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区域发展差距在中国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区域发展差距过大会威胁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统一。经济全球化既有利于我国的经济发展,也加大了我国国内地区发展的差距。由于国际环境中存在分裂势力,经济全球化也给我国的政治稳定和国家统一带来威胁。解决问题的思路是加快西部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政治发展,缩小其与发达地区的差距,同时强化中央对边远民族地区的控制。  相似文献   

2.
本文认为,民族经济的发展是社会发展总过程的一个环节,发展民族经济,必须正确处理与社会发展总过程的关系、经济发展的结构关系,与其他社会环节的关系。本文结合民族地区现实,就发展民族经济时的开放与封闭、市场与计划、局部与全局、速度与效益等关系问题进行了阐述;文章还进一步就民族地区城镇经济与农村经济、民族经济与教育、科技、人口、资源和环境等因素的关系作分析。  相似文献   

3.
孟凤英 《前沿》2008,(7):79-80
民族经济发展观是邓小平民族理论的重要内容。邓小平把发展民族经济作为民族工作的核心问题和中心任务,认为改革开放是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国家帮助是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外部条件,“两个大局”是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步骤。  相似文献   

4.
根据教育经济学理论,经济和教育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多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滞后,社会发展资源短缺,有限的资源使得民族地区的教育和经济经常陷入"经济落后——教育水平低——重经济(教育)轻教育(经济)——教育经济都滞后"的发展怪圈。市场经济体制是民族地区发展的新环境,挑战和机遇并存,新思维、新视野将为民族地区教育经济发展带来新的契机。  相似文献   

5.
李季康 《今日民族》2008,(12):45-47
在全球旅游业持续发展的背景下,云南省人民政府提出了建设民族文化旅游大省的发展战略。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游客层次的成熟,旅游资源的商业化运作,旅游产品的开发与设计更加注重文化挖掘,特别是在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旅游,民族文化的展示成为了旅游资源开发的内核。旅游经济的发展,加大了民族地区的开发力度,促进了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对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传统文化的复兴、保护、传承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民族经济的法制建设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麻琳琳 《前沿》2004,(7):57-59
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 ,市场经济的发展推动了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民族经济的发展 ,但目前我国民族经济的法制建设严重滞后于民族经济的发展形势 ,可以说民族经济的法律制度建设正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因此 ,加大法制建设的力度 ,以适应民族经济发展形势的需要 ,是我国法治建设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7.
民族间事实上的不平等问题是我国复杂多样的民族问题中一个最基本的问题,它表现在各个方面,其根本原因在经济方面,发展民族地区经济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对能源有极大的需求,煤炭资源在能源实际消耗中占70%以上。煤炭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是民族地区的基础产业和优势产业,也是民族地区重要的经济支柱。民族地区煤炭产业经过几十年的高速发展却存在诸如环境污染严重、安全问题频发、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不合理等多种问题。推进民族地区煤炭产业持续健康发展,要以外部成本内部化促进煤炭产业环境保护,以安全文化建设促进煤炭产业安全生产,以组建大企业集团促进煤炭产业结构升级,以整合技改促进煤炭产品结构调整。  相似文献   

9.
作为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问题始终是关系到我们党和国家事业全局的一个重大问题。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坚持从实际出发,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民族理论,走出了一条符合我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团结、民族平等的道路。新形势下加强和改善民族工作,要求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经济社会建设坚持从各民族地区的状况和特点出发;推进制度创新;坚持以自力更生为主、国家帮助为辅的发展民族经济政策。  相似文献   

10.
黄晓群 《云南人大》2006,(10):14-17
边疆民族地区是众多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各民族在悠久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了内容丰富、形式各异的民族文化,极大地丰富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宝库,在中华文明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民族文化的多样性是我国社会发展与进步的活力的源泉和体现,是国家和民族宝贵的资源和财富.在边疆民族地区的法治建设过程中,我们需要逐一分析其建设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注意充分利用韦富多彩的民族文化的宝贵资源,为增强和促进边疆民族地区的法治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11.
民族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董必武认为只有把民族地区经济建设搞好了,社会主义大家庭的经济建设才能健康、均衡地发展,提出尊重民族自治权,用法律和自治机构保障民族经济发展,强调民族经济要遵循自力更生与团结互助结合和因地制宜多种经营的方针,指出发展经济培养本民族人才是关键,改善人民的生活是目的。  相似文献   

