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从“三权分立”到“政治行政二分”中,都提及了“行政”一词,在日常学习研究中,人们会质疑隶属于两大思想下的这一概念是否包含了相同的含义,若相同,它们有什麽联系呢?若不同,两思想各自对于“行政”一词的内涵又是如何定义的呢?本文试图从这两大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及理论内容封“行政”的概念作出新的辨析,剖析西方政治思想和行政学研究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2.
行政法制的发展与社会的变迁之间,有着内在的关联。中国社会的变迁,深刻地影响着行政法制发展的历史背景,而社会变迁引起的各种转变也必将推动行政法制的发展。行政法制正是在与社会变迁博弈过程中实现与现代经济社会相适应的现代行政法制。  相似文献   

3.
西方政治与行政关系的历史演变及趋势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西方政治与行政的发展过程中,政治与行政的关系一直是一个悬而未决的实践和理论问题。本文以西方主要国家为参照,考察了其在近代以来在政治与行政关系上,由政治化行政关系,经政治与行政二分关系,到政治行政混合关系的演变过程,揭示这种关系可能的发展方向,及隐含在西方社会政治经济制度中的导致其政治与行政关系发展的内在动因,即民主与效率的矛盾。  相似文献   

4.
杨平 《行政论坛》2009,16(2):4-7
古德诺提出了政治与行政应当走向协调,并对其协调方法进行了探索.与威尔逊政治行政绝对二分的思想相比.古德诺的行政思想更具实践价值,可与决策科学发展过程中西蒙的作用相提并论;纵观西方行政学的发展,每一种新的理论思潮和实践模式的兴起,都是从对政治行政的关系认识开始的,因此,政治行政关系问题是行政学的一对元命题.而威尔逊、古德诺则最早将这一对命题的关系进行了说明,使之成熟化,在这个意义上,二者的地位是并列的.  相似文献   

5.
政治与行政的关系问题一直是政治学家们和行政学家们长期争论的问题。咸尔逊提出的“政治与行政二分法”引发了行政学研究领域的很大争论,该理论对于中国当代政府体制改革有深刻的启示意义。笔者认为,中国不能够简单地套用政治与行政二分原则。  相似文献   

6.
1887年威尔逊提出政治与行政二分的观点,认为行政应该从政治中分离出来,并倡导建立公共行政科学。而通过考察美国的政治实践发现,威尔逊在联邦宪法问世100周年之际提出政治与行政二分,其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建立公共行政科学,更重要的是在于纠正当时美国的"国会体制"对其宪政体制的偏离,恢复行政应有的功能与面貌。而在当下中国,研究"政治与行政二分",对于深入理解我国"党政分开"的政治智慧与政治实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大部制改革作为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标是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提高政府的公共服务能力。然而在行政与政治日益融合的今天,大部制改革必将折射出政治的变迁,甚至牵动政治体制的变动。中国现阶段实行“行政吸纳政治”的行政民主发展道路,大部制改革过程中如何充分吸纳反映民意,建立起政府与社会、公民的合作治理体制,也应是大部制改革的目标之一。基于民主公民权理论的政府与公民社会的合作治理体制是实现此目标的可能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8.
古德诺在《政治与行政》一书中,不仅明确提出政治是国家意志的表达,行政是国家意志的执行,而且系统地论述了在政治与行政二分的前提下,如何使二者协调发展的问题。也就是如何在分的基础上,实现和。很多学者认为古德诺将政治与行政生生地割裂开来,于是一直对其思想进行抨击,然而古德诺的核心思想在于如何通过协调政治与行政来实现民治政府和高效行政的目标。目前,我国的行政体制正在进行变革,如何处理好政治与行政之间的关系,让其分工合作,需要我们在经典中找寻灵感。  相似文献   

9.
《学理论》2017,(6)
人才培养是一个系统化的工程,实现其目标需要多要素的交集与整合,而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中的重要环节。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内涵丰富,涵括了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科学化、思想政治教育范式转换科学化及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科学化等三个方面。与此相适应,人才培养中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的实现路径就大体可以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要实现主客体的平等对话,思想政治教育要以科学化的价值观理论为导向以及要厘清学科体系构建进程中继承性与现代化的关系等三个层面加以展开。  相似文献   

10.
孙娟 《学理论》2015,(1):66-67
现代政治追求以平等、自由、民主之过程,并求高执行效率。然而自政治与行政二分以来,二者的结合亦难以协调,即高民主政治则低效率行政。从儒家孔子"有教无类"的思想着手,探寻如何提高政治的公平与培养公民的意识;从荀子"化性起伪"的思想着眼于更好地进行制度建设,提高执行的效率;以老子的"无为"思想寻求政治职能的转化,从而使中国政治走向高民主与高效率的阶段,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