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读书的故事     
时光如水,岁月如歌。 蓦然回首,已过不惑之年,参加工作已有20多个年头,14岁的女儿已在初二年级读书。每当孩子怕苦畏难、不肯读书时,我总要苦口婆心地跟她讲解读书的好处,希望她能珍惜时光好好学习。但也常常因此而回想起自己读书时代的一些难以忘怀的往事,切身体会到读书时代是人生最值得珍惜的美好时光。  相似文献   

2.
昔人常叹“日月如梭”,今人常赞“岁月如歌”。我特别喜欢“如歌”的比喻,喜其含意隽永,引人遐思。歌,有疾有徐,有扬有抑,有欢快有沉郁,但不管音符如何跳动,她总是在创造美,呈现美。“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无论是水是山,无论是晴是雨,无论淡妆还是浓抹,都有各自的美。美是多姿多采的,人应当不拘一格地去体悟,去发现,去欣赏。“往事如烟”,时光虽将往事拉出,淡在如烟般朦胧的距离感中,同时也淘洗出往事的精粹,清晰地推在记忆的屏幕前。如歌的政协岁月就留下许多精彩的图象令人欣慰。记得从1991年起,在…  相似文献   

3.
东晋诗人陶渊明,热爱田园生活,喜爱读书。他写了一首《杂诗》:“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等人。”告诫人们要珍惜时光,好好读书。 唐代文豪韩愈在一首读书诗中写道:“读书患不多,思人患不明。患足已不学。既学患不行。”指出在治学的过程中,要“多读、多思、虚心、躬行”。 唐代书法家颜真卿写有一首留芳千古的《劝学》诗:  相似文献   

4.
1998年底,圣诞节的前几天,出国两年的女友第一次回上海。我们到“时光小屋”酒吧小坐。但最后,她独自离去——其实这样的结局早在意料之中,只是没有想到来得如此迅速,结束得如此干脆。那天,我第一次在“时光小屋”喝了酒,有几分醉意,先是在饮料单上用笔点点划划,后来又拨通了几个朋友的手机,想一想,又都挂了……这些都无法排解我的郁闷之情。 我想到久违的网络,从酒吧出来,我回公司上网,一路上无数往事在我脑海浮现…… 永远不要让网络干扰真实的生活  相似文献   

5.
在历史的长河中,位于大巴山系米仓山南麓与陕西省毗邻的巴中,曾是一块红色的土地。六十年前的红军时期,这里曾为中国革命写下了辉煌的篇章。时光匆匆而过,今天的巴中早已沧海桑田,和着时代前进的步履,这个未曾打开的“聚宝盆”,有待开发的“金三角”,正日益向世人显露出她的英姿。 1993年10月,巴中建区。新建地区对机遇珍惜有加,纵然是百业待兴,创业维艰,然而敢于拼搏的巴  相似文献   

6.
回首往事,人们总爱说“往事如烟”。可我要说,往事如“印”。因为有些往事,比如50、60年代我五随周恩来总理采访这样的往事,决不因时光流逝而烟消云散,却仍像昨天发生一样深深地刻“印”在心中:他老人家那亲切慈祥的音容笑貌,那过目不忘的惊人记忆力,那深入群众调查研究的工作作风,时刻激励着我们奔向新世纪。值此敬爱的周总理百年诞辰之际,谨将铭印心间的往事浪花采撷几朵,以作纪念。  相似文献   

7.
焦万曼 《台声》2011,(8):61-63
悠悠往事,岁月如歌。1981年12月22日,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简称全国台联)正式成立。如今作为“台胞之家”的全国台联已经走过了30载。在全国台联工作的近20年间,我曾先后担任文宣部、台胞部负责人。在那些日子里,曾经有很多感动我的故事,我将这些故事撰成此文,一来纪念全国台联走过的30年,二来也从中回望自己走过的这近20年的时光。  相似文献   

