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略论舆论监督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略论舆论监督缪爱社舆论监督曾被马克思形象地称为“另一个法庭——社会舆论的法庭”。它是整个社会民主监督机制中须臾不可缺少的监督形式,研究舆论监督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舆论监督:现代民主政府的要求与体现舆论是一种社会意识现象和客观存在的精神力量,反映着...  相似文献   

2.
从3月1日起,云南省的“舆论监督新规”开始施行了。按规定,在云南省,如果被媒体曝光,领导干部将遭到问责。如今,已有人因舆论监督而被停职问责,这让不少对“舆论监督新规”寄予厚望的人们受到了鼓舞。但也有人表示担忧:仅仅以文件形式出现的“舆论监督新规”,能否承载舆论监督制度化的梦想,  相似文献   

3.
江泽民同志指出:“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舆论导向失误,是党和人民之祸。党的新闻工作与党休戚与共,是党的生命的一部分”。江总书记的讲话,阐述了舆论工作的极端重要性,而舆论监督是舆论引导的一个重要方面,朱基同志称其为“群众喉舌,政府镜鉴,改革尖兵”,强调了舆论监督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人们常说舆论监督工作,是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的需要,是社会主义新闻工作者的一项神圣职责,也说明了这一点。   舆论监督搞得好,就能产生积极的社会影响和社会效益,显示出其正面效应,也称正效应。这种效应主要表现在:打…  相似文献   

4.
(一)舆论监督的基本概念和类型。舆论监督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前者专指新闻舆论监督;后者则是舆论主体通过舆论媒介对舆论客体所实行的社会控制,它由舆论监督主体、客体和媒介三个要素构成。舆论监督是从人类社会产生之日起即已存在的一种社会控制形式。它在不同的社会形态中具有不同的特点。迄今为止,人类社会经历了以下四种舆论监督类型?原始社会的舆论监督——社会“第一  相似文献   

5.
据传媒报道 ,第九届全国人大代表、湖南省邵阳市市长孙令志 ,1 997年倡议并扶植在邵阳市专设新闻监督热线 ,抽调全市各大新闻媒体的骨干记者组成新闻舆论监督台 ,后被媒体称作全国第一个“新闻1 1 0” ,一直坚持到现在。这个监督台反映群众呼声 ,揭露社会阴暗面 ,颇受社会各界欢迎。孙令志说 :“我确实想为群众把事情办好 ,要大家都来监督 ,都来拿鞭子 ,让群众拿鞭子来抽我。”如何看待舆论监督 ,历来人们有不同的看法 ,有人喜欢有人恨。舆论监督 ,实际上就是社会监督 ,是人民的监督 ,是人民群众通过新闻传媒 ,对国家各级权力机构的监督 ,是…  相似文献   

6.
新闻舆论监督是社会监督体系中的一种特殊监督形式,是民众通过新闻媒介对社会权力、公共政策和社会事态进行评说、披露及至批评的一种倾向性传播活动。它是把“双刃剑”,用好了可以达到纠正错误,改进工作的目的;否则,就会事与愿违。如何用好这把“双刃剑”,把握好“度”是关键。  相似文献   

7.
中共中央颁布的《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下称《实施纲要》)指出:“在党的领导下,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新世纪新阶段,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舆论监督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惩治和预防腐败的一个有效途径。我们应当在实践中积极探索舆论监督的实行形式,注重舆论监督的社会效果。  相似文献   

8.
三年前,上海水利专家宁祥葆曾说过:“上海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举世瞩目,但上海的‘水名声’欠佳,改善水环境涉及到体制、立法、资金可投入强度、舆论监督和公众意识等,这是个系统工程。”而今,三年过去,社会已开始进入一个崭新的世纪。经过全市上下努力,尤其是在体制、立法、资金上给“治水”创造了有利条件,上海“水名声”从欠佳走向了“尚佳”。  相似文献   

9.
《上海人大月刊》2007,(9):11-11
民主是一种保障主权在民的政治制度。今年“小人代会”上,市人大常委会推出的四项创新举措,使宪法和法律中规定的民主权利,得到了真正实现:审计报告及审议意见从“圈内”走向公开,使老百姓明白政府如何花钱,打出了人大监督、审计监督、舆论监督、社会监督“组合拳”;向常委会组成人员及时通报代表评议政府工作情况,使常委会扩大会议更具成效;  相似文献   

10.
新闻舆论监督的难点及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新闻舆论监督的难点  新闻舆论监督是行政监督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广泛性、及时性、公开性、威慑性和群众性等特点。近几年,各级新闻媒体坚持正面宣传为主,在着力反映社会生活中积极的、健康的本质和主流,鼓舞人们奋发向上的同时,在政府和人民之间架起理解和沟通的桥梁,促进政府正确处理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和实际困难。当然,新闻舆论监督也仍有不尽如人意之处,与党和人民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新闻媒体和编采人员亦深深感受到开展新闻舆论监督“难”。新闻舆论监督究竟“难”在哪里?概括起来,主要有…  相似文献   