12.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组成的社会主义国家,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构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涉及方方面面的问题,而发展是解决包括民族问题在内的所有问题之关键。把发展民族经济作为解决当代中国民族问题的核心、把发展民族经济同民族团结紧密结合、把实现各民族共同富裕作为中心课题,既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又是邓小平发展民族经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发展民族经济的思想,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3.
民族问题无小事。当今世界一些多民族国家因民族问题而导致民族纠纷、冲突不断,乃至国家解体,造成了深重灾难。邓小平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当代中国民族实际相结合,初步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里,如何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民族关系,加速发展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建设,实现全民族共同进步、发展和繁荣的问题,创立了独具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本文从民族平等论、民族团结论、民族区域自治论和民族发展论四个方面,把握和阐发邓小平民族理论的基本内涵及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14.
试论西部少数民族地区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存在着资源富饶和经济贫困的矛盾,要改变这种状况,关键在于打破传统的发展观,避免走传统工业化的道路。要以后发展的思路来重新认识西部地区引进的技术、待开发的产业和所特有的人文、区位的优势,从多方面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当今世界国际竞争已经不单纯是经济实力的竞争,全球主要发达国家都把文化软实力的提升作为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目标。加强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文化建设,可以有效保护我国民族文化资源,提高我国民族文化的国际影响力,还可以从总体上壮大国家文化实力。在和谐社会建设中,少数民族文化建设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一个重要维度。充分认识文化建设在民族地区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影响与作用,积极探讨少数民族地区文化发展的战略对策是新时期提升我区文化软实力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6.
现阶段,我国业已拉大的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实际上表现为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滞后。这种滞后不仅仅是西部民族地区发展滞后的经济问题,而且是直接影响着我国的社会政治稳定,直接影响着我国总体民族关系的重大政治问题。从西部的民族性和落后特征入手,分析这种滞后对我国民族关系的负面影响,提出在加快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保持和谐的民族关系,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7.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发展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缩小各民族之间、地区之间的差别,实现共同繁荣,有利于增强民族团结和凝聚力,防止敌视中国的一些资本主义国家搞渗透、搞民族分裂,保证国家长治久安,推进四个现代化进程。一、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地位和作用我国少数民族虽然只占全国总人口的8%(94年底统计数),但分布面积却占全部国土面积的64%,拥有国家经济建设不可缺少的丰富资源,延绵2万公里的内陆边境线,是我国对外开放的地缘优势,处于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1.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有利于与发达地区优势…  相似文献   

18.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社会主义国家,少数民族地区占全国总面积的64%,全国大部分物产资源都集中在少数民族地区。民族问题在我国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而当前更多地表现在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迫切要求加快经济文化建设的问题上。在这种新形势下,党中央明确指出:我国民族工作的中心,一是维护祖国统一,增强民族团结;一是狠抓经济建设,逐步实现各民族的共同富裕和共同繁荣。而这两点恰恰构成了少数民族地区大中型企业的历史作用。 作为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主力军的大中型企业,如何围绕大局认识并发挥应有的历史作用,这不仅是少数民族地区各级政府需要思考的问题,也是企业统战工作和民族工作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9.
吕宛青 《思想战线》2004,30(5):127-132
我国旅游资源分布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经济相对落后的西部地区聚集了极丰富的高品味旅游资源,甚至于还是世界顶尖级的旅游资源。通过开发旅游资源形成旅游产品,变资源优势为产品优势、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促进西部特别是西部少数民族地区脱贫致富,逐步缩小东西部经济差距。  相似文献   

20.
能源作为一种战略资源,是国家和地区经济的“生命线”。为应对日益严峻的能源危机,世界各国都在积极推动实施可持续发展的能源战略。我国是一个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能源紧缺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最主要的制约因素。有鉴于此,国家发出了全面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倡议,并在“十一五规划建设”中明确提出了“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0%左右”的战略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