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法制文萃     
新华社近日全文播发了《中国共产党党员权利保障条例(试行)》。《条例(试行)》全文约4600字,包括6章、35条。第一章《总则》指出:“为了发扬党内民主,健全党内生活,保障党员权利的正常行使和不受侵犯,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特制定本条例。”《总则》指出:“党员享有的党章规定  相似文献   

2.
释“躈”     
“躈”,《辞海·语词分册》(修订本下册第2152页)释为:“马的肛门”,《中华大字典》(中华书局1979年版缩印本下册第2247页)释为“马口也”,引例皆为《史记·货殖列传》:“马蹄躈千”。同一“躈”字,在同一例句中,一说是马的肛门,一说是马口。口与肛门,不容混同,故孰是孰非,亦或二者皆非,大有辨清之必要。考之典籍,二说皆有所本。《史记·货殖列传》说:通邑大都,“马蹄躈,千,牛千足,  相似文献   

3.
《诗经》中“言”字共有一百八十余见,其中作虚词用的约一百例。此中有一种句式,如“薄言采之”、“薄言有之”、“薄言掇之”、“薄言捋之”、“薄言祮之”,“薄吉撷之”。(以上《周南·芣苢》)、“薄言往愬”(《邶·柏舟》)、“薄言采芑”(《小雅·  相似文献   

4.
【说明】柳宗元(公元773—819年),字子厚,河东(今山西永济县一带)人。他是唐代著名的唯物主义思想家和文学家,也是法家王叔文一派的政治革新家。《非国语》是柳宗元被贬为水州司马时期的体现他尊法反儒思想的一部杰作。《国语》,相传是鲁史官左丘明根据孔丘那本变天账——《春秋》的精神所编写的史书,其目的是为复辟奴隶制造舆论。柳宗元指出:《国语》之书,“其言本儒术”,“推天引神”,“不顾事实”,是一部“其道舛逆”的毒书,由于人们惑于它浮华的文彩,吹捧它,因此,正象“用文锦覆  相似文献   

5.
瑰材巨世左思《魏都赋》:“瑰材巨世,插(土显)参差,枌橑复结,栾栌叠施。”吕延济注:“瑰,美;巨,大也。言美材大于当代。”释“巨世”为大于当代,于文为不辞。姚范《援鹑堂笔记》首揭“世字疑(言为)”之说,可以考虑。复谓“巨世”与“瑰材”对举,词性亦宜相同。仿宋胡刻《文选》“世”字作“(?)”,根据文义,知“(?)”为“冓”字之误,传写脱其下半耳。《说文》:“冓,交  相似文献   

6.
法定证据与自由心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定证据与自由心证,是一个古老的问题,早有定论,而近来又有争议。为了正本清源,颇有一论之必要。 (一) 自从在刑事审判上以证据定罪代替触审定罪以后,就会出现疑狱。疑狱的疑字原是?字。?的含义是疑信参半而又真伪难辨,后世以疑代?,习非为常,在疑狱方画,只见疑字,未见?字。狱,以犬犬言二字为组成因素。《说文》:“确也,从犬犬从言”。犬犬,《说文》:“两犬相?也,从二犬”。引伸为相争。言,《说文》:“本作啻,从口辛声。?,?也。”?,古罪  相似文献   

7.
法律出版社以最近出版的高等学校法学试用教材《行政法概要》(简称《概要》)见赠,喜读之余,略抒浅见。《概要》卷首的说明,既谦虚谨慎,又实事求是。行政法作为一门重要课程,《概要》是建国以来正式出版的第一本教材。它的范围广、难度大,编写者们进行了必要的尝试,作出了可喜的开端,对法学教育的贡献应该肯定。看目录,全书共分三编(绪论、总论、分论)十五章,仅用二十三万多字的篇幅,确是符合“概要”或“简单轮廓”的实际。  相似文献   

8.
[公布机关]最高人民检察院[文(令)号]高检发政字〔2007〕3号[公布日期]2007.1.8[类别]程序法·综合[施行日期]2007.1.8[同时废止法规]2002年《检察官培训条例(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检察官队伍专业化建设,推进检察官培训的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检察官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和中共中央《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试行)》,制定本条例。第二条检察官培训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坚持“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的工作主题,把政…  相似文献   

9.
王波 《研究生法学》2004,19(3):45-51
文题中的“法理”二字,乃取广义解。盖因世易时移,且现代意义的法律和法治本身就是舶来品。我在这里无意把中国古代关于法律的思想一一剪切,作为现代法治的注脚,得出“《礼记》中也有限制行为能力人之规定云云”的结论(“悼与耄,虽有罪不加刑焉”曲礼上)。我的兴趣在于厘清并找寻《礼记》的内在理路,以“本我”  相似文献   

