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们成功的企业显示了美国商业的力量。但是我们的精神、我们的社区精神,还有我们相互对彼此的贡献往往并不像我们金钱方面的成功那样的显而易见。”  相似文献   

2.
增长的理由     
当我们今天的国有企业主要集中在战略性部门和中央政府手里(所谓“央企”)的时候,当我们越来越多的资源被市场分配给有活力的民营部门的时候,我们应该有理由来调高我们对中国经济真实增长的预期。  相似文献   

3.
航母的争论     
每期刊物出版后我们都会收到不少读者的来信,有的向我们提出建议,有的指出我们工作上的不足。在此,我们对长期关心、支持和帮助我们的读者朋友们表示最衷心的感谢!我们会与大家一起继续努力,把刊物办得更好。顺便报告广大读者朋友,为了感谢和鼓励大家对本刊的批评和支持,本刊将留出更多的版面与读者交流、互动,并不定期推出读者来信抽奖活动,用很特别和极富军事意味的奖品回馈大家!如果您对本刊有什么好的建议或是指出我们工作上的不足,请发电邮至:cwh98117105@163.com。  相似文献   

4.
思考一种事物的作用、功能及如何运用,首先,我们要回归它的本源,他是如何产生的,又在以怎样的方式在演变。提及法律解释,我们不禁要思考什么是法律解释,那么我们不可避免就要解决什么是解释、什么事法律的问题。解释,在哲学上,我们认为是在观察的基础上进行思考,合理地说明事物变化的原因,事物之间的联系,或者是事物发展的规律。而解释在未来会不会包含更深的内涵(我们都知道事物是在变化发展的),会不会变得与现在的涵义完全相反,我们在此不作深入的探究。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六大是我们党在新世纪召开的第一次代表大会,是我们党历史上一个光辉的里程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在新时期  相似文献   

6.
财富是一个让人心跳加速的字眼,让人心急如焚的字眼,让人顿足捶胸的字眼,让人怦然心动的字眼,让人欢天喜地的字眼,让人狼狈不堪的字眼,让人天宽海阔的字眼,让人压抑深重的字眼。这一切,都取决于我们对财富的认识和我们自身所处的财富状况。 对财富的向往,让人热血沸腾;对财富的落差,让人窘迫无比;对财富的争夺,让人惊心动魄;对财富的运用,让人眼界大开。我们曾经仇富如今又异常地盼富,我们曾经拒富如今又极度地逐富。我们为财富四处奔波,处心积虑,我们为财富神采飞扬,泪如雨下。但财富是什么,财富为什么,财富在哪里,正如我们对人性的理解一样,依旧众说纷纭,扑朔迷离。 财富花开花落,财富起起伏伏,财富聚聚散散,财富顺顺逆逆。在财富面前,我们梦想成真,我们双手落空,我们放飞希望,我们但问耕耘,财富中装着我们的悲欢与智慧,更装着人性的全部优点和弱点,善良与罪恶。 是我们主宰财富,还是财富主宰世界?我们是财富的奴隶,还是财富的主人?不要言不由衷地拒绝财富吧,但也不要不择手段地攫取财富! 我们预测未来,我们创造未来,我们希望用财富证明自己,财富很伟大,人比财富更伟大。  相似文献   

7.
SARS来了。它是新物种吗?它也许早就存在,只不过我们不加留意,未曾发现它的强大。 但它也许并非我们想像的那么强大,可怖;也许它只是缘着我们自身的弱点与恶习,而生长,而加强——也许,它就是一面镜子,静静地照着我们的美与丑,对我们多年的造作,任性,给予一概清晰的鉴照和反射。  相似文献   

8.
文明的尺度     
上世纪80年代我曾和林斤澜、柳溪两位老作家访法。有一个风雨天,我们所乘的汽车驶在乡间道路上。在我们前边有一辆汽车,从车后窗可以看清,车中显然是一家人。他们的车轮扬起的尘土,一阵阵落在我们的车前窗上。终于到了一个足以超车的拐弯处,前边的车停住了。开车的丈夫下了车,向我们的车走来。为我们开车的是法国外交部的一名翻译,一个法国青年。  相似文献   

9.
刘开明 《南风窗》2007,(3):44-45
当代观察不是一个慈善机构,我们必须以最优质的服务和最高的专业水平把我们的理想销售出去,获得我们生存与发展所必须的资源。  相似文献   

