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这些,你知道么?   三问整容   谁该去整容   谁该去整容?是所谓的“拾遗补缺“者,还是那些希望“锦上添花“者?   据了解,事实上,除了特别明显需要整容者外,支持整容市场的是一群不残不缺的健康人,她们,被称为求美者.为了让自己更美,很多女性甘愿在刀下重塑.不少人还不管三七二十一非按明星面孔下单定造,令人啼笑皆非.   ……  相似文献   

2.
<正> 这些,你知道么?三问整容谁该去整容谁该去整容?是所谓的“拾遗补缺”者,还是那些希望“锦上添花”者?据了解,事实上,除了特别明显需要整容者外,支持整容市场的是一群不残不缺的健康人,她们,被称为求美者。为了让自己更美,很多女性甘愿在刀下重塑。不少人还不管三七二  相似文献   

3.
<正> 整容的狂热,不禁令人感叹,让人疑惑——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当今的中国女人如此热衷于人造美?这背后的社会因素症结何在?记者就此问题和浙江省社科院女性社会学专家王金玲教授进行了探讨。观察记者:国人现在对整容如此的狂热,您是如何看待这样的现象呢?王金玲:这首先是个“女为谁而容”的问题。古人有一句话叫做“女为悦己者容”。当活动范围主要是在家庭和社交场合之内时,取悦于丈夫或者社交场合中的男人是妇女妆容的目的。即使在今天,职场和社会成了妇女活动的重要场所,这句古话依旧影响着大多数的中国妇女。比如,许多人在职业面试前总要打扮得漂漂亮亮的,目的就是要  相似文献   

4.
整容虽说并非年轻人的专利,整容队伍中却大多是年轻人.如今整容似乎成了年轻人生活中的一种时尚.究竟为什么那么多年轻人要整容?探究起来背后的心理动因实在太复杂了.大而言之,至少可以分为这样三种心理:一是常态整容心理;二是偏差整容心理;三是病态整容心理.  相似文献   

5.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无可厚非。在需求多元化的背景下,青少年中的求美者,有以“真”为美的,有以“善”为美的,有以“内在、外在和谐”为美的,体现了不同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审美观对“美”的不同阐释与追求。时下,青少年整容、美体蔚然成风,对个人不满意的容貌和身体部位,  相似文献   

6.
整容的狂热,不禁令人感叹,让人疑惑--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当今的中国女人如此热衷于人造美?这背后的社会因素症结何在?记者就此问题和浙江省社科院女性社会学专家王金玲教授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整容的狂热,不禁令人感叹,让人疑惑--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当今的中国女人如此热衷于人造美?这背后的社会因素症结何在?记者就此问题和浙江省社科院女性社会学专家王金玲教授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领导者名言     
《小康》2006,(5):90-90
“管得少的政府是最好的政府。”——美国前总统杰弗逊“避免冲突的最佳途径就是做好准备。”——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总统“我们不要因心生恐惧才谈判,但我们也绝不畏惧谈判。”——美国前总统肯尼迪“生命中最伟大的光辉不在于永不坠落,而是在坠落后能再度升起。”——南非前总统曼德拉“原子弹的最大威力是在发射架上。”——美国前总统艾森豪威尔“我惟一的对手一直非金钱莫属。”——法国前总统戴高乐“贫者无自由。”——美国前总统罗斯福“假如我们不做,谁来做?假如现在不做,什么时候做?”——美国前总统里根“扯皮到此为止。”——美…  相似文献   

9.
减肥一族     
这是一个奉苗条为美的时代。 减肥是本世纪末覆盖面最大的热点,几乎所有的女人和生性俊俏的男士都在孜孜不倦的抗拒“不和谐的身体”。 国人是饿怕了的。节粮度荒那饥寒交迫的年代,谁还想到减肥?生活越现代、舒适、悠闲,人身的热量释放不出去,积淀下来的东西也就越来越多。人们既要抗拒外在的不完美,又要抗拒自身的不完美,所以,在美的旗帜下,现代“美病”就成为时尚。  相似文献   

10.
如果井冈山不美,现在的年轻人还会去听传统吗?而井冈山人很聪明,他们不是躺在“革命”上吃老本,拿着“红色去化缘,而是把山装扮得不亚于黄山、庐山。这不只是一种革命觉悟,更是一种现代意识?  相似文献   

11.
<正> 北京郝姑娘的造美行动引发的全国造美潮轰轰烈烈——上海、成都、沈阳、杭州、广州……无数或丑或不丑,但都自认为不够美的姑娘们,在各种大小媒体上露面,以无比自豪的口气争做当地“第一人造美女”。于是,在羊年岁末,“整容”、“神州五号”以及“杨利伟”一起成为媒体岁末盘点的关键词……  相似文献   

