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后乡土社会改变了乡土社会封闭、固定与坚持的传统,属于农村经济、政治与思想转换进程中的过渡性阶段,需要逐渐寻找自己生存的法治根基。当下农村向现代法治社会转变中遇到了市场机制缺乏、民主政治根基薄弱、农民法治意识落后等现实阻隔。在推进法治进程中,应当以当下后乡土的现实选择强制性制度变迁为主和诱致性制度变迁为辅的理论与实践进路。  相似文献   

2.
没有对农民日常生活背后的伦理世界和价值传统的透彻分析,我们很难真正明白国家治理结构性的变迁和治理策略的更迭所带来的更深远的精神动机和影响。本文以乡土中国的变迁为切入点,通过分析农民的理性化、村庄内部结构与治理状况的变化,进而分析了农村人心秩序层面上的微妙变化,指出日益具有现代性的乡村与现代法律之间越来越亲和。法治要直面价值世界和生活方式作为一个活着的“传统”所可能具有的巨大的复杂性,并为个人的伦理实践留下空间、做出必要的指引。  相似文献   

3.
法治社会建设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意义重大,是依法治国发展的更高端、更深层次的要求。其内涵丰富,具体包含了对公民法律信仰的培育、多层次多领域的依法治理、法律服务体系的建设以及依法维权和化解纠纷机制的健全等内容。  相似文献   

4.
农村法制化建设是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一维,宁波农村地区发展的新情况迫切要求社会治理创新。当前宁波农村地区法治文化建设仍然存在一系列的问题,需要引起重视并进一步寻找解决的途径。必须同步实施农村法治文化建设工程,在农村基层加强法治文化的建设,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  相似文献   

5.
建设法治国家,农村是关键,但目前农村的法治现状极不理想,法律对农民处于虚置状态。从经济学角度看,对农民而言,进行诉讼,社会成本是极大的,高昂的经济成本使农民远离诉讼。"厌讼"是农民在中国农村现实条件下的一种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重点论述了法治对促进农村发展的重要性的同时,指出了当前农村存在的诸多问题,而法治正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所在。法律不健全和执法不严、滥用职权,导致了无法形成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良好机制,因此,农村社会的不稳定因素难以根除。针对于此,文章提出了大力加强法治,促进农村发展的建议。并呼吁在加强农村法治建设的同时,大力抓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弘扬传统美德,提高农村居民的素质,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以进一步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和协调发展。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重点论述了法治对促进农村发展的重要性的同时,指出了当前农村存在的诸多问题,而法治正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所在.法律不健全和执法不严、滥用职权,导致了无法形成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良好机制,因此,农村社会的不稳定因素难以根除.针对于此,文章提出了大力加强法治,促进农村发展的建议.并呼吁在加强农村法治建设的同时,大力抓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弘扬传统美德,提高农村居民的素质,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以进一步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和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8.
我国农村目前的法治现状较不理想,法律一定程度上处于虚置状态.农民选择法律的成本与收益之间不能形成合理的关系,社会成本、经济成本及可能的司法腐败带来的成本均不支持农民选择法律途径解决纠纷.从经济学角度看,"厌讼"是农民在中国农村现实条件下的一种理性选择.因此,要建立合理的机制及加强相关制度建设,降低农民诉讼成本,才能使中国农村走出法治的困境.  相似文献   

9.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计划生育政策影响的深入,传统的农村社会保障模式已经失去了原有的基础,无法再为9亿农民提供真正的“保障”。从实际情况来看,构建城乡合一的社会保障制度是中国必然的、唯一的路径选择。土地所有权拆分是解决资金问题的关键,也是国家在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上必须尽早进行的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强调,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进程,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法治精神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核心,现阶段全面认识法治精神培育的实践意义、尝试探索法治精神培育的基本路径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党和法治的关系是法治建设的核心问题。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进一步理顺了党和法治的关系,对于我们全面建设法治中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行政协议法治化之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虽然目前行政协议广泛存在,但是总体上行政协议却处在无法可依的状态.为了保障行政合作的顺利进行,把行政协议纳入法治化轨道势在必行.行政协议的法治化首先应当遵循相关行政法原则,同时还受契约自由、情势变更等私法原则的支配.在规则层面,行政协议既受行政实体法控制又受行政程序法控制,在必要的前提下可以适用私法规则.  相似文献   

13.
栗金强 《学习论坛》2010,26(8):42-43
农村信用社作为农村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在支持和服务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深化改革、强化服务、加强管理,不断提升自我创新、自我积累、自我规范、自我发展的能力。为此,要继续推进改革,切实改善服务,全面加强管理。同时,要努力营造有利于促进农村信用社发展的良好环境。  相似文献   

14.
从"法治"、"依法治国"到"法治浙江"不只是概念的演进更重要的是内容的具体化和层次的上升."法治浙江"除了要建立更为完备的地方立法、司法和法律监督的运行机制外,更为重要的是营造一个健康向上的法治文化氛围、加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薄弱环节、给最少受惠者以最大的利益.而要完成后面的任务,必须把目光瞄准广大的农村地区,从三方面推进农村法治建设:一是巩固村民自治制度,扩大乡民的政治权力.二是消除城乡二元结构,保障乡民的合法利益.三是发展新型合作经济,培养乡民的法治人格.  相似文献   

15.
要有效地制约权力、遏制腐败,必须做到道德与法律兼施,道德规范与法律规范互补,惩治和预防并举,道德防腐和法律治腐两手抓。一方面通过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提高权力者的思想道德素质和自我约束能力;另一方面通过加强法治建设,消除腐败产生的机会,从而牢固建立起惩防腐败的法律和道德的双重防线。  相似文献   

16.
城镇化进程中农村群体性事件的法治化路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学贤  陈峰 《学习论坛》2010,26(9):68-74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因土地征收、房屋拆迁以及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利益冲突引发了大量群体性事件,并且规模和表现形式不断升级,成为影响农村稳定、制约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因素。引起农村群体性事件的原因主要有: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利益受损,相关法律的缺失与不完善,执法部门不依法行政、滥用权力,农民合法的利益诉求、权利救济受阻,信息不公开、沟通渠道不畅,广大农民法治意识相对淡薄等。对群体性突发事件的预防和处置应采用事前预防、事中处置和事后整改三个步骤调控和应对。  相似文献   

17.
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逐步实现依法治腐,是反腐倡廉的内在要求.为此,要切实提高对法治反腐的思想认识,完善法治反腐的法规制度,建立健全法治反腐的权威机构,逐步强化法治反腐的投入保障,努力营造法治反腐的社会氛围,切实提高法治反腐的执法实效,全面强化法治反腐的国际合作.  相似文献   

18.
"法治"与"德治"都有深厚的历史渊源,二者虽然性质有异,但其功能、地位和作用都十分重要,"法治"与"德治"应该紧密结合起来,良生互动,保证我国经济、社会的稳定、健康、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