8.
A在与聋生的沟通与交往中,与聋孩子接触的许多时光里,我发现聋人有着自己的语言,有着别于常人的特殊表达方式,他们有时在遇到问题时会省去单句而只出现个单词“什么”。职业使然,我常常能清晰地明白孩子问“什  相似文献   

9.
我结婚的当天就做了母亲。我的大女儿叫柏青,这个名字还有点来历,她父亲在美国读书时和许多爱国的,在美国出生的台湾或香港同学一起办了一本杂志——《柏城青苗》。有一段时间,他负责编写《柏城青苗》。所以他给女儿取名“柏青”。当时,没有几个学生有孩子,大家都视柏青为自己的孩子。  相似文献   

10.
张伟君是京剧四大名旦之一的荀慧生的夫人,我在其生命的最后几年认识了她。每次到荀宅,她总是很热心地“留”我说话。其实只是让我安坐客厅的沙发中听她一个人静静地独白——她当时身体已经不太好了,自己也仿佛有些预感似的,总是要把她一生中最重要的感慨“倒”给我。她讲述过这样一件“细腻的”往事:在荀先生中年的大红大紫之际,她和众多的妙龄  相似文献   

11.
记得1985年,时任民政部副部长的杨琛乔迁新居。帮助地搬家的同事们回来说:杨部长家没什么像佯的家具,最多的是书。读书与这位女部长的才华品性有何联系?她是如何读书的?在月季团香的8月,她家宽敞却不豪华的客厅里,我就此采访了她。书为导师为益友“书籍可以说既是我的益友,又是良师”。提起“书缘”,杨探的思绪回到迷蒙的历史风烟之中。“我幼年时,家里住在天津英租界内,小学刚毕业,抗日战争爆发了。珍珠港事件后,租界也被日军占领。国家可谓满目疮痍,人如蝼蚁。逢下雪天,早晨上学,经常看到路上日冻饿而死的‘倒卧’,在街…  相似文献   

12.
人总是这样,当你懂得珍惜青春时,它却永远地逝去了.跨越不惑的门槛,通过生命的中点,丰姿多彩的青春年华,只剩下酸甜苦辣的往事回味.踏上社会之初那是在一九五八年夏,我刚刚小学毕业,就参加暑假突击扫盲活动.我的扫盲对象是一位三十多岁的街道妇女.每天我一去上课,她总是先给我倒上一杯白糖凉开水,然后一边认字,一边扇扇子给我解暑.认完字,她还给我讲一些社会上的风俗人情.三天的扫盲,我并未教会那位妇女多少字,但是我从她那里听到学到的东西却给少年时代的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我第一次踏入社会时,她给予我人情和温暖,使我永远归心于这个社会,永远热爱这个世界.从此为人民服务再也不是空洞的说教,那位妇女的形象成为人民母亲的化身  相似文献   

13.
爱的絮语     
一从林中吹过细碎的风,我的孩子从梦中醒来了。双颊温香如蔷薇,黑亮的眼睛在四处搜索、探寻。那神情从睡意朦胧变为惊奇,变为惶恐,再变为忧伤,一直到忽然间看见了她的母亲。于是,笑意霎时从整朵粉红的小蔷薇上荡漾开来:“妈妈,妈妈。”她满足地轻声呼唤我。而我遂温柔地俯身就她的呼唤,一如亘古以来所有的母亲。二在孩子不听话时,我心中充满了懊恼,停止了叱责,我独自扶着头,坐在角落里,疲倦地流泪了。而那在一秒钟之前还在疯狂状态的顽童忽然安静下来,远远地,她用又清又亮的眼睛注视着我,然后蹒跚地爬过来,攀住我裸露的膝头,那温热的小手掌…  相似文献   