10.
从刘晓庆出道成名至今的10多年,正值中国市场经济的转型期。大约是“身在庐山”的缘故,我们很多人感受不到这个转型期在中国社会变革史上意味着什么,但也许过不了多久,当这个转型基本完成的时候,我们再回过头来看看自己走过的道路,看看我们曾经以极大的热情和兴趣关注过的那些人和事,我们就会更加清楚地发现,这个转型是怎样完成的,那些引起我们关注的人和事,在其中起到了怎样一种不可低估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为曾经的苦难与未来祝福 在世纪末的喧嚣与期待中,我们的百年回眸系列专题姗姗来迟。 总是试图能尽我们之力去触摸、去感受一个世纪以来人世间的精华,并期望以此来撩拨我们的本已迟钝的心灵。整理消逝的旧事,激发的不仅是一种怀旧的意念或陶醉其中的麻木,而应是一种前行的默念。这要求我们必须有十二分的冷静以外,还应有十二分的热情。 结合杂志的特点,我们在选题上尽量能放开视野,力图从更长的时间段去体会历史的痕迹。限于篇幅,也限于学力。我们对这些专题的把握实在有些惶恐,不求能统领全局,不求面面俱到,我们仅仅期望,我们的一些思考,能够引发您的思考,如果那曾经的感动今日依然能感动善良的人们,如此,则足矣!  相似文献   

12.
工会是我们职工的家,工会干部是我们的贴心人。这是多年来职工们对我们工会的赞誉。为了建好我们工会的家,使我们工会干部和职工的心贴得更近,我们开办了“如何当好工会主席”栏目,旨在向大家介绍一些工会的具体章程和法规、经验和教训、体会和做法等。  相似文献   

13.
人的一生有许许多多的计划,但所有的计划归结起来不外是三种:就是短期、中期和长期计划。对于一般家庭而言,短期计划是指日常生活即衣食住行的计划;至于中期计划,就是指物质消费和精神享受方面的计划,譬如我们要买电器,我们要去旅游,甚至我们要买车、买房;而长期计划则是指我们养老、防意外疾病等的长远规划。我们不妨来看看广州人是如何实现这  相似文献   

14.
<正>走进二月,还仿佛在寒冷的春节里行进。但是,日历在告诉我们,立春了,我们已经走进了春天。这是个早春的二月。走在街头,似乎触摸到了风的暖意,感受到了春的气息。二月的阳光,敲开了我们的春梦,开始追逐鸡年的心愿。心愿,是我们心里的愿望,是我们心海的渴望,也是我们心中的梦想。每个人、每个单位都会有自己新一年的心愿,在年的开始,在人生追求新的起点。有了心愿,才会有动力去实现,才会在耕耘中寻找着幸福与快乐。  相似文献   

15.
大地的嘱托     
李凤吉 《工会博览》2004,(22):71-71
一企业董事长在动员大会的报告中讲到:“我们要用一分钱办两分钱的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我们的事业才能成功,才能在风云变幻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实践告诉我们:顽强的奋斗精神和强烈的危机意识是企业保持长盛不衰的利器。  相似文献   

16.
坚强的脊梁     
艾君 《工会博览》2008,(19):1-1
有位网友写过这样的诗句:“当风雪阻断归路,我们彼此取暖;当主权面对挑战,我们亮出利剑;当圣火遭遇屈辱,我们义无反顾;当病毒吞噬生命,我们用爱弥补;当列车冲出轨道,我们竭诚互助;当震撼撕裂大地,我们开山辟路;勇敢面对磨难,挺起中国的脊梁!”  相似文献   

17.
周保松 《南风窗》2013,(8):94-95
在人类历史上,许多思想家之所以伟大,也在于让我们看到另一种可能性,例如洛克让我们看到君权不需神授,密尔让我们看到个性对美好人生的重要,罗尔斯的无知之幕让我们看到公平的社会合作应该在什么前提下进行。今天,政治哲学可谓显学,思想论争此起彼落,学术著作纷呈,这多少说明,我们活在一个不确定的大转型时代。这带出一个后设问题:什么是政治哲学应有的旨趣?这个问题很重要,但似乎却甚  相似文献   

18.
佚名 《法制博览》2008,(18):18-18
从小到大,我深深地懂得这样一个道理:没有父母的养育就没有我们的今天,就没有我们的事业,当父母需要床前照料的时候,我们不能以工作忙推辞,不能因为我们挣钱少对父母那样小气,中华至今五千年,源远长河孝为先。我们从小可能听到父母在我们身旁说一些谎言,这些谎言中,包含了父母对我们多么深的爱啊,我们要理解父母的谎言,让他们有一个幸福的晚年。  相似文献   

19.
本期话题我们疯过,傻过,年轻过。但是不论时光流逝,不论岁月苍穹,我们都在逐渐成长。是的,我们长大了。如果岁月能够见证一个人的光辉,那么时光便能显现一个人的青春。在我们依旧青葱的岁月,请给十年后的自己留一句话。  相似文献   

20.
一提到家,我们就会想到曾给予我们温暖、关怀,哺育我们成长,伴随我们一生的那个温暖的港湾,那里有父亲的慈祥,有母亲的温暖,有妻子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