讨论引发的我国近现代史上第三次思想解放运动,为我们党冲破“两个凡是”的严重束缚、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奠定了理论基础;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历史转折、我国迈向改革开放新时期作了思想准备;  相似文献   

2.
十年改革开放,青海经济建设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但毋庸讳言,同全国相比,差距在继续扩大。面对这种形势,青海怎么办? 不久前,青海省委发动全省干部,围绕“如何加快青海经济发展步伐”展开大讨论,集思广益,共谋良策。 这场空前活跃的“经济民主”大讨论,结果怎  相似文献   

3.
回顾改革开放30年的历程,最使我难以忘怀的是1978年开展的这场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这是一场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反映党心民心的大讨论,也是一场要不要解放思想的大讨论.  相似文献   

4.
实践标准讨论至今已十年有余了。对这场讨论进行一番反思,我认为,一方面,实践标准讨论对于我国人民解放思想,破除僵化和迷信,起了巨大的作用,这是应当充分肯定的;但另一方面,也应看到实践标准讨论解决了拿什么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问题,却没有很好地解决实践怎样才能检验真理的问题,结果,出现了对实践标准作主观主义理解和实用主义应用的倾向,  相似文献   

5.
十五年前,即1978年5月,《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发表,在全国迅速引起强烈反响。不少领导干部和理论工作者或者发表讲话,或者撰写文章,支持这篇文章的基本观点,并联系实际阐发这一问题。这样,就出现了一场全国规范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这场讨论是在邓小平同志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有力支持和正确指导下展开的。这场讨论是进入历史新时期以后的一次大的思想解放。这次思想解放冲破了“两  相似文献   

6.
人民群众的利益、意愿和要求,是推进思想解放的原动力 1978年5月开始的真理标准问题讨论,是一次思想大解放。这一次思想大解放,成为历史新时期改革开放的先导。今年,是这场大讨论的三十周年。回顾总结这段历史,对今天继续解放思想,很有意义。  相似文献   

7.
卷首语     
今年是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问题大讨论20周年。这场讨论以1978年5月11日在优明日报》发表的特约评论员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为开端,逐步发展成为一场席卷神州大地的大讨论;;在讨论中人们重新认识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个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  相似文献   

8.
二十年前,神州大地开展了一场关系中国前途和命运的大讨论,这就是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这场大讨论为我们党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为制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和理论基础。在这场大讨论中,中央党校有一份内部刊物(理论动态)发挥了很大的作用。那篇著名的论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首先发表在(理论动态)上,第二天再公开发表在(光明日报)上。现任中央党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沈宝祥教授,从1977年6月起就在胡耀邦同志指导下参与筹办《理论动态),先后任(理论…  相似文献   

9.
大讨论带来思想大解放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由一篇文章的发表而引发。这场大讨论前后历时三年多。1978年5月10日,中央党校的内部刊物((理论动态》第60期,刊登了经胡耀邦审定的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第二天,即5月11日,《光明日报》公开发表了这篇文章,署名是:本报特约评论员。当天,新华社将这篇文章作为国内新闻头条,转发全国。5月12日,《人  相似文献   

10.
二十年前,席卷全国的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荡涤了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固有阵地,结束了长时间的“左”的束缚,使中国重新走上了正确的发展轨道。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短短的二十年,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被国际社会誉为最辉煌的时期。一场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为什么能够产生如此之大的社会效应?究其原因,就在于这场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使我们的党和人民摆脱了“左”的僵化思想的束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实现了思想领域的根本变革,从而推动了社会领域的深刻变革。一、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为中…  相似文献   

11.
1978年5月11日,一篇题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以下简称“实”文)的特约评论员文章在《光明日报》头版发表。文章一发表,立@叼D起I各方面的强烈反响,逐步发展成为一场规模宏大、内涵丰富、现实价值极大和历史意义深远的席卷神州大地的大讨论、大争论。20年过去了,今天回忆这场十分激烈的大讨论,深感讨论开展之艰难,成果来之不易,影响之深远。一这场大讨论是胡耀邦同志通过中共中央党校内部刊物《理论动态》发动的,并在他的组织和领导下,在各方面的支持下,冲破巨大压力逐步开展起来的。《理论动态》是胡耀邦同志调任中…  相似文献   

12.
当前,谁从事知识分子问题的研究,谁就会立即遇到这样一个问题,即他能不能在这方面提出一些新的看法。七十年代初开展的知识分子问题讨论,为我们提供了某些背景材料。在这场讨论中,对联邦德国知识分子进行的社会主义研究出现了明显的高涨。与学生运动和议会外反对党的活动相关联,对阶级结构、社会结构和阶级意识的分折.使这次讨论形成为一个整体并赋予它以  相似文献   

13.
卷首     
《民主》1998,(6)
20年前,我们党和我国开展了一场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问题的大讨论。这场讨论,冲破了“两个凡是”的严重束缚,推动了全国性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解放运动,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了重要的思想准备,在党和国家的历史进程中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5月8日一10日全国党校系统“纪念真理标准问题讨论2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中共中央党校召开,近百名代表参加研讨会。现将主要观点综述如下:一、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历史地位和伟大意义叨年前开展的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问题的大讨论是在我们党和国家处于重大历史性转折的背景下,在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领导和支持下开展起来的。这场讨论,冲破了“两个凡是”的严重束缚,推动了全国性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解放运动,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建国以来我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的思想先导,是二十年改革开放历程的思想先导,…  相似文献   

15.
1980年5月至1981年4月,由《中国青年》杂志发起,围绕署名“潘晓”的来信,展开了历时一年之久、几乎波及全国的规模空前的人生观大讨论,成为中国青年价值观演进的契机,对以后青年思潮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但是,迄今缺乏对这场大讨论的全面、系统的研究,笔者愿做一次尝试。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反思改革的讨论从2004年开始,到现今日趋激烈,2005更被称为“改革反思年”。在这场讨论中,人们对20多年来中国改革过程中出现的不足、失误和问题进行了分析,对经济发展、社会事业、体制机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对今后中国改革的基本走向和改革的进一步推进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17.
1978年5月中共中央党校《理论动态》刊登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重要文章,接着又在《光明日报》以特约评论员的名义全文公开发表。从此在全党和全国人民中广泛深入地开展了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大讨论。经过这场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不仅使党的思想路线发生了根本转折,而且使党的政治路线也发生了根本转折,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完全可以这样说,没有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大讨论,就不会恢复和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就不会实现全党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相似文献   

18.
殷真 《理论参考》2008,(7):16-18
记者:今年是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30周年,30年前开展的这场思想、理论的大讨论,为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制定党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的正确的政治路线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础。今天,我们纪念这一场大讨论,是不是在深刻认识它的历史意义的同时,更要认真思考它的现实意义及对当前的启示,认真思考今天应该怎样做?  相似文献   

19.
一、十年前,一场真理标准大讨论促进了全党思想的大解放.但是,由于在传统体制基础上滋生,传统理论框架束缚下形成的传统观念、传统心态和思维定式并未得到根本转变,使得十年来的改革、开放每前进一步,几乎都要受到“姓资”还是“姓社”这一问题的困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在马列主义理论宝库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民族的起源与形成的问题,又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一个重要问题。这个问题,长期以来就在我国学术界和理论界展开了讨论和探索。如果从1954年算起,时断时续已有三十多年的时间了。通过这么长时间讨论的实践证明,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去观察、剖析有关民族形成的每一个具体问题,就能不断地推动我国民族理论的深入研究和探讨。几十年来,我国一些从事民族理论研究工作的专家和学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