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总统,请注意言语今年5月18日,在即将结束对中国访问、启程回国前,法国总统希拉克在上海发表演说,盛赞中国的古老文明。他说:“我非常喜爱中国,自年轻的时候起,我就熟悉它那富有盛名的文化,这是目前仍然存在的最古老的文明……”与希拉克相比,美国前总统卡特似乎少了一点书卷气。1977年2月,卡特前往墨西哥“搭起桥梁”及“修补围篱”。墨西哥总统波提罗首先发言:“让我们寻求唯一永垂不朽的解决之道,相互的忠诚及平等互惠的往来,让我们的  相似文献   

2.
杨陌 《法制博览》2010,(16):71-71
近年来,中国的“文化大国”形象被媒体炒得极热。中国人可以无比骄傲地说“我的祖国有五千年灿烂文明”“我的血液里流淌着中国文化”……诸如此类。但自信心刚刚开始膨胀的中国人只顾沉浸在这样的情绪之中,忘记了去思考我们的文化对我国在今后的发展方向上有和帮助。毕竟“文化大国”不仅仅是一个好听的名头。  相似文献   

3.
中国传统文化是这个世界上唯一一个没有中断转移消亡的古老文明。在中国道德教育中,中国传统文化是凝聚民族精神的主题内容。因此,把德育放在教育工作的首位是教育工作的客观需要,发挥中国传统文化在道德建设中的巨大作用,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4.
如何“走出去”?如何面对世界上多种文化、价值观与行为、语言,找到东、西方共同之处,一起创造价值,消除隔阂,共享成功?作为中国21世纪的企业家,怎样把握这个新时代“趋势”,完成在信息工业中“走出去”这一使命?复杂的文明问题,多变的地缘政治,也许是历史与政治家的事情,但是从“趋势”这个代表着儒家文化、同时又最国际化的中国人企业,我看到了这个时代问题的一些端倪与答案。——田溯宁(中国网通总裁)  相似文献   

5.
在京城大商场中,说起传统商品的经营,还得属北京友谊商店。这里,有着中国最具特色的传统商品经营区,商品中渗透着中国悠久灿烂的文化,信手拈来,都是原汁原味的。说给外国朋友听,无不为之折服。作为友谊商店服装部的售货员,我深有体会:如果你要想推销这些商品,但又不知其由来、工艺,不但什么也卖不出去,而且还会错失让外国朋友了解和欣赏中国文化的机会。这里的许多商品,都蕴含着东方古老的传统文化,或有一个个美丽  相似文献   

6.
散文家陈之藩说过这样的话:“许多许多的历史才可以培养一点点传统,许多许多传统才可以培养出一点点文化。”可见文化的可贵与难得,品牌的文化同样如此。对于品牌和文化,中国城乡建设经济研究所所长陈淮说,今天老百姓的生活改善了,很多城市在挖地铁、修高铁,我国正处在高资源消耗阶段。这更需要我们用品牌的塑造和文化的修炼来促进经济的发展,使中国从经济大国成长为文化与经济强国。可见品牌和文化对于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来说有多重的分量。  相似文献   

7.
胡锦涛主席的拉美之行为中国的外交再次掀起了强有力的浪潮。 中国与拉美虽然相距遥远,但却有许多共同点:中国与拉美都是具有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传统的古老文明发源地;中国与拉美国家都是发展中国家,双方的历史性崛起,将同样有助于构筑起一个多极化的国际政治新秩序;中国和拉美国家之间没有历史遗留问题的包袱,有的只是源远流长的历史友谊;中国和拉美国家之间也没有领土与资源利用的冲突,  相似文献   

8.
中原与闽台在历史上有着同宗同祖、同根同源的紧密联系。至今,全台湾人中汉族占98%,其中80%是由福建去台湾的中原“河洛人”。而台湾的中原“河洛郎”,主要是在唐朝末年,王潮、王审知兄弟响应黄巢起义,由河南“光州固始”起兵,进入福建。迁徙到福建的中原“河洛郎”,部分又从闽南渡海到了台湾。  相似文献   

9.
<正>我第一次听到孙中山先生所说的“天下为公”箴言,以为他只是在中国传播来自欧洲的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思想。我之后研究中国古代文学,在《礼记·礼运篇》中读到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才发现,“社会主义”这一政治理想萌芽早已存在于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之中。善于将传统智慧经验同现代科学思想相结合,建设以人为本的社会,正是以中国为代表的文明型国家的标志。  相似文献   

10.
儒家思想与青少年犯罪预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儒家思想来治理包括青少年犯罪在内的现代社会病已经为世界各国许多思想家认同,作为拥有五千年文明的民族,我国应当积极继承和吸收传统文化当中的精华,为青少年犯罪的预防工作服务。儒家注重人的道德修养,可以为内心“立法”;儒家注重家庭亲情,可以培养广大青少年的道德体认能力;儒学是“安身立命”之学,可以提升人的生命层次,从根源上预防犯罪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90年代“文化热”兴起后, 复兴中国传统文化已成为一个时髦的口号。在鼓吹者看来,21世纪甚至可以成为以中国文化为代表的东方文化的世纪,因为相对于以大自然为敌、事事强调对立的西方文化而言,体现了综合思维模式的中国文化“东学西渐”乃势所必然。我们首先要确定什么是中国的传统文化。现代人一看到这个字眼,首先想  相似文献   

