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迁 《新重庆》2006,(6):46-47
取消农业税是我国继土地改革、实行农村家庭承包经营之后农村的又一项重大改革,这既是减轻农民负担的治本之策,也是促进农村生产力发展的有效途径,有利于维护农村经济社会的稳定,同时这又给乡镇政府工作环境带来新的了重大变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内外部环境的大改变,客观上要求基层乡镇政府必须进行改革,改革的重点且是职能的重大转变,即转变传统的以行政管理为主为今后的以社会公共服务为主,这样,才能有效的推动农村社会生产力的大发展。取消农业税后,转变乡镇政府职能是客观要求和必然趋势。乡镇政府要把职能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相似文献   

2.
稳定党的农村政策确保农业的基础地位□张凯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强调指出:“坚持把农业放在经济工作的首位,稳定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深化农村改革,确保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农民收入增加”。通过学习,我认为,江泽民同志的这一要求,完全符合当前我市农村工作的...  相似文献   

3.
乡镇政府在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中的职能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稳步地加以推进。”生产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物质条件,这就要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发展特色经济,培植新的优势,促进农村经济健康发展。在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中,乡镇政府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他们是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直接组织者、承担者。当前,我国在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中的突出问题就是乡镇政府的职能界定不清,科学界定乡镇政府的职能和作用是当前做好农业…  相似文献   

4.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农村政策确保农村稳定和经济全面发展李启明江总书记在党的十五大的报告中强调:坚持把农业放在经济工作的首位,稳定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深化农村改革,确保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农民收入增加。要贯彻落实好党的十五大精神,确保农村稳定、农业和农村经...  相似文献   

5.
把农民增收作为农村经济工作的主线陈达恒农民是我国人口的主体,是农村的主体,也是农业发展的主体。国家的小康、农村的小康,都有赖于农民的小康。党的十五大强调指出:“坚持把农业放在经济工作的首位,稳定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深化农村改革,确保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6.
《松州》2010,(5)
乡镇政府是农村牧区基层政权组织,是党和政府联系广大农牧民的桥梁和纽带,担负着发展一方经济、服务一方百姓、稳定一方社会的重要职责。随着农村牧区发展形式的变化和综合改革的推进,新的形势迫切要求乡镇政府职能由过去的"重管理"向"重服务"转变。阿鲁科尔沁旗先锋乡面对全乡群众印发"便民服务卡",促进政府"服务关口前移",这一探索是建设服务型乡镇政府的有益实践。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后,为适应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国家采取措施,改革和调整了农村基层组织与管理体制,取消人民公社,建立乡(镇)政府,确立村民自治,构建了现阶段我国农村基层管理体制的基本框架。随着改革的深入、行政管理体制的调整、农村经济社会形势的变化,乡镇政府职能不断经历相应的调整,逐步定位为经济发展、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但在实际运作中,乡镇政府职能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首先,在职能定位方面,与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经济社会管理的要求不适应,存在着越位、缺位和不到位的问题。从整体上看,一是职能结构不平衡。经济…  相似文献   

8.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明确要求,必须稳定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不断深化农村改革,激发亿万农民的创造活力,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我们一定要按照中央部署,在稳定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和深化农村改革中突出工作重点、狠抓措施落实。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指山,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深化农村改革是强化农业基础、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动力源泉,这些年我国农业和农村发展呈现出难得的好局而,正是不断推进  相似文献   

9.
新农村建设中乡镇政府服务力不足的成因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芳 《前沿》2008,(5):79-81
乡镇政府是农村公共服务提供的主体。随着新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改革的不断深化,民众对公共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迫切需要提升乡镇政府服务能力。本文在分析我国当前乡镇政府服务力不足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导致乡镇政府服务力不足的原因,并就此提出了有效提高乡镇政府服务力的对策和措施,即加强乡镇公务员队伍建设、优化乡镇政府服务职能、完善乡镇政府服务制度和调整农村财政投入体制。  相似文献   

10.
随着农业税退出历史舞台,那种以征税为“中心任务”的乡镇职能不复存在。征收压力的解除,为服务型政府的定位创造了条件。然而,免征农业税后,乡镇政府没有根据农民群众的需要来界定职能,乡镇政府的现有职能并没有根本改观。税费改革后,乡镇政府的主要职能就是强化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职能。要保证乡镇政府职能得到有效履行,必须建立三种机制:乡镇政权的运行新机制;准确反映农民需求的表述机制;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机制。  相似文献   

