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政治学》(月刊):立足政治学基础理论研究,精选中外政治思想史、政治制度史、政治学说史等方面的优秀研究成果;关注政治学研究前沿,聚焦重大理论问题,反映学科的发展动态;倡导中国政治学研究新风潮。《公共行政》(月刊):精选行政学理论、政府管理、公共管理、公共政策、公共组织、行政改革、行政文化、公务员制度和MPA教育等优秀研究成果;关注理论研究热点和前沿,注重应用性和对策性课题;汇集  相似文献   

2.
研究行政改革和行政发展是行政学(公共行政)理论发展的需要,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的需要。南京师范大学金太军同志撰写的《行政改革与行政发展》就是适应这种需要的产物。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紧扣时代脉搏是该书的一个鲜明特点。我们知道行政环境的变化和发展是行政改革和行政发展的根本动因,行政改革和行政发展是政府不断地适应行政环境进行制度创新的过程,因此该书将行政  相似文献   

3.
来稿须知     
<正>《行政沦坛》是由黑龙江省行政学院主办,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以研究行政科学为主的综合性学术理论期刊。开设的主要栏目有政治、行政学研究、行政学理论、行政改革、行政文化、行政伦理、绩效管理、公共政策、行政与法、政府与企业、公务员研究、NGO研究、人力资源、领导科学、他山之石等。欢迎新老作者赐稿并敬请注意一下事项:  相似文献   

4.
构建面向现代化的政府权力——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理论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本文对近几年来我国学术界关于行政体制改革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和梳理。文章论述了行政体制改革在中国改革总体战略中处于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结合部,认为行政体制改革的目标仍在于提高效率。行政民主是调整政府与社会关系的目标取向,不能与行政体制改革本身的目标相混同;改革要兼顾机构改革与政治职能两个方面,使二者协同发展;目前改革的难点在于经济体制改革、行政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并未形成良性互动,行政体制本身的改革并不配套和适度,改革在操作层面上有很多阻力。对此,文章提出了进行综合配套改革的对策,并认为行政体制改革应与政治体制改革协同进行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西方学者很注意研究“比较社会主义制度学”。1967年美国匹兹堡大学同美国卡罗学院、卡内基—麦伦大学、卡塔姆学院和杜奎斯那大学签订了协议书,共同进行“比较社会主义制度学”的研究和教学。此后,他们相继举办了四次公开系列讲座。这些讲座围绕以下专题进行:1967—1971年是《比较共产主义的政治领导人》,1968—1970年是《比较共产主义的经济制度》和《共产主义发展中的普遍性与特殊性问题》,1972—1973年的第四次讲座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分类比较》。来自北美、西欧、大洋洲等地的16位资产阶级学者为第四  相似文献   

6.
张康之的《寻找公共行政的伦理视角》一书发表后引起了强烈反响,有学者认为它是一部行政伦理学和行政学著作,还有学者认为它是一部哲学著作。该书的基本特性是反思性、开创性、可读性和乌托邦性等。其主要贡献为:它为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行政实践模式及理论给出了确切的历史地位,并提出了未来公共行政的模式;深刻地揭示了现代公共行政的“思想模型”中的各种缺陷;提出了“在公共行政领域拒绝权利”的主张;建构了公共行政的道德框架,为公共行政理论的发展寻找到了一个新的坐标。该书引起的争论问题主要是:如何超越官僚制;如何实现社会秩序的供给;“在公共行政领域中拒绝权利”值得商榷;道德能否制度化等。该书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存在反复重叠之处;行政权力道德化的提法有些偏颇;谈及制度道德化时显得有些底气不足;对传统伦理与现代伦理的区别没有具体论述等。  相似文献   

7.
沈荣华 ,194 8年 7月生 ,江苏苏州市人。 1977年毕业于苏州大学 ,现为苏州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行政管专业硕士生导师、公共管理系副主任、全国行政管理学会理事 ,江苏省行政法学会常务理事。近十我年来 ,主要从事行政法与政府理论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曾主编与参编了《中国实用行政法概论》、《行政学概论》、《社会主义政治学》、《行政决策个案研究———江苏吴江行政纪实》等教材与著作。先后在《中国法学》、《政治学法律》、《中国行政管理》、《政法论坛》、《政治与法律》、《江海学刊》、《行政法学研究》、《苏州大学学报》等刊物上…  相似文献   

8.
《公共行政学:管理、政治和法律途径》一书是美国著名行政学家戴维·H·罗森布鲁姆和罗伯特·S·克拉夫丘克的力作,是一部在国际公共行政学领域中享有盛誉的经典著作.首先总结了该书提出的三种不同视角的公共行政观、公共行政未来发展九大趋势及坚持传统公共行政范式,力图将(新)公共管理纳入其框架之中的主要观点.其次,分析了该书将法律途径纳入研究视角、多视角地研究公共行政的多元公共行政观及重视公共行政中民主宪政的重要性三方面的贡献及创新之处.再次,指出本书中的三点不足之处:其一是并未达到作者所预期的"合各种途径"的目的;其二是结构略显庞杂,论述不够深入、细致;其三是视角较为狭隘,仅局限于美国.最后,对于该书对我国的借鉴与启示作用,认为:一方面由于中、美国情差异很大,应该慎重对待该书中的相关理论;另一方面应借鉴该书中适用中国的经验、方法,推进中国公共行政理论与实践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盛世治学,极易四平八稳。在当今学界书林动辄宏篇巨制推出“新学”、“体系”的时代,读郭景春、许淑萍著《行政系统分析》,有一种新鲜、独特的感觉。该书20余万字,只围绕行政学内行政管理中的一个问题:行政管理系统及其相关的因素,展开纵掘横展的研究、论述,少了许多千人说百人写的陈词滥调。这可能是该书具有新鲜、独特感的一个原因。 众所周知,粉碎“四人帮”后,我国恢复、重建了许多新学科。行政学,是其中之一。在短短十几年里,行政学界翻译、编撰、著述了一大批教材和专著。这些书籍在普及行政学基本原理,培养我国行政学研究人才方面,起了重大作用。但是,重学科建设、轻理论研究的学风,使得行政学这门应用型学科,研究方法落后,研究视野狭窄,跟  相似文献   