10.
吴金华同志从研究汉语史、整理古文献等角度考释陈寿《三国志》及裴松之注,在本刊发表了《〈三国志〉解诂》(81年3期)、《〈三国志〉考释》(83年1期)、《〈三国志〉拾诂》,(85年3期)及《〈三国志〉杂笺》(86年增刊);在其他刊物发表了《〈三国志〉标点献疑》(《中国语文通讯》82年3期)、《〈三国志·吴书〉“定”字疑义释例》(《文史》18辑)、《〈三国志〉校点拾遗八则》(《中国史研究》84年4期)、《〈三国志〉词语札记》(《语言研究集刊》1辑)、《“卒暴”“部”义辨》(《中国语文》86年2期)等文。其中《〈三国志〉解诂》曾获“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三国志〉拾诂》等文最近又荣获1986年度“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年语言学家奖”二等奖。本文是上述一系列论文的尾声。  相似文献   

11.
最近读到两本《中国法律思想史》,一为法律出版社本(以下简称《法本》),一为黑龙江出版社本(以下简称《龙本》)。对该书有些问题的提法和理解,觉得有商榷的地方,现仅就“折民惟刑”和“君子怀刑”二题,略述管见如后。关于“折民惟刑”,《法本》说:“西周统治者一再宣称:‘折民惟刑’(《尚书·吕刑》),他们的刑法的矛头所向是十分清楚的。”又说:“奴隶主贵族根据‘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的原则,一贯认为‘折民惟刑’  相似文献   

12.
《内蒙古检察》2005,(1):49-49
根据高检院《关于表彰全国检察机关“文明接待示范窗口”、“文明接待室”的决定》(高检发控字[2004]6号)和高检院政治部《关于表彰全国检察机关“优秀接待员”的决定》([2004]高检政发205号),现将我区检察机关受表彰情况通报如下:  相似文献   

13.
辽宁省高级人民法院: 你院1987年6月19日(87)民复字第14号关于《城市私有房屋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实施后,如何适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民事政策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第五十六条规定的请示收悉。 经研究,我们同意你院审判委员会的意见,即“意见”第五十六条规定的  相似文献   

14.
施耐庵杂考     
《水浒传》一开始出现于文坛,就与两个人的名字密切相连:一个是施耐庵,一个是罗贯中。如嘉靖十九年(1540)序高儒《百川书志))卷六记载:“《忠义水浒传》一百卷,钱塘施耐庵的本,罗贯中编次。”明郎瑛(1187—1566)《七修类稿》卷二十三也说:“《三国》、《宋江》二书,乃杭人罗贯中所编。……《宋江》又曰钱塘施耐庵的本。”现在能看到的最早本子,明嘉靖间刊本和天都外臣序本都题“施耐庵集撰,罗贯中纂修。”这样  相似文献   

15.
《曹刿论战》中“问何以战”虽仅寥寥四字,标点却颇有分歧,据我所看到的选本,至少有如下四种标法: ①问何以战。(朱东润选编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上编第一册第58页) ②问:何以战?(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先秦文学作品选》第57页) ③“问何以战?”(人民教育出板社出版的《古代散文选》上册第10页)  相似文献   

16.
由全国人大法工委提出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草案)》(以下简称“草案”)引起了学者的广泛关注。厦门大学法学院民商法教研室组织了部分教师和研究生对“草案”进行了讨论,形成了70余万字的《民法典草案修改意见稿》,并已将该“修改意见稿”送交有关机关及部分兄弟院校参阅。本刊从中选出部分文章予以发表,以供立法机关和学界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17.
近读刘宁生同志《〈世说新语〉〈敦煌变文集〉叶“着”之比较研究》一文(载《南京师大学报》1985.4,以下简称“刘文”),觉得此文所举例证多有不尽可靠者,有的影响到论点的成立,今不揣浅陋,提出采跟刘宁生同志及读者讨论。为查检之便,例句编号一依刘文。(一) 刘文指出,《敦煌变文集》中,“着”字出现了《世说新语》里所没有的新的意  相似文献   

18.
新年伊始,上海拍卖市场再掀波澜,各种重量级的拍品粉墨登场,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其中一套据说是绝本画册的《红楼人物图册》在“中国古代书画”专场拍卖中顺利易主。此套画册的作者是清代著名人物画家改琦(1774~1829年)。改琦,字伯蕴,号香白,又号七芗,别号玉壶外史。祖籍新  相似文献   

19.
(37)卷十《内储说下·六微》十二页一面一行:遂刺韩魔而兼哀侯。《注》顾广圻曰:“……哀公即《世家》之烈侯”。按:本文为“而兼哀侯”,而《注》顾广圻曰“哀公即《世家》之列侯”,本文与注文不相应。经查顾广圻《识误》哀侯下:“此(指哀侯)即《世家》之列侯”。可见上文顾广圻曰“哀公即《世家》之列侯”中的“哀公”固作“哀侯”,王先慎引用顾广圻的话时误把“哀侯”写成“哀公”。应订正。(38)卷十《内储说下·六微》十五页一面一行:邺令襄疵……。《注》顾广圻曰:乾道本、  相似文献   

20.
尚洪立 《山东审判》2006,22(4):13-15
诉讼调解是指在民事诉讼中,人民法院的审判人员对双方当事人进行说服劝导,促使其就民事争议自愿协商,达成协议,从而解决纠纷的活动。在我国,调解经历了从民事审判“十六字”方针的“调解为主”到《民事诉讼法(试行)》中“着重调解”再到现行《民事诉讼法》的“自愿、合法调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