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波黑问题研讨会纪要最近波黑事态依然紧张,局势更加复杂化,前景扑朔迷离,引起世人关注。4月23日,本刊编辑部特邀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有关学者,就波黑问题的缘由、现状、大国意图及发展趋势进行了讨论。现将各种看法记述如下;一、背景戚德刚(东欧中亚研究室)...  相似文献   

2.
波黑问题研讨会纪要最近波黑事态依然紧张,局势更加复杂化,前景扑朔迷离,引起世人关注。4月23日,本刊编辑部特邀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有关学者,就波黑问题的缘由、现状、大国意图及发展趋势进行了讨论。现将各种看法记述如下;一、背景戚德刚(东欧中亚研究室)...  相似文献   

3.
一、世界“热点”的多发区在俄罗斯的西南边陲 ,大高加索山脉由东北向西南横贯其间。它的北面是北高加索(亦称后高加索 ) ,南面是南高加索 (亦称外高加索 ) ,统称高加索地区。自古以来 ,高加索是贯穿东西和南北的商品和人员往来的大动脉 ,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几个世纪来 ,这里始终是一个敏感的、各方在政治、经济和军事上的必争之地。 1 6世纪中叶 ,沙俄开始向外扩张 ,在吞并伏尔加河中游的喀山鞑靼汗国后 ,接着就入侵高加索 ,先后与奥斯曼和波斯帝国进行了殊死的争斗 ,历经 30 0多年的兼并 ,于 1 9世纪 30年代完全控制了整个高加索地区。列…  相似文献   

4.
今年以来,中美洲局势不断恶化,引起世界各国人民的普遍关注。中美洲地区局势发展到今天这种地步,有着极其复杂而深刻的原因。对于如何解决这一地区的问题,中国人民一贯站在第三世界国家和人民一边,坚决支持广大拉美国家维护独立主权,反对外来干涉,和平解决中美洲问题的主张,并且希望,孔塔多拉集团的努力能够取得积极成果,使中美洲地区的紧张局势迅速缓和  相似文献   

5.
波黑战争爆发近四年来,有关各方提出了数十个和平方案和建议,但作为正式方案向波黑三方提出的只有几个。这几方案基本都包括波黑宪法原则即关于未来波黑的国家性质的规定和波黑三方的领土划分方案这两部分内容。 在波黑即将爆发全面战争之际,当时的葡萄牙外长、欧共体轮执主席库蒂列罗向波黑三方提出了欧共体的调解方案。该方案以波黑三大民族人口分布为基础,把波黑分为三个民族自治区,由自治区和中央政府分享权力。根据这个方案,波黑穆斯林得到波黑46%的领土,塞族和克族拥有的领土基本  相似文献   

6.
克林顿人主白宫后,美国的波黑政策三起三落,左右摇摆,最终由初期的强硬态度转变为目前畏缩不前的态势,反映出美对现实利害关系的考虑压倒了“理想主义”的冲动。同时,克林顿政府多变的波黑政策招致国内批评,在波黑问题上迁怒德国,诿过法英,又引起西方内部矛盾,暴露出克林顿政府面对冷战结束后复杂的国际形势,既想“领导世界”,又缺乏足够国力的困境。  相似文献   

7.
1995年12月14日波黑和平协议签署后,持续3年多的波黑内战正式宣告结束,实现了波黑人民盼望已久的和平。迄今,波黑的和平进程虽取得了某些积极进展,但诸多不利于波黑稳定的因素依然存在,目前的和平仍很脆弱,实现持久和平的路途还很遥远。  相似文献   

8.
波黑战争自1992年3月爆发以来,已持续2年之久。期间,国际社会多次进行调解,至今仍硝烟不散。其战争规模之大、时间之长、损失之惨重、影响之深远,均为欧洲二战后之最。关于波黑内战的起因、发展和前景,可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文章对此作了一番剖析。  相似文献   

9.
一俄罗斯独立之初,由于受国内困难局势所制约,对外插手国际事务力不从心。面对硝烟弥漫的波黑战事,俄基本上“袖手旁观”,除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在表决有关波黑问题的决议时采取与西方相似的立场外,没有提出自己独特的主张。今年初以来,俄态度有变化,力争对波黑和平进程施加自己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伊朗核问题的症结与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伊核问题"涉及到美伊的重大利益,双方难以改变各自的原则立场.这一问题牵动着世界主要大国的互动关系,能否得到妥善解决将直接影响到中东海湾地区局势的发展趋势,还在一定程度上关系到世界的和平与发展.目前,"伊核问题"演变成一场大规模军事冲突危机的可能性不大,但只要该问题没有得到妥善解决,就不能完全排除出现矛盾激化或突发事件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1.
2月9日,北约理事会在布鲁塞尔开会,会议达成一项协议,决定向波黑发出空袭最后通牒,即要求波黑交战双方,特别是塞族,从2月10日起的10天内将部署在萨拉热窝市周围的重型武器后撤20公里或交联合国维和部队监管。如不执行,北约将派飞机进行轰炸,摧毁这些武  相似文献   