10.
许淑萍 《行政论坛》2002,6(3):11-13
二十世纪中国行政学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进入二十一世纪的中国行政学无论是在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理论体系等方面都将进一步创新。行政学的研究内容将向着”行政与政治相融合”的方向发展;行政学的研究方法将趋向实证研究、动态研究;行政学的学科基础将更加宽泛。  相似文献   

11.
《行政与法制》2000,(11):9-9
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改革行政审批制度的精神,按照《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改革本市行政审批制度的通知》(京政发[2000]1号)要求,北京市对该市行政审批事项进行了清理。  相似文献   

12.
为要正确理解马克思关于无产阶级贫困化理论,应该做到:一是要严格、准确地理解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经典作家在这方面的论述;二是要联系资本主义制度下无产阶级的历史和现状的实际。马克思在《雇佣劳动与资本》、《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工资、价格和利润》,  相似文献   

13.
来稿须知     
<正>《行政论坛》是由黑龙江省行政学院主办,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以研究行政科学为主的综合性学术理论期刊。开设的主要栏目有政治学研究、行政学理论、行政改革、行政文化,行政伦理、绩效管理、公共政策、行政与法、政府与企业.公务员研究、NGO研究、人力资源、领导科学、他山之石等。欢迎新老作者赐稿并敬请注意以下事项: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 ,理论界、学术界在加强对邓小平理论研究的同时 ,也对第三代领导集体的理论和思想进行深入系统研究。由禹舜任主编 ,王晓天、张胜祖、王兴国任副主编的《在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下———中国共产党第三代领导集体对邓小平理论的坚持与发展》一书在这方面进行了可喜的尝试。该书已由湖南人民出版社于 1999年 12月出版。通览全书 ,该书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首先 ,该书逻辑结构合理 ,编排体例富有新意。该书共 2 3章 ,在结构上可以分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 ( 1— 5章 )以十五大报告“对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理论精髓和理论主…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江苏省苏南地区的农村现代化业绩,引起了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的广泛兴趣,著述可谓汗牛充栋。政治学者对苏南农村现代化过程中的政治发展特色及行政管理经验的研究,近几年才开始,少量论文散见于报刊,长期未见较为系统完整的专门著作。人民出版社最近推出的青年政治学学者钱振明撰著的《苏南乡镇政权建设研究》填补了这一空白。读罢全书,深感其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1系统性与科学性并存。该书提出苏南农村最近20年经济持续高速增长是邓小平理论及党和国家一系列改革开放政策在苏南农村成功实践的结果。该书较为系统地…  相似文献   

16.
《团结》2009,(3):21-21
政治民主化功能是我国多党合作制度的基本功能之一,杨爱珍在《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撰文.提出开发我国多党合作制度政治民主化功能应从发展政党党内民主、扩大政治录用中的民主性、建设现代政治文化等几方面着手。关于发展政党党内民主.文章认为.政党是政党制度的主体.政党的民主化程度直接关系到政党制度的政治民主化功能的作用的大小.  相似文献   

17.
程同顺所著《当代中国农村政治发展研究》一书,已于2000年3月由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的作者运用现代政治学的观点和方法,从政治稳定、政治制度化、政治民主和政治效能等方面分析了当代中国农村政治发展的特点,重点研究了影响中国农村政治发展的四个因素:农民、农村基层干部、乡镇政权和村民委员会。该书还论述了未来中国农村政治发展的生长点与制约因素,展望了今后农村政治发展趋势。全书共8章24万字《当代中国农村政治发展研究》出版@罗威  相似文献   

18.
来稿须知     
《行政论坛》2012,(6):101
《行政论坛》是由黑龙江省行政学院主办,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以研究行政科学为主的综合性学术理论期刊。开设的主要栏目有政治学研究、行政学理论、行政改革、行政文化、行政伦理、绩效管理、公共政策、行政与法、政府与企业、公务员研究、NGO研究、人力资源、领导科学、国外行政和案例分析等。  相似文献   

19.
从政治学视角分析当代中国的行政改革,利益及利益变化、建立政府与社会和谐关系、实践的变化等是行政改革的动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行政改革的指导思想,改革是手段,其直接目的是维护政权稳定,即政府的合理性与合法性,最终目的是以人为本、发展民主政治。中国行政改革的未来走向是:在改革的方式上,继续采取渐进式的行政改革;在改革的方法上,坚持行政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的有机统一;在改革方向上,将是实现真正的民主行政,发扬政治民主。  相似文献   

20.
<正>近日,由中宣部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所副研究员张朋智撰写的《转型与引导:转型期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研究》一书由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该书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从分析我国社会转型期政治、经济、文化尤其是社会思想意识方面的新变化新特质切入,探究社会转型背景下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