12.
中国文化"走出去"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是中国文化外交战略的一个重点。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基本动因在于三个方面:一是在冷战后与全球化相互叠加的时代,文化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上升;二是中国和平发展的需要;三是中国文化自信心的提升和政府外交观念的更新。当前,尽管中国文化外交与文化"走出去"已经取得了许多成果,但也面临着两方面的问题:一是我们在文化与软实力关系上存在认识误区,简单化地将文化"走出去"等同于赢得软实力;二是相比于西方,当今中国文化处于结构性弱势地位,"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本身存在多元价值冲突,因而在如何选择中国的文化价值观进行外交上存在困境。化解存在的问题,更好地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应注意两点:一是争取国际话语权,努力改变中国在国际文化价值观中的结构性弱势地位;二是重构中国社会核心价值观,在文化现代化、国际化与保持中国传统文化之间寻求最佳的平衡。  相似文献   

13.
后冷战时代中国政治领导层所阐述的文明观,核心内容包括:第一,尊重、维护文化多样性,倡导以平等、包容的精神促进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与对话,从各种古老文明汲取当代人类所需的智慧;第二,赋予中国传统"和"的精神以新的时代内涵,倡导和谐共存的人类共同体意识。在当代,体现在物质文化、社会行为等层面上的文明交流和共享,与文化身份和认同意识的多样性之间始终存在着紧张关系。"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中国理念"与"中国方案",旨在确立超越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的价值共识和秩序理念,它根源于当今人类的现实处境,同时包含着面向未来的"人类共处之道"。  相似文献   

14.
“阿蓝,下午开会,有位朋友要向我们‘开炮’呢。”才上班,一位同事神秘地对我说。我一怔:“开炮?”原来,杂文家老烈看了我们今年第9期杂志后,对新辟的“成语透视”一栏的文章有些看法,他要到编辑部来给我们提点意见。说真的,乍听到这一消息,我可有点担心,总觉得那些老前辈一定是挺严肃的,编辑部的年轻人可最怕拘谨。我呀,杞人忧天——见到苏老先生,我们释然了。他言辞尖锐,对“成语透视”一栏提出种种质疑,但又是谈笑风生。什么“开炮”呀,大家谈得可融洽了。是的,我们的编辑年轻,我们的杂志也年轻,这就更需要听取多  相似文献   

15.
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历程及全局看,制度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社会与时俱进、永葆生机和活力的重要课题。从经典社会主义到传统社会主义、从苏联模式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文化的演进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经验教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条不同于经典社会主义与传统社会主义的制度模式,是人类制度文明的重大创新,代表了当代中国制度文化现代化的科学路向。  相似文献   

16.
<正>瑞兔奔新春,四海皆欢腾。又是一个全球同贺中国年的欢乐时节。世界各地点亮“中国红”,分享欢乐喜庆的节日气氛,感受中国的多彩文化和开放胸怀。春节,承载中华民族的古老传统,传递着现代中国的开放、进步,既是“中国时间”,也是“世界时刻”。从东方到西方,从北半球到南半球,人们喜爱春节,享受春节文化,期盼春天的脚步,也愈加体验到这一节日的精神内蕴,更加清晰感知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相似文献   

17.
刘晓庆出名后写的第二本书叫《我的路》,在书中她写了一句后来流传颇广的“名言”:“做女人难,做名女人更难。”难在什么地方呢? 记者们要追踪你和新情人的隐私,走在大街上要戴上墨镜,签名签得手都发软……诸如此类。一方面,我们这些芸芸众生要捧得你出名;另一方面,捧得太热乎了、记者追得太急了,又惹得你烦——这大概是许多“明星”的心态吧。大概是去年,我在一张报纸上看到宋丹丹的一席话,也是“说难”的。不过宋丹  相似文献   

18.
《南风窗》2003,(6)
1985年的春天,我们大胆发问:“假如我是广州市长……”2003年的春天,我们平静发问:“中国需要怎样的政治家?”十八年,我们一同抚摸这个国家的成长十八年,我们一同走过许多不平凡的春天有一份爱情正流淌在你我之间这个春天,我们要更有力量地发言。  相似文献   

19.
中国是个喜欢讲传统的国度,因为我们的历史文化渊源太深,老祖宗留下的物质的与非物质的文化遗产太多。还真别说呢,现代生活中的很多东西如果来个认真“溯源”,都可以顺藤摸瓜走得好远呢。现在来说说“浮夸”这种现象吧。  相似文献   

20.
印度文化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具有元典性的文化之一,对世界文明的衍生发展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印度通过加强文化立法、创新发展模式和开发传统资源等措施不断维护其文化多样性,使其充满生命力和创造力,从而散发出无穷的魅力。中国应很好地借鉴印度维护文化多样性的成功经验,消除文化多样性的负面影响,多措并举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多样性的发展与繁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