14.
“花静静地绽放,在我突然想你的夜里,多想告诉你,告诉你我一直都爱你……”满文军的一首《懂你》使我泪如雨下。我何曾体贴过父母的心,我何曾对父母的付出有过在意,我又何曾为父母的万般无奈与种种失望而感到悔恨。回想往事,我的胸怀被敞开,一颗小石子都会让我心潮澎湃……岁月如流水,往事涌上心头。那是一个霪雨霏霏的日子,我独自一个人被锁在家中,都是我的不好,我无话可说。悔不该……我悔不该如此放纵自己,我更悔不该让父母为我痛心;我悔不该不听老师劝阻,我更悔不该欺骗自己的父母。记得那是初二期中考试之前,我的一个同学“她”串唆我,…  相似文献   

15.
“一天不读书,便不能生活”孙中山曾对日本友人说:“我一生除革命外,唯一的嗜好就是读书,我一天不读书,便不能生活。”读书可以说相伴了他的一生。尤其是革命受挫之际,读书更成了他主要的事情。他认为,一个人不读书便会跟不上时代,变成落伍者。  相似文献   

16.
1994年第5期,本刊登了一篇题为《一位在北京的台湾家庭主妇》的拙文,讲述了生产“康师傅” 方便面的台湾顶新集团副董事长魏应行先生一家在北京的生活.30年代就离开台湾家乡、现住北京中关村的魏氏勉老太太在外地的女儿看到了这篇文章,她想起母亲常常和他们几个孩子提起的台湾家乡的往事,凭着一种直觉,她感到,魏应行先生一家人似乎和她的母亲有着什么关联.母亲离开台湾多  相似文献   

17.
龙教 《今日浙江》2006,(8):32-32
眼前的赵生妹,历经岁月风霜的脸庞上刻着时间的痕迹,一口地道的龙游话,这一切,很难把她与现代大都市上海相联系。让我们把时光追溯到公元1970年。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热潮把19岁的赵生妹从上海推到龙游县小南海镇后周村。1971年,大队要她当民办教师,从此,她与“人民教师”这个美好而崇高的职业结下了不解之缘,在教学生涯里,她迈开了新步伐。“上海佬在我们这里住不长,能用心给我们的孩子教书吗?”“上海佬,说话听不懂,怎能当教师”……当地群众对她的议论,使她深深感到当教师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只有教好书才能使群众信服。于是,她对自己立…  相似文献   

18.
女英雄中学生张冬梅热爱班集体“要做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合格学生,不但要学习好,还要珍惜班级这个集体,珍惜学习环境。”这是女英雄中学生张冬梅生前的日记摘抄。1986年,冬梅以突出的成绩考入辽宁省盘山县吴家乡中学。在班里她如饥似喝地学习各科知识,同时,她也深深地热爱、珍惜班集体。班里的活动,她都积极参加,打扫卫生、擦黑板更是常事。班里的同学都对冬梅感情  相似文献   

19.
刘玉芬生长在河北省邢台农村,贫困使她童年时未能上学读书。她凭着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毅力,白手起家,走上了致富的道路。如今,她成为拥有总资产5.1亿元的企业董事长。她用博大无私的母爱收养孤儿,开办春蕾学校。“5·12”汶川特大地震后又接收了100名灾区儿童。12年来,她圆了160余名孩子读书的梦想。她以不俗的工作业绩以及热心参与公益事业、参政议政的出色表现,被评选为“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十大女杰’;当选第十届、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  相似文献   

20.
妻笑如书     
妻子爱笑且会笑。初次与她相会,未见其人先闻其笑。踏进她的家府大门,壁上那张大玉照,一脸灿然。于是我心被她笑醉了。这一醉便是一个冬夏,再醉又是一个秋春。在朦朦胧胧的醉态中,我掏出一块钱兑了两张“红证书”,将其郑重地展在她的玉容前,恭请她“认证”。她含着娇羞伸出一双“红酥手”,把自己的“芳名”落在了上头。从此,我俩有了一个新世界,有了一个新自己。 时光如流,日月如梭。“蜜月”一笑15个春秋。15载的人生之笑,车装不下,船载不走。然笑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