12.
办错案到底该谁“买单”?当然是国家“买单”,要不怎么能叫国家赔偿呢? 谁犯错,谁负责,此乃天经地义。这就是说“国家赔偿中的个人责任也不能免”!  相似文献   

13.
青年整容热方兴未艾,波及面广,影响大。爱美之心人皆有之,青年整容也无可厚非。但为了男人的目光,“打造”女人的身体,为美丽而献身,是否有身体他化与物化的嫌疑?  相似文献   

14.
一些地方上报的经济数据不真实,有水份,这种现象不在少数,乡镇是“重灾区”。为什么乡镇的水份老挤不掉呢? 乡镇长们的普遍担忧可以概括为“四怕”:一怕犯总。后任否定前任,这是从政的大忌。谁不忌讳呢?二怕出格。水份大家都有,别人都不挤,偏偏你要去挤,你究竟想怎么着?三是怕掉队。别人踩着  相似文献   

15.
漫画时事     
风吹帽去,众人变脸,长官尴尬,令人捧腹。戏剧性画面,引人深思。"你以为你是谁?"这句生活中常听到的带有轻蔑的诘问,其实是个深刻的哲学问题,是为官者的警钟:我是谁?帽子是谁给的?戴着帽子该干啥?常这样想,就忘不掉中南海新华门内影壁上的五个大字:为人民服务。  相似文献   

16.
最近,107国道长葛段发生了一起交通事故逃逸案件。一辆货车将一骑电动车老者撞倒后逃逸,目击群众即刻报案,警方仅用一个多小时就将其抓获。现场的群众说:躲得了初一,躲不过十五。你能逃哪儿去,还能跑到月球上去?近年来,机动车肇事逃逸案有上升趋势。人们对这一现象表示了强烈的谴责,说这种行为是“丧尽天良”。逃逸者应该换位想一想,如果受害者是你的亲人,你又该作何想?驾驶机动车有风险,谁也不愿意事故发生。在万一“不幸”发生时,积极自救、抢救、等候警方处理才是明智的选择。即使逃逸发生后,果敢地回头自首,也是值得欢迎的。交通肇事只…  相似文献   

17.
拿出你自己的特色一天,一个年轻人走进某国际函授学校丹佛分校的办公室,他想要得到一个销售员的工作。总经理约翰盯着这个有些瘦弱的年轻人,谈了一些问题,突然话锋一转,问:“你有什么办法把打字机推销给农场主?”年轻人不假思索地回答:“对不起,先生,我没有办法把打字机推销给农场主,因为他们根本就不需要。”然而,就是这样的一个回答,让约翰先生几乎跳了起来,他说:“小伙子,祝贺你,你通过了。谁会愿意去买一件自己根本不需要的东西呢?去工作吧,小伙子,你会工作得很好的,因为你知道谁需要什么,谁不需要什么……”这个年轻人,就是后来的著名…  相似文献   

18.
会算账是一门学问。有人却觉得不屑一顾,嗤之以鼻:“算账谁不会!”什么时候该调职、有什么位置、自己怎样去争取、找那位领导帮忙等,算得一清二楚,“门儿清”。其实,这都是自己的一点“小九九”,算不上真正会算账。人的一生充满了荣与辱、得与失、美与丑,谁都会权衡取舍,精打细算。但只有真正学会算账,才能明白事理,走好人生道路。  相似文献   

19.
“这像话吗?找谁谁不见,找谁谁不管,该执法不执法,该干事不去干。两年了,整整两年啊!就这样躲来躲去,推来推去。”由于两年来七次上京讨薪无果,河北农民郭增光以及背后的68名农民工,无奈之中将北京市大兴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告上了法庭,状告该部门“行政不作为”。(详见2004年1月16日《中国青年报》报道)乍一看,让人感觉很新鲜,因为不及时执法而成为被告,我们恐怕很少听说。但细想想,也不冤。人家跑了两年都没有个说法,那你这些政府执法部门,又是干什么吃的?状告执法部门,是因为他们的合法权益在这些部门的互相推诿下,实在得不到保障,所以才…  相似文献   

20.
这个年代,最常听见的一句话,不是“吃了吗?”,而是“减肥呐?”减肥,拼命地减,一减再减,似乎瘦才能美,不瘦到细脚伶仃绝不算美。谁要是被称为“骨感美人”那就算是女人中的精品了。可是“楚王好细腰”的年代并不是永恒不变的, 男人对女人的欣赏似乎也不是“唯瘦为美”。大街上那些人来人往的女人中,身材各有千秋,男人的眼睛在女人身上流转来去,瘦的,胖的,其实都是一道风景。况且,女人看女人是一个眼光,男人看女人又是一个眼光,很多时候,差异巨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