11.
乡镇配套改革的经验说明,农村综合改革的主要目标已经从“减人、减事”转变到“切实转变乡镇职能”上来。国家必须统筹乡镇财政,才能有利于乡镇政府作用的加强和公共服务职能的形成。农村配套改革主要目的和任务,不是削弱乡镇政府地位与职能,而是转变乡镇政府职能,加强农村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能力。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的构建,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2.
张华玉 《人民政坛》2009,(10):38-38
乡镇政府是我国最基层的政权组织,直接面对广大农民,承担着落实国家政策,发展农村经济,管理农村事务等繁杂而具体的工作任务。结合工作实际,本人认为,加快乡镇政府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乡镇政府职能转变,首先要依法科学界定乡镇政府职能,也就是要明确乡镇政府“该干什么”和“不该干什么”。  相似文献   

13.
卢伟 《新东方》2007,(10):39-41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要加快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必须进一步转变乡镇政府的职能,深化乡镇行政体制改革,把乡镇政府真正建设成为廉洁高效的服务型政府。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经济从计划向市场的转型发展中,制度变迁是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不断调整的渐进过程。农村改革开放以后,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的一系列农村改革措施赋予了农民的市场主体地位,从而乡镇政府职能转换成为难以回避的问题。一、乡镇政府职能界定的借鉴(一)理论借鉴。在政府职能体系中,乡镇政府职能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乡镇职能的划分需要明确政府体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职能的界定。西方传统的公共行政管理理论强调政府管理职能要与政治分开。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西方公共服务推行社会化和市场化改革,进一步扩大市场对公共产品生产的作用。新公共行政理论提出了用公共行政责任、产出与效率、灵活的分权制来“重塑政府”。公共选择理论认为,政府应遵循“一人一票”公共选择规则。公共行政理论并非把政府定位于阶级统治工具,而更多地赋予了管理和服务社会的职能。  相似文献   

15.
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农村改革最重要的制度性成果。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强调,要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这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全面小康目标的根本要求,也是深化农村改革、强化农业基础、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动力源泉。  相似文献   

16.
<正>农村税费带来了乡镇职能转换的新课题。针对农村税费改革,有人错误地认为"乡镇干部快要下岗了","乡镇政府可以撤销了"。实际上,随着改革的深入,农民对乡镇政府的引导和服务需求更加强烈。农村税费改革不仅仅是农村分配关系和经济利益的调整,更是国家在农村基层政权增强合法性基础和统治权威的一种尝试和努力。在这种情况下,乡镇政府既面临扬弃传统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的挑战,  相似文献   

17.
转变政府职能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乡镇政府是我国行政管理体系中最基层的行政机关,是党和国家在农村的政权基础,其职能发挥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基层政权的稳定和社会治理体系的建设,直接关系到能否如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但当前我省乡镇政府职能发挥普遍面临体制困境、财力困境、权力困境、人力困境等.根据党的十八大精神,乡镇政府职能转变总体方向,应是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两大职能,为辖区居民提供服务.  相似文献   

18.
自1983年政社分设,建立乡镇政府以来,各地乡镇政府在领导和组织本地区的经济建设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对于促进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但在乡镇经济管理方面也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诸如乡镇政府在行使经济管理职能时尚缺乏自觉性,对其经济管理职权范围还不甚清楚,乡镇经济管理体制还没有完全理顺等等。从理论上深入探讨并弄清上述问题,对于乡镇政府正确行使其经济管理职能,加快农村商品经济发展,巩固和完善农村基层政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面对体制转轨、社会转型,乡镇管理体制不适应的问题相对突出,需要通过改革加以调适。现行乡镇管理体制不适应转轨时期的农村经济管理要求。自1978年开始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逐步确立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经济体制以后,从人民公社脱胎而出的乡镇政府,沿袭了人民公社时期直接管理经济的模式,仍然是政企不分。乡镇政府经济职能仍不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农村经济管理要求,存在着越位、缺位和不到位的问题。现行乡镇管理体制不适应转型时期农村社会管理要求。一是功能不适应。一方面传统的农村管理功能依然存在,但在整体上呈逐…  相似文献   

20.
共十五届三中全会《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心内容是坚持和稳定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不动摇,继续推进和深化农村改革,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更大发展。《决定》在总结农村改革二十年基本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实现我国农业和农村跨世纪发展必须坚持的十条方针,其中十分重要的一条方针是“长期稳定农村基本政策”,具体内容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经营制度,以劳动所得为主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制度,必须长期坚持。在这个基础上,按照建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