12.
王健 《欧亚观察》2001,(3):18-20
自2000年9月巴以之间爆发新一轮大规模暴力冲突以来,双方迄今死亡人数已经高达700多人,其中巴勒斯坦人有500多。其间,虽然在国际社会,特别是美国政府的积极调解下,巴以双方表示接受敦促巴以双方停火的“米切尔报告”和“特尼特文件”,但此后流血冲突并没有停止,反而有愈演愈烈之势。8月9日,巴勒斯坦激进分子在耶路撒冷制造的大爆炸案以及以方随后进行的报复行动,更是震惊世界,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3.
伊朗核问题的症结在于美国与伊朗的敌对关系,2005年以来,伊朗核僵局反映出美伊两国领导人激进立场间的严重对立.美国的目标是迫使伊朗彻底放弃核燃料生产能力;而伊朗则追于压力,寻求对铀浓缩能力的有限自主权,拒不暂停铀浓缩,更拒不放弃铀浓缩的权利.美伊两国各怀设想,但均为一相情愿,突破僵局需要双方审时度势.由于军事手段并不能一劳永逸地解决问题、伊朗核计划还难以定性,以及伊朗核问题并非迫在眉睫等原因,经济制裁和外交孤立仍将是美国的主要政策手段.  相似文献   

14.
波黑内战是战后以来在欧洲家门口爆发的第一场大规模热战,是冷战结束以后东南欧民族矛盾、宗教冲突和领土纠纷综合作用、恶性发展的结果,同时,欧洲局势的巨变和各种外部势力的介入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波黑内战反映了冷战后民族主义重新泛滥的趋势,对欧洲安全构成重大挑战。为结束内战,西欧、美国及有关国际组织和机构相继出面干预,提出了一系列解决方案,进行了积极的调停活动。但由于波黑局势的复杂性及西方内部的意见不一致,波黑和平迟迟不能实现。 波黑局势尚难以迅速明朗化,存在着多种演变的可能性。但不管结果如何,其对处于过渡时期的欧洲局势所产生的影响都是深刻而持久的。  相似文献   

15.
波黑战争是二战结束后在欧洲爆发的一场规模最大的战争,也是联合国在冷战告终后进行的一次新的最后宣告失败的维和行动。波黑战争有其内因和外因,既是潜伏多年历史积怨的总爆发,也是外部势力为扩展其自身利益插手的结果。代顿协议的签订,使波黑地平线上露出和平的曙光。但可变因素不少,涉及到消除各方仇恨,如何解决深刻歧见以及重建波黑等多方面,值得人们继续密切注视和观察。  相似文献   

16.
1993年5月6日和6月4日,联合国安理会分别通过第824号和第836号决议,决定在波黑的6个穆斯林飞地建立“安全区”,并派遣维和部队保护那里居多数的穆斯林,但“安全区”一直是波黑“最不安全的地方”。现将6个“安全区”简况介绍如下: 萨拉热窝 位于波黑东部,是波黑的首都,为多民族聚居区。战前人口52.6万,目前约有38万,驻有1500人的维和部队。1992年4月,波黑内战爆发后,穆军控制了萨市中心区,塞军  相似文献   

17.
1995年12月14日,波黑冲突有关各方在巴黎正式签署和平协议,从而使历时3年多的波黑内战发生重大转折,迎来了和平的曙光。这反映了波黑乃至整个前南地区广大人民渴望结束战争的愿望,同时也是国际社会努力调停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波黑根据代顿协议结束战争、实现立国15年来,作为前欧洲热点余热尚存,各族之间的纠葛与纷争不时发生。当前面临2010年大选之际,各族更是对立严重,矛盾升温。这引起波黑国家催生者和看护者的美国与欧盟的严重关注。在其强力干预下,波黑大选前后的动荡局势不致失控,该国仍将维持三族勉强共处的固有政体形态。  相似文献   

19.
一波黑内战自1992年3月爆发以来已持续16个月,战火几乎遍及全境,迄今已使20万余人丧生,200多万人流离失所,全国80%的经济设施和一半以上的住房遭到严重破坏,直接经济损失逾千亿美元,可谓二次大战后欧洲规模最大、破坏最惨重的战争。波黑内战危机有深刻的历史根源和现实根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过去的领导人为地划分民族。70年代以前,波黑的穆斯林族人和塞族人本是同一民族(塞族)持两种信仰——伊斯兰教和东正教——的人,由于当时的南共联盟主要领导人出于政治考虑,担心波黑境内占人口80%的信奉伊斯兰教和东正教的塞族人日渐坐  相似文献   

20.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二十多年的时间内,中美两国曾处于相互隔绝甚至是彼此敌对的状态。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发表上海公报,开始了两国关系正常化的进程。1979年1月1日,中美建交。这三年来,两国关系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有相当大的发展,但也面临着不少困难和障碍,如果不及时克服困难,排除障碍,中美关系有出现倒退的危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