11.
2000年以来,长治市在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过程中,把舆论监督作为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市委重要决策的有力助推器,在全市上下全面加大舆论监督工作力度,产生了良好的实践效果和社会反响。  相似文献   

12.
欣闻珠海市作出规定,对批评报道“免检”。规定云,批评报道刊播前,任何被批评对象不得要求审稿;被批评单位和个人对舆论监督的新闻有异议时,可通过正当途径反映,不得以任何手段干扰新闻舆论监督工作。身为报人,对批评报道在珠海获“解放”振臂欢呼!批评和自我批评是我党的优良传统。勇于利用新闻媒体进行舆论监督是我党这一优良传统的具体体现。舆论监督也是生产力,有效运用可以收到免费疗疾、治病救人的奇效。正确对待舆论监督,诚恳欢迎舆论监督是党风正的表现。但是,目前批评报道处境不容乐观,叫做“上边放,下边望,中间一道…  相似文献   

13.
<正> 媒体多次报道,山西长治市委书记吕日周亲自在长治日报掀起了舆论监督风暴,多次亲自批示(吕讲:“只要我不批示,稿子就变样,就没有新闻监督的内容。”),有一次竟然批评了副市长。这样的报道让人很兴奋。可是我读了今年1月27日第4期《中国新闻周刊》报道:“长治日报差不多把当地的各级官员都批评过了,但却没有批评过吕书记本人,哪怕一次。”才明白又上了一当。这种只批评下属、官员“钦点”的监督,不是真正的舆论监督,是注水货,我们不能把水货当  相似文献   

14.
2006年年末,安徽某县规定,凡是有记者到单位采访,单位领导都要“全程陪同”。没料到,今年年初,湖南省郴州市就更进一步了,该市市委办、市政府办向所辖各县市、区及市直机关单位等发文,设立“舆论监督奖”,“专门奖励主动把舆论监督线索交给郴州调查处理或通过舆论监督对郴州工作产生重大推动作用的中央、省级媒体记者”。  相似文献   

15.
加强新闻舆论监督促进党风廉政建设杨丽最近几年,党内和政府的腐败现象有所抬头,江泽民在中央纪委第六次全会上的讲话中尖锐地指出:“近几年揭发出来的问题说明,腐败现象对我党政机关和干部队伍的侵蚀是严重的”。执政党的党风是关系到党生死存亡的重大问题,邓小平同...  相似文献   

16.
唐光怀 《湖湘论坛》2006,19(4):10-12,20
邓小平舆论监督思想由“意义论”、“目的论”、“原则论”、“艺术论”和“绩效论”等“五论”体系所构建,成为了邓小平理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今天的舆论监督、舆论导向与和谐社会的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吴钰瑢 《人民论坛》2010,(9):106-107
舆论监督是一定社会群体对社会现实普遍的、共同的意见,具有相当的影响力和权威性。当前,我国的舆论监督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媒体"绑架"司法的现象时有发生,这已给社会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因此,我们既要强化必要的舆论监督,促进司法的公正性,但也应对舆论监督活动进行适当的规制。  相似文献   

18.
5年前的市第十二届人人一次会议上,我被选为市人人法制委员会委员。委员中不少人身居要职,而我只是一名无党派新闻记者,也没有法学学历背景,心中末免有些忐忑。但我深知,能参与民主政治建设和地方立法过程,是一个极好的学习机会。新闻和人人上作都在研究社会,发现问题,舆论监督和法律监督有不少哭刚点。我们运用的伦理准则与法律规则看似无形,但是对社会生活都在产牛影响。领导委员“接天线”,草根委员“接地气”,可以传递民间的卢音。  相似文献   

19.
《中共海南省委关于舆论监督工作的暂行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近日正式颁布实施,这是省委高度重视、支持和规范舆论监督工作,充分发挥舆论监督在党内监督中的作用的重要举措,是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一大手笔。我们党首次提出“舆论监督”是在1987年党的十三大报告中,此后历次党代会政治报告均有鼓励舆论监督的表述。在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体系中,“舆论监督”这一概念至少被49条行政法规、185条部门规章、6条司法解释、40条其他规范性文件和若干地方性法规正式引入使用。《党内监督条例》将舆论监督列为10大监督制度之一,这在党的历史上还…  相似文献   

20.
前不久,某省有位负责同志在与新闻单位座谈时强调:“舆论监督要有引人深思的问号,发人深省的惊叹号,令人满意的句号。”寥寥数语,既表明了该省对舆论监督大力支持的鲜明态度,又深刻揭示了舆论监督几个相关环节的内在规律性。万事开头